绿林网

卡门读后感精选

卡门读后感精选

《卡门》是一本由[法] 梅里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4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门》读后感(一):科隆芭

这本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梅里美九篇比较重要的偏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梅里美最有名气的小说是卡门和科隆芭,卡门更是后来被改编为歌剧而名气大增,但我觉得卡门本身有很大问题,这么一个如魔鬼一般让各种男人颠倒爱得发疯的吉普赛女郎,很难让人产生好感,而最关键的还是篇幅过短,剧情和人物刻画都不够丰富饱满。相比之下科隆芭就很好,起初对科隆芭的看法一直是个易冲动鲁莽想让哥哥报仇的女孩,直到最后一个反转,也表现出了细心的优点,同时结尾也为主角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合情的证据。 一般认为梅里美受到司汤达的影响比较大,不过从这几篇来看,梅里美还是浪漫主义色彩更多一些,里面还有一些绿林元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司各特的影响(没看过司各特)。梅里美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第一人称来叙述,代入感也会更强一些。 除了卡门和科隆芭,有几个带有神话寓言性质的中短篇也比较有意思,比如唐璜的故事,比如赌徒的故事,比如受诅咒的雕像的故事。

《卡门》读后感(二):《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译文名著精选)》读书笔记

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译文名著精选)

普罗斯佩·梅里美

7个笔记

◆ 译本序

>> 法国《费加罗报》评论称:“《卡门》在紫禁城获得了凯旋般的胜利。”

>> 梅里美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占据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靠他的中短篇小说奠定的。他的中短篇小说在数量上并不多,一共不到二十篇,但它们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不少是艺术精品。

>> 纵观上述作品,梅里美相对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而言,他的创作不是以题材的重大和反映现实的深刻见长的。他的作品,特别是中短篇小说之所以吸引读者,主要在于其独具的艺术风格。梅里美是学者型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总是把素材的来源、故事的脉络交待得清清楚楚,以第一人称写作,自己也不时参与情节的发展,并夹杂着对历史、文化、考古、民俗、地理诸方面知识的介绍,从而使作品给人以一种真闻实录感。梅里美在叙述时总是心平气和,使自己与小说中的人物、所描写的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批判揭露时略带揶揄与讥讽,对主人公的同情也是随着情节的展开而逐渐显露,就是对那些神秘离奇的情节,也是冷静地观察,真实地描写,对所发生的一切给予深入浅出的解释。

梅里美的作品具有惜墨如金、高度精炼的优点。他根据掌握的原始素材,本来可以写出洋洋百万言的鸿篇巨制,却把它们浓缩成中短篇小说。梅里美堪称讲故事的高手,他的叙述既不铺张也不繁杂,层次分明,循循善诱,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作品的主旨。总之,读了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说,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文不在多而在于精”这样的惊叹!

◆ 二

>> 一口皓齿,犹如去壳的杏仁。头发也许不够纤细,但又黑又亮,就像乌鸦的翅膀反射着蓝光。

>> “波希米亚人的眼睛是狼的眼睛”,这是西班牙人用来形容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动物园研究狼的眼神,那就观察一下家猫在捕捉麻雀时的眼光吧。

◆ 三

>> 波希米亚人没有固定的家乡,他们到处流浪,会多种语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住在葡萄牙、法国、西班牙外省、卡塔卢尼亚,到处都有他们的家。甚至和摩尔人、英国人,他们也能交谈,卡门的巴斯克语也讲得很好。

◆ 四

>> 闭紧的嘴巴,飞不进苍蝇

《卡门》读后感(三):谈谈书中的三个人物

读着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和唐·约瑟一样,对嘉尔曼爱恨交加,欲罢不能。嘉尔曼精明狡黠,放荡不羁,这是属于那个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吉普赛种族所特有的性格和气质,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征,一种如鸦片般诱人的异国情调、万种风情,足以令人色授魂与。

嘉尔曼并不受缚于任何道德和伦理规范,法律对她更是无可奈何,她随心所欲,精力充沛,炽烈张扬,高唱自由之歌,并为之毅然赴死。在她身上仿佛有那个乱世佳人费雯丽的影子,但嘉尔曼远比后者邪恶得多,似乎只有乔叟的巴思妇人和莎士比亚的福斯塔夫伯爵才可堪比拟。谁都会承认嘉尔曼够格儿做撒旦的侍女,她放浪形骸、诲淫诲盗的生活实在叫人难忘,而她的胆识和手段更使人惊骇。

在嘉尔曼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甚至野蛮的美与欲望,意志与激情,它们不为现代文明所规训,也注定要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走向毁灭。梅里美在嘉尔曼那原始的野性之美中灌注了独特的审美内涵和精神价值,它作为现代文明的对立体、受害者,以其自由、鲜活的生命力,反映着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规范的腐朽、严苛和虚伪。

唐的身上体现出一种逾越常情的痴迷/执念(obsession),这种迷恋如火焰一般浪漫炽热,却同时具有强大的侵略性和破坏力,必将自毁毁人。唐的性格中带有强烈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是理性和激情的综合,他有着强烈的爱欲和占有欲,并具备为之赴汤蹈火的觉悟和勇气,却又无法摆脱贵族的、军人的法则,渴望安定的生活。他的矛盾性与嘉尔曼追求自由、无视道德的个性注定无法长久共存,也预示着悲剧的结局。

小说主要着墨在唐·约瑟和嘉尔曼的爱情悲剧上,但我读完之后却念兹在兹于叙事主人公“我”。作为一名考古学家,“我”在一开始就显示出一位知识分子的涵养,令人感动的是“我”的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我认为正是在这一人物身上,这一在小说情节中只起导引作用的叙述者身上,梅里美倾注了他现实主义的笔墨和精神,“我”性格友善温和,全然不如唐·约瑟那个被爱冲昏头脑了的家伙一般莽撞偏执,也与嘉尔曼不自由、毋宁死的极端主义毫无瓜葛。

“我”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心理活动,我都仿佛感觉是自己在进行选择和思考,因为它们是如此合情合理,充满着人性化色彩。鲜少有读者会在嘉尔曼或是唐·约瑟身上找到认同,但面对“我”,每一个读者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亲切,感到身不由己的体认。面对一个人物形象,读者或憎恶贬斥,或惊骇悚栗,或钦佩赞美,或怜惜饮泣,或兼而有之,这往往是因为我们缺乏他们身上的那些特质的缘故。能使读者感到亲切和体认的作者毕竟不多,如果说陀氏笔下的人物使人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阴暗和龌龊,那“我”就是让读者看到自己的善的存在,那自然的、现实的、不加夸饰或扭曲的善。

我想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我”并不进行任何道德审判和说教,这是一种完全客观中立的自然主义式描写。“我”虽然选择信任和帮助唐·约瑟,但对于向导为了一己私利而检举揭发的行为,“我”没有表露任何鄙夷、嘲谑或中伤。在劝说无用之后,“我”能做的,只是尽己所能,从当下的两难境地中求得最好的结果。一方面“我”冒法律之大不韪,私下放走了唐,另一方面也为向导文过饰非,恳请原谅,并在分别时给向导一笔丰厚的补偿。

后来“我”发现自己丢了表,却不愿追究,按下不提,这也许并不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而有某种希望避而不见的尴尬和不愿兴师动众的优柔在内。作者巧妙地在此处留了白,正如之后或之前的许多地方一样,所有动机隐而不彰,我们不能确知“我”的真实的心理活动,但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读者已然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也隐隐明白他的选择和行为。而人的情绪和思想是如此复杂,永远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不如不说,徒留读者自行体会。

当“我”不得不去看望即将受刑的约瑟时,“我”几乎是没有理由地选择帮助这个交情甚浅的人,一如“我”在一开始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信任他一样。此时作者同样没有道破“我”的动机,但我们都能猜测到这举动中所包含的对将死之人的同情,死亡面前一切干戈和不快都冰释前嫌,即便交恶的人也能和好如初,遑论“我”和唐之间那小小的尴尬。

尽管受到了顶撞,迁怒,欺骗,“我”从始至终也没有怪罪过任何一个人,而似乎只是依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事,不论得失功过。在“我”身上,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在处于两难的境地时,为恪守心中的道德准则所做出的种种选择。此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失去效力,我们的行为更多出于心中的原则和准绳,出于真诚和良知。我们也会和“我”一样陷入矛盾与烦扰,感到愧疚,从而做出弥补,力图使两难成为两全,一个所有人都不受到伤害、至少是将伤害最小化的境地,在那里没有人是不义的,因为每个人都只是出于个人的苦衷和立场做出选择,而我们周折其中,博取转圜与和平,即使维系这种和平需要损耗自己的利益,也仍甘之如饴。

同样地,在嘉尔曼与唐的故事中,无论是前者的放荡邪恶,还是后者的极端和自私,作者都没有对他们进行道德上的审判,他始终站在一个中立的、外在的位置,关照着每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也体谅着他们的抉择。故事中没有坏人,只有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影响而做出不同选择的人。他们或主动或被迫地承担着个人选择的后果,并最终走向宿命的结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