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碎前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碎前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碎前故事》是一本由徐来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碎前故事》读后感(一):的确够支离破碎

也许是我OUT了,这样超现实的故事我读不懂了,所以这本书就翻翻罢了。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类书肯定不会受欢迎,但如今网络盛行的时代,很多人的口味就多元化了,作者能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这样的故事表现出来,肯定有他存在的理由,也一定有喜欢它的读者。怪异的现象,不合理的成分,支离破碎的细节,在一本书里同时出现,也行就有其合理性。

碎前故事,这个碎,应该是破碎的意思,那有没有睡觉的睡的含义呢?是不是睡前可以翻翻这本书,看看这些碎碎的故事,如何做个破碎的梦,呵呵,调侃一下。

这本书更适合年轻人,90后,00后拿起来看,他们会找到共鸣吧。我就不适合了!

城市里的绿萝,可以霸占整个城市,这想法够离奇的,奇思妙想可以成为故事,那么就让我们的想象飞起来吧!

《碎前故事》读后感(二):支离破碎、梦呓故事

《碎前故事》在我看来,是一本梦呓成分的小册子。

最初选择这本书,还以为是一本《睡前故事合集》。按照如今流行的网络谐音起名为”碎前故事“。可是,初读起来,发现晦涩难懂,一点也没有睡前故事的轻松愉悦以及易催眠。读过几个小故事之后,我彻底的明白,如果和作者没有某种程度的共识,是无法享受这故事的愉悦的。

什么样的共识?大抵是接受这整体故事的设置以及对奇幻有着某种天然的领悟力。或者说,在另一个世界里,接受怪诞不是怪诞,神奇不是神奇的的现状。人和动物交相转换,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童话故事,我相信作者徐来在每一个故事里都传递了一个秘密,他到底想要说什么呢?大概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去思考和理会。

我也是那大多数人中的一个,这注定是和少数派喁喁私语的一本小故事合集。初读之下,有着卡夫卡《变形记》的惊艳,但是如同当年我读《变形记》的感触,当人变成一只虫子,还具有人的思想这个设定让我兴奋不已,但是随之而来的暗黑系文字体验让我很快对其失去兴趣。在徐来的奇幻文字世界里,女孩,身体如同植物,动物像植物一样疯长,整个世界只剩下绿萝,大象,还有那魔龙、蛤蜊、甲虫、琥珀、蛆虫、蝇虫……各种志怪,奇异杀人事件……这些幻想都让我对他的天马行空感到很兴奋,但是故事本身却引不起太大的兴趣。或许,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让这些某些小故事失去了趣味性。

没有全部看完,大概接受这样的故事写作手法,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并不是适合睡前阅读的一本书。

《碎前故事》读后感(三):琐碎神怪故事中的人生

神怪不在,真实于世。读《碎前故事》有一种不知身处幻世还是现实的感觉!这倒不是我不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而是在于作者开篇的叙述的确少见,少见的即便是“神神叨叨”也让人有一种真实的感觉!而且这个神神叨叨是从代序开始的。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竟成为《碎前故事》的引子,段成式的坟墓存在与否、坟墓前的树木存在与否,若不是读者亲自去看,又怎么能分得清真假!所有,于我而言,我倒宁愿相信“代序”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的感觉,让我对《碎前故事》中的每一篇都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有时让我感觉到绝望,如《这城市里只有她和绿萝》,这种绝望源自我解读不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容;这种好奇有时候让我感觉到对人性的厌恶,如《燃烧的蛤蜊淹没了世界》。很少读一本书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源自自己根本解读不了作者的理念,或者是能够解读,却不愿意去相信作者通过故事所要表达的理念,这种理念让我对现实生活充满恐惧!如此,便相信,文字真的有一种其他东西不具有的能力!它能够左右你的情思!

《碎前故事》中的故事都很短,有的短的甚至寥寥数语,但既然是“碎”的故事,自然不会鸿篇巨制!所以每个字都会蕴含着无限的东西等待着读者去解读!以神怪、魔幻的名义呈现现实生活,并不是一件易事!结合不好,就会落入俗套,有失初衷。《碎前故事》则不是如此,每一篇,都基于一种社会现实,身为故事,自然不能去批判这社会现实,只会通过故事般的语言去叙述,去呈现。在这种氛围中让读者完成对作者理念的解读。

这个世界最残酷的不是现实真实地呈现在你的面前,而是你根本不能面对现实,在《鱼梦》中,作者对梦的感觉的解读,似一把尖锥直刺人心田,这种刺激的优势所在在于它刺的都是虚假都是真实,这虚假这真实难以分辨!

“杯中物苦涩难饮,好在不过是一小口”,《碎前故事》故事居多,意蕴深远,远不是这样啄一口杯中物的感觉,而是一种甜美的感觉!碎前故事睡前不可看,怕的是这无尽的幽思入梦中!真实的人生已是平凡有苦痛,再不想梦中亦是如此!

《碎前故事》读后感(四):支离破碎的奇幻《碎前故事》

支离破碎的奇幻《碎前故事》

不要硬着头皮说我看懂了,没懂就是没懂。那么对于一本小说来讲到底什么是懂?懂就是看明白了故事情节,看明白了后面的深刻意义?

对于这本支离破碎的《碎前故事》,情节和意义都一起破碎一地。懂和不懂也没有了意义。

作者是果壳网的主编,一百个短篇小说,一百个小故事,组成了一个迷幻的世界。

故事是从段成式的墓园开始的,段成式你可以不太熟悉,我也是,只是知道他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酉阳杂徂》,是一本故事书,段成式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不知道段先生为什么要埋在这里,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长出一棵树。只知道段先生在这里沉睡了一千多年,讲故事的人在书商找到了十多颗果子,每颗果子的颜色都不一样,于是吃了七颗果子,然后把剩下的十颗果子也摘下来,捣碎,冲进了下水道。

故事就开始在他身体中生长,夜里那些故事就跑到了键盘上,跑到了国王山鲁亚尔的枕头上。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好像回到了段成式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故事千奇百怪,不仅仅是《酉阳杂徂》,还有很多年以后的《夜航船》、《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那个年代的故事都是这样。没有《聊斋志异》里面的情节,有的只是今天网络中的奇闻异事,千奇百怪,荒诞不经。

里面的故事也挺有趣的,完全是网络时代的志怪故事,比如吃豆子,这游戏我们都知道,当还剩下最后一颗豆子的时候,那个大嘴巴却不听鼠标的指挥了,说什么都不去吃最后的豆子,只是一个劲的躲避敌人。就是把电视关掉,对那个时代的吃豆子还是用电视完的,然后再打开,它还在那里,换台,再回来还是在,直到最后那台黑白电视彻底坏掉了。

我喜欢其中的几个故事,比如看不见的冰箱,讲一个保姆说自己的主人家有两台冰箱,可是主人们只用其中的一台,另一台空空如也。他们有一个孩子,却从来不和孩子说话,有一天她买菜买多了,就放进了另一台冰箱,可是过几天用的时候打开一看,里面还是什么都没有,于是她就去问孩子,孩子说我们家只有一台冰箱。她去问男女主人,主人说他们家没有孩子。呵呵,故事结尾就是这一家三口原来被杀害了,藏在了冰箱里面。挺吓人的吧,把冰箱换成箱子,这故事几乎就是一个明代的故事,有一股中国的味道。

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味道,如果你没看过中国的志怪故事,那么可以看看这本书。喜欢不喜欢看过了才会知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