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的读后感大全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的读后感大全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是一本由林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4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读后感(一):谈起民主时,我们在思索什么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时,我不禁暗自嘲笑自己:怎么会想到用“民主”这种“大词”来写作?对于我而言,“民主”仍然是一个浓雾中的黑影,我看不透,更是写不尽。作家刘瑜写过一本书,名字就叫做《民主的细节》,我不厚道,直接拿来用。

不妨顺遂心愿,随便发发感慨吧!前一阵子听一位老师讲“不要总是批判这儿,批判那儿,拆楼总是比建楼容易得多”,大抵意思是,文科生的思考,总是从事物的可行性方面开始,这样也就容易看到问题,但是看出问题后也就不了了之,发发牢骚,忘记了提出方法论云云。

或许是这样吧,或许是。

我在努力使自己免于滑向历史的虚无,在坚信历史确有其实的同时,也对它的残破感到绝望。我们常常说读史明智,但残破不堪的历史始终在阻碍着人们吸取教训。我们不可丢失的记忆正在因为某种不可说的原因而被封藏。

我尝试给“民主”做出定义,在中国,这就是人民民主。那么毫无疑问,民主社会的定义就是一个多数人制定规则的社会,它永远与寡头政治和独裁政治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非政客取悦民众而捏造的把戏。它应该来自于历史,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与法律一道,誓死捍卫我的自由。

但是,假如它们的目标是自由,就不会随意扼杀非主流观念。非主流观念挑战的实际是政府的权威和社会的主流舆论。当这样的权威和主流受到挑战,一个成熟的社会,就应该拥有一整套程序性非常明确的、非常讲究细节设定的、全体民众认可的、可操作的制度来保证一个它的提出、讨论和验证。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扎实的,社会就这样慢慢进步。一个非主流观念很有可能最后并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经过争论的“过程”,它就是输了,也输得服气。

在我们的头脑中中,“少数服从多数”永远是金科玉律,但盲区也就在此产生了。人们常常忘记,少数服从多数后,多数也不能仰仗声威而压迫少数,侵夺他们的权利与自由。非主流观念理应有呼吸的空间,“如果法律不打算保护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保护不了百分之五。”我们的国家,发动成千上万的民众并不困难,难的是公正的对待“少数”,他们人微言轻,以传统的观念来看,他们的生死也自然微不足道。但是“少数”能否受到公正的对待,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与文化根基。

也许当我们谈起民主时,应该在落叶堆叠的时光中,读一读雪莱。大概所有事,没有十分的希望,也没有彻底的绝望。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读后感(二):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完之后又把目录看了一遍,回想了一些已经忘记的细节,顺便写下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与刚刚读完的《我也有一个梦想》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叙事结构自成一体,语言诙谐幽默深入简出,景物、评论用词优美,值得学习。

第一辑讲述了几则美国的历史故事,均是由游览景色而引起的这些历史人物的叙述。许多文章的导引采用“ 不是第一次到达某个地方,只是每回都来去匆匆,只有这一次,在该地方逛了一下,逛出了一些感想”,写游记时或者历史遗迹可以采用。

第二辑是有关法治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通过几篇文章。讲述了法治国家立法规则的一些细节上的故事。让读者更深入的去了解美国的民主、自由。美国民众是如何参与立法规则的。以上内容都可以引起读者对所处环境的一些思考。也开始令我比较客观地考虑一些问题。

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三辑在我看来和第二辑的内容大致属于同类。

第四季主要通过修道院苦修院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这些内容对我来讲是比较新鲜的内容。比如我以前虽然听说过奥斯威辛集中营,却对一些具体情况并不了解,甚至一直在刻意的避免去看一些相关的影片。这次读完这部分内容之后,让我对这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有兴趣去进一步地了解它的更多内容,也知道了关于这些内容我应该如何教导小孩去了解。

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这部分内容便是我们所谓的读后感了。“《野火集》的启示”这篇文章激发了我对龙应台的兴趣,让我想去了解一下他在从政前后的一些观点上的不同。

下面记述一些标记的内容:

在动荡的年头,哪怕是一个稳重如磐石的人,一旦卷入历史大漩涡,也顿时只能随之旋转飘荡,失去根基。

假如法律可以践踏一次而不被纠正,就不能保证不会践踏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你认可了第一次非法剥夺,就无法保证你将来不发生第二次非法剥夺,法律失去公信力,国家就随时可以陷入混乱,公民的家园就没有起码保证了。

早期政治权利还是一个不大的小圈子的游戏,这是制度民主化之前的精英政治遗留的痕迹。

古典共和政治诉诸于道德,而现代民主政治则诉诸于制度。

避免政客为祸,只能依靠反对派的平衡,依靠开放的积极的新闻监督,依靠启蒙了的民众自己,他们知道人是靠不住的,只能依靠健康的制度。

马歇尔将军用他的计划向世界宣扬一个理念,贫穷不仅滋生罪恶,也助长集权政治,最终威胁和平,国际社会有责任消除贫困,扶助民主理念。

黄昏的树林里,风停了,鸟栖了,暮色从四面八方悄悄的涌上来,只有远处的夕阳照亮了那高高的科林斯柱头。

美国历史不是抽象的结论,而是浩瀚书卷一字字记下来的一个个地区、城镇、家庭、个人经历的历史细节。

他从小就像一只飞蛾,渴望扑向一团炽烈光亮,哪怕明知着光亮就是一团火,一头撞上去就会瞬间焚灭它也会死活不顾的一定要撞上去。

新闻业不是人们刻意制造出来的,他来自人对本能需求的满足,她像一颗埋在非常适合生长的土壤里的种子,一旦发芽,就会迅速生长起来。报纸一旦不能反映社会真实,一旦被外力扭曲,他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了。

冬天,一丛丛疏朗而枝干遒劲的橡树之间,是一片片纯净蓝天下的山区牧场。山坡重叠地画着一条条柔和的弧线,恰到好处的点缀着牛群,时而会出现一座老屋,虽然大多是楼房,却显出主人当年的拮据。房间占地面积很小,能省的装饰都省了。就这么细细瘦瘦,一幢又一幢,孤零零的,油漆斑驳地,站在山坡上,站在广袤,牧场中间。

有一些东西看上去非常脆弱,却是不能轻易去打破的。人民法庭的依据是民主理念中民众自治、多数统治的原则,但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司法建制仅仅基于这样的原则是不够的。

国家不是抽象的机器,它是由人组成的,而人都是有弱点的,人总是希望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有意无意的掩盖自己尴尬的历史,国家也一样,一些国家在指责别人忘记历史的时候,甚至不会想到自己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正视自己的尴尬历史才是万分困难的,对自己本身人性弱点的超越。

在愤怒和仇恨之中,谣言是多么容易如长上翅膀一样,在愤怒的人群中穿行。

我们到达新奥尔良的那天,当地寒风刺骨,意外地飘着小雪,第二天一早,满街是南方灿烂的阳光,洒在游人们的身上,我们在老街小巷一转,又捧着一本城市老照片集,寻寻觅觅,试着找到当年这一事件的遗迹。

当我们看到社会上的问题的时候,或者我们自以为我们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匆忙的制作一个概念,一顶帽子,我们判断这顶帽子是恶,是罪。我们越来越深信不疑,然后我们就用这顶帽子去衡量具体的个人。凡是能塞进这顶帽子的就都是恶,都是罪。

她们不是简单的黑白两分,却几乎是悲剧性的承认和正视:眼前的生活和世界并非完美、无可两全,而人类智慧有限,两难困境,没有一种判断是完美的,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是我们所缺少的。

对这种联系的探究,应该引出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如何消除贫困,消灭罪恶根源的研究和行动,而不是对已经结出的罪恶之果表达泛滥的同情,无论这个恶果是个别的罪犯和是群体的暴民。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朋友,你过上一段时间,你就想见上一次,没什么事,就是想见面,聊聊。

宗教本身又是一门艰深学问,涉及哲学、伦理等等人类的本源和终极课题,充满了穷其一生而不能解决的疑问。

艺术在表现着人的感情,似乎也在描述着人的状态,可是他已经明白,人和人生,是远为复杂的存在。尽管摄影是艺术中最为“写实”的一个门类,可是经过提炼、提纯以及定格的场景,在普通的一瞬还是带着强化和浓缩的意味。他写道,“摄影是在捕捉一个瞬间……可是作为一个人来说,它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她和自己的关系,确实无法用一个短暂的时刻来表达的。”

其实是大家,它呈现的表面绚丽之下,必有深不见底的思想根基。历史学家在探索的,都是粗大的社会走向之脉络,文学艺术在细细解剖的,却是人们在不由自主中刻意藏匿的内心。

他教给学生的,是体会艺术如何萌芽,如何像一根竹子一般,先是冒出笋尖,然后他生长,生长,终于缓缓的展开他的第一片纯净的绿叶。

思维的简化和概念化,无论表现得怎样正义的主张,却恰似邪恶滋生的温床。

历史书描绘的常常是大历史,可是唯有充满丰富细节和感情的真实故事,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历史。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读后感(三):李将军与弗吉尼亚骚乱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王子饼干(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70089234/

转自本人的微信公众号

苍鹰中的苍蝇,欢迎关注

苍鹰中的苍蝇 2018-05-18

作者沈历

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我们的思想尖锐的现当代文学老师跟我们强调《扫起落叶好过冬》是他的民主启蒙书之后,我就怀着憧憬的心情,期待被这本书“启蒙”一次。

这次很幸运,“书香寝室”果然不负盛名。室友中正好有人入手了此书,便借来一睹风采。

《扫起落叶好过冬》的作者叫“林达”。请注意,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美籍华人夫妇。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两人都于1952年出生于上海,同时于1978年赴黑龙江插队,并最后于1991年移民美国。时间之巧,也许是注定的姻缘吧。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困顿的转型期。西式民主的破产、社会法制的缺失、拜金道德观的大行其道,让广大中国青年人陷入了迷茫。他们渴望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建设事业,却又不知从何做起。

经历了严重政治风波的官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封锁了信息。这一举措固然起到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但同时也给国人“睁眼看世界”造成了阻碍。

就在这个知识匮乏的时代里,林达的作品犹如一束射进阴霾的阳光,为我们认识西方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提供了一个平台。林达夫妇二人都是受过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人,为此,这本书可以说是沉淀了两种思想既对立又融合的结晶。比起现在的不少所谓的“公知”,林达的立场更加温和,也更有力量。他们的力量,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亲身体验。真实,是有效发言权的基础。

无奈的道德楷模

《扫起落叶好过冬》分成五辑,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例,串起了美式民主、法治价值观这个主题。今天就以书中的重要人物——罗伯特·李将军为中心,写写我的感受。

李将军是美国内战期间(1861~1865)南军的重要将领之一。据官方说法,这场战争是由于发展不平衡的美国两大利益集团(北方工商业资本集团VS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集团)的矛盾激化至无法调和的结果。但很多细节告诉我们,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教条,历史是一杯一言难尽的苦酒。

书中这样描述李将军:作为南方人,热爱自己的家乡以及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价值观;但他同时也基于自己的道德理念,历来反对蓄奴。可是,在他的家乡弗吉尼亚,蓄奴是合法的。当后来的北军统帅、战后的美国总统、被印在50美元钞票上的“政治正确”的格兰特将军还没有解放自己家的奴隶时,李将军已经率先解放了自己家的全部奴隶。

在对国家的态度上,李将军也从不赞同南方分裂的主张,他由衷热爱自己的父辈们建立的合众国。但是,又是基于道德立场,他同样不赞成北方咄咄逼人的武力解决方案(林肯有意逼迫南方铤而走险,打响第一枪)。

以清教徒的道德标准来看待当年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统帅,李将军显然是无可指责的(当然,他的形象是经过加工美化的产物,但总体来说,李将军的确是一个卫道者)。他一贯奉行反对暴力、尊重人权的信条,同时他也珍视自由。这意味着他势必陷入两难的处境。一方面,从自由的角度,南方的分离诉求是合理的,这也是宪法赋予州的权利,自由,是美利坚的立国基础;另一方面,从传统的角度,维护先贤们费尽心血创立的合众国的统一又是他作为联邦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所谓波澜壮阔,不过是时代潮流裹挟下的身不由己。李将军毅然决定跟随内心的召唤,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选择——加入南方军。历史改变了他,他也改变了历史。

在寂静的阿灵顿宅院里,李将军苦苦思索了三天。然后,他交出了联邦军队对他的委任。两天以后,也就是1861年4月22日,他前往正在组建中的南军。他心里完全清楚,他抛弃的,是在联邦军中苦心30年打拼得来的地位和荣誉;他接手的,是一支勇气可嘉但供给不足的军队。他是明白人,南方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所以,此行前路凶险,惟真的猛士,踽踽独行,绝不回头。正因为如此,无论南北双方,都丝毫不怀疑,李将军的抉择是源自他心中的道德担当。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李将军的做法。但其实很多事情不在于它的结果如何,而在于做这件事的道德自觉性。人的道德自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呢,这个我不好说,但是,这些出自内心的力量确实让历史不再那么冰冷。只有数据的历史是不完整的。

李将军深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中国自古有“舍生取义”之说,李将军则是舍弃了功名,选择了为家乡而战的不归路。

按我们一贯的思维,他这是“站错了队伍”,“站在了人民,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北方是胜利者,成王败寇,自古皆然。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但是失败者也应有发声的权利。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进步力量对保守势力的淘汰。但是战争的过程却难说谁更“正义”。事实证明,谁最冷酷无情,谁最能承受代价,谁的资源更丰富,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得益于大众传媒的发展和美国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南北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较早地被全方位报道的战争之一。占据解放黑奴的道德制高点的北方联邦军被证实和他们的南方同行一样不干净,一样是无数针对平民暴行的发起者。史诗级作品《飘》就是以北军火烧亚特兰大(南方工业重镇)为背景的。因为反映了某些真实的现象,《飘》在长时间都被封禁。从中也可看出,文化的自由开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推倒雕像背后

特朗普的上台是美国社会的一次大的撕裂。他的成功,预示着奥巴马多年的白左道路面临巨大的挑战。“白人至上”主义者似乎看到了曙光。他们抛头露面的次数大大增加,右翼势力走向联合。坚持“自由”、“平等”的左派似乎看到了威胁,于是也加强了自己的内部团结。

所有的怒火在一座雕像前被点燃,这座雕像上刻画的,正是李将军。

本着“政治正确”的原则,在白人极端分子带着南部邦联旗枪杀多名黑人后,美国南方各州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清除“象征种族歧视”的南部邦联文化元素。这本应是顺应潮流、大快民心的好事。但是2017年8月12日发生在弗吉尼亚夏洛茨维尔市的大规模骚乱揭露了美国埋在深处的伤疤。那就是,当美国自己鼓吹的自由平等与清教徒传统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李将军的勇气、正值和坚定的道德信仰是清教徒价值观的完美体现,而清教徒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美国的立国基础。在旧大陆上受尽迫害的清教徒希望他们的信仰能在新大陆上薪火相传,五月花公约至今仍作为法律的典范而被传颂。可是《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有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没错,自由平等博爱、契约法制公正以及形而上学的宗教道德使命,这些在过去被奉为金科玉律,不仅美国人民相信,世界人民也都深信不疑。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里面有很多概念,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美国的价值观同时受到了保守严谨的英式古典价值体系和热情激烈的法式革命浪潮的影响,(总体而言美国是偏右的资产阶级大本营,共产主义对其国内影响很小,我们所说的美国的“左”和“右”,是针对资产阶级内部而言)而这两种价值观显然是很不一样的。

当“平等”被抬高到一个忽视历史与现实的尴尬境遇之后,其实反过来狠狠地伤害了曾与它肩并肩站立的“自由”。从美国南方人的角度看,我有信仰传统的自由,我有私下开种族玩笑的自由(只要不过分,不违背法律),我当然也有崇拜李将军的自由,可是现在政府却在剥夺我的自由。

南北战争之后,联邦政府没有做好“治本”的工作,导致了南部重建运动当中南方黑人的遭遇甚至不如战前。(为了妥协,没有惩办大部分的奴隶主;明面上解放了黑奴,却又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种族主义暴徒的私刑)南部的秩序一片混乱,在混乱中,理智的、清醒的人是待不下去的。原本合理的维护南部价值观的诉求(或者说是合理的改造?)被3K党、新纳粹等极右翼势力扭曲为种族主义的狂欢。他们号称自己捍卫美国传统价值观,然而,他们不过是一群幸运的、生活在纵容他们为所欲为的国家之中的极端分子。

在弗吉尼亚骚乱中,一名新纳粹分子驾车冲撞左翼人群,造成一人死亡。在整个骚乱中另有19人受伤。地狱在人间。

推倒雕像的背后,是一场空前激烈的文化战争。美国常以“人权卫士”自居,对他国内政指手画脚,现在,终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若李将军复生,来到这世间,定会失望地感慨自己走进了一个弥漫着仇恨的“山巅之城”。而他当初所做的一切,包括反击北军入侵、控制战争规模、维护战俘尊严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消除仇恨。

美国,是时候了,莫管他人家务事,扫起落叶好过冬。

尾声

最后,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话结束本文,希望伟大祖国能从美国的教训中吸取经验。

“要刮东风了,华生。”

“我看不会,福尔摩斯,很暖和嘛。”

“这股风冷得很厉害,华生,这风刮来,我们好多人可能就会凋谢,但这仍然是上帝之风,风暴过后更加美好,更加强大的祖国将屹立与阳光之下!华生,开车吧,是我们该上路的时候了。 ”

记得扫一扫加关注哦

苍鹰中的苍蝇,欢迎关注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