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100字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100字

《托洛茨基自传》是一本由[俄]托洛茨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一):第六章

《托洛茨基自传》张俊翔译 在第六章 P75 第一自然段第二行当中的“克里木战争之后的六十年代是启蒙时代,是我们短暂的十八世纪”一行。是否翻译失误,克里木战争(1853~1856)应当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既然在其之后那么又怎么能是十八世纪。

翻译的稀烂,没有读过比这翻译的还烂的书了,语句不通之处也多,出错的地方也不少,不推荐看,换个翻译版本看吧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二):沙皇还会存在三百年?(《托洛茨基自传》)

1921年,托洛茨基的父亲躲过白军、红军来到克里姆林宫见托洛茨基,托得意地和他父亲说:“你说过沙皇制度还会存在三百年?”

我好奇托洛茨基是怎么走上那条路的,更好奇为何托洛茨基会死在墨西哥。

托洛茨基自传的前几章是讲诉自己的身世,家族背景。托洛茨基出生在农民家庭,成长在富农家庭。家里佣人众多,生活优越。周围的亲属虽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却文化水平颇高。周围都是出口成章,随手弹钢琴的人。托洛茨基自己说道,看不惯受压迫,和不公平,很同情底层民众。照托洛茨基们后来的说法,托及其家族属于富农阶层,是需要被打到的。为什么不是打倒具体的个人,而要推倒一个阶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托洛茨基本身,却成了反例。托洛茨基在敖德萨都高中的时候,成绩第一,却因为有“反骨”,带头闹事,被学校开除了。一年后又考回那所学校。托洛茨基年轻时身边的那群人,大概不会想到,这个年轻人的名字解释了他们的一生,这个年轻人搅动起无数个漩涡,像绞肉机一样搅碎了无数人的生命。不过,托洛茨基的日常生活的记叙到此为止,往后极少提及家人,家族的命运。除了他的妻子儿女,因为他们都是他的战友。他的儿女们也没有得到善终。

托洛茨基第一次认识列宁的时候还挺年轻,结缘之后,两人一直战斗在同一战壕里。两人也时有分歧。互相写过文章反对过对方。这些资料,事后成为斯大林攻击的靶子。斯大林将列宁当成宗教领袖,而列宁本该是个革命领袖,列宁的思想被分割成语录,用来蛊惑宣传,涂了防腐剂的遗体被用来反对活的列宁和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语)。于是,凡是反对过列宁的人,都要被打倒。在这本自传里,斯大林很晚才出现在托洛茨基的视野里。托似乎一直不把斯大林当一回事。斯大林似乎是“学校舞会上站着的喽啰”。布哈林在发勋章给斯大林一事上提到:“如果别人有的东西,斯大林没有,他(斯大林)就会活不下去,对此他会耿耿于怀。”托洛茨基说:“斯大林总是支持那些在政治上只能依靠机关的恩惠而存在的人。”布哈林又说:“斯大林第一个特点,懒惰,第二个:忌妒心极强,他对那些比自己懂得多或比自己能干的人非常忌妒。”

托洛茨基评价列宁是天才,有血有肉,同时也会犯错误的天才。然而天才如列宁,如托洛茨基,在高歌猛进的时候,似乎没有想过在制度上设计纠错机制,好像从来没设想过,万一恶人当道,该如何纠正。事后来看列宁,似乎只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沙皇。”在列宁两次中风期间,托洛茨基们感受到了“王位空缺期的”暗流涌动。这个“王位空缺”一词,是托洛茨基们自己使用的。仿佛沙皇并没有走远。

那么,托洛茨基看不上的斯大林又是如何上位的?托洛茨基落难后,写道;“搞阴谋的人是根据暗示来行动的,某一职位的候选人得猜出上面对自己的要求,谁能猜中,谁就会高升,这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功名主义,后称为“反托洛茨基主义”。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是反托的拥趸,就连小厂长也当不上。对此阴谋有异议的人,成了奸诈攻击的牺牲品,攻击的借口都是不相干的,凭空捏造的,道德坏分子只要仇视地反托,就可以飞黄腾达。总的方针是用提拔并对此感恩戴德的平庸之辈取代有主见有才干的人。”斯大林就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办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照托洛茨基的说法,他差一点就能联合列宁除掉斯大林。不过,托洛茨基可能没看到的是,倒下一个斯大林,还有千千万万个斯大林。因为培育斯大林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一开始,有人对托洛茨基们提出,革记太残忍,太恐怖,太不人道。托记说:从所谓的个人绝对价值的观点来说,革记与战争以至整个人类历史一样,都应受“谴责”。但个人的概念本身的形成只是革记的结果,而这个过程还远未结束。为了让 “个人”概念成现实的概念,必须让群众自身借助革记的起重机,一系列的革记起重机把自己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托记转而又说,革记残忍,世界大屠杀的组织者和获利者就不残忍?认为有权让德国儿童挨饿的乔治·劳合就不残忍?点燃俄国内战并企图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从血海中捞取利益的人就不残忍?接下来这句我印象深刻:革记之所以是革记,就是因为它把发展中的所有矛盾都归结为生与死的抉择。有些人每个半个世纪就用堆积如山的尸骨来解决某块土地的归属,可以认为他们能够仅凭议会的空谈来改造社会关系吗?至少没有人来示范一下如何操作。我们用钢铁和炸药摧毁了古老岩石的反抗。当敌人用最文明的、最德先生的国家的枪支向我们射击时,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还击。

看到这里,我心动了。一战死了这么多人,不残忍吗?如果能用一种残忍来结束周而复始的残忍,有一种痛苦可以终结另一种延绵不断的痛苦,难道不可以试一试吗?不过,这行得通吗?套用托洛茨基的话来说,“至少没有人来示范一下如何操作。”

不管是粪便还是蜂蜜,如果不受控制、毫无节制地食用,在致命这一点上,二者没有区别。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三):那一代革命者

这是这两年看过的最棒的书,有骨有血有肉,翻译也非常好,相比之下,北大的张国焘也就是屌丝一枚。

当年的俄国革命者,基本上都有过三种经历:参加本地革命、被捕、被流放;出国、辗转英法德、体验国际主义;回国参与和领导苏维埃。这三种后人看来反差极大的经历,塑造了那一代革命者,也塑造了苏俄苏联的前40年历史。我所知甚少,所思更少,只是隐隐觉得,冥冥中共产主义革命史打上了某种烙印,其中有理想主义的,甚至极端的理想主义,也有现实主义,尤其是极端的现实主义。那一代革命者显然不是后来党史中正经描述的那样刻板,他们首先应该说都是“浪漫”的。当然,这种浪漫里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是一种自私的浪漫,和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雍荣典雅的人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浪漫完全不同。可以说,那是一种“残酷的浪漫”。如果不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来回顾苏联的70年历史,再加上后面30年的转型,处处透着“残酷的浪漫”的味道,——刚好,紧接着这本书,我受《财新网》之惑,又看了《二手时间》一书。

成长于传统、相对富足的犹太农民家庭的托洛茨基,天生的敏感,加上天赋的能力,童年生活想必是伴随着“挫折感”的,常常受欺负而不知道如何还击。当他融入某一个大潮中,当他找到了理论武器时,所迸发出的能量里或许就有他对自己童年的反抗和“报复”,当然,这个报复并不仅仅针对童年时“欺负”过他的人,更多的,是对自己“懦弱”的报复。对于早期参加革命并沉浸其中取得瞩目成绩的人而言,三个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一是要有接触新思想的环境,二是要有离开“憋屈的童年”独立求学的经历,三是要有某种天赋。托洛茨基的天赋是逐渐发现的,从非凡的文笔,到非凡的口才,再到非凡的组织能力。第一个天赋让他被前辈革命者看到,第二个天赋让他崭露头角,第三个天赋让他成为重要的人。

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不杀革命者的前期政权。那一代革命者都有多次被捕、多次被囚禁、多次被流放的经历,但都没有被杀头,恐怕这得拜1905年及之前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所赐。俄罗斯似乎也有尊重文化人的传统,至少不要在肉体上直接消灭他们。但这一群革命者成为执政者之后,却一反这一传统。我不认为他们是在总结前期政权的教训,只不过是因为前期政权还没有凝练出“残酷的浪漫”这一执政特点,——无论是尼古拉沙皇还是克伦斯基,都没有过成长期“残酷的浪漫”的经历,他们都太“优雅”了,既没有那么多对信念的执着,也没有那么绝情。

对于这一群体验过真正的共产主义理想号召下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氛围的那一代革命者,其实很容易理解他们掌握政权后对待外国的态度。他们体会过“外国人”的亲热和冷漠,体会过“资产阶级政府”的虚伪和虚弱,他们感受过身处陌生的环境下生活在“革命同志”中间的温暖,虽然由于语言或民族的原因,他们通常更容易在侨民中开展革命活动,但他们切身体会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劳动者的共同愿望。对于敌视新政权的力量,想必他们会将其合理地分离为敌对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和受压制和反抗中的无产阶级。但是,一战后的欧洲,正是阶级关系调和、社民党政策逐渐融入各国执政理念的时间,或许那一代革命者高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也低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当他们最终从国际主义理想中掉下来拾起民族主义的武器自卫时,内心或许是痛苦的。站在一个极端上的人比站在中间地带的人更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对于身具“残酷的浪漫”个性的那一代革命者,更是将这一转变演绎得残酷无比。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无法理解,身为列宁最亲密的战友,实际上的副手,身为红军的缔造者,国内战争胜利公认的第一贡献者,即使在战争胜利后仍然身居党内、军内的高位,怎么会如此迅速、如此平静地“输”给了斯大林这个列宁的“蹩脚的”、“实际并不受信任的”学生?媚俗的解释当然可以算作一种解释,比如斯大林的“阴险毒辣”、玩弄政治手腕。托洛茨基也毫不掩饰对斯大林的轻蔑甚至鄙视。但以他的手段,毒辣起来也完全可以不在斯大林之下。他没有这么做,虽然组织过一些党内反对派,有些甚至还有“地下组织”的味道,但总的来说,他是逐渐被革命抛弃了的,他也没有激情去反抗了,——他的“继续革命”的理念,没有被广大党员所接受,这一点,他自己也是承认的。在他看来,由革命者转变为执政者之后,无可避免的“革命情绪上的衰退”,正是他失去力量的根本原因。

当革命胜利,国家转向安定,人民需要和平的时候,那一代革命者里或许只有列宁和斯大林顺利地、迅速地完成了这一转变,其他人或左或右,都还沉浸在革命立项之中。斯大林似乎没有出过国,不知道缺少这一经历是否对他更为现实主义的态度有影响。

托洛茨基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这一点和格瓦拉很像。当人民厌倦革命的时候,革命者就失去了力量,此时就该政治家上台了。

补记:中国那一代革命者,三个重要经历的前两个中,部分人是倒过来的,即先有出国经历,再回国被捕被囚,很多人则甚至缺其中两个环节。他们既不如俄国那一代革命者那么浪漫,也没有他们那么残酷,其中的成功者更像“土包子”一些。苏联经历过的,其实我们几乎都经历过,只是相对而言,比老大哥都要平和得多。应该是幸运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