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精选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精选

《伊豆的舞女》是一本由[日]川端康成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一):复杂的川端康成与初恋《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的作品集一版再版,而如果说时代华语版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长达70多页的序了——相较而言,同书名的《伊豆的舞女》也不过36页。但个人认为,这个序恰好是最值得大家阅读的。 在序中,作为译者的高慧勤老师,不仅讲述了川端康成的个人经历和主要作品,也详述了川端康成如何在政局、时代影响下,传承物哀精神,形成个人风格的。 以《伊豆的舞女》为例,川端康成由于自幼孤独,不仅父母早亡、祖父母也在他成长过程中去世,直到后来,为了派遣也好,为了游历也好,踏上了去伊豆的路,而自此以后,川端康成就一直保持着在路上的喜好,性格也变得更为开放,可以说,《伊豆的舞女》多少带了自传体的意味。 而另一方面,川端康成又拥抱了外来主义,实际上,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都是一个思想大汇聚的年代。川端康成拥抱了达达主义。 什么是达达主义,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川端康成眼中,达达主义就是用感觉去描述世界。比如,我们常说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在象征主义看来,两棵不同的枣树象征着不同的事物,但如果换成达达主义的想法,枣树就代表着当时的感觉,你可以带入其中,或许能体味到当时的感受,又或许不能。 就比如书中的另一篇短篇小说《殉情》。讲的是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妻子,歇斯底里的样子,不允许家中有嘈杂声,甚至幻想丈夫的来信,说家里太吵了,最终杀了孩子,并自杀,而这时,川端康成写到,丈夫就安静的躺在床边。 关于情节的解读可以很多,我大致认同可能是丈夫出轨,于是妻子杀了丈夫,又因为情绪紧张,稍有风吹草动就满目皆兵,最终自杀,也连带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但情节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感觉成为了文章的主题。你甚至可以感觉到那个妻子在安静下的紧张和不安。 当然,川端康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体,高慧勤老师也并没有“亲亲相为隐”,反而指出了川端康成到后期沉溺于官能。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要知道,在《伊豆的舞女》中,“我”与舞女是初恋的朦胧,甚至觉得对她产生一丝一毫的非分之想都是对她的亵渎,哪知道到了晚年,川端康成反而认为生命就是官能。这大概也是日本文学的复杂性的一种体现吧。 所以,对于想了解日本文学的人来说,川端康成无疑是一个好的窗口,而对于想了解川端康成的人来说,这本《伊豆的舞女》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二):蔷薇能嗅亦能瞅

昨日闻bigjiangjian3郎去世,今日读川端康成的作品,算是对有承传关系的这两位诺奖作家的致敬吧。

这次阅读此书应是二刷,一刷是在几十年前,但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还是一刷,这样有个好处,不会有最初的先入为主来干扰。书的开头有译者高慧勤的序,也算是导读,蛮长的,花几分钟读读不会亏,尤其是对川端康成陌生的读者来讲,如我。可大概了解川端康成的一生与作品风格,从生到死,从孤独到巅峰再到孤独,译者用物哀之美给读者提个醒,对后期跑偏的川端康成表示惋惜。后几页有川端康成年谱,一序加一谱,构成了这本小书的首尾,当中的主段由六则短篇与五则超短篇构成。超短篇可以细细品读,用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手法来体会一番,也是蛮有味道,从《拾骨记》到《化妆》,篇篇物哀集成一堆的物哀,同时还能感受到川端在方寸之间驾驭文字的功夫。正是从“我的眼里看到了红蔷薇”转化成“我的眼睛成了红蔷薇”,短短一句就得以,比如“花已经蔫了”(拾骨记)、“竟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奔向火海的她)、“于是,一切声音都归寂然……母女俩双双死去了”(殉情)……等等,这些平淡的语句得去感觉,川端康成式的语言魔术就藏在里面。

相反,主打篇《伊豆的舞女》却没有啥戏法可变,大概是早期作品的缘故吧,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作品有巅峰时期的现实奇幻痕迹,但不深,川端康成也是,感觉已存在、还未成体系,物哀已升起、温暖依旧在。故事从开头的雨说起,用泪水和愉悦来结束,演绎了一段日式的关雎往事,少男少女间朦胧又纯美的情愫,升起、渐变、落下,无影无踪,多年后,作者重新寻找,并说出来。阅人无数、千帆过境的朋友也可以读读,回想回想曾有过的纯真。

对于另外五则短篇故事,均发生在两三个人之间,也都是很有读头。《石榴》在译者序里有了解读,那一圈落叶啊,少女的心与启吉的告别,这里没有哀伤,只有爱上;《红梅》则有哀了,物是人非般的哀伤被家庭生活的回忆慢慢铺垫出来,原来这些碎碎念啊,是父亲健在时的;《秋雨》开头的幻像描写很好看,但我没读出来这段幻像与接下拉埃的故事间有啥隐喻,那个紧紧抿着嘴的孩子啊,已经亭亭玉立穿起了婚纱,还紧紧抿着嘴,但活着;《白马》里讲了一大段和枹树有关的,枹林、枹叶,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这里,枹树也就是橡树、栎树、柞树,干嘛偏偏翻成这个不怎么熟悉的枹树?最后一篇《重逢》,讲情人间战后再度重相逢的邂逅,就两个人之间的言行,同时折射出了40出头的川端康成对男女情爱的看法,已经不再是《伊豆的舞女》里那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式的了,而是“窈窕熟女、君子怕囚”的光景了。

有机会和有闲情时再读读川端康成的其它几部佳作。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三):初恋,大抵是人人胸口的朱砂痣罢

《伊豆的舞女》

作者:川端康成(日)

翻译:高慧勤

“我都20了,由于孤儿脾气,变得性情乖僻。自己一再苛责反省,弄得抑郁不舒,苦闷不堪,所以才来伊豆旅行。别人从世间的寻常角度,认为我是个好人,心里真又说不出的感激。”

这是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的一段话。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的文学大师,而且也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其一生,他的一生中留下的优秀作品不少,很多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其中,《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20多岁时的作品。

那时的川端,还很年轻。讲述的爱情也很“年轻”,这事发生在主人公情窦初开之时。虽然男女主人公情窦初开互有好感,但度假的大学生和流浪的舞女之间,他们欲言又止,似又心有灵犀。却又难有结果。

路途中的几个村子路口都写着“乞丐与艺人,不得入村”。

彼时的日本,可以看出,社会阶层的不同,是情感难以逾越的障碍。

《伊豆的舞女》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一度风靡全球,看过的人都对其中年轻人的唯美初恋感触较深。

伊豆,这个地方被川端康成看成第二故乡的地方,他几乎每年都会抽时间来到这里。

也许,正是因为他第一次的伊豆之行,给他留下的难以忘怀的邂逅之旅,他才会年年来到这个地方吧?

这本《伊豆的舞女》与其他看到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用近乎四分之一的篇幅,对川端康成的作品以及作者的经历做了详尽的叙述,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川端康成的作品时能够更好地领受和感悟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和状态意图。以便能更好地读懂川端康成的作品。

书的后半部分更对川端康成作了纪年登记,让我们了解了川端康成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庞大产出。

除了伊豆的舞女,书中还录有川端康成的其他十篇短篇作品,每一篇都堪称经典,值得细细品读。

#集思教育读书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