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光之隧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光之隧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光之隧道》是一本由马岩松 编著著作,雅众文化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之隧道》读后感(一):光之隧道:自然、镜面与灯光的魔法

能够让一条普普通通的750米隧道成为万众瞩目(诸多世界杂志宣传)的旅游点,直接带动乡村经济盘活温泉街也是很厉害的。单纯的“连接地理位置的端口”,变成了空间的传送器和体验的铸造场域,很神奇。

整本书看起来非常轻松,前半部分讲述了与政府、自然状况(5米深的雪!)、有限的预算妥协的建筑过程。最后能呈现出来这样的隧道结构和体验很棒了。调整棱镜镜面角度来反射景色的细节印象深刻。本身这个峡谷也有足够明显的四季变迁,能够让隧道末尾的镜池得以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致。

镜面的魔力在场所中不容小觑,灯光+镜面+黑暗空间=宇宙探险既视感,这样的想法天马行空

美中不足是后半部分用户的反馈比较多,当地温泉、旅店老板不遗余力推荐山菜、大米。其实更希望看到建筑过程中的趣闻、甚至是咖啡厅和二楼泡脚池更多的设计细节。另外作为书籍的配图,居中构图真的不友好,很多细节都卡在书脊梁了,图片质量确实也差强人意。

是一本适合快速浏览的书。

《光之隧道》读后感(二):光之隧道的缘起

我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好奇。第一,我没去过日本著名的大地艺术节,但身边不少人去过。(这个概念还引进国内了,大概率要大肆发展。)去日本看大地艺术节这件事一直让我感到好奇和鸡肋——我可以接受去日本看live、看博物馆、看文化遗产、看博物馆,但一直不确定跑去犄角旮旯看为了招揽游客复兴日本凋敝的乡村而设置的艺术项目这件事,到底是会像很多旅游博主吹得神乎其神、感触颇多,还是会像去英国看巨石阵一样让人感觉受骗了但是“来都来了……”第二,这个光之隧道看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作为建筑和艺术的门外汉,看现代建筑是一件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有很多照片里看起来很厉害的建筑,实地看起来非常普通。还有很多理念很前沿的建筑,你真的进去转了一圈之后满脑子只有“我可不想使用这个空间”。这个光之隧道,由于曝光率很高,一直让我很好奇这种曝光率里到底有多少是利益相关者齐心协力吹起来的风,又有多少是真正可以打动人的设计思维、其中的赋权和打动又根植于何处。我是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这本书的。这本《光之隧道》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缘起、设计、建造、建成之后对人们的影响。阅读体验还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建造的一些细节,会让人感慨“果然这样的事情也只有日本人会做得这么细致吧”。比如:关于镜池空间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市政府的负责人对于镜池空间究竟能不能达到反射效果很担心。他们将给小孩子用的塑料游泳池底面贴上黑色的塑料袋,里面装了水,搬到了施工的工地现场来做实验,确认倒影效果。我觉得很有趣。我也跟他们解释了“只要底面是黑色的,就肯定会有反射啊”!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光嘴上说是不够的,而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去确认。——濑户智(技术总管、董事)又比如在设计如何落实为物质性的存在这一点上,所有设计师都会碰到的执行风险和现实性的妥协:隧道内的层高很低,施工作业面非常小,将多次试验之后唯一成功制作出来的拱顶运输进来,并放置于平台的过程是非常惊心动魄的,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蹭到隧道顶,万一表面的喷涂有了任何划痕,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和资金再来制作一个新的拱顶。——宫本一志(原MAD建筑事务所建筑师、项目建筑师)我们本来打算把隧道内的人工照明设施全部关掉,给每位进入隧道的参观者发一盏手提灯,灯的形状正是隧道的形状,就像一支潜望镜。参观者只能靠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光亮指引前进,所有的感官都将变得十分敏锐,所有的体验都将被放到最大。然而出于安全考虑,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早野洋介(MAD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这种细节让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艺术项目显得更亲切了,从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的概念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本书没有在设计思路上做太多的展开,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作为读者我其实希望看到设计者对于他标志性的“泡泡”和“利用镜面反射消隐物理视觉”做出一些经验和哲学上的解释,或者听到一些评论家的声音——也就是“光之隧道”的“高级”到底“高级”在什么层面上,因为这是我作为普通读者缺乏艺术训练而无法单独参透的部分。但不在艺术评论上费笔墨也是件好事,读者读来会更加轻松。

《光之隧道》读后感(三):光之隧道:马岩松与他的清津河隧道改造项目

在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的清津峡地区,有一条颇受日本民众喜爱的“打卡景点”——光之隧道。

光之隧道其实就是原来的清津峡隧道,早年,作为“日本三大峡谷”之一的清津峡,蜚声海内外,一度带动了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但由于落石事故与经济衰退接连出现,清津峡隧道一度关停,游客锐减引发地区衰败。

到了2018年,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将这里进行了重塑,利用“光、风、温泉和溪水、反射和色彩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将一条引入游客游览自然美景的普通隧道重生为一件艺术品,让游客“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川端康成《雪国》的开篇)这样的寻常本身,成为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穿越。

亲临现场感受到的奇妙,与只是在屏幕前“云游”感到的精彩,其实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关于这条全长约750米的观光隧道,我还是第1次听说,对其了解也仅限于书本、图文和网上的影像资料。

于是,我只能简单聊聊对其设计理念的想法,以及“网红景点”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意义。

根据项目介绍,隧道的5大驻足点实际上对应中国的“五行”——瞧,做事儿总要有些名头,最好是古老的东西,这样才能有一些“附会”。

首先,是【木】。

它对应的是纪念品商店&温泉足浴。这个木屋临近隧道正式入口,一层是纪念品商店及咖啡厅,同时展示出售当地村民的手工艺品,还可以作为旅客的休憩点;二层是温泉足浴池。

日本的温泉好像到处都是,而日本动漫、影综等也是冷不丁就宣传一下他们的温泉文化。

对比起来,我们自个儿不少旅游景点的宣传思路就比较单一,我经常会在街头看到公交车、站台上的外地宣传广告,只能说毫无特色。

地方政府是真想通过旅游拉动小地方的经济,但广告也是真的俗气,不知道是甲方的眼光有问题,还是广告公司的段位有问题。

自然风光这种东西,才最好是标题党的宣传思路,要第一时间抓住有闲人的眼球,同时,风景和配套是要真做好,而不是骗来一众游客,然后死命坑钱,做一锤子买卖,这就不是良性发展的思路。

其次,是【土】

土对应的是隧道主体,这也比较好解释。其实总长750米的隧道,走起来也挺无聊的,更不用说之前还是普通的日炽灯照明。改造后的隧道光成为了彩色光,每隔一段路程就转化不同的色彩,同时,每一段隧道所搭配的背景音乐也不同,这样就增加了行走于隧道的趣味性。

第三,【金】对应第二观景台。

这里命名为“窥”,原因是第二观景台的中央设计了一处有趣的卫生间,它采用的是单面透视镜——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能看到外面。

里面的人是“窥伺”外面的人,这就比较有趣了。

不知道国内是不是有景点愿意放这么一个有趣的卫生间。

第四,火对应第三观景台。

这个地方从图片上看没啥特别的,就是墙壁上加装了很多面像水滴形状的镜子,背后的灯像是赤红色,暗示这是火吧。

第五,水。

水对应的是第四观景台,命名为“镜池”。

这里是是光之隧道的尽头,由于隧道在末端进行了180度的回旋,从这个观景台像外看,是可以在清津峡的深处一览山水从峡谷深处流出的美景。

这里更有创意的是,由于隧道尽头设计了一片水面,使得半圆的洞口与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同时,洞顶墙壁铺设的不锈钢板好像一面镜子,将外面的山水天空投射到隧道内部,从照片的视觉效果看,内和外连成了一体,颇有东方园林刻意让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做陪衬,达到浑然天成,美不胜收的奇景。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允许游客在这里互动,这可远比让游客只能做看客更有吸引力了!

平心而论,感觉国内有些景点并没有考虑游客与景点的互动性,好像拍拍照就拉倒,这其实也挺无聊的。

因为游客有互动就必然会拍照,照片发布在个人对外可见的网络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宣传,不同于只是单纯拍景色或者毫无互动性的“木桩子”、“水泥柱子”、“钢铁架子”,具备互动性的画面往往在撩动观看者的心,这有点像是弹幕,能增强互动性的视频观众更愿意参与,因为弹幕让留言者本身也成为了视频的一部分。

如果看到这里的读者有去过“光之隧道”的,不妨分析下最真实的感受。

总的来说,如果国内旅游景点也进行这样的艺术化改造,第一,是要增强项目的“说头”,意义是被人为赋予的,你要给人一个心向往之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是编出来的;

第二,是要强调项目本身是不是真的好看或者好玩,自然景观要保护好,人文景观也要做的雅致,至于有些地方的强制消费地方工艺品,我觉得低俗了,鼓励大众在吃、住、玩上多消费更实在,是的,你要多提供能玩的东西——这就是之前说的互动性。

当然,之于我,可能对旅行并没有太多兴致,研究旅行产业背后的经济效益似乎更有吸引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