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欠条读后感锦集

欠条读后感锦集

《欠条》是一本由刘美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0.00,页数:5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欠条》读后感(一):非得打欠条再还太刻意了

非得打欠条再还太刻意了。其实就是这本书也蛮欠儿的。之前有个两星的评价说得很好了。当时读的时候就觉得很矛盾,自己解释了一番,发现别人说得更顺畅清楚。

我是读了前几十页,后面应该不会再读了。全是照片啊照片 打欠条啊打欠条 还款啊还款 穿插着会友啊会友。。

《欠条》读后感(二):精神的力量是击败一切的武器

谈这本书不得不先谈这位颇具争议的作者刘美松先生,身无分文,打白条游遍中国,有人说他是爷们儿敢尝试,有人说他作秀,骗钱,看了书之后尤其在看过他的履历之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他这个欠条之旅的用意,不是为了冒险也不是为了作秀,而且他在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前沿之地经历的种种诚信危机后,想去寻找的东西,前途=前途=一切向钱看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充斥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种种社会乱象的根源也植根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淳朴的信任,在刘先生从打工仔、创业者、成长为诗人、作家、企业家的二十多年里他尝尽冷暖品尽百味,也成就了他完成这个奇迹的勇气。

度过他的旅行全程之后精神的力量让人无比震撼,我想也是他支撑前行的神奇勇气吧!值得我们学习领悟,如何强大身心,如何与陌生人谈话!

《欠条》读后感(三):精神的力量是击败一切的武器

谈这本书不得不先谈这位颇具争议的作者刘美松先生,身无分文,打白条游遍中国,有人说他是爷们儿敢尝试,有人说他作秀,骗钱,看了书之后尤其在看过他的履历之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他这个欠条之旅的用意,不是为了冒险也不是为了作秀,而且他在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前沿之地经历的种种诚信危机后,想去寻找的东西,前途=前途=一切向钱看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充斥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种种社会乱象的根源也植根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淳朴的信任,在刘先生从打工仔、创业者、成长为诗人、作家、企业家的二十多年里他尝尽冷暖品尽百味,也成就了他完成这个奇迹的勇气。

度过他的旅行全程之后精神的力量让人无比震撼,我想也是他支撑前行的神奇勇气吧!值得我们学习领悟,如何强大身心,如何与陌生人谈话!

《欠条》读后感(四):222张欠条铸就的诚信之旅

在这个我们不断被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身无分文还想走遍天下,听上去简直像天方夜谭。然而,刘美松却勇敢地实践了这个疯狂的想法,一人一车游遍了华夏大地。

因为是驾车出行,他遇到的问题比那些搭顺风车的穷游族更多,因为他不仅要解决自己的食宿问题,还要想法子过高速路收费口、给座驾加油……而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也独具一格,那就是打欠条!

正是这种听上去有些不靠谱的方式,支撑他走完了100天的旅行。旅行结束后,刘美松积攒了222张欠条,还把一路发生的故事结集成书,于是便有了这本厚重的《欠条》。

靠着那堆金额不等的欠条,刘美松走遍了全国的大部分地方,全部行程2.8万余公里。对他来讲,这是一趟怀疑、拒绝、泄气、失望、信任、帮助以及快乐交织的旅行,也是一次压力重重的体验,虽然背负着重重压力,还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刘美松从未想过放弃,而是带着饥饿与伤痛一遍遍沟通和尝试,去挑战信任,建立信任,虽然经历过诸多不愉快,尽管过程无比漫长,但幸好结局温暖人心。

路途当中,不管有多累,刘美松都坚持用诗人的笔触来记录一路的见闻,于是,我们有幸读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那脸色酡红的高原小姐妹、刚刚毕业却无比仗义的大学生妹子、直率又细心的驴友、秉公办事却又古道热肠的加油站站长,还有一回那些浪漫又热情的诗人朋友,每个人都曾围绕欠条发生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刘美松说:“这一路的欠账可以一一归还,可这一路的感动,又让我如何归还得了?”

靠欠条维系的旅程,注定充满着缤纷的元素,这一路,刘美松曾吃泡面吃到反胃,还经常忍受饥饿,但也屡屡享受过无数好心人的特色美食;他被无数人刁难,遭遇过火灾、打劫,也陷入过泥沼,也欣赏过美景,有过和诗友们烹茶论禅、把盏言欢的好时光。在长达百日的旅程中,刘美松有幸回到了曾经的第一和第二故乡——紫阳和赤壁,他被亲人们热情接待,还探望了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当他离开家乡再度踏上行程时,心中充满着不舍,却也充溢着勇气。而就算再苦再累,他也没有忘记做公益,百忙中在博客上贴出了一份倡议书,为故乡的孩子们募集课外读物。

《欠条》一书载满了感动,也承载着整个社会的希望。刘美松在不打工不乞讨,也不要赞助的情况下完成了使命,在各地种下了诚信的种子,这本身就是鼓舞人心的一件事。这场旅行从金钱开始,却又与金钱无关,而是关乎人情、信任和友谊,它慢慢放大了诚信的面孔,也给读者传递了信心与能量,可谓善莫大焉。

原载于/《天津日报》

原作者/张琦

《欠条》读后感(五):他看的不是风景,是世态人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 婷 实习生 叶泳诗/文

三年前的8月25日,刘美松从深圳出发,自驾车行程28510多公里,走了30个省份和直辖市,写了222张欠条,赊账48272.5元。三年后的8月25日晚,刘美松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了《欠条》一书的首发式,他还邀请了一路上帮助过他的人到现场,向观众讲述这一百天的故事。

2010年8月25日刘美松从深圳出发,直至2010年12月2日他安全结束行程,回到了出发地深圳。刘美松这趟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看世态人心。他用这一百天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身无分文的人,靠诚信支撑完成旅途。《欠条》艺术记录下这一路上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感受。

每次他需要花钱的时候,就向陌生人伸手借钱,并且打下欠条——而三天内,他的太太一定会通过网银将钱还给对方。他作出了统计,这一行程实际时间577小时,沟通占用时间153.7小时,占行程时间26.63%。他到访191个加油站,挑战加油站156个,成功51个,成功率32.69%。挑战酒店53次,成功16次。他认为在这旅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他并没有想过要改变社会,他相信社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他在后记中写道:“有梦想,不孤独”。他想通过不带一分钱开车走完全国的形式,用自己的诚信呼吁社会关注诚信,尊重诚信。

在《欠条》一书中,不仅用文字记录着这一路途的故事,还有他到每个地点拍下的照片,路程地图、欠条、短信、银行电子回单等等,完整地展现了这一百天的点点滴滴。“这本书的写作没什么难度,只是为了减少家人的担心,我把其中一些最艰险的场景弱化了。”刘美松说。

刘美松说:“我出发前是130多斤,经历旅途后成110多斤。”在这路途中,他吃得最多的是方便面,他甚至因为缺少摄入蔬菜,嘴巴出现了溃烂,但在他的书中写道:“我开始准备泡方便面,享受这美好的夜晚。”这一路上他都是以这样乐观的态度面对种种的困难。

他车子的两个轮胎在戈壁滩上都爆掉,因此他打下最大数额的一个欠条——5742元。书中写到了他“上下奔波的疲惫,多个小时未进餐……”而这种种困难并没有让他放弃。山海关是他挑战住宿数最多的地方,他差点就要露宿街头。他去了11个酒店,但都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于是他就把车子停在其中一家五星级酒店停车场,打开睡袋准备在车里过夜,最终,酒店领导还是愿意让他到酒店住下。一路上,他疲惫不堪,但他收获到了各地陌生人的信任,写下了222张欠条,支撑他这一旅途的顺利完成。

“我们这个社会缺少什么?缺少信任。在一个信任缺失的社会,我们该怎么做?那就是挑战信任,建立信任。我愿意用我所谓的冒险之旅,来证明我们的社会,只要诚心,信任仍在。只有诚信,才是我们个体的人在群体中的立足之本,我们需要它。”刘美松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