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后感摘抄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是一本由邓晓芒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后感(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优秀入门书

我读过的最好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入门书,不晦涩,内容清晰易懂。共有三百多页,可以帮助康德哲学初学者较快的把握纯批的总体建构,理清脉络,掌握大意,这对学习康德是很有帮助。在迅速熟悉了大的框架后学习思路会清晰得多。把这本书配合句读与原著来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很值得推荐的一本康德入门书籍,很庆幸自己读到了。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后感(二):康德的建筑术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一切哲学的基础,第一批判虽然是为自然形而上学奠基,但是只有在自然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道德形而上学。我们可以简单地抽象出康德哲学体系的大致框架如下: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后感(三):《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 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Kant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邓晓芒

00 还没有看完全书,看至原理分析的图型法,下次该看原理分析: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

康德的写作背景是为了调和当时两大流派: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康德认为理性派的弊端是独断轮,即在没有任何经验材料做根据的情况下,单凭理性逻辑推论。经验派则放弃一切形而上学的预设,执着于最直接的经验直观,形成了怀疑论。修磨的怀疑论是不是怀疑感觉本身,而是怀疑对感觉所做的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的解释。

康德哲学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抓住问题并加以展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问题主要是认识论方面,最核心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先天的,也把它译成先验的,也有译成验前的,严格说来,译成验前的比较好。指的是逻辑上在先。

判断有两种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析判断的主词和谓词有一种分析的关系,就是说谓词本来就包含在主词之中,可以把谓词从主词中分析出来。综合判断就是谓词本来没有包含在主词里。而是外来的。(综合判断可以带来新的知识,分析判断说到底是同语反复,把一个概念说了又说,在逻辑上称为重言式,他不是知识,而只是游戏。真正的知识必须带来新的东西)

在康德看来,只有把这两者(先天的,综合判断)结合起来,构成先天综合判断,我们才有真正的科学知识。即那种既有普遍必然性,又有新的内容的知识。

《纯粹理性批判》分为两大部分: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主体方法在前者。先验要素论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论。先验逻辑论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先验分析论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概念分析论主要讲的是范畴表以及范畴的先验演绎。原理分析论讲的是图型法和根据图型法所得出来的纯粹知性原理体系。

先验感性论:康德又把感性称之为感性直观,直观的意思是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的,他是一切思维把对象当做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所谓认识,就是观念或表象与对象相符合。

先验逻辑论:一般逻辑首先分为两种,普遍逻辑和特种逻辑。普遍逻辑分为纯粹的普遍逻辑(正面的)和应用的普遍逻辑(反面的)。纯粹的普遍逻辑也称形式逻辑,它包含概念判断,三段推理这样一套东西,形式逻辑是建立我们思维的正面的规范。应用逻辑是一些消极的规范,如辩证法,形象一点说,应用逻辑是清泻剂,致力于把错误的东西清洗掉。特种逻辑指的是那种根据某个学科的特点所制定出来的专属于该学科的工具和方法,它是一种工具论。

先验逻辑划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先验分析论划分为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它们相当于形式逻辑里面讲的概念和判断。形式逻辑研究的是三个层次的东西,概念,判断,推理。先验分析论主要讲的是概念和判断,概念和判断构成真理,所以它属于真理的逻辑。先验辨证论讨论推理。推理产生幻相,所以先验辩证论被称作幻相的逻辑,具有一种批判性。

范畴:范畴是最高的概念,概念分析论主要是研究范畴的。范畴的通常含义就是指那些具有最高普遍性的概念,他们能运用于每一个事物之上。

范畴体系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采取一种经验的方式去搜集范畴,这样固然也可以偶然碰上一些真正的范畴,但不能对范畴的体系加以揭示。所以他发现的东西是零星的,康德认为要对范畴体系加以揭示,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把问题提高到一个纯逻辑的层面。

康德把判断的分类表看做是发现范畴表的线索。

(C: 原来逻辑判断的分类表是这么来的)

判断分类表

量: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质: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

关系:直言的,假言的,选言的。

模态: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

逻辑判断表或者说是判断分类表,列出了12个类型,它们构成了一个非常严谨的体系,任何判断都逃脱不了这12个类型。

当我们从认识对象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判断的分类,而不仅停留于形式,那么我们就可以从里面引出范畴。范畴也构成了一个表,即范畴表。

范畴表

量: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

质: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关系:实体--偶性,因--果,协同性

模态:可能--不可能,实有--非实有,必然--偶然。

先验逻辑的分析论主要就是研究这个范畴表。范程表可以说是康德的整个先验逻辑的一个大纲。它们可以说是一种方法论,是康德的建筑术。

(C:康德的范畴表就很牛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后感(四):《<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书笔记

最早是在喜马拉雅听书,听书难以聚精会神,也不像看书可以反复回顾上下文,而且难以听出逻辑感。

其后是参加讨论会,但是对于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不提前看书,是很难很难很难在讨论会上获得些什么的。

后来下决心看书,一口气看到67页,不一鼓作气是看不下去的。看懂了《纯批》的总问题,但是先验感性论看不懂。在云里雾里中又停下了脚步。

前天又下狠心读了第四讲,先验逻辑导论,竟然看懂了还做了读书笔记。一开始想把纸上的笔记整理为思维导图,但是几番尝试不成功,还是PPT形式的电子笔记更合适。当晚用了八个小时重读前三讲,做了前两讲的读书笔记。

昨天白天又重复第三讲先验感性论,有些证明过程还是不懂。新读第五讲范畴论,差不多懂了。看了第六讲,看的头疼。昨晚又做了第三讲前三分之二的读书笔记,后三分之一还没整理出逻辑感。

除了最后总结的一章,已经都总结完毕。后半部分总结的比较粗糙,参照的是邓老师另一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