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心理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心理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心理学》是一本由【法】安妮•夏莱-德布雷(Anne Charlet-Debray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一):第一次书评

看这本书还是有收获的,但是收获来源于书中对一些名词解释以及摘抄经典语句这些,比如俄狄浦斯的来源,比如经典语句“如果一本书能激发你的灵感,陶冶你的情感,那么久不需要再找其他的标准评判这本书里,因为他是一本好书。”但是这些都不是作者的东西,所以也是很搞笑。

书的逻辑性很乱,前后不连续,想一出是一出的,很多说法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比如说到咨询师在给孩子做治疗时是怎么去发现孩子核心的问题的,比如说到二胎以上的教育时,对于“情感布施”的概念是针对于二胎还是头胎外的孩子这点没有明确 也显得比较主观。还有就是主观化,有个观点说儿童强烈的感受可以填补他们的无知,展开的说法不认同。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二):出生顺序对儿童的影响,以及不推荐这本书

最初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名字很大,页数却很少。随手一翻,看到讲家庭中子女出生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影响,觉得很有意思,就买下了。

作者认为,长子的出生,是一个家庭花费最多心力的。各种精心计划,准备工作,知识学习,以及孩子出生之后的每一次变化,对父母来说都是全新的,都是新奇的。其他亲朋好友也会更关注他,包括后来的成长轨迹比如学校选择等,长子无疑获得的是第一手的关爱。

次子的出生,未必符合家庭中所有人的期待,他会分享掉长子的一些特权,这对长子来说是一种失去,对次子本身来说无疑也不是一种获得,他会睡长子睡过的小床,甚至会使用之前准备过的长子的备选名字。

最小的孩子出生一般建立在父母更成熟且理智思考的前提下,并且常常也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父母常常通过最小的孩子来找回自己还年轻的感觉,所以会管束较少,不那么苛刻。

在这种大基调下成长的孩子,

长子,会表现出固执、焦虑和紧张。可能会过于有责任感、过于严肃。容易产生嫉妒心,也更有领导力。是让父母操心最多的孩子。

居中的孩子,夹在大小之间,没有老大的特权也没有老小的宽容,生活得较迂回。善于交际和调节关系,有更强的公正感,也更容易客套。

最小的孩子,会被溺爱,永远被当成小孩子宠爱。

书中还专门介绍了如何解决次子不被关注的问题,可以用“情感布施”的教育方法,指避开其他家庭成员,单独带次子外出。

没想到看完整本书,也就只有这个章节让我有收获有兴趣,能读得下来。其他章节实在是太难入眼了:

1. 整本书实在不成系统,内容非常零散。

2. 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文风,大段的句子很难读懂,遣词造句匪夷所思。

3. 不理解作者为何放了很多名词解释,且这些解释大多来自法语变迁,仿佛这些名词的含义就是有力的科学证据?

4. 在论述方面,作者较少使用大数据,多是有单一的无代表性的个案,甚至个案也没有详细的说明。

5. 作者给出的很多建议,也显得武断不成体系。

6. P149:首先要拥有某些标准。孩子需要被约束,首先是因为没有失望就没有辨别能力,好坏是非处在同一层次上,导致孩子不懂判断。——————这在说些啥?

P145:圣诞老人是否存在是孩子经常提出的小问题。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在5-6岁时都会对人从烟囱爬进来这一现象产生疑问,在这个时候揭示圣诞老人的秘密是很合适的。此外,揭开这个真相会节制家庭支出,进而帮助孩子在喜欢的是事物中做出别的购买选择。——————这又是啥?知道了圣诞老人是假的就不买礼物?节制家庭支出为什么要放在儿童教育当中去作为衡量标准?什么叫做出别的购买选择?

读得心很累。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三):就喜欢这么薄的书

人之初,性定善吗?

“人之初,性本善”。但本书在“孩子生来乖顺中”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作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得出“儿童原本是单纯无邪的,后来成人的世界使他们具有坏习性的说法是很独特但不确凿的。”孟德尔提出的遗传规律是“先天因素”,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发射学说是“后天因素”,即是基因构成先天基础,环境左右后天拥有。所以,不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主动对立行为,脾气怎样的任性难以管教,都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尽早地做出诊断,然后利用后天和条件反射过程来阻遏可能的遗传命运。

不要自以为是

在“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一小节中,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人们不应该过分重视孩子作为幼儿的身份,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他们的权利而忽视了他们的义务。其实孩子除了在大脑方面有所发育外,还在智力与情感(混合后即为人格)这两个方面上逐渐发展。这个时候他们的行为尚未成型,所以可塑性非常强。为此,大人不可一味地附和他们的要求,特别是任性而又无理的过分要求。应该适时阻止他们,并且尽早立下规矩,让他们知道,遵守规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我特别不赞同那些三四岁了已经会走路的小孩子还舒舒适适地躺在婴儿车里或者一直要求大人抱的做法。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跟他们说明白他们已经长大了,要自己走路,而且明确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抱着他们走路很累,希望他们能够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有时候大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觉得孩子不能理解。其实,正真不理解的一直都是大人自己。请记住,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正在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人。

游戏中学习?——不?!

在寓教于乐的问题上作者持保守意见。她认为:刚开始的时候,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集中精力。但到了后来,它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游戏类似于“入门”,但往往绕过或者避开了严谨性和掌控性,如果前景是对一个项目真正深入学习的话,那么其过程不应该是娱乐性的。为此,她分别列举了三个例子:书写、舞蹈、音乐。她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的枯燥乏味以及耐心磨练都是值得的,因为学习后获得的成就感与真正的愉悦欢感才是真正的学习动力。这打破了我对未来的设想。作为预备役教师,我希望我的课堂是充满欢乐气息的,最好是每节课都能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在笑声中学到知识。作者给了我一个警示,任何事都不能是想当然,一定要在充分准备下才好付诸行动。显然,我要在这方面上考虑得更清楚更周到(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可我对作者的看法也持保守态度。因为我认为,如果控制得当的话,小孩子是可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的。

死亡是什么

在本书中,作者谈到了孩子的死亡意识。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死亡是一件怎样的事。我知道人死去就是死去,再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记在这个世界上。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会一直思考死亡的这件事情,越想越恐怖,直到手脚冰凉。然后突然意识到,最可怖的是:父母会早于你离开。一夜长大。在半懂不懂中我慢慢开始懂事开始长大。作者说到:儿童形而上思考会涉及永恒、无限大和无限小、人类和宇宙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并加重了儿童的条件反射。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起我就非常迷恋星空,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关于宇宙方面的书籍与纪录片,并且遐想良多。最后作者总结写道:懂事的年龄确实在7岁左右,其表现的明显程度与儿童的个性与敏感性有关,家长应该意识到此点并陪伴孩子度过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建构阶段。由此,家长们在听到孩子提出任何关于死亡的问题的时候不要敷衍了事,也不要单纯地认为小孩子年纪那么小怎么会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正如前面所说的,不要用大人的心去任意揣度孩子的内心世界,请正面而又成熟地与他们对话,不要粗暴或者简单地草草了事。如果未来我的孩子问我死亡是一件怎样的事,我会告诉她/他,死亡就是花儿凋谢了树叶掉落了白云飘过微风吹过,好像了无痕迹可是却又真真实实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并且欢欣地留下他们的足迹。因为花叶会留在土壤里长出新的花儿新的树叶,因为飘走的云我们都看过并愉悦过我们的眼,因为吹过的风都抚摸过我们的脸庞并享受过它的温柔。我会告诉我的孩子,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亡是必然的,所以活着才是珍贵的。我一定会堂堂正正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死亡的意义。我会跟他们一起为死去的花死去的树死去的狗狗死去的娃娃举行庄重的葬礼,让他们知道死亡的庄严。因为我彷徨过迷茫过,所以懂。最后,我想再提一点,根据我本人的经历,其实这种死亡的意识并不会一直伴随孩子,这种意识会随时间消淡。然后在青少年时期又突然爆发。当时我自己是找了很多禅学的书来看的,并且慢慢地培养出感恩的心。当时有点夸张,经常看见一朵花开就满心欢喜,并且感谢上天的恩德。过了那个时间段后,就开始慢慢平静下来。我觉得人的每个时期都会有另一番的对于死的感悟,并且应该会趋于越来越平和。所以老人家的脸上才会呈现那么安详平静的面容。

不要强迫我得“厌食症”

“婴儿会得厌食症”?在此节中作者首先叙述了年轻女孩子因追求身材苗条而致使了厌食症的情况,然后介绍了厌食的各种形式:反应性厌食症、神经官能性厌食(包括恐怖症厌食、强迫性厌食)、精神病类厌食症。从而引出了让中国多少家庭头疼的小孩子吃饭问题。我对于大人拿着碗围着孩子团团转哭爹求妈地让小孩子吃一口饭的情况实在是见惯不怪了。所以,拒绝吃饭的孩子是得了厌食症?作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对于刚刚学会自己吃饭的儿童来说,厌食的问题是外界的、人为,并不是精神和生理障碍,而是由母亲过分担忧的态度引起的反应性食欲不振。大人总是作茧自缚。对于孩子吃饭的问题,要从最初的时候就立下规矩,不能惯着。要明确地告诉他们吃饭是他们自己的事,吃不吃饿不饿得着要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太顽固就饿一顿,他们自己自然就会乖乖地吃饭。当然这个过程一定不能让孩子吃零食。我有个侄女就是这种情况,不肯吃饭,大人就买各种各样的零食给她吃,只要填饱肚子就好。所以,做父母的有时要硬得下心肠。

请互相坦诚

作者还讲到很多东西。其中关于性方面的,关于亲人生病,关于危险,关于出生,关于秘密这些东西,作者都主张,应该坦诚而又不失机智地选择性坦白。她说:大人要对孩子倾诉,让孩子感到被信任;坦诚额交流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最后,追求真相能促使人们大胆地表达。所以,不要试图向孩子隐瞒。

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懂得惩罚和约束孩子”。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溺爱孩子的现象在中国实在是泛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是最低要求了,遑论惩罚与约束。只是家长们有想过后果吗?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她认为应该要对孩子既严厉又温和:首先要拥有某些标准;其次,要认识到约束对孩子而言就像防护栏;最后,要知道约束具有社会作用。她指出,管教孩子的语气应该是坚定而果断的,但不能带有喊叫和冲动;冷漠对待他们的无理取闹,让他们知道这条路子是行不通的。总而言之,家长一定要在惩罚与约束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不过,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并没有指出惩罚的量与度,没有很好地具体介绍不同程度的惩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毕竟,没有父母愿意伤害自已的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