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躁郁之心》读后感锦集

《躁郁之心》读后感锦集

《躁郁之心》是一本由[美]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9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躁郁之心》读后感(一):躁郁之心

生命实在是太过复杂,太过变化无常,以至于我们只能顺其本来面目生活。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精力、思想和情绪的起伏,但现在我已经可以在这种如潮汐般的波动中游刃有余。

以上是本书最后一章节的引言,是的,生命太过复杂,太过变化无常,我们只能顺其本来面目生活。

对于眼前的困境,我无解。这本书陪着我度过了一些很灰暗的夜晚,看完以后买了这本书的下集。

《躁郁之心》读后感(二):容器

曾经读过另一本“抑郁患者”精神病院经历。完全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连续剧。而本书却完全不同,很多处都情不自禁赞叹可以把一个人躁郁症患者的内心那么诗意的描绘出来。仿佛生了一场大病,在这场病里,感受到了躁郁症患者的高亢和低谷,把普通人的高低情绪放大了数倍,愉悦如飞鸟,悲伤如沉鱼。我一直觉得,所有精神病患者,他们只是不同,而不是不正常。他们的幻想、灵光、兴奋都带给这个世界更多更多思考与想法。谁说得准,他们的幻想不是真的呢或者不代表什么更深的含义呢。skam中躁郁患者在最后没穿衣服裸奔出去。可是圣经中,亚当夏娃在没有吃果子之前,羞耻感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违反上帝的旨意,才发现“裸露”是需要遮羞的,但是,why。社会发展、规则发展、道德发展,过滤了很多自由地灵魂,但是这些灵魂变换成了想法、幻想塞进了能容纳他们的容器里。可能躁郁症患者就是太“包容了”,塞进了太多自由的灵魂了吧。很多时候,躁郁症患者之所以会抑郁,是因为他们在自己亢奋期做了许多“不正常”的事情而感到羞愧,自责。如果这个社会更加包容思想更加开放,这些羞愧感自责感也能荡然无存。这个被当作病要治的标签,也会消失的干干净净。

《躁郁之心》读后感(三):躁郁症与你的距离

本书分上下两本,让人惊讶的是在下本当中能够阅读到死亡。虽然当下的精神疾病跟普通人的距离,跟死亡的距离还十分遥远。至少不会一下子触及到,本书从作者本身出发,对于躁郁症病症整个过程的告白,让阅读这本书的我就觉得好像自己在经历这一切一样。

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了作者生活的那个当下,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还让我想到了那本最后没有写完的《当呼吸化为空气》相同的是,作者都既是医生又是患者,这样的视角写出来的作品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也正是我阅读的初衷。

《当呼吸化为空气》中作者最后离开人世而不得不“戛然而止”的写作,本书中作者最后也不得不迎来最亲密爱人的离世,阅读到下本这个章节的时候,很多的过往阅读的片段涌上心头,死亡真是贯穿在所有人必经之路上,避无可避。阅读过相关的书籍还有《当我离开你》、《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慢慢微笑》。

在这本书当中可以很感性的理解躁郁症,跟死亡相同,“情绪本是生命中极重要的一个部分”,还会了解到“医生不仅患情感障碍的概率比普通人群更高”,平均发作年龄是18岁等等。

我在想作者一边写作,一边不停呼吁早一些干预,多一些理解。能够走出来的人,能够不带着阴影或者的人几乎没有。

《躁郁之心》读后感(四):生命和生活

第四部分最后一节总结节。

所以我现在知道了,生命难以如同平静的乐园,生命是充满各种情况和事件,突如其来的猝不及防的有时是难以应对的,平和停滞的幻境只是一厢情愿的希冀。 但是生活不完全等同于生命,生活有被掌控的可能,或许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可以掌控的。面对生命的惊涛骇浪或细碎折磨,这不是对观众说的,不要逃避,同时要提防着以避免被卷入洪流迷失自己。把珍贵的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里,倾向于接受异常去游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是与它斗争把它完全剔除重获平静,不管怎样,保持可控。 但是总有些东西是可贵和值得追求的,比如爱,爱情亲情友情值得经营的友好关系,工作、信仰、家庭甚至其他不为人知或嗤之以鼻的乐趣。此书作者很幸运,“当我刚开始构思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在个人生活背景下描写情绪和一种情绪疾病。但随着我不断笔耕,书的内容逐渐以爱为主题:爱是一个支持者、更新者,同时也是保护者。每当死亡的阴影掠过我的头脑和心灵,爱都会重新创造出希望并重建生命。”温暖的家庭,充满确定性的甜蜜童年,可靠而充满启发性的家人。

“在很久以前,我就彻底放弃了幻想能拥有一个没有风暴的人生,放弃了奢望一个没有枯萎和杀戮季节的世界。生命实在是太过复杂,太过变化无常,以至于我们只能顺其本来面目生活。而我,从本质上来说又太过多变,只能留心提防,避免尝试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力量。推动力和困扰因素总是同时存在,并且将继续存在下去,直到如诗人洛威尔所形容的最后一刻:“手表被人从手腕上取下。”正是这些焦躁不安、黯淡凄凉、具有强烈说服力和疯狂热情的时刻,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生命,改变了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方向,并赋予了一个人爱情和友谊最终的意义与色彩。”这是奋斗的一生,充满各种色彩各种情绪各种心静,但是以爱结尾,这是她的最终意义。

而作为读者,“当钟声轻柔地响起:’你必死’。”别再用生活还没有结束啊第三者视角的口吻,深深呼吸,我的存在是如此确定,而生命之流,流逝的如此笃定。

《躁郁之心》读后感(五):来自躁郁患者的评价 | 躁郁很痛苦,躁郁很美好

躁郁大概第11个年头了,从小就情绪起伏特别大,总有一种情绪大到心肺要骤停了的感觉,今年一直在吃药,我却觉得自己冷漠孤僻,不像自己,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兴趣,可是阅读下去却给了我很多启迪,我看着作者的文章真的充满了感触,和作者很多地方真的太像了,我看到她也是如此地拥有强烈的感情和充沛的生命活力以及敏锐的感受,她对躁郁的态度真的感染了我,我感受到了即使是这样的她,也被好好的珍爱着,而她也认识着这样情绪波动大的自己所拥有的的好处,这真的感染到了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种种优点和好处。

我对自己的认识又进一步地深化了。我是很有特点,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我好好的照顾好自己,我能体会到比常人更温暖的春天,也能体会到比常人更加寒冷的冬天,生命百味,我都将活的很强烈。所以还蛮为自己骄傲的,我是躁郁怎么了,有点小艺术天分的人很多和我类似的,缺了我们世界将会有多无聊啊。我忘不了那种感觉,听着美妙的音符,世界变成了巨大的钢琴,而我脚尖轻点,跳跃在黑键白键;我忘不了那种感觉,听着贝斯轻轻的扫弦,我的脸庞似乎刮过了丝丝微凉的雨点;我忘不了那种感觉,闭上双眼,脑海中随着音乐风起云涌地变幻着日日月月;我忘不了看张爱玲半生缘时感同身受的震撼,我忘不了遇上喜欢的作者时内心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瞬间,我忘不了所有细微却强烈的感觉。所以如果再给我 一次机会活,我还是想体会这些妙不可言的感觉,我还是要好好的,深深地感受生命送给我的一切的一切。我愿意好好地照顾这个容易生病的自己,这个需要早睡早起的自己,这个需要被理解被看到的自己,这个追求人和人之间深刻的交流的自己,我愿意爱这样不完美的自己。

双相只是一种疾病,它其实只是在提醒你要更加的关照自己,关爱自己,理解自己,而从来无法阻止任何人活的精彩或强烈。

我还是要好好的做自己爱自己,看自己喜欢的书, 说自己喜欢的话,和我觉得能包容我的,能给予我的人一起玩。我觉得我会活的很精彩很强烈,就像我一直渴望的一样。

躁郁之心的作者让我感受到了,让我回想起来了我的优势其实是什么,而我发现她因为和我同样的特性可以活得很精彩,我不要轻易否定自己,那些发光的地方, 我要捡起来好好珍惜。

我意识到躁郁也是馈赠,我意识到了这些闪光点的美妙。只要我照顾好自己,真的能活的很精彩,如此而已。

谢谢你,作者,让我又有勇气做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