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柳林风声经典读后感有感

柳林风声经典读后感有感

《柳林风声》是一本由(英)肯尼斯·格雷厄姆 著 / (英)大卫·罗伯茨 图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3.80元,页数:288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柳林风声》读后感(一):《柳林风声》

插画漂亮温馨。专注且悠闲地阅读这本书,实在是太有幸福感了。

100多年前的故事,放到现在并不出彩。人物性格其实不太能贯穿一致,多少有点为故事服务需要的变形。

故事的末尾,也有着逻辑服务于故事的牵强。

故事里面对角色的心理揣摩,朋友间社交相处模式,也显得比如今的认知理念落伍许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对于老故事的解读,还是饶有兴味的。

不过当作一个可以沉浸进去的童话世界,值得一读。

译后记有些过度解读。(个人见解)

《柳林风声》读后感(二):《柳林风声》:为自己的心灵找一片栖息地

我是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后才知道《柳林风声》的,虽然前者的作者再三强调,两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联,他只是借用了后者的人物原型。 但看完《柳林风声》之后,我仿佛对那个一次又一次去苍鹭小筑寻求帮助的蛤蟆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看的这个版本里,蛤蟆先生被称为蟾蜍先生,他住在豪华的蟾蜍庄园里,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他沉迷于汽车,最后鬼迷心窍偷走了别人的汽车而被关进了监狱。 蟾蜍先生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郁郁寡欢的日子,看守牢房的狱警有一个好心的女儿,不忍心看到蟾蜍就这样虚度光阴,于是每天陪他聊天,甚至帮助他逃出了监狱。 蟾蜍先生的性格其实一点都不讨喜,他总是非常容易陷入悲伤,而当情况稍微好转一点时,他又马上变得骄傲自大起来。 真正让他发生改变的,是当他发现自己的家被白鼬和黄鼠狼给占领了,而他在朋友獾、河鼠、鼹鼠的帮助下,终于夺回了家园。自此以后,他终于学会了谦逊。 因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蟾蜍先生当作了故事的主人公,但事实上书中的河鼠和鼹鼠的生活才是令人羡慕的。他们性格温和,体贴朋友,享受和大自然相处的每一分钟。 尤其是书中提到的,有一次水濑最小的孩子不见了,河鼠和鼹鼠决定在晚上驾着一艘船帮他去找孩子,在某个时刻,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风在轻轻吹着,仿佛在小声呢喃,柳树的枝叶轻抚他们的脸庞,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或许这就是童话的力量吧,单纯,快乐,能够在童话里长大的孩子,一定活得比其他人更加纯粹。

《柳林风声》读后感(三):读《柳林风声》之后想到的

因为疫情被封控的日子,手边没有带书,就拿手机里的电子书来读,这两天的空余时间读了一本下载许久的《柳林风声》,这本书读到蛤蟆先生那章时,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依稀记得两本书的主要动物角色很相似,刚查了查,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确实借用《柳林风声》中蛤蟆先生的角色,讲述了他接受心理治疗的故事。

郑州图书馆将《柳林风声》放在儿童读物区,这也确实是本儿童读物,不过它同样适合成年人阅读,书里没有一个动物的形象是完美的,但大家彼此关心,用心守护着、珍惜着朋友间珍贵的友谊。

友谊啊,这样珍贵的感情,需要时间和勇气才会真正拥有。

说了这么多,我想先看看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创作于1908年,是英国儿童读物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格雷厄姆喜爱自然与文学,业余时间研究动物和写作,他经常给6岁的儿子编故事,儿子听得入迷,也不肯去外地过暑假,格雷厄姆就用写信的方式给儿子编故事,1907年,他写给儿子的一扎信就是《柳林风声》的故事基础。

在地下房屋里刷漆的鼹鼠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它走向地面,来到河鼠的河边,走上河鼠的小船,体验着自己从未有过的生活。

它们又一起拜访了蛤蟆先生,蛤蟆先生想一出是一出,冒失冲动而且做事三分钟热度,三个小动物相约去旅行,中途因为蛤蟆先生的冒失,马车尽毁,于是它们又回来了。

再后来,鼹鼠去了野林拜访獾先生,在去的路上,林中有不同的动物在暗处盯着它,根据后来的情节,这些动物很可能是白鼬和黄鼠狼。

第一次进入野林的鼹鼠迷路了,它的内心充满恐惧,可它是幸运的,因为河鼠知道后马上就来找鼹鼠了,尽管河鼠从不愿踏入野林,但为了朋友的安全,它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两只鼠经历曲折,终于找到獾先生家,它们短暂相聚,并由水獭陪同离开野林。

我比较喜欢的是蛤蟆先生逃离监狱返回住所蟾宫的故事。蛤蟆先生因偷开别人的车被抓,然后在狱卒的女儿和洗衣娘的帮助下逃走,乔装打扮的蛤蟆先生变成了洗衣娘,后来被火车司机解救,又遇上一个撑船的女人,蛤蟆先生抢了女人拉船的马,卖了6先令6便士,再回去的路上又不幸遇到了之前被抢车的人,它直接把车开到了水沟里。

好不容易到了家的蛤蟆先生却被河鼠告知蟾宫已经被白鼬、黄鼠狼占用了,尽管鼹鼠和獾不分昼夜、风餐露宿地守护着蟾宫,但依然被坏分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钻了空子。就这样,河鼠、鼹鼠、蛤蟆、獾组成了小分队,它们经过蟾宫下的暗道走到厨房下面,经过一份斗争顺利帮蛤蟆夺取了祖宅,于是随着一场庆祝晚会的开始故事也进入了尾声。

此外,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河鼠听到南飞的燕子,到处游历的航海鼠的讲述后,收拾行李准备向它们一样去丰富自己的经历,但却目光呆滞,最后就像泄了气的球,虚乏无力,直打哆嗦。

河鼠这样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直喜爱的河水只是世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多魅力;他听到了去过很多地方的航海鼠的讲解后,突然觉得自己并没有这样的体验,或者说自己内心恐惧这样的改变和游历,这是对过去尤其是那条河不那么完美的遗憾。他对航海鼠和燕子的描述一无所知,向往、质疑而不得,自己一直钟情的生活跟他人的见闻相比,渺小而普通。

故事中的每一个动物都有生动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它们会吐槽同伴的缺点,也会为对方担心,这种担心付诸于行动,是坚持,也是对朋友的守护。

《柳林风声》读后感(四):听爸爸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 我读的是杨静远译的版本,不过我以后应该去找光明日报出版社或者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刚出的任溶溶的版本看。这本书适合中小学阅读,在自己的图书角放置一本,相信会成为孩子们正想阅读的一本书。

本书原著作者是英国小说家肯尼斯·格拉姆,首次出版于1908年,是一本大约250页的长篇儿童故事。

目前这本书在国内出版的版本有91种之多,注音的,配图的,中英对照的,放大字体的,便携的……应有尽有,各版本打出的推荐语上也各不相同,诸如这是美国罗斯福总统推荐的书;《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最喜爱的文学作品,赫夫帕夫学院的象征獾就源自本书的獾先生;大家熟知的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创作也是受本书的影响;而早在上世纪30年代,周作人就已经主张翻译这本书,并且推荐给1-25岁的读者;更有的版本扉页上写着这是一本爸爸为儿子读的故事,打出父爱的牌,这一点确实符合国内的情形,当然,这个故事确实也是作者为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而编的……可是抛去这些明里暗里名人都看,你怎么不看的影射,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说,这是一个好书,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四个动物——鼹鼠、河鼠、蟾蜍和獾先生,獾先生年龄最大,他是蟾蜍的父亲的朋友。春天到了,鼹鼠正在收拾自己的家,可是抵挡不住外面春光的诱惑,抛下无聊的工作出去尽情享受好时光,偶遇了文艺青年河鼠。河鼠带着鼹鼠玩了一天,对于一直生活在地下的鼹鼠来说,地上的一切都很新鲜,很刺激,他就在河鼠家住了下来。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早晨,鼹鼠请求河鼠带他去拜访这一带的名人蟾蜍先生。蟾蜍先生是一个富二代,他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住在一栋古色古香的宅邸里,过着富足的生活。蟾蜍先生有个毛病,他一旦迷上了一样东西就不能自拔,加上有的是钱,所以常常大把大把的挥霍钱财去追求一时的刺激,不过他的兴趣爱好通常都是三分钟热度。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自负,爱吹牛。这些毛病加在一起,最终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獾先生生活在让这些小动物望而生畏的野树林里,他是一位严肃的长者,却因为关心大家而备受尊敬。在蟾蜍过度沉迷于汽车而丧失了自我,误入歧途后,他决定联合鼹鼠和河鼠去帮助蟾蜍,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四个人终于击败了黄鼠狼和白鼬,夺回了蟾蜍的家。蟾蜍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冒险,也终于愿意真正去改变自己。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有关春夏秋冬的景色描写,语言很优美,形容很贴切,读了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忍不住还要赞叹原来还可以这样描写景物。比如在开篇写鼹鼠是如何被春天吸引住时,是这样描写的:“春天的气息,在他头上的天空里吹拂,在他脚下的泥土里游动,在他四周飘荡。春天那奇妙的追求、渴望的精神,甚至钻到了他那阴暗低矮的小屋。怪不得他猛地把刷子往地上一扔,嚷道:‘烦死人了!去它的!什么春季大扫除,见鬼去吧!‘ ”“处处都看到鸟儿做窝筑巢,花儿含苞待放,绿叶挤挤攘攘——万物都显得快乐、忙碌、奋进。他听不到良心在耳边嘀咕:‘刷墙!‘ ”

对秋天的描写,“从表面看,大自然还保持着盛夏欣欣向荣的气象,尽管庄稼地的翠绿已经让位给了金黄,花楸树变红了,丛林已有多处染上了烈焰般的赤褐,然而光照、气温和色彩依旧没有减退,看不出一年行将逝去的萧条迹象。”这是直接的描写,间接的描写更加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熟悉程度,“不过,果园里树篱间那弦歌不辍的大合唱已消减,只剩下几个不知疲倦的演唱者,偶尔表演一曲黄昏之歌。知更鸟又开始大出风头,空气里荡漾着一种变迁和别离的意味。”

其次,人物的塑造很贴近儿童的心理。鼹鼠本应该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好好收拾自己的家,可是干着干着他就觉得这些活儿又枯燥又无味,自己还累得半死,所以当他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后,再也抵挡不住诱惑,玩儿去了,将活儿抛之脑后。这就像一个孩子,在美好的暑假,被安排写作业,可是眼睛却离不开外面风吹过的树叶上闪耀的阳光,当耳朵传来别的孩子嬉戏的声音,估计他的心也早就从作业本上飞走了。

河鼠呢,是一个安于现状,害怕改变,爱作诗,也爱取笑别人的人。他一直就住在他那靠河岸的洞穴里,就算是被水淹了也不搬家,日复一日地与大河为伴。可是有一年秋天,当他意识到鸟儿们不再集体合唱,自然界的大饭店变得越来越凄凉(把大自然比喻成一个大饭店),连野鼠和田鼠也不再跟他玩耍,而是为过冬忙碌起来,他就很心烦意乱。他问燕子问什么不留下过冬,为什么大家都要急切地离开这个舒适的地方,离开朋友们。燕子告诉他,是因为南方在召唤。看着燕子们对南方的期待和神往,河鼠有了新的渴望。加上路途中遇到的一只鼠水手给他描述的环游世界的趣事,他心中的渴望熊熊燃烧,不顾一切地要奔赴未知的南方。可是那样的美好毕竟是别人美化了的梦境,等到那股狂热的劲儿一过,连他也很难解释所听说的一切。相信很多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曾受某个人,某本书,或者某件事的感染,冲动地想要去有样学样,可是最后那股热血一散,事情就不了了之。

獾先生则是一个不苟言笑、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他是所有动物眼中的传奇,可是却不经常露面。野树林里的动物们都知道,要是遇到了麻烦,就去獾先生家,他一定会伸出援手,所以雪天里上学迷路的小刺猬们就来到这里歇息。看着蟾蜍一再陷入迷途,獾先生没有放弃他,而是联合蟾蜍的朋友坚持不懈地劝导、帮助蟾蜍,在蟾蜍锒铛入狱的时候还很义气地帮助他守护家园和财产。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靠谱而有智慧的人引导,蟾蜍最终才痛改前非。

本书最让人上脑筋,最恨铁不成钢,甚至有时候让人烦的就是蟾蜍了。他拥有其他动物不可企及的优势——他有数不清的钱可以挥霍,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他玩物丧志,骄傲自大,给他一点颜色,他就敢开染缸,你总能从他身上找到你讨厌的某个人的特点。可是他又很和善、单纯、温和,还很重感情,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这样一个自负的人还有三个好朋友不离不弃的原因。他知道自己的坏毛病,可是没有意志力去改变。可以说全书他的成长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最让人感慨的。在改变的过程中他反复无常,像极了一些养成了坏毛病的孩子,可是我们要是劝导一次放弃了,这个孩子恐怕就再也无法战胜心魔了。蟾蜍的冒险故事让我们知道,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一句劝导就可以发生的事,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

如果不是作者对大自然有足够的热爱和了解,他是不会讲出这样一个温情的故事的;如果不是他对人的本性有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也不会经久不衰。在一个无法出门玩耍的日子,跟着你的孩子一起,窝在沙发里,一起阅读这本书或者念给他听,哪怕让他自己阅读,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柳林风声》读后感(五):《柳林风声》:浪漫田园和蟾蜍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是作者格雷厄姆的童年世界,而出版于1914年的《柳林风声》似乎便是对逝去的维多利亚的一种怀旧。小说开篇就是鼹鼠在进行春季大扫除,根据《儿童文学史: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的看法,“春季大扫除”一说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出现,(《牛津英语词典》给出的最早例子来自于1857年),维多利亚晚期,家庭整理与格雷厄姆在开篇表现出来的文学形式之间的关联:“在诗人与做春季大扫除的人之间,存在着不少情感共鸣。”而在之后的故事人物身上,也确实表现出来一种诗人的气质与作风。新的社会秩序的呈现作为一个开端根植于作者童年旧世界当中。

鼹鼠在这项家庭整理的活动中离开家门,来到河边,走入了一个更具诗人特质的浪漫主义建立起来的世界里。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摒弃原先的生活方式、开始新的探索的行为。不过却是与“春季大扫除”一脉相承的世界,这里以河鼠作为引入人,作为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的另外一个诗人。

在河鼠身上,表现出一种高雅又浪漫的情趣。“坐在暖和的火炉边打盹,完成了一半的诗稿从膝上滑落下来。”“他头向后仰,嘴张着,正徜徉在梦河里碧草如茵的河岸……”类似这些充满了大自然的情趣和适宜的场景,就像是来自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诗句:“在美丽的河畔,你呀,我最亲爱的朋友……”或是那些诗人同样在追寻的画面。然后他醒来,找鼹鼠,想向他请教一个恰当的韵脚什么的。这种场景组成了河鼠的生活内容,他俨然是一个具有文化派头的“诗人”。格雷厄姆在河鼠身上似乎映射了维多利亚时代那些浪漫主义诗人的情调和生活方式,延续在河鼠的为人作风里,宛如一群有着道德修养并谦逊礼貌的文化人士在悠闲的下午茶时间讨论诗歌,惬意地交往,尽显绅士风度。除了在人物身上延续着浪漫和甜美之外,格雷厄姆的写作文风,也宛如诗一样,优美闲适的笔调,静谧地流淌,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谦逊和礼貌、是时代记忆的复刻。

甜美和适宜成了以鼹鼠、河鼠等为代表的动物们的生活主调,在森林里、在河畔,他们友善交往,安稳富足,是对田园生活的再现,是怀旧情绪之下对维多利亚时代优美的那一面的再现。

所以在河鼠、鼹鼠的身上,在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相互的交往方式上,我们看到那种已经消失在了现实中、被现代化的机械时代所取代了的自然适宜的生活。

格雷厄姆完成《柳林风声》的那一年,恰好是他辞去银行职员的时候。一个让他感觉不到成就感的工作,就像是开篇鼹鼠对“春季大扫除”的逃离一样,浪漫的舒适和适宜成为抵抗枯燥的想象。鼹鼠从那一天离家, 就意味着发现大河,在河岸开始一种更为田园的日子。当他再一次回去的时候,表露出一种感伤情怀,但那是对怀旧这一主题的回应。鼹鼠的新生活中,欢乐、异趣、有着引人入胜的新鲜体验。

“The Wind in the Willows”名字本身便充满了柔韧性,正如对这种牧歌生活状态的简短概括一样,在山野河边的野餐,在柳林风声里玩耍,这是对那张关于维多利亚时期祥和宁静的花园派对的照片的回应。不管是鼹鼠,河鼠还是獾,都是作为作者眼里一种合宜的生活状态的代表,而住在河岸对面的其他一些动物,充满诡计,好斗和不安分的特性,这就像是蟾蜍的另一群翻版,然而不同于蟾蜍的是,他们并没有绅士派头的朋友对此进行规劝。

当鼹鼠和河鼠作为对优美生活做出正面的回应和维护的时候,蟾蜍则作为反面的例子对探险的日子充满了热情。

正是通过蟾蜍——这样一个纨绔、不安分和充满了对新奇事情的迷恋的动物形象,《柳林风声》以“蟾蜍时代”为反面表现了对适宜和甜美的怀旧情怀,而鼹鼠和獾等则作为正面人物守住对逝去的静谧美好的时光的维系,对秩序的和谐和绅士的作风进行怀旧的肯定。就像是对一个时代的逝去表示失落并力图对此重建和恢复。

当蟾蜍的冒险经历代表了一种儿童故事中的趣味和刺激,为大多数人所吸引的时候。这些经历里并没有一个被赞扬的英雄角色,而是一个总是被朋友们规劝但死不悔改的蟾蜍,它的所作所为甚至是不端的,或至少完全不符合要求规范。所以,每一次的规劝和教育都像是在坚持过往美好的生活,不安分和不驯服似乎成为了一个诟病,甚至与道德、谦逊礼貌的作风等直接建立对立关系。

现代机械走入人们田园般的生活场景,对此排斥和警惕的鼹鼠、獾和河鼠等维护着甜美的生活状态,而纨绔、不安分的蟾蜍则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是迷恋的地步。蟾蜍由此进入自己的探险经历中,洗衣妇、火车、监狱、酒吧、偷盗和狡诈的商业交易等,展现英国不那么明显的侧面。这些经历,也延续了儿童文学冒险、社评和幻想的传统,但是却又把它演变为一场场的闹剧。

爱德华时代的现代化气息已然闯进了维多利亚式的轰响声中。

塞思·勒提到,蟾蜍那辆马车的颜色和光泽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颓废之感。

作者即使在表现蟾蜍这样一个对机械迷恋的人物时,也将对维多利亚的怀旧表现在了这种疯狂的热情当中。

对科技的崇拜和欲望打败了规范的生活方式。蟾蜍追逐的是未来,是现代化和充满刺激性的生活,所以表现出纨绔、多变和不安分的品行,是新一个时代的特质。

“有一阵子,他一门心思玩帆船……帆船玩腻了就玩起乘船来……去年呢,又迷上了宅船。”而当蟾蜍看见汽车从前面轰鸣而过的时候,整个人又被这场景给吸引住了。丢下自己的敞篷车,一心一意去搞一辆汽车。

而作者对汽车出现时候的描绘,就像是一只不知名的怪物、一个怪兽,贸然闯进了和谐的森林生活,带来不安和颤栗。

一辆富丽堂皇的汽车,在格雷厄姆的描述中,它成了一个与自然之物联系起来的物种,而人们也只能在这种以自然物为喻体的语法中——动物在呻吟、狂风怒吼、脾气暴躁,才能理解一个现代化的产物的本质。突然闯进田园牧歌生活场景中的现代化产物,成了一个充满了新奇和危险的外来物种,进入了甜美和适宜驻扎之地的森林、和嬉戏玩耍的河岸,随之打破了田园的宁静与安详。但是格雷厄姆的描述一定不是从蟾蜍的视角来呈现的,蟾蜍是那个热情地投入并参与到现代机械过程中的代表,在它看来,汽车才是真正具有吸引人和拥有超能力的未来事物。

当然,蟾蜍总是以被规劝的对象出现的。所以最后蟾蜍的“改过是非”也并不意外。适宜和甜美的社交礼仪最后取得合理胜利。当夺回了蟾宫的蟾蜍准备在一场宴会上大谈其谈自己的惊险经历并准备做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和自我夸耀却在最后选择回归家常的时候,意味着浪漫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取胜,自然的优美和和谐的交往遮蔽住了现代化机械将成为时代未来的事实。

在最后的派对上被要求来段演说和唱支歌的蟾蜍,“……只是轻轻地摇摇头,举起只爪子,温和地表示反对,只一个劲地劝客人们多进美食,和他们聊起家常。”因为这次晚宴是严格遵守传统方式进行的。

从对现代化的疯狂到传统的社交礼仪,在蟾蜍的转变中,隐含的是格雷厄姆本人对童年世界的追寻。

塞思·勒认为爱德华时代本身就体现了童年的特质。

《柳林风声》不仅表现出了这种对立的存在,并对前者做出了选择和表达了偏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