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燃烧的法庭的读后感大全

燃烧的法庭的读后感大全

《燃烧的法庭》是一本由[美]约翰·狄克森·卡尔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燃烧的法庭》读后感(一):巫术与推理

我承认,约翰狄克森卡尔真的在渲染气氛方面很有一手,从全书一开始掉出照片的时候,真的吸引了我,前期铺垫疑点都很好。就是感觉到后面真的开始推理的时候,就老差那么一点点力道了。有人说因为最后一段加星,我的话,是因为最后一段减一星了。我个人的偏好是,巫术迷信一类的因素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是很好了,但是吧,如果结果巫术反而翻转了,似乎成为了正解,那就有点难微妙了。

《燃烧的法庭》读后感(二):拍案叫绝的结尾

《燃烧的法庭》一书,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浑然天成。整本书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融入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心理悬疑、不可能犯罪以及多重解答,所有的情节都是顺水推舟,一步步展开,没有一笔多余的废话。感觉很痛快。故事没有鲜血淋漓的场面,只是一个老头子的死亡,引出主人公斯蒂文斯对自己妻子的怀疑。这本书让人拍案叫绝的是结尾。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结尾,虽然它不太符合一般推理小说的结局,不过正是如此它才让人久久回味,难以放下,不是吗?

《燃烧的法庭》读后感(三):突破了幻想与现实分界

在现在推理小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况下,《燃烧的法庭》仍然是一部把你下巴惊的合不起来的作品,何况是在七八十年前。排除最后一章就是正统的古典推理,加上最后一章则是勘称突破了幻想与现实的分界,让我在炎热的夏天里脊背发凉,卡尔在最后一章真正的玩弄了读者,但是这却是读者喜欢的结果。

但是这部小说还是有缺点的 就是还是不够抓人 没有像暴风雪山庄一样的刺激和吸引(最后一章除外),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卡尔真的是诡计天王,里面的mirror和尸体消失诡计用的很完美,还有凶手的身份的确再次骗过我了。

看卡尔的作品我从来没有猜对过凶手,这或许就是卡尔 的魅力之一

《燃烧的法庭》读后感(四):本格推理小说中的传说和诡秘

在知乎上看到推理小说的几个流派 本格强调在给出精密密室案件中给出许多线索最后总会有一个人在deduction之后揭开嫌疑人的面纱 变格和新变格及社会流派,则会在章节中似有若无的透露嫌疑人的身份或动机引得读者去猜,进而营造一个紧张诡异的气氛。这种往往会放大社会背景、嫌疑人犯罪的动机对案件发展的推动而比较少deduction

“死者来敲门,锁头应声开,门闩、横木和纽链应声开-”——R.H巴勒姆 主角发现自己的妻子和一百多年前用砒霜毒人被送上断头台的女犯一模一样,被怀疑下了砒霜而死的男人死前叮嘱一定要用木头棺材。连夜下墓打开棺材却发现棺材的尸体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凭空消失;一条普通的包装绳,等距离地打了九个结,躺在棺材里。 种种诡秘传说和巫术,案中案,夹带着很多著作的经典案件一定要在最后几页揭示凶手,卡尔脑洞可以啊

《燃烧的法庭》读后感(五):卡尔与喜欢神化推理的读者开了个玩笑

对于很多像我这样的本格推理爱好者,最为过瘾的过程恐怕就是小说主人公通过严密的推理把诡计与动机一一指出并指明凶手的过程,然而我们估计没有意识到推理是建立在绝对的逻辑而非事实之上的,这和现代刑侦讲究事实证据不同,许多侦探小说创造出了不少沙发椅侦探,然而现代刑侦就一定可靠吗?卡尔在《燃烧的法庭》中对于二者都提出了质疑。

首先,像《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燃烧的法庭》利用推理几乎完美地演绎了一场“犯罪”,然而通过同样的“素材”完全可以演绎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版本。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罗为警察提供了一套同样可以自圆其说的推理从而为复仇团体脱罪,在这里推理已经不再可靠,而完全变成了一种掩盖真相的方法,在《燃烧的法庭》中,作家同样利用了推理掩盖了超自然的犯罪真相,推理完全造出了两套都可以说得通的“真相”。

其次,作家利用警察和自己的“死亡”愚弄了现代司法系统,正如《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罗在人性的正义和司法的正义中做出了抉择,他选择了背弃后者,而在卡尔的书中,他同样写出了现代刑侦的不可靠性,眼见也未必为实,这是在当时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警察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过于依赖警察的经验以及不可靠的事实,就会间接成就一桩“完美的犯罪”,而在电影《一级恐惧》中,理查基尔饰演的律师也被自己的双眼蒙蔽过,选择了完全相信爱德华诺顿饰演的嫌疑人。

最后,想谈一谈很多读者感到被愚弄的结局,也就是最后几页。卡尔利用最后几页就推翻了之前的比较严谨的推理,也证明了警察也被所谓的“眼见为实”愚弄了,在我看来,最后的结局彻底和读者开了个玩笑。习惯了案发——调查(证据,证人)——嫌疑人——推理(不断排除)——锁定真凶固定模式的读者,在推理的“神迹”降临后就长舒一口气的读者,发现推理本身是严谨的,但推理的对象就是一个假命题的时候,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一切都是超自然?这分明是违反了本格推理的原则啊?但事实上,卡尔早已给出了读者从开篇就十分期待的精彩推理,甚至交出了合理的“真凶”,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真相呢?本格推理的读者真的在意吗?凶手只不过是一个名字,读者真正关心的是凶手现身的过程。卡尔通过一个超自然的结局让许多迷信推理的读者清醒了,推理真的可靠吗?推理和真相哪个更重要呢?

另外,《燃烧的法庭》的结局十分反套路,在最后几页之前,这还是一本相当规矩的本格小说,但最后几页就将它拉出了纯粹本格的范围,让之前亦真亦幻的神秘氛围“成了真”,让本书变成了一本结局出乎意料的悬疑小说,这简直是几乎所有读者都始料未及的,这个结局也让我想到了前面提过的《一级恐惧》,这部电影和习惯了精神分裂这一老套悬疑电影的观众开了一个玩笑,让观众和律师一起沉默了。卡尔的《燃烧的法庭》同样和习惯了本格推理套路的读者开了一个玩笑,把我们久久留在震惊中。从更高的层面上说,《燃烧的法庭》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即我们无法认识全部的真相,这是不可能的,总有东西是推理无法顾及的,总有真相是在我们的常识之外的。

P.S.:单纯从故事的结构来说,这样的结局很适合拍成悬疑电影,加上神秘的氛围,本片应该会有流行的影像化版本,然而却并没有,我想可能是因为对白太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