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二战解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战解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战解密》是一本由[英] 保罗·肯尼迪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战解密》读后感(一):The Know-how of Know-how

这个书评的名字有点绕·,我自己其实不喜欢,但问题是确实找不到更贴切的中文的表达。原书名Engineers of Victory,engineers文化的核心就是know-how,肯尼迪的这本著作中也通过翔实的史料强调突出了know-how在二战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他要传达的核心主旨并非know-how需要喧宾夺主,甚至重要性上要取战略而代之——他的意图其实是希望领导(管理者)们能充分认识到know-how在支撑和实现战略的框架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掌握足够清晰的思路将稀缺的资源分配在关键性的know-how上,然后将它们组织起来实现战略的成功,是以谓之“the know-how of know-how”。

通过陈述生动的案例,肯尼迪明确的界定了战略成功的最关键的五个know-how,即:支持体系,激励人的文化,高效的(高层与中层之间的)反馈环,向错误学习的能力和把事情做到底的能力。领导的核心价值在于,找到关键性know-how,然后通过分配稀缺资源和找到合适的中层并加以授权,最终使得know-how能被有效应用并支撑战略目标的实施。

另外,我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已经差不多20年了,但这本书让我再次体会到了战争本身对雄性的魅力所在。战争作为一个载体,确实实现了人类组织管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在这个载体中,各个要素,包括资源、人性、效率等等,其复杂性和冲突性都被极端放大——战争的整个过程,实则是参与方的体系在各个维度中的综合较量,任何一个要素的欠缺或者疏忽,都可能导致结局的逆转。这样一个气势宏大跌宕人心的牌局,又怎么不让牌手们充满期待呢?无怪乎理解和研究战争,对现代管理者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二战解密》读后感(二):的确不是“切削工”,可时不时的还是暴露出“搬运工”的身份

本书的原名为《Engineers of Victory》,《纽约时报》书评说,”就像工程师打开怀表后盖向别人展示其内部构造那样,肯尼迪向我们展示出那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实干家是如何为获胜做贡献的“。作者自己在结论一章中也声称,此书是想向世人展示”解决问题的人“(Engineers,the Problem Solvers)------ 即破解难题的中层军官与工程师们的丰功伟绩。可读罢全书,并未见扣人心弦让你久久回味的Solver的故事;虽然保罗肯尼迪提到了一些(仅仅是一些)”中层人物(解决问题的人)“,但基本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也没有多少相关的数据或档案资料来佐证。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基本未超越中文军事网站能搜寻到的内容档次。这不禁让人怀疑作者到底阅读过多少相关的档案材料,抑或他不屑于向普通读者展示其功力?

作者在结论一章中写道:”在分析二战是如何变得对盟军有利的时候,我们应该既避免做”搬运工“(意为包罗万象的教科书),也要避免做”切削工“(即只顾细节的煽情的井底之蛙)“。他的确做到了后者,而且是做过了头!一本本该刨根问底极具深度的书,却仅仅停留在了海面上。相反,作为宏观史学家,作者还是难免秉性,时不时的当起了”搬运工“,书中提及的”高层“人士远多于”中层“。

如果作者不用《Engineers of Victory》作为书名,而是类似中文版的”煽情“书名;如果起首没有引用布莱希特的“凯撒的厨师”一诗;如果没有结论中的自我标榜,那么,本书作为一本故事书,还是可以得个三星甚至四星的。但现在,只见凯撒,而不见凯撒的厨师!不推荐阅读。

又及:翻译还算过关,除了个别专业名词。但校对或打字错误还是常见。

《二战解密》读后感(三):专题+泛泛而谈

看了书评和内容简介之后,我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部军事+技术+社会+历史的作品(即军事技术社会史)。但是,后来我才发现,这只是一本科普读物而已。

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介绍了大西洋潜艇战、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东线战场、诺曼底登陆和太平洋战场。我本以为作者会从这五个战场的转折点入手,详细介绍苏联红军和盟军的制胜秘诀,从而揭示出二战胜利的关键所在。而看完之后的感想是:虽然内容跟我想的差不多,但是深度上相去甚远。

第一章大西洋猎潜战,盟军制胜的法宝是什么呢?是刺猬炸弹、是无线电测向技术、是厘米波长的雷达和护航航母等等。那么请问德军呢?德军的科技研发实力是否脆弱到了找不到任何反制这些手段的措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1943年3月到1945年5月,中间有两年多的时间。德军就没有想过什么对策?

另外,出于对技术史的热爱,诸如刺猬炸弹和厘米波长雷达之类的武器,我很想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之类的以及研发的技术难点,但是很遗憾,书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真没有。与此相似的则是P-51野马和F6F泼妇,这两款战斗机可以说是美军在二战中最成功的战斗机,作者告诉我们P-51野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结构上的一些特点+灰背隼发动机,而F6F泼妇之所以成功则是因为它比零式战斗机拥有更好的爬升力和防护能力等,但作者却没有告诉读者们为什么它会有这种特点,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介绍技术难点之所在:而这恰恰可能是盟军能研发出这样的战斗机而日德却没有的原因。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很多历史书和军事书籍都有的毛病。就像书中介绍日军对商船队护航这一概念的缺乏一样,作者并未深刻地去分析这一原因的所在而只是简单的将现象介绍给读者。这让我很失望啊。

当然,作为一本科普书,本书还是合格的,保罗·肯尼迪确实是个讲故事的好手。只是,对不起我的期望而已。

另外,补充一句,难得遇上一个三观这么对我口味西方战史学者。作者对二战中中国战场和东线战场的尊重让我对他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二战解密》读后感(四):《二战解密》,二战中的技术性问题

常常看到的一种说法是,“二战不是靠某个单一因素打赢的”,然而这种说法很狡猾地掩盖了一个事实:“二战的很多关键阶段,如果缺少了某个极为不起眼的单一因素,是根本不可能打赢的。”拥有所有的必要条件,而且合理的利用它们,才是走向胜利的唯一途径。没有正确使用手里的工具当然是悲剧,但大多数时候,人类或者是缺少必要的工具,或者是缺少正确使用它的智慧。

有人说,偶然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方向,这没错,然而这里的历史,指的是人类的历史,地球的历史,银河系的历史。区区一个国家的命运,一场战争的结局,是很容易被偶然的因素彻底改变的。

本书的主题并不仅限于这些技术细节,但是这个话题对军事和历史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一种启示。

1943年,盟国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对德国工业和政治中心的轰炸必然面对德国防空部队,而美英战略轰炸部队缺少护航的战斗机。不要说兰开斯特和B24,就算有B29甚至B36,它们的火力和速度也不足以保护自己,机载雷达和干扰箔条这时都不再有用了,单次轰炸的损失上限甚至开始逼近30%,实际上盟国的轰炸部队马上就要被消灭光了。现代空军的战略轰炸理论迫切需要一个奇迹,否则它就将被历史淘汰。

1942年,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陆军和海军抢走了大部分要援助给英国的战斗机,布置到太平洋前线。很多英国人不想要的东西被塞过来堵丘吉尔的嘴。4月,皇家空军的试飞员罗尼=哈克被找去测试一架美国佬送来的破烂——北美飞机制造公司开发的低空截击机P51。这种飞机其实是英国人在1940年向美国定制的,用来应付类似大不列颠空战那样的情况,但是本土空战已经结束,对大陆的空袭有喷火负责,因此P51没用了,英国人想取消订单。

哈克认真地试飞了这架破玩意,他注意到飞机的低空性能极好,阻力非常低(后来风洞测试表明是因为阴差阳错设计了一个凹进去的腹部),转弯灵活,适合近场防空,不过美国佬的发动机太烂了,高空性能很一般。但是,但是,但是哈克在报告结尾加上了一句话——如果把P51安装上劳斯莱斯的灰背隼(默林)61发动机,本机将有惊人的进化。

哈克下这个结论是因为他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后来他因为这个建议,工资增加了4英镑顾问费),也因为他是劳斯莱斯系的试飞员,还因为……总之,他的这个报告被同事和上司看到了,大家都很有兴趣。劳斯莱斯公司的波兰数学家卡里尔做了初步的计算,结论是换发后本机将在12000米以下高度全面超越喷火战斗机,将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700公里时速(德国单体双发的战斗机Do-335也才刚超过)。换发的结果证实了他的计算。最关键的是,此发动机的油耗只有别人的一半左右,改装后P51航程将达到丧心病狂的1200公里。

空军负责人之一佛里曼听闻此事,马上联系美国人要求加快生产P51和默林发动机。但是英国人的热情却被美国人泼了冷水,美国人拒绝相信英国人懂飞机,而且P47、P38等嫡系飞机在美国军工系统都有后台,P51根本别想挤占生产额。物资委员会的负责人埃科尔斯不怀好意地告诉弗里曼,因为英国人订购了第一架P51,因此这就不是美国人的事了。弗里曼找丘吉尔求情,但是丘吉尔的意见也被美国人挡了回来。英国人眼看着P51的生产计划被从1942年除名,甚至也被挤出了1943年的生产计划。与此同时,美英的轰炸机正一架架坠毁在欧洲大陆上。

最后又是几个关键的次要人物发挥了作用。美军的助理武官希区考克是个顽劣的富家子,人脉广泛,他喜欢劳斯莱斯,也喜欢P51,他不断给埃科尔斯施加压力。空军助理部长洛维特,也看好p51,美国战略轰炸的负责人阿诺德办公室在他隔壁,正到处寻找长航程的战斗机来护航。阿诺德施加影响,终于推进了P51的生产计划,早期英美手中的P51全都转给了杜利特的第8航空队,让他去实验全程护航战术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空战并非依靠一种神奇的飞机就能扭转局势,盟军对德空袭的成功还要归因于强大的生产能力,可靠的远程轰炸机,雷达,强大的后备飞行员,意志坚定的空军领导人。但事实是,这一切有利因素都没能让盟国空军走向胜利,反而是逐渐走向失败。我们常说历史没有如果,但是作者说,“如果”不仅存在,而且还早于“现实”。事实上,很多人为了否认如果,对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失败的教训视而不见——在几个小人物把默林和P51组装起来后,因为决策机构的愚蠢,美英空军仍然等待了一年多,迎来迟到的胜利。

试想,如果苏联直到1943年春才生产出T34-76,东线战场仍然会以苏联的胜利结束,但那恐怕将是一个悲壮得多的故事。

本书介绍的例子中,战略轰炸是缺乏单一因素被卡住的例子,而大西洋战役和苏联的反攻都是另一种情况,手头的每种工具都存在问题,需要做改进,但改到什么地步才能用就没人知道,工具分散在不同军种手里甚至盟友手里,一方很急迫地要得到它,但对方却没有这种紧迫感,只有最上层的决策者感到灾难即将来临,他必须靠中层甚至小人物去解决这些细节问题。

42年秋,英美有2个远洋运输队全军覆没,航线负责人偷了几架B24参加北段护航,把大西洋航线被截断的日子往后推,为新的武器安装到位争取时间。原本深水炸弹是用来配合声呐的,但是定深深水炸弹爆炸后会导致声呐失效,潜艇总是利用这个机会溜走,碰炸印信虽然伤害率减小,但是可以保证声呐运行,而且适合飞机投放。厘米波雷达和无线电定位装置能准确定位潜艇,防止潜艇大队在深夜集结。

同时英国人发现自己的护航理念有问题,原本的逻辑是只要赶走德国人,物资能够送到英国就行,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德国能肆无忌惮地集中兵力攻击航线的漏洞,而航线是不可能没有漏洞的。后来他们改变了做法,集中兵力,在护航中炸沉足够多的潜艇,把德国人吓跑。事实证明德国人能够集中兵力,是因为每次都有几十艘货船被毁,而潜艇基本没有伤亡,但如果能一次打沉3,4艘潜艇,其他的潜艇就会逃跑,这次航行就安全了。这个情况把邓尼茨气得要死,但是他除了鼓励手下外也做不了什么。

还有很多微小的改动,比如理论上护航驱逐舰应该在赶走潜艇后马上返回编队护航,但是数学家发现,如果驱逐舰在潜艇上方等一段时间,继续投放炸弹,那么命中率将极大提高,潜艇也会失去斗志。

这些要素都是逐渐完善而改进的,而且也没有来得及在最关键的时间凑齐,这不是历史的如果,这是历史的现实——大西洋之战在1942年时就以盟国失败告终了。英国人别无选择,只能选择重新开始游戏,最后才在另一个“正确的历史”中等到转折。当然,这又是一个胜利的必要条件——家大业大,有足够的本钱来试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