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青年编年史》读后感1000字

《文学青年编年史》读后感1000字

《文学青年编年史》是一本由方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青年编年史》读后感(一):非文学青年深读浅说

这本书是算是集合书评,作者方岩是个文学博士。初次接触。他在评论书籍小说,我在这里评论他评论小说,等这篇书评发表又会有人看到我评论他,有种两个镜子面对面映照出无数镜像。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陈丹青说初遇木心,大家一起聊天,木心惊叹说你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后来陈丹青上木心的课,做了好多笔记,却也没有完成木心推荐的书目阅读。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除了里面提到的小说我没读过,里面的一些名词我也没有概念后来去恶补了一下。不能不说,承认这些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在讲贾平凹的小说《山本》一文中,作者说贾平凹为了达到写作目的,牺牲人物的立体和复杂性。他举例小说最后的幸存者,说这个代表儒释道的幸存者在故事情节上不起到推动作用。得以活到最后是贾平凹的个人意愿,因为贾对前现代思想儒释道那一套有着宗教般的虔诚执迷。作者认为贾在面对历史的迷乱和狂暴,现代主义的理性失效的时候,贾选择了古代的宿命论和历史车轮下个体的脆弱。儒释道是贾给出的答案,小说结局的解决之道。 本书还有关于《山本》的历史背景输出,方便理解贾的创作。里面对于里面少数精英(儒商乡绅)作者和贾有不同看法,贾寄希望于这些士绅带领地方自治,而作者则认为这些人是因为财力和武力取得权威和地位,而不是德才法理以及个人魅力,只能是虚构的幻想中的美好。 后面有一篇作者写池莉的《大树小虫》,文字大大少于上面提到的那一篇,巧合的是两篇最后的提到了虫,当然我不觉得作者有意为之。而两篇文章的结尾处,你可以看见作者的面向,是和作家同向还是反向。 作者从小说的写作手法到贾思想内部的路线图的推演,呈现了一种深度阅读的状态。文章难免使用学术用语。我心想为什么不能再直白一点呢?看了作者的后记和那个时间段,字里行间,你会发现,人们不能直接书写讲述自己的情绪很久了。中庸之道人情世故充斥了整个空间。 我内心是希望作者说大白话的,毕竟自己是个大白丁。也想看见他对品评作品的明确好恶。然而不能承望知识广博者向下兼容,只能自己力争上进了,量力而为吧。

《文学青年编年史》读后感(二):《文学青年编年史》

《文学青年编年史》是一本批判合集。整本书主要涉及了《考工记》《山本》《朱雀》等著名长篇书籍。还注重如王蒙、贾平凹、王安忆等作家代际的典型性和影响力。其实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书籍,但又非常庆幸第一次就接触到这么好的一本书,而且是方岩老师的著作。 “文学青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快阅读的时代,该怎样理解或者是重新定义这个词。但在这本书中我好像真的看见许多文学青年,他们在书写中描绘青春的颜色。 令我感到比较遗憾的一点是书中提到的很多书我都没有看过,但是看到书中通过背景等方面细致分析,才让我对于内容上的理解没有那么费劲其中令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考工记》,书中只有几个片段,但通过书中的解释,让我一下子就了解到了王安忆这本书的写作焦点。《考工记》中的老房子是至关重要的,书中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经历等角度分析了老宅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设置。 “老宅是历史的代表,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老宅本身就是一种家族与学院的传承”这是书中的一句话,真的让我一下子对于这座见证历史的老宅生出一种敬畏之情。中国人是最注重传承与血缘的。而老宅不仅经历了百年而屹立不倒,而且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历史的变迁,经历了抗日战争、三大改造,再到最后成为文物被保护起来。看似在将老宅的经历,实则是历史的变迁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里面所涉及的每一部著作都十分精彩且具有代表性。方岩对每一本书的分析是细致而且准确的,通过他的分析,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这几本书。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好想看书中涉及的书,好想一本本仔细阅读,再去结合这本书中方岩对它们的细致分析,更好地理解每一本书。 读完整本书,我想说“文学青年”不是一种矫情,更不应该拿“文学青年”来进行消费。文学是纯粹的,不惨一点杂质的。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好的文学,一名优秀的文学青年更是难得的。 《文学青年编年史》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学理论著作。方岩老师在书封写到:每敲打一个字都像是在粘合碎片,惯常的思维和修辞难以串字成行,像是一张张书页被烟头烙出无数的洞。

《文学青年编年史》读后感(三):《文学青年编年史》

《文学青年编年史》是一本批判合集。整本书主要涉及了《考工记》《山本》《朱雀》等著名长篇书籍。还注重如王蒙、贾平凹、王安忆等作家代际的典型性和影响力。其实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书籍,但又非常庆幸第一次就接触到这么好的一本书,而且是方岩老师的著作。 “文学青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快阅读的时代,该怎样理解或者是重新定义这个词。但在这本书中我好像真的看见许多文学青年,他们在书写中描绘青春的颜色。 令我感到比较遗憾的一点是书中提到的很多书我都没有看过,但是看到书中通过背景等方面细致分析,才让我对于内容上的理解没有那么费劲其中令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考工记》,书中只有几个片段,但通过书中的解释,让我一下子就了解到了王安忆这本书的写作焦点。《考工记》中的老房子是至关重要的,书中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经历等角度分析了老宅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设置。 “老宅是历史的代表,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老宅本身就是一种家族与学院的传承”这是书中的一句话,真的让我一下子对于这座见证历史的老宅生出一种敬畏之情。中国人是最注重传承与血缘的。而老宅不仅经历了百年而屹立不倒,而且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历史的变迁,经历了抗日战争、三大改造,再到最后成为文物被保护起来。看似在将老宅的经历,实则是历史的变迁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里面所涉及的每一部著作都十分精彩且具有代表性。方岩对每一本书的分析是细致而且准确的,通过他的分析,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这几本书。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好想看书中涉及的书,好想一本本仔细阅读,再去结合这本书中方岩对它们的细致分析,更好地理解每一本书。 读完整本书,我想说“文学青年”不是一种矫情,更不应该拿“文学青年”来进行消费。文学是纯粹的,不惨一点杂质的。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好的文学,一名优秀的文学青年更是难得的。 《文学青年编年史》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学理论著作。方岩老师在书封写到:每敲打一个字都像是在粘合碎片,惯常的思维和修辞难以串字成行,像是一张张书页被烟头烙出无数的洞。

《文学青年编年史》读后感(四):几句话——《文学青年编年史》后记

1、

这本书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

大概在2021年四五月间,师友们酝酿某个活动时,提到了我的一篇评论,觉得“文学青年编年史”这个名字不错,可以出本集子。那篇文章大概是我移居上海后的第一篇长文,吴亮老师看后拍案而起。不久以后2020年那个令人窒息的春天轰然而至。彼时,小小的委屈和不甘尚能稍稍延缓反射弧的生长,假装小世界尚有抵御的力量。于是,我删除了原稿,重写了一稿,投给了别处。

我从长篇小说评论中筛选出了若干篇章,拼凑成了这本集子。里面的文章最早写于2011年,最晚写于2021年,大多是在南京谋生时所写。十年这样的数字是编完后才发现的巧合,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编完发走,便感觉事情已经结束。作为文学批评这个行当的二流从业人员,我并不觉得自己的集子之于别人有什么意义,组装的知识和转借的意义都是预设的生产流程的自动产出,与“创造”意义上的意外、溢出和不确定并没有什么关系。它除了能够确认我曾品评过一些作品,剩下的就只有与自我安慰相关的虚荣心,而自我安慰与自我蒙蔽常常是同义词。批评无非是通过别人的写作来制造意义,却难以确认自身作为写作的意义。所谓,“学术”“专业”之类的词语在很多时候只是某种修辞,过分依赖类似的词语所营造出的“智识”“深度”等意义幻景,只会让“谋生”这样朴素、简单的诉求都蒙上了不道德的意味。

这种多年来反复出现的自我厌弃再次袭来,是在今年二三月间。其时,我刚刚完成春节前就计划好的两篇评论,几乎同时,出版事宜亦被重新提起,静默的日子却遽然降临。于是,我决定不再像往常那样通过自我说服、重新确信来抵御厌烦、消沉和嫌弃,直到下一轮循环重新开启。这种方法如同药物成瘾,每次假装正常,都是逐步加大剂量的结果。实在是太消耗了。既然世界可以随时轻易停摆,那么通过自恋式、撒娇式的抵抗想向世界证明自身多少有点价值的行为实在是空洞、滑稽。无需想象放任自流的边际,匆忙靠岸大抵还会是那个熟悉、安稳、狭窄的孤岛小世界。或许会撞见陌生的岛屿,也许岛上什么也没有……那就继续漂下去,毕竟海里还有很多未知的浮游生物……

2、

2022年没有春天,我只能每天在顶楼的天台上挥汗如雨,以防止自己在自我厌弃中窒息。在团购群里各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具体真实面前,我的文字虚无缥缈,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我意识到自己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再也不会在自己的文字中找到任何慰藉。当群里有年轻人开始告别时,我开始变得焦躁。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感慨依然是“批评”式的,假装可以与那些悲伤共情,却无法触及具体的经验。那是一种职业式的伤感,永远是姿态大于内容。于是,这篇自序写得煎熬而漫长。我想替自己做个了断,却又在内心怀疑自己在继续制造废弃之物。所以,每敲打一个字都像是在粘合碎片,惯常的思维和修辞难以串字成行,像是一张张书页被烟头烙出无数的洞。最后,我决定把这篇已经写了一万字多字的后记删改成现在的样子。多说无益,也算为以前的文字做了总结。

3、

夏天和恩惠终于在6月犹犹豫豫地到来。中旬的某一天,我决定去那个把城市分割成两半的地方看看。我骑行至江边,搭上了轮渡,沿着对岸继续骑行,直到遇上杨浦大桥立在岸上的桥墩,它周围围着铁丝网,并挂着军事重地之类的警示牌。我并没有见过对岸以前的风景,正如我无法预知它将来的样子。江风和热浪让人倦怠,我坐下来歇息。自行车立在眼前。那是我第一次仔细打量这部已经骑了两年多的女式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原先是吴亮老师的,长期闲置于办公室,新车上落满灰尘,车毂上锈迹斑斑。我来上班后,张罗过一次大扫除,他便把车子送给了我。我至今不知道车子的标牌到底在哪里,一直以为车梁上的那行字母无非是phoenix或forever之类的标识。我当时只注意到车前轴安装了一个三洋电机以驱动车头的照明灯。为此,我还被交警拦下过,理由是私自改装……那天,我终于看清车梁上那行并不显眼的花体英文,elite city,车锁上则是更小的两个单词,hard lock。这两行字像是在提醒我的处境:2019年8月25日的夜色中,我坐着一辆货车来到这个城市定居。大概三个月后,一些不详的气息开始蔓延。反反复复的震荡早已打磨出新世界的轮廓,而我却在旧时光的幻觉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近三年,还以为一切都终将恢复。如今,一贯迟缓、愚钝的我终于看清自己一直卡在新旧之间的裂缝中。正如这些文字既留不住旧世界的记忆,也触不到新世界的尘埃……

江风携裹着热浪和香烟的灰烬及时把我呛醒。我意识到,就在刚刚,迷恋隐喻和反讽的职业癖好再次发作了。我有点恶心……

于是,起身离开……

2022年10月4日下午三点 巨鹿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