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典·革命·风月读后感100字

古典·革命·风月读后感100字

《古典·革命·风月》是一本由应奇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革命·风月》读后感(一):老大一个当

正文前面有个作者小记,大约400多字,竟然用了19对引号,堪称奇观!还有横跨5、6行的这个长句子:就“足力”和“财力”所及四处访书却也一定是我这样的“老书痴”必不可少的行程。看看这句话,您这哪跟哪儿啊!我之所以这样吹毛求疵,可能会被人骂,但这位作者您是博导、是引号外面的哲学博士、是引号里面的“老童生”,开篇的话说不连贯,引号加了这么多,后面不看也罢。

《古典·革命·风月》读后感(二):可贵的风月

读书的本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顺带为了外在利益。

如果主要为了外在利益,那就异化了。

将异化仅仅归结为外在的压力,还是偷懒,或者逃避自由。

现在是中国几千年来少有的盛世,关键是知识人自己是否还有风月的心境。

如果没有,少怪权力。

如果有,则完全可以对得起自己——这短短的一生。至少可以写盗墓笔记,也不会被当做帝修反变天文学抓起来的。

然而在所谓滚滚红尘中能够自净的人还是少。

少才可贵。

应大侠奇是书痴。

好像有谁说过,人若没有任何痴迷,不值得交往——甚至可怕。

书痴只是大侠之痴的一种而已,然而已经不让民国人,甚至可以和古典人心相通。

甚至英国散文家。

《古典·革命·风月》读后感(三):访学者的“出国指南”

在这个热衷于国际交流的年代,访问、访学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君不见多少“访问学者”把出国变成了游山玩水。。能把访问当作“访书”者,实在难得一见。应大侠这部大作面世时,恰逢我出访英伦,就随身带了一册,不仅因为对“古典”情深,还因为“革命”与“风月”的交织令人神驰。。。从保守到激进和革命,从古典到现代,从政治科学到政治哲学、语言分析,从柏拉图、托克维尔、阿隆、尼布尔到罗尔斯、阿伦特、斯特劳森、施特劳斯等等,再从北美到香江、宝岛……书痴的涉猎之广、行程之密令人咋舌,访学者大可将这部访书记当作“出国指南”。这样的资深书痴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在开会的路上半途消失,“掉进”书店,还“连累”朋友跟着挨饿,甚至让店员们到了下班干着急。又有谁像他那样,把书店当成女孩子的时装店。。

我能领会这种对淘书、读书的天然热情,那是一种一整天站着淘书到出来时双腿发软却又满载而归的感觉。看着资深书痴在访问期间四处寻找旧书店,乐此不疲,对异国的美景却无所住心,你会觉得自己出来访问了,若不像他那样去好好淘一下书,真是令人羞愧、汗颜。于是乎,在这样的“刺激”下,伦敦、牛津的旧书店也成了我常去之处,每次都得拖个空行李箱过去,再拖回满满一箱。买书、印书、扫书、拍书,成了访问的一个重要部分。。

出于研究兴趣,每次淘书古典经籍都是不容错过的部分,这也让我常常想起资深书痴在重温古典时说过的,从事政治哲学却不关注希腊古典思想,将是“事实性”和“语法性”的错误。正是对现存事物不理解的“敬畏之感”,将我们引向对整全生活和真理的追寻与对美好事物的幸福沉思。因此,研究古人意味着转向真实世界,并从根源上理解这个世界。每每回味起“重温”结尾的那两段话,就让人怦然心动。正是这种素朴的好奇和探寻人世实然与应然样式的智识渴望,引领古人迈向最高、最深切的沉思。确实,在重温古典之余,我们需要“保守之回归”,真切地、不带血气(意气)地检审各种言说的“智识正当性”,并不断进行自我“再教育”(资深书痴在“铺陈”、展示各种学说时之温和克制令人印象深刻)。而古典经籍,未尝不是“再教育”的起点。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有这样一句话:“制宪者事实上保持着与更古老的自然法传统的连续性”。什么是“更古老的自然法传统”?除了廊下派、阿奎那等自然法传统之外,自然-法(phusis-nomos)还能追溯到像柏拉图身上吗?如果可以,“制宪者”的“再教育”是否应该回到古典哲人那里?这不禁让我起了编译“古典哲学与自然法”之类的动念……

从访书到编书、译书,资深书痴在“当代实践哲学译丛”、“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公共哲学和政治思想系列”等大型丛编中下足了功力。在这个译著不算成果的学术环境里,还肯这样经年累月“傻干”的书痴,真真难觅。只有经历过阅读、选编、翻译、校对之甘甜的人,才能真正体味这部访书记的厚薄……尽管古典、现代,保守、激进等等学术视角存在论争,但各种译介的繁荣,终将在“智识”层面不断把问题推向纵深。

这也是资深书痴愿意乐观其成的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