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锦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锦集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思维的苦旅

冯友兰先生写于70年前的经典之作,初衷在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哲学,因此兼具了中国传统与西方视角。

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具有人生终极意义的宏大目标,哲学纷繁而复杂、艰深而晦涩。

借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描述本书所总结的中国哲学史进程颇为合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意味着理解哲学是思维的苦旅,而“妙”则意味着不计其数的心灵感悟。

对于冯先生的鸿篇巨制不敢做过多评价,读过之后的收获丰富而多样:一则大致了解了春秋以降主要哲学流派的演进,特别是儒家、道家与佛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二则粗浅体会了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诸如“名”“实”之辩、宇宙论等等。

如同冯先生回忆当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时“中国哲学史”教授所言:“学哲学,无所谓学完或没有学完。如果你们要求我结束这门课,我可以一句话讲完这门课;如果你们不愿结束,这门课可以一直讲下去”,读冯先生的简史经常有醍醐灌顶的开悟,但更多感到的是思考回味历史文化长河的漫漫长路。

本书是后浪出版的赵复三译本,未曾读过冯先生学生涂又光的译本,但感觉这一版本文字流畅,读起来行云流水、教益丰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二):历经磨砺见真功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著,赵复三先生译的插图修订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这本书堪称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此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可以说略有曲折。此书原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英文讲稿的整理而成的,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为了向西方人传授中国哲学知识而作,故,此书出版后立即成为了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其多种外文译本一直是世界著名大学的中国哲学通用教材。到20世纪80年代,涂又光先生第一次把英文本译成中文,成为当时我国学术界的畅销书。到了21世界初,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先生重新翻译了此书,以准确的译文通俗地传达了冯友兰先生原著的精神。所以,对于学习哲学的专业人士或者业余人士而言,是可以抛开“译著往往因为语言的原因而不能守住作者原意”的顾虑的,虽然此书经历了数次翻译,也不失为学习中国哲学的权威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以20万字的篇幅简明而又生动的展现给读者,第一次全面介绍了中国哲学各派的哲学理论内容。全书分为28章,在开篇第一章,他提出,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即中国哲学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形成是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的,在此基础上,冯友兰先生以第三章概述“诸子的由来”,然后就详细分成25章来分别介绍以儒家和道家两个主要流派的理论斗争为特点以及百家争鸣的局面的中国哲学史,包括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等等。

在此书中,冯友兰先生对每种学说都予以分类说明,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客观阐明,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史精神。真知灼见永不过时,历经磨砺才见真功,所以,这本书直到今天仍然可以为我们学习中国哲学提供可靠的参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三):虚无青年的自由生存

不到四十万字,说清了中国哲学的演变和发展,钦嗟学识之广博,治学之态度。通读一遍,发现中国古代不同思想流派间有一共通点,都承认有一个绝对真理存在,也就是他们所称的“道”,只是着重“道”的不同方面。而其中儒家成主流哲学思想,和它成功地把思辨哲学与学问结合起来不无关系,从而使儒家思想渗透国人生活,俨然成为一种宗教意识形态。

其实一直好奇,国人为什么宗教意识不强,可能有一层的原因在太关切哲学,在哲学中找到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体验到了超越伦理道德的满足。而哲学为什么能满足这种诉求,追本溯源,它是关于形而上的思考,当个人经历到某种存在,但现有知识无法解释处理时,哲思就自然而然出现了,这个某种存在可能是感觉,或是情感,亦或其他什么。而哲学就是对这种不知之知。所以哲学的诱惑不在长进知识,而在于成熟个人心智,更是回首过往,对人生的反思,进而追求最高阶的“我”,从我是自由的我,然后是趋利避害的我,然后是有道德我,到最后是宇宙公民的我,唯有经验哲学给人宇宙情怀,人方始可能达到天地境界。

在百家诸子中,最喜魏晋时期的道家,他们追求自然和浪漫主义,含蓄的敏感,多愁的善感,他们轻易共情和移情,但非因个人得失,而是对人生或宇宙的某个方面的领悟和由此而来的感触,率性而行,自事其心,不求取悦于人。

但思辨对待事物,为什么越发感受到生命的虚无,自由的可怕,忧天的杞人也许是位好的哲学家吧,人的生命体悟往往超过自己语言文字的表达,为此常常而言不尽意,而言外之意常常意在言外。

但唯有一点可确信,不钦羡任何人,不占有任何事物,才能寻得内心安宁,得到大快乐和超凡自由。所以,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丛林,所以,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所以,满地六便士,我还是想仰望星空。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四):《中国哲学简史》——中国人是如何思考的?

1946年,冯友兰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期间,用英文写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来又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传统中国没有单独一门学问称之为“哲学”,但是,中国的读书人都会读经书。宗教、科学与哲学,它们之间并不冲突,只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中国人的处世原则,都在经书之中。 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到了司马谈,把诸子百家分成了六家。 1、阴阳家。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阳两个主要原则,因此被成为阴阳家。阴代表女性原则,阳代表男性原则,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了中国人心目中所见的宇宙的一切现象。 2、儒家。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热爱古代文化。 3、墨家。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 4、名家。分辨名实,究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5、法家。主张一个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一部成文法典基础之上。 6、道家。尚无,认为这是人的本性。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内的具体化,成为事物内含的能力。司马谈称之为“道德家”,要注意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分别阐述了这几家思想的梗概以及重要的著作。先生在自序中说,这不是巨著的节略,也不是学派的清单,“意在通俗”。就希望通过这样一本简史,让大家可以了解中国哲学的概况。 如果,之前读过各家经典,读起来会感悟更深刻;如果没有读过,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思想发展的概况。冯先生在这本书中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详细的地图。如果你对哪里感兴趣,不妨“按图索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差点被周国平误终生...

高中的时候喜欢读周国平,喜欢他言谈中那种平易近人而通俗易懂的智慧。现在想起来,周国平虽然学习的是哲学,但由于是以散文的形式写作,有时兴起会说出一些不严谨的论断,有这样一句影响了我很久:

“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意识形态。”这是在说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由于长期被统治者利用,其目的已经从基本的“反思”变成了维护社会安稳,周国平认为像儒家的样的思想无法被称为一种哲学,其对于终极问题采取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回避方式,而关注人的世俗生活。一直到接触这本书以前,我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一片基本是空白的。因为无论从高三时的尼采一直到现在阅读加缪,其目的都是想寻求人生的答案,而“中国哲学中不存在对终极问题的解答”这一思想早已深入我心。《中国哲学简史》开头的一个观念动摇了我的想法:中国哲学既不是出世的(道家),也不是入世的(儒家),而是试图平衡二者。人不可脱离社会而存在,但可以通过修养内心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所以中国哲学中的哲学家不会像康德那样在书斋中严肃地思考形而上问题,也不会得出马基雅维利的纯粹功利思想。

这样的学说不需要被写成《纯粹理性批判》那样的大部头,它会慢慢融入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战争无法摧毁它,天灾无法摧毁它,除了——人们自己。文化是非常容易异化的,以文化为载体的儒家思想最后被异化成了“吃人”的礼教,把寻求人性的目的变成了封杀人性。由于近代中国哲学这样的异化,使我们不得不转向西方哲学寻求帮助,而回过头来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时自带的西方哲学视角自然会让我们做出“中国没有哲学”的论断了。

不过个人认为中国哲学含蓄的表达方式也要背锅。哲学不是文学,哲学的著作应当以认知价值为先,而不可以是审美价值。一本充满绝妙暗示与生动修辞的哲学著作不如一本充满术语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因为后者传达的信息至少是明确的。当然有人可以从《老子》中解读出很多道理,但这大半功劳都是阅读者而非创作者的了,《大话西游》不是一样被解读出了古希腊悲剧的深刻内核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