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冷亲密》读后感1000字

《冷亲密》是一本由[法]伊娃·易洛思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亲密》读后感(一):这是一个爱情被通约为商品的时代

早在1956年,弗洛姆就指出,爱或者说爱的能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正在实质性地走向消亡。作者也指出了亲密关系所面临的威胁,即它在人们使用“通约”原则时易沦为一种可替代物,成为可以拿来买卖和交换的物品。网络相亲就是很好的例证,在互联网上,看似无限的交友选择背后深藏的其实是无形的盘算和“人比三家”、虚幻的想象与自我包装,以及个体真实的失望。相信由自我建构出来的网络浪漫想象,网络上的自我是一种没有实质内核的后现代自我,它带有一定操演性和可建构性。作者给我们指出,资本主义的形成与高度专业化的情感文化的生成是齐头并进的。当我们关注资本主义的这一维度(也即关注它的情感面向)时,我们可能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从而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组织中的另一重秩序。在情感资本主义(emotional capitalism)中,情感和经济话语及实践之间彼此形塑。情感生活(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情感生活)遵循着经济关系和交换的逻辑原则。资本主义使我们都变成了卢梭式的复仇者,这不仅是因为情感领域的行为使个人身份被公开呈现和讲述,也不仅是因为情感已经成为社会分类的工具,还因为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关于情感健康的等级秩序,它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在社会交往和特定历史情境中获得幸福和快乐的能力。多么盛大的一场爱情资本化的图景描述!

《冷亲密》读后感(二):情感资本主义发展史

整本书就如同作者在导语所说的一样,每一章都是可以单独分开来读。在这样的角度去阅读就可以发现整本书的并不是晦涩艰深的,而是通俗易懂。即使阅读过程中感到了些许困难,看看最后的总结即可大概了解本章在论述什么问题。

我本人最喜欢是第一章——情感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梳理很多“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观点,展示了精神分析或者确切的说是“心理学”的治疗对象,从工厂到家庭再到全社会,使得如情感、自我塑造与道德、“私德”与"公德"都发生了改变,情感不再是某种能量,而是客体可以研究(这也就暗示后续“情商”的出现呈现一种量的关系)。自我塑造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呈现一种双重性。“私德”与“公德”在一种标准化普遍性德法则趋势下,界限被不断地重新定义,乃至于私人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被标准化评估德。

如果第一章是引言,那么第二章便是理论环节。作者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资本主义对于当下环境的改造,第一对于主体的改造,第二对于主体间性的改造,第三对于实践的改造。这三点都是第一章所探讨问题的细化,用了很多详实的例子。

关于第三章我很难说是实践环节,因为网络近几年发展之迅猛,元宇宙、chatgpt等等。正是如此,在我看来作者所探讨的诸多问题,既不深入也不新颖,都是浅尝辄止。同时在引入诸多理论之后,却并没有过多的解释造成了第三章愈发的像一篇论文综述,从而将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上的连贯性所打破。但本书初版于2007年,依照历史背景我所谈的诸多缺陷也就只能归咎于时代的变化了,而非本书有着什么重大问题了。

总结:在我看来本书是一本对于情感资本主义探究比较好的文献综述,作者有着很多敏锐的洞察,都值得深入挖掘。而作为普通读者来说,整本书轻松易读,结构清晰,案例丰富,可以让我们对于情感、自我、社会三者的变化中找寻到当下社会中三者的关系、问题,同时让我们在阅读过后,可以找到一门工具、一条线索让自己有能力思考地更深入、更具有批判力。

《冷亲密》读后感(三):商品化的爱和被拆解的“我”

《冷亲密》的主要关注点是“情感”,或者说是作者定义的“情感资本主义”,即当代社会中情感与经济行为的彼此交织。全书不是递进式的,三个章节侧重主题不同,但又彼此存在一定联系。严格来说算不上专著,但使用或引用了不少专业化语言,阅读门槛大概属于中等水平。

现代社会中构建亲密关系时,有对其进行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要求人能够阐明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目标,将亲密关系置于客观的审查和论证之中。可以说,模糊是现代性亲密关系的大敌,然而,浪漫主义往往要在暧昧氤氲之上,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来。于是乎,现代社会的爱情,更像一种商品,如不相信,只需查看社交软件的个人简历页面就可窥见一斑。打着各种标签并精心配图的profile,所展示的内涵与商品目录并无二致。亲密关系的“通约”化,使它不再拥有特殊性,最终沦为一种交易品。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追求一个“快”,而爱的商品化,其实也是过分追求效率的一个表征。

在讨论私人领域时,本书作者引入了一个我认为比较有趣的概念:“疗愈性叙事“。这种叙事方式一般与人生早期经历紧密结合,可以在其中寻找自身病理性行为的合理成因。我想这大概是为什么近年来”原生家庭“成为了公众广泛探讨的话题,因为这无疑是”疗愈性叙事“所必需的一个落脚点。然而,“疗愈性叙事”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理想商品,有大量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生产加工,并通过媒体广泛传播。有一句玩笑话说,现代人谁还没有点心理疾病?这正是因为越来越制度化的心理治疗话语,定义或扩大了个体对痛苦的记忆。本书的作者亦指出,这其中无疑蕴含着一种讽刺:恰恰是心理疗愈创造了许多它本该去减轻的痛苦。

研究中产阶级的作品中,一般都会涉及文化资本,这是一种对能够塑造和展现身份地位的知识的整合。在《冷亲密》中,作者提到,情感风格和文化资本一样能够转化为某种实际的社会效益,书中所举的例子是“情商”,而我倒是想起了被阶段性炒热的两个概念:“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和“松弛感”。在《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中,作者西莫斯·可汗这样写道:“所谓的淡定是属于一部分人的特权,他们无意识地通过在家里的耳濡目染习得了他们的文化。” 很显然,社交媒体对于“情绪稳定”和“松弛感”的宣传,正是基于对这种情感风格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的向往和模仿。

虽然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线上交友无疑已经成为当代人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五花八门的相亲网站和约会软件,不管你是追求结婚对象还是短期玩伴,总有一款能适配你的需求。然而,就如作者的调查中所显示的那样,我身边的小样本观察也体现出同样一种倾向:大部分人会对网络交友的结果感到失望。《冷亲密》的第三章详细剖析了这种普遍性失望的成因:互联网技术会加剧高预期与不完美现实之间存在的对比,信息的过载会削弱人的决策能力等等;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互联网对自我的拆解:在互联网上基于语言表达的知识性认识,与实际的人是脱节的,于是人变成了一组离散的属性,而我们的情感体验恰恰来自各种属性的融合。

商品化的爱和被拆解的我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她认为的我们时代的主要文化问题:从策略性转向情感性变得尤为困难。互联网与心理学相互交融的现代社会里,自我解放与自我商品化的界限变得难以区分。作为新资本形式的情感在公共领域发挥作用,塑造现代企业和人际关系的同时,私人领域的亲密关系也因为其去人格化和趋于理性而变得艰难、疏离。

在读最后一章的时候,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个短篇科幻小说《完美匹配》。在这篇小说里,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能为自己安排任何事的AI,哪怕是约会,它也会帮助你在茫茫人海里选中和你的各项条件与期望最吻合的那一个,然后安排你们的会面和所有活动。虽然小说旨在警惕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无形操纵,但我总在想,如果我们持续地用“成本-收益法”来进行情感选择,到最后是不是就不得不倚赖这样的匹配程序了呢?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过:“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 用怎样的方式与他人发生联结?理性的度量又到底该在哪?这是科技时代中人文主义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