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1000字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1000字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是一本由四川教育出版社著作,32.00元出版的2012-10图书,本书定价:20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一):带你入门

作者一男一女的约会场景为切入点,以符号学的视角解读了约会场景中几乎可见的、司空见惯的符号——音乐、姿势、服装、饰品、语言等等。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引子带领读者认识到了符号的起源、意义和解读符号的方式;并传达了符号学的基本观点,即符号的起源一般来自于仪式,符号的变迁反映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符号是文化的反映又建构这文化,人存在与符号之中又被符号所改造。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二):社会符号下面的秘密

活着,是清醒的,还是昏迷的,其实是个问题。即便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也未必就是个清醒的人。经历多了,懂的世事多了,未必就是活明白了。就像一直在迷宫里打转的老鼠,最终也逃不脱那个在外的迷障。

这本书,提供了一把解析社会的钥匙。把社会现象看作符号的表征,进而剖析其内里,得到符号的最终所指,所以一个普通的约会,也能分析得出一大串好玩的符号把戏和真情实感。其他诸如社会距离,服饰,流行文化,网络,艺术,文学,科技,都实际上都是人类表达多样化语义的符号。比如说最近流行的王者荣耀,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往往不是它的游戏本身多有吸引力,而是它基于社交的人群化游戏模式别有用意。通过人群压力诱使从众效应,通过对一部分人的营销达到带动全体的最终目的。着实用心良苦。而其他,西装、广场舞、口号,无不是与社会的模仿和影响有关。又比如,戏剧符号能表达深层次的人类生活精神,传达其深层次样态和意义,比如表达生活无意义而需重建意义的戏剧等待戈多。音乐,绘画,实务,游戏,玩具,戒指等,也都是对这一精神的表征。在此意义上,艺术为人们提供了关照自身远大宏观和深层次生活和生命意义的机会,进而通过返照反思重新定位和优化生活道路。一个值得深究的题目是,科技便利性下的人类无力感。科技重塑了生活格局,人类自身力量反而晓得卑微,好吗,不好吗?何去何从。都需要重新思考网购,网络等新型社会符号。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三):符号学的趣味

符号的趣味

布莱希特说,“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人们越是对它缺乏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多得是我们不曾认真考察过的事物,小到人与人交流时的语言,动作,环境,大到整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些都值得考究一番,而符号学所关注的,正是人的生活。

马塞尔达内西的《香烟、高跟鞋及其它有趣的东西》在一开始为我们描述了谢里尔和特德恋爱的场景,并由此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将他们约会场景的点点滴滴置入符号学的视野下,以此来发现“恋爱”是如何由一系列的符号行为构成的。正如本书的名字,香烟、高跟鞋这些生活中的平常之物,都能在符号学的照亮下发现更为深层的东西,可以说,这些具体的事物都是那些概念的表征,换言之,我们不可能离开这些事物而理解抽象的东西,诸如爱情,奢侈,高尚等,在这个层次上,我们正是要在香烟,高跟鞋以及其它有趣的东西中,找到一些其它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是本书的目的。

人类学家吉尔兹认为,“文化的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符号学概念,人是一个悬浮在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这与卡西尔说的,人是符号的动物是相呼应的,人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正在于意义二字,那意义又是什么?生活充满意义,这句话又是相当无意义,我们每天要接触到意义,如一件东西的意义是什么?但我们大概不会去深究,当我们在说意义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意义有时候模糊不定,但有时候又能被清晰地感知,当我们考察这些诸多意义时,有一点或许是明确的,那就是意义不是文本本身,它由文本所表现,换言之,文本不仅仅是它自身,它还可以表示别的东西,而那个东西,便是意义,这个时候,我们称这个文本为符号,即表意之物。人若要表达意义,就离不开符号的使用,一些意义无法定义,但可以在符号使用中被表达出来,爱情神秘莫测,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爱情是神的礼物,也有人认为爱情只是多巴胺的刺激,然而不管如何,我们却总能在生活中找到爱情,尽管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这正是因为我们能识别符号,理解其中的意义,我们从灯光,音乐,甜酒,香吻中理解浪漫,从服饰,面妆,发型中认识时尚,我们正是在这些具体的行为中认识自己,而这些种种符号行为构成了文化,“文化是表意行为的集合。”

当我们走到洗手间门口时,能够准确地分辨高跟鞋和烟斗所代表的性别,正因为如此,我们会觉得穿高跟鞋的男性,吸烟的女性出格,但高跟鞋与烟斗并非与性别天然地相对应,高跟鞋在路易十四时期,是流行于贵族间的物品,它并不区分男女,它所区分的乃是等级,而在维多利亚时代,高跟鞋与女性的性感与美丽结合在一起,至此成为女性的“专属之物”,当然要探究高跟鞋意义变动背后的原因并不是这本书的目的,它旨在说明事物的意义并非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设想多年以后,也许高跟鞋没有那么强的性别之分,又或者高跟鞋已经尘封在历史中成为过去之物。

既然事物的意义不是固定的,那么不仅不同历史阶段的符号其意义有差别,同一时间的不同文化,其符号意义也是相距甚远,对于意义的准确解读,需要在共享信码之内进行,意义正是在不断地互动交流中出场,而人与人的关系也正是在符号互动中形成,不同的关系意味着符号行为的不同,贝特森在对人际关系考察中发现,人与人的交流不仅仅是信息内容本身,还潜藏着身份地位等其它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语气,动作,表情等符号展示出来,正所谓亲疏有别,特德与谢里尔身体距离的变动,正意味着他们关系的变化,我们由此可以反问道:“如果不是他们这些行为的改变,又如何知道关系的变动?”

在此絮絮叨叨了半天,其实也只意在说明两句话,第一是人是意义的动物,第二是人从符号行为中认识自身,当然,这两句话也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因为正如作者在前言说的,此书并不是解决高深的问题,而是旨在“让普通读者瞥见符号的力量,揭示人类日常生活中事物背后的隐藏意义。”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四):生活的符号学

一家市中心的火爆咖啡厅,一对面对面坐着聊天喝咖啡的情侣,女士的高跟鞋和男士的香烟,这一连串的景象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可鲜少有人会思考到这些景象背后的东西:为什么会选择咖啡厅这种地方?女士的高跟鞋是否在透露着某种信息?男士的香烟又代表着什么?像香烟和高跟鞋这种可能会伤害人体健康的事物,为什么却仍有人乐此不疲地使用着它们?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一般人来说,并不会去深究太多,但对一个符号学家来说,却处处充满学问。符号学理论家马赛尔·达内西的《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就是这样一本著作。它不仅为很多符号学初学者,打开了符号学生动活泼的一扇大门,还教会我们如何逐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物,以符号学的角度去,去理解平凡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

这本著作一共十章,从餐厅内情侣间的交流,动作和眼神,到餐厅外的文化、艺术和媒介,每一章都从最原始的餐桌这一场景出发,延伸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正好契合了符号学的关注内容,即人生活中的意义。香烟、高跟鞋等这些日常的事物,在特定的场合中都携带了一定的意义,而意义必须用符号才可以解释,因此,爱情、暧昧、奢侈、浪漫等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像这本书里所论述的一样,在平常事物的“装饰”下才能够被更好的传达。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在特定的氛围条件下担任着自己的特殊角色,“绅士的男性”和“有魅力的女性”只是他们的某一种“角色”,而他们在特定场合下所担任的角色最终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浪漫。让我想到了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他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演戏,正如书中的男女主人公,运用了香烟和高跟鞋这样独一无二的工具,以适应在特定场合中角色的转换。戈夫曼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运用符号进行表演,其研究重点在“互动”,正如香烟和高跟鞋,在当下的环境氛围之下,成为情侣间角色的表征,为这一场“戏剧”添加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并赋予了丰富的意义。

当然,除了香烟和高跟鞋,情侣间的交流沟通也蕴含了大量的内涵。书里第五章提到的“甜吻胜酒”,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有着隐喻的巨大能量,亚里士多德说“奇字艰涩,普通字又太直白,只有隐喻才能产生这种效果”,将“吻”与“甜”作比较,在人的心里模拟了味觉,从而折射出一种情感体验。人的脸不只用来表达情绪,就像女主人公妆面精致,帮助她在社会情境中确定和表达自我。在符号表意中,女性是标出项,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女性开始用各种妆饰为自己增添女性魅力之时,正是人类“高级文明”最显著的特征。而本书中的女主人公优雅精致,充满了女性的魅力,突出了她的性别特征和对异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身体语言的力量也不可忽视,例如文身、洞袜、塑身衣等等凸显女性魅力的身体工具,例如亲吻、抓、指、触摸等肢体语言,都暗藏着某种可以意会的信息。而谈及触摸,不得不提到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陌生人第一次见面都会保持着一定的“礼貌距离”,从书中第七章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人体距离符码”和“触觉符码”控制着人们之间的接触范围,空间距离的远近在某些程度上喻示着关系的远近,与关系较远的人会维护着自身的“领地性”,从更大的领域来看,城市、居所、建筑等都属于符号,是含有了特定文化含义的空间符码,在这里,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得以区分,空间符码也时刻提醒着人们在不同的空间内的行为举止应当如何。

跳出餐厅,作者在后两章将视角放置于更大的社会范围内。第九章中提到艺术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最早的城邦建起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现在的画廊,将艺术的阐释放在历史的流传中去看待,而现代人欣赏艺术作品,应把它看作一种完整的情感形式,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作者能从生活的一张餐桌上谈及艺术。无论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它们的产生都是诉诸情感而又源起生活的,它们能帮助更好的去阐释这个世界。最后一章将视角拉回到现代社会,广告、流行文化、电视和网络文化在现代传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影响着人们的接收方式和叙述方式,正如电视仅通过“显示”就能创造符号,再现了社会价值的转变,而赛博空间大大缩减了人们叙述的形式和结构,混淆了演员和观众的边界,重新塑造着社会形态。

作者用符号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和热点话题,就如本书开头提到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股寻找意义和制造意义的冲动”,从根本上说,符号学就是一场“认识自己”的锻炼,从日常生活中的系统提供了分享意义的网络,这些意义决定了人类的文化,并由此决定了人类的行动。本书有着大量的历史和现实例子充实,对于符号学的理论的解释浅显易懂,正如译者所说“让普通读者瞥见符号的力量”,让人们理解到自己是如何“制造意义”,以及阐明“生活的意义”。中国符号学理论家赵毅衡曾给符号下过这样的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由此可见,符号与意义实际上一体二面。本书更多的从意义出发,反思符号所承载的内涵,从而使得意义的思考变得更加重要。符号在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有时好玩,事事普通。也并提醒大家:我们人作为“使用符号的动物”,原来是如此生活的。

《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读后感(五):生活的表演,表演的生活—评《香烟、高跟鞋及其它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

纵观当今的符号学研究领域,符号学的门类化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最早伯明翰学派的大众传媒研究符号学,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纳梯艾兹的音乐符号学,到当下欣欣向荣的广告符号学,游戏符号学,戏剧符号学,设计符号学,服装符号学等,符号学越发散发出其可操作性的魔力。

单从题目看,这本书并非一本门类化符号学理论的建构之作。文中所涉及的命题几乎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香烟、高跟鞋、化妆、香水、戒指、网络、电影、人际关系……正如作者在中译本前言中所说的那样:“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推进任何一种符号学理论或方法,而是为了展示是什么构成了基本的符号学以及如何利用它来理解从手势、语言到电影、服饰等一切事物。”也就是说,做理论研究的可以把它当作理论推进现实的参考书来读,不做理论研究的,姑且把它当做关乎日常生活的思维游戏以娱一笑吧。

先看作者在开篇所设定的场景,时间是某周六晚八点,地点是北美某城市中心生意红火的餐厅或酒吧,有一对年近而立面对面坐着的俊男靓女(名字被假设为特德和谢利尔),二人背后坐着一个叫做玛莎的符号学家,同时,在隐秘角落,有一架微型数码摄像机暗暗记录着一切。

在符号学家的眼里,谢利尔的高跟鞋、戒指、雕塑,特德的香水、香烟,两个人的亲吻、相拥之舞、对话,都是传达意义的符号,摄像机的录制使得纳入符号学分析视域中的生活有点表演的味道。所有的意义都是符号操演的结果,没有这些符号“道具”们,我们甚至不知道谢利尔和特德是一对情侣。

反过来讲,符号的操演与主体选择之间并不是随意自主的关系,而是社会话语作用的结果,在一个文化场域下,高跟鞋代表高贵与女性魅力,香水代表性的吸引力,人们并不能把它们所代表的东西穿在身上,但是穿上富含这些韵味的东西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一方面,生活中个别符号的表演是建立在文化场域的整体表演之中的,这种双重的表演反映在本书作者的表演式的场景设置之中,玛莎的工作就是借用文化场域的整体来表演揭露摄像机中的个别符号表演。

另外,在众多话题中周旋的论述并没有散乱无序,这归结于作者将符号学家玛莎的观察,与摄像机的记录共同组成这本书的线索。摄像机指向谢利尔的高跟鞋,论述跟着指向高跟鞋,特德谈到香水是看到广告之后买的,论述指向广告,进而发散到电视、网络等流行文化。也正是这样一个寻常的场景设定提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表演的欲望,道具就是对于这些符号的驾驭。通过对这些符号操演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演员”们背后的身份信息和表达意图。

在针对诸种有趣的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过程中,作者主张三种符号分析原则:挖掘符号历史;解释人类在理解“正常”时的符号过程;符号的特定系统会影响人的世界观。

原因在于,对符号意义的追寻不等同于对于寻求“公理”,因为同一现象在不同文化社群往往有着差异化的意义传达。符号学似乎从来不满足于对于一个文化社群中某一现象的凝视,而是对于一个文化现象在多个文化社群中的处境的观察,甚至文化社群中不存在某一文化符号,这种不存在也携带有特定的意义。所以,对于那些很多文化社群中都存在的文化符号,通过追述符号的历史,考察在具体语境中,“正常”标准的不断滑动。男性翘着兰花指说“讨厌”,和女性做出同样动作的效果非常不同,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正常”现象,往往容易被忽略,一旦现象的发出者转变一下身份,在元语言的压力下,那种“不正常”的感受会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符号的特定系统会影响人的世界观”。达利有一幅名为《记忆的永恒》的画,钟表与世界本是各不相干的,现代人所体验的世界却是与钟表交融,一分一秒的切割,都关联着很大的利害关系。钟表下的世界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是一种常态。刘震云小说《手机》中,费墨教授对于王守一老家的感觉就是时间很慢。都市中的现代人在各种交通工具和现代通讯技术之间穿梭,对于生活节奏的感觉肯定和在偏远部落的感受不同。

以文中对于香烟的分析为例。在进入分析之前,作者首先追述香烟的历史,从而找出香烟符号的相关背景及隐指意义,如香烟曾经和爵士乐酒吧很有关系,“吸烟和性之间的联系就这样融入到我们的集体意识中”,以及早期的影片中有关吸烟的经典镜头,某个角色或者影星的演绎会给吸烟这个动作添加许多意义,这些意义也与吸烟和性的联系那样,“融入到浸提的已是当中”,并且在生活当中不露声色地传达着信息。

不可忽略的是,在日常生活系统中,电影电视在早期的意义建构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话对于中国大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最近,凭《道路》在法国入围真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徐辛提倡“不看电视,认为媒体的洗脑是无形的”,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尽然,“洗脑”有更多的被动成分,实际上,电影电视与网络,已经是当下的一种生活状态,其中的很多元素已经融入到意义的建构和阐释中去。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花样年华》的感发而穿着旗袍,旗袍与细腻的女人气息联系在一起。电影在符号意义的建构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这是作者马塞尔·达内西十分细致的地方。

除了电影,根据荣格的理论,古代神话的意义仍旧影响当代人的潜意识。作者将童话,好莱坞西部片等纳入神话的范畴,它们无论是在叙述策略上,道德观念上都与古代神话有着十分相似的关系,神话化的过程是文明构建的过程,是事物意义累加的过程。

由此看出,当代生活系统中,“意义”追寻的道路是曲折复杂的,对于历史语境的把握,电视电影传媒的渗透,潜意识中的神话意义,三者的错综关系也时常分不清楚,对此,作者并没有过多深入,作者所做的是一种宽泛新颖的尝试。

所谓“意义”,各家使用术语并不统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意义是阐释出来的,意义与阐释相关。在全书末章针对超文本的分析中,作者指出:“阐释一个文本包含了三种认知过程。首先,它需要从能指的层面理解文本具体内容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破译词语、图像等符号的能力。只有了解了文本中所有符码的人,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第二个阶段必须知道意义如何在文本中展开,也就是说,文本如何通过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符号化过程(本义、转义等)形成意义。这就需要阐释者了解文化符码。”,“最后,各种情景因素进入到这个过程中,进而限制了阐释者。阅读文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了每个阐释者的读后感。”

本书是这个阐释过程的结果,对于认知过程的第一、二阶段,作者之尝试和努力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但作为一般性探讨,第三阶段的完成,怠于解释个体之间无法抹煞的差异性因素,还要读者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亲自完成。

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wyfhxts_show.asp?id=168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