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1000字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1000字

《自由与荣耀》是一本由[美] 拉莱·科林斯 / [法]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著作,60.00元出版的50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一):种族屠杀的残酷

看到了火车大屠杀的那一章,很恐怖,也很血腥,记得以前有部电影《火车开往巴基斯坦》,讲的就是这章内容。两个本来亲如兄弟的民族转眼间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杀人手段之凶残,之彻底,令人目不忍睹,而这也证明了种族屠杀的残酷。

唉 !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二):独具一份

喜欢作者的写作态度,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偏袒不掩饰 老老实实的还原历史就是一种难得.

甘地那个小老头其实挺可爱的,有着着孩童般的狡黠,也有着愚人般的坚持。他自己也承认,如果说不是在印度,如果不是英殖民,而是纳粹或斯大林,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没有任何意义。他的绝食在印度文化里有着极其深的内涵,所以他的非暴力在世界上独具一份,其他地方很难复制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三):自由与荣耀

自由与荣耀,毫无疑问属于摆脱殖民统治的印度,但同样也属于英国。独立诚然可以获得自由与荣耀,那么,放下呢?较之争取独立的印度人,果断放下英国人也许更难。也正因为如此,由放下而获得的自由与荣耀应当更有价值。 印度的领袖说“我们对英国人民的勇气和政治智慧,除了景仰还是景仰。” 仅这一句,就让我更多地了解理解了英国,也更多地了解理解了印度,并由此对这两个国家多了一份尊重。

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还有香港,回归不到二十年,当年摆脱英治而获得的自由,赢取的荣耀,而今安在哉?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四):没有那么好 也没有那么糟糕的一本书

这本书所写的就如文章的副标题一样,1947年什么什么,自由与荣耀这个主标题我觉得太作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是么样发展的,仿照西方的制度但是人员的素质却是稀里哗啦的差,导致这么多年来,还是个阿三,我觉得中国人对阿三这个词用的真的是很贴切,从开始脱离英国和脱离后,我完全看不见印度的精英阶级在对于国家的控制力方面的成就,维护国家的军队。。。散了摊,维护居民安全的警察散了摊,看到的都是暴力,宗教暴力,贫民窟,以及在贫民窟行走的甘地,这里我想特别说说甘地,虽然这个不是主要讲他的书,虽然这本书对他的解读不是很全面,不过从中我感觉到,虽然甘地对印度的大方向,就是不能分裂是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政治目标,但是对于一个从西方留学归来的人,至始至终我也没明白他为什么对科学那么排斥,也不明白甘地虽然行走在印度村落 了解贫瘠的印度人,但是却无法改变他们,我对他感到悲哀。这本书我觉得对于历史来说 可以拿来看看, 其意义也只是在于为什么印巴总在闹,了解而已。

《自由与荣耀》读后感(五):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与作者的其他两本书——《巴黎烧了吗》和《为你,耶路撒冷》——相比,这本书的头绪相对比较少,因而条理更清晰,内容更完整,可读性也更强。书中主要围绕蒙巴顿、甘地、尼赫鲁、真纳和帕特尔等几个决定印巴历史进程的主要人物,描述了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的过程,他们几个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介绍了蒙巴顿夫人和梅农等人对印巴独立的贡献。此外,书中也附带介绍了印度的种姓、等级、土邦、王公、印度教、伊斯兰,以及教派冲突等各种社会风貌和形态。

根据书后的说明,作者在写作此书之前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访问是时仍健在的蒙巴顿勋爵本人,采访了蒙巴顿在印履职时的各种文职人员、英军将校以及印军军官,采访了尼赫鲁的女儿英吉拉·甘地总理与妹妹、帕特尔的女儿、梅农的儿子与儿媳,以及真纳的副官与女儿、查阅了大量的谈话记录、会议纪要和私人日记等档案文献,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因而才能够写出内容如此丰富的大作。本书可以作为信史,也可作为小说阅读。可以说,阅读这样的书既是一种享受,也会增长见识。另外,本书的翻译也相当不错,可谓作、译相得益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