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雅尔塔经典读后感有感

雅尔塔经典读后感有感

《雅尔塔》是一本由浦洛基(Serhii M.Plokhy)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雅尔塔》读后感(一):the price of peace

在这场确定二战最后走势及战后世界格局的著名会议上,丘吉尔的感性和易怒,斯大林的狡猾和强硬,罗斯福的工于心计和理想主义都得到充分展现。围绕波兰政体、欧洲解放地区走向、联合国创立、恢复法国大国地位、巴尔干的将来、德国赔偿和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三巨头展开了长达8天的明争暗斗和讨价还价。美国渴望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英苏则致力于重新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以维持旧秩序,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各方暂时妥协的产物,为之后多年世界诸多领土争议、意识形态冲突埋下隐患。为使苏联尽快对日作战,减少约20万美军的伤亡,美国不仅满足了苏联对日本所辖库页岛南部及千岛群岛的领土要求,而且牺牲了盟国中国的利益,使外蒙古正式独立,苏联取得东北的铁路及军港权益。 会议召开两个月后罗斯福病逝,四个月后丘吉尔在英国大选中失败下野,随后二战结束,冷战正式开始。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the price of peace。

《雅尔塔》读后感(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本位主义

全书近乎一半的篇幅,或者说三巨头在雅尔塔所耗费的讨价还价功夫的一半,是围绕波兰问题而展开。德国战败赔偿,分割占领,战犯惩治,世界其他地域瓜分与势力范围确认,对日作战,乃至联合国构想,等等其他一切,都让位于波兰(当然不可避免涉及乌克兰)问题之后。

这是为什么?

也许丘吉尔的一席话道破天机 ------ 英国是因为波兰而卷入二战的,丢了波兰,战争就白打了,我无法向英国人民交待 ------ 这其实同样适用于起初与德国一起瓜分波兰的苏联,但迥然不同于美国。因此,无论罗斯福自以为或事实上在雅尔塔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美国其实是游离于波兰这个核心议题之外的;斯大林与丘吉尔,才是这幕大戏的主角。

那么丘吉尔达成目的了吗?红军占领下的波兰,显然再也没有英国人说话的份了。更可悲的是,作为大英帝国利益的全权代理人,为了维持英帝国各自治领与殖民地在战后续存的法理依据,不惜一再违背《大西洋宪章》的准则,迫不及待地迎合斯大林这个继承沙俄扩张衣钵的新殖民者的瓜分势力范围的主张,沆瀣一气。新沙皇就不用说了,红军坦克碾压下的地方,自然就是他的地盘,不容旁人涉足;红军坦克未及之处,他也虎视眈眈!

至于美国人,战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金融债权人,同时也是第一农业与自然资源大国,战争赔偿与暂时的势力范围分割其实都是烟云,只要维持和平与自由贸易,罗斯福丝毫不用担心美国未来的利益;他唯一需要操心的是眼下,是将领们为臆想的进攻日本本岛的可怕图景 ------ 百万美国子弟的伤亡。因而,当斯大林顺水推舟承诺红军坦克将碾压过满洲黑土地时,罗斯福毫不犹豫地背弃了中国这个被他硬推上“大国”地位的战时盟友,出卖了中国的主权 ------ 而这一交易所花的时间,只不过是一顿下午茶的功夫!丘吉尔也乐见此事,既然苏联将霸占旅顺,英国理所当然可以继续保留香港。中国,这个盟友,这个所谓的战胜国的一员,与战败国一起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悲剧的大幕再次开启。。。。。。也许作者说得不错,三巨头都获得了“胜利”,那么,谁是失败者?

本书的序言部分其实已经有剧透;但尾声之“结案陈词”简洁明晰,评判窃以为尚属公正。

《雅尔塔》读后感(三):八日历程

作者最后的评判很公允,雅尔塔会议唯有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衡量,依据当时的情势去观察,才能被正确认识。才能破除雅尔塔的诸多“神话”,其中最大的一个神话就是,罗丘被斯大林玩弄于鼓掌之中。看完全书,不难明了,他们三人所得的是他们本可以得到的,他们所不能得的则是他们本就得不到的。是否能得到全凭实力说话。全书花了不少篇幅讲波兰,然而关于波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和苏联毗邻的最大国家不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任何讨论苏联势力范围的谈话就统统不具意义”。波兰这块肉,斯大林非吃不可!

理解雅尔塔会议的关键,在弄清会前的各种局势,如此则能认清三方的地位。会议前苏军在东线势如破竹,盟军在西线则遭遇阿登反击。斯大林已经有了抛开英美的有利态势。是英美有求于苏,而非相反。是故美英领导人才要千里迢迢奔赴雅尔塔。

二月八日下午三点半开始的会谈,罗、斯两位领导人仅用不到半小时就决定了苏联在中国东北及外蒙古的地位。作者最后的评判对远东也只是一带而过,完全没有提雅尔塔协议对中国的影响及其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一点比较遗憾。也许是本人是东欧史专家,所以就不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了。

作者认为更应该认真检查的一个说法则是雅尔塔使三巨头瓜分欧洲达成协议。此说看似有相当的道理,但是也落入了以冷战两级阵营倒推的窠臼。要说划分势力范围,44年10月丘吉尔斯大林的百分比协定,绝对更配得上,而雅尔塔会议上的分割德国也仅仅是三方原则上的意向,真正说到划分势力范围,在远东,在东北才是。英美竭力阻止日后所谓铁幕、所谓共产主义东欧的出现,表明英美认同苏联可以有所谓的“友好国家”环绕是因为苏联当时在东欧的实力使然,但绝不是认同或承诺日后冷战铁幕笼罩而与西欧诸国呈断裂性质的东欧形态,即英美根本反对共产东欧之出现。总之,除远东,在欧洲三方根本没。势力范围达到过什么一致,有的只是争吵。事实上势力范围问题在会上从未公开讨论过,美国代表团甚至不承认这是个正当的议题!

那么,雅尔塔到底有何教训可以吸取呢?作者认为外交政策的道德层面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不喜密室协商这种腐败旧外交的罗斯福不仅向现实妥协,而且比另外二人更投入于此。

这个世界太险恶,有和平,但不会有什么光荣的和平。

ps 书的翻译很好,但是错别字是相当的多,减一星。另外关于波兰问题,一个是波兰政府组成问题,一个是国界问题。大量篇幅都在写波兰政府问题,国界最后怎么定的也没说了,虽然可以自行脑补。。。。最后,此书注释全删,大家不要骂了,以及我在第一时间入手此书后,在无数次的电商活动都看到此书的身影,这次直接26元就可以入手了,叹!

《雅尔塔》读后感(四):决定战后世界格局、德国与波兰命运的三巨头会议

本书首先以较多的笔墨介绍了雅尔塔会议的背景。解释了罗斯福急于召开三巨头会议的迫切心情,斯大林故意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大利益的算计,以及丘吉尔欲与罗斯福协调立场以达成有利结果的想法。期间也介绍了当时的战场形势,英美与苏军在东西线的战场态势,以及历史上克里米亚和雅尔塔与沙皇的关系,沙皇俄国与英、法、奥斯曼帝国等国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以及为什么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的原因等。

作者根据英美苏三方的会议记录、相关的档案文献、有关人员的回忆录、日记和信件等,详细介绍了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共8天的雅尔达会议中,三巨头各自关心的问题,三方在每个问题上的观点、争论的焦点,各自欲达成的目标,以及三巨头和代表团成员在会议期间的发言和表现等。通过有机的连接和历史典故的插叙,作者把整个会议的实况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会议之中。也就是说,作者告诉读者的不仅是雅尔塔会议的结果,而是结果产生的过程。

例如,美国关心的是军事问题、联合国组建问题,以及苏军加入对日作战等问题。英国关心的是波兰问题、法国入常问题,以及战俘交换等问题。苏联关心的是领土扩充问题、东欧势力范围,以及德国赔偿等问题。至于苏波边界划分与波兰政府组成,以及已处于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国家,苏联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不想让任何人插手。

尽管从意识形态、立场、利益和感情上来说英美是一方,苏联是一方,但三巨头并不对等,苏联在会议上占有绝对优势,苏军一路反攻,已经攻占了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且在会议召开之前已经进入德国境内,朱可夫的部队已越过奥得河,距离柏林只有70公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已进入东普鲁士。而西线的英美联军刚从亚耳丁失利中恢复进攻态势,仍在规划渡过莱茵河,距离柏林尚有数百公里之遥。此外,英美也并非铁板一块,在有些问题上,英国明显与美国步调不一致。

在雅尔塔会议上,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是波兰问题。其中涉及到两大问题:一是波苏划界;二是政府组成。每个问题都牵涉许多棘手的事情。

在波苏划界方面,苏联希望维持依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获得的领土(其底线是按寇松线划界),即把波兰东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省份划归苏联,把波兰西部毗邻的德国领土划归波兰,以弥补波兰的土地损失。英美在维持战前波兰东部原边界不可能的情况下,也同意按寇松线划界,但争取把东部大城市利沃夫和附近的油田划归波兰。三大国都希望削弱德国,同意把部分德国土地割让给波兰(把东普鲁士的科尼斯堡割让给苏联),但在割让多少方面争议较大,苏联希望建成一个强大的亲苏的波兰,但英美反对过分打压德国而增强卢布林掌控下的波兰,因为这还将牵涉数百万德裔人口的大迁移。

在政府组成方面,当时有两个政府:一是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二是苏联扶植的卢布林委员会(或称国家解放委员会,后更名为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苏联希望在波兰建成一个亲苏、能够由苏联绝对控制的政府。英美希望建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波兰政府,以牵制苏联在东欧的扩张。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强硬与毫不妥协。

在联合国的问题上,美国的目标成立一个国际和平组织,维持世界秩序,确保50年的和平。这一点与苏联希望至少有三十年和平时期,以便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的目标暗合,但在组织形式、表决程序、常任理事国及其权力,以及成员国的资格等问题上,三国存在很大的分歧。

例如,在常任理事国方面,英国希望法国为常任理事国,罗斯福希望中国加入常任理事国,苏联反对法国(包括中国)加入常任理事国。关于成员国的资格问题,原则上都同意仅限于对德宣战的国家,但鉴于大英帝国有五六个自治领(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作为成员国,苏联也希望自己的两三个加盟共和国(如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也能加入联合国,以壮大自己的声势。但因为这些加盟共和国并非主权国家,有违一国一票的原则。但争议最大的还是表决程序,尤其是如何确保大国的权利和影响力的问题。

在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问题上,由于罗斯福的急于求成,斯大林的强势与贪婪,二人最终达成了秘密交易:苏联加入对日战争,代价是战后允许苏联获得库页岛南部及千岛群岛,在中国东北建立势力范围,以及在中国东北驻军,以确保外蒙继续独立。这一交易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权益,对中国造成了永久的伤害。

总之,雅尔塔会议涉及的议题很多,做出了很多决议,这些决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秩序,影响深远,尤其对于德国(丧失大片领土)、波兰(国土整体西移)甚至中国的影响巨大。

这本书内容很好,不仅限于会议本身,也穿插了许多相关史料。但翻译和编辑的问题较多,装订也莫名其妙,楞把一本400多页的书装订成两本。译者是台湾人,翻译的人名地名与大陆的译名惯例多有不合,看起来很不习惯。

例如,把“萨凡纳”(Savannah)译成“莎瓦娜”(P.14),美国海军上将“金”译成“金恩”(P.46等),“龙德施泰特”译成“伦德斯特”(P.58),美国战争(陆军)部长“史汀生”译成“史蒂姆森”(P.223/417/435),“阿尔萨斯-洛林”译成“亚尔萨斯-洛林”(P.239),“伏罗希洛夫”译成“佛罗希洛夫”(P.249),“罗科索夫斯基”译成“罗科斯索夫斯基”(P.249),“图哈切夫斯基”译成“屠卡奇夫斯基”(P.249),“叶若夫”译成“叶佐夫”(P.271),“加米涅夫”译成“卡门涅夫”(P.294),“米哈伊尔·库图佐夫”译成“米海尔·库土佐夫”(P.384),“瓦尔特·冯·布劳希奇”译成“华德·冯·布劳奇提许”(P.419),“里宾特洛甫”译成“李宾特洛甫”(P.470)。更有意思的是把“戴维”译成“大街”(P.415)。如此等等。

此外,在语法和句型上,台湾与大陆的行文差别也比较大,有些句子读起来很别扭(有关文字错误的说明,详见亚马逊网站)。

《雅尔塔》读后感(五):读书-雅尔塔

先吐个槽,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很不靠谱。以这本书的页数,其实出一册也可以,不知为何分上下两册出。封面设计一点也不用心,上下两册都用三巨头合影做封面,却在背景地图的颜色上动手脚,上册整成红色,下册整成蓝色,这美工设计封面时是想到了王小波笔下穿着蓝大褂拿着红蓝两色铅笔对着世界地图指点江山的有志青年吗?另外,译者大约来自台湾,书中人名地名多有台湾译法,例如大陆通译的格鲁吉亚,就写作乔治亚,埃丽诺罗斯福则译作爱莲娜,妙的是有两处又写为埃丽诺,编辑之粗疏大意可见一斑。

就内容而言,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

雅尔塔不是二战的最后一次会议,波茨坦会议才是。雅尔塔会议是战时的一次高峰会议,三巨头设法要凑成一个国际体系的元素,以保持欧洲史上最长久的和平。以高峰秘会这样的方式结束战争,牺牲了公开宣示的原则,这个代价要由半个欧洲支付,很快东欧就沦入极权统治;而在亚洲,为了减少美军士兵的牺牲,美英将盟友中国的利益出卖给苏联。

作者根据苏联解体之后公开的苏联档案,重新评估西方原有的材料,分析三巨头及其助理在这八天里的动机、思想和行动。斯大林即便没有完全放弃世界革命的计划,也明显地将之推迟,有意与西方维持至少二十年的和平;作为正在走下坡路的老牌帝国的领导人,丘吉尔努力维持欧洲的势力均衡;罗斯福则要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三巨头折冲八天,开启了二战后的世界。在艰苦谈判的过程中,各方在其关键利益点上寸步不让,但可能在视为次要的内容上妥协;如果对某一方在当天表现出的合作态度感到满意,也可能在次日的议程中投桃报李。许多国家、数亿人的命运就在这八天里改变了。

雅尔塔会议毁誉参半。它被称赞有助于终止战争,为未来的和平凑合成功各种元素,又被批评为三年之后热切展开的冷战奠下基础。唯有把它放在当时的时间脉络中去考量,并且剥掉加诸其上的层层冷战神话之后,我们才能理解它真正的意义。

以下是推特读书笔记:

雅尔塔是黑海度假胜地,会议在从前俄国沙皇和贵族的一组别墅里召开。英美为这次会议所取的代号是"阿贡纳人"( Argonauts ) , 意指远古传说中的战士,他们要前往黑海之滨,找寻一头永不睡觉的龙,为的是要抢回金羊毛。

罗斯福乘坐昆西号重型巡洋舰赴会。远不如威尔逊赴巴黎和会那般风光,因为此时战争还未结束,还要担心德国潜艇。

1945年1月,盟军对德攻势受阻,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却势如破竹,距柏林只有70公里。此时若英美不能尽速与苏联取得协议,恐怕就不会有协议了。有谣言说斯大林与希特勒可能单独媾和。

丘吉尔于一九四四年七月向罗斯福提议三巨头举行高峰会议。此时苏军已越过战前边界,进入东 欧。丘吉尔希望说服罗斯福,改在巴尔干半岛发动攻势以切断苏军进入中欧。他也觉得必须和斯大林就东欧的未来达成协议。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斯大林对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太多的战略支持需求,而他若能尽量拖延二巨头会议、多占领一些东欧土地,才最为有利。所以斯大林要回避面对面会谈,直到战争结束。

罗斯福与丘吉尔于1944年9月在魁北克会谈,讨论了战后占领德国等问题,但未谈及东欧,因为东欧问题须与斯大林商量才可解决。10月丘吉尔赴莫斯科,逗留十天,只保住英国在希腊的主导权,斯大林显然决心在东欧多数国家扶植傀儡政府。

英国在雅尔塔的主要目标无异于从拿破仑战争以来的一贯立场:防止欧洲由单一大国主宰,若有一个单一大国控制了欧洲大陆西部,将对英国构成性命攸关的威胁。这个威胁先是德国,一战之后则是苏俄,丘吉尔极力反共;德国入侵苏联后丘吉尔暂时压抑反共言论。

美国政府并不想卷入欧洲拜占庭式的复杂迷宫政治,因为美国人并没有这一类外交游戏的经验,又鄙弃以权力均衡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英国则被美国视为强劲的竞争者,而且丘吉尔一再想把欧洲切割为各国势力范围,美国人相当疑虑。

雅尔塔会议时,英美都由贵族精英所统治。丘吉尔是著名的史宾赛家族后裔。而罗斯福总统也和丘吉尔一样,系出第一代桑德兰伯爵亨利·史宾赛( Henry Spencer)这一脉一一他们俩人都知道彼此有这一层渊源。

斯大林的父亲是个酒鬼鞋匠,莫洛托夫的父亲是个乡下商店店员。英美外交圈出席会议的俄国通们一向认为双方的文化差异证明俄国人低人一等。

德国人撤退时把雅尔塔的别墅破坏殆尽,值钱的东西全都拆走。确定会议地点之后,苏联人有三个星期时间来重新整修。主持这项工程的是贝利亚。接下来的小奇迹,唯有结合恐怖与动员国营经济,以及运用奴工才能实现。

内务部派了四个团的国内治安部队到克里米亚负责会期安全。根据呈交给斯大林的报告,安全部队对该地区七万四千名居民进行身分检查,逮捕了八百二十五名可疑人物。严格的安保措施,也有防止盟国人员与苏联百姓自由沟通的因素。

如果说英、美外交官以种族或文化因素来解读差异,苏联则以阶级角度来看待。他们把美英政客和外交官都看作是帝国主义群体的代表,在意识形态上和文化上把他们视为一丘之貉。

莫洛托夫说,丘吉尔是这些资本主义者中最强、最聪明的。斯大林也认为丘吉尔最危险。他说,英国人最喜欢欺诈盟国了,丘吉尔是会趁你不注意从你口袋里偷一分钱的人,罗斯福则跟他不一样,只偷大一点的硬币。

斯大林请罗斯福主持会议,罗斯福得以影响议程及讨论的方向,也在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成了仲裁人和裁判。 罗斯福为争取斯大林的信任,刻意与丘吉尔保持一定距离。

正当盟军在所谓突出部之役于亚耳丁地区遭到德军痛击之际,苏军不等天气好转,提前一周多,于一月十二日发动攻势。苏联人在谈判桌自然不会忘记提醒盟国是其攻势救了美军免吃败仗,他们想在讨论过程抢到主动。

最先向盟国倡议分割德国的就是斯大林,而且发生在最不可能发生的时刻一一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当时德军兵临城下,距莫斯科只有六十五公里。

斯大林认为奥地利应该从德国分出来,自成一个独立国家,而德国本身,包括普鲁士在内,应分割为一系列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国家,以提供未来欧洲国家和平的保障。盟国明显欢迎斯大林的构想。

三方讨论了分割德国的方案,有一分为三、五、七等方案,未能定论。苏联人坚持要在德国投降条件中加入分割德国的条款,并得到了盟国的原则承诺,但没有详细的行动计划。倒是在这项议题的讨论中,罗斯福确立了在丘吉尔与斯大林之间调停人的地位。

就分割德国达成协议之后,罗斯福提出法国参加占领问题。丘吉尔遵循英国传统政策:在欧洲维持势力均衡,以防再出现单一的霸权国家。他推动重建一个强大、独立的法国,以牵制德国经济和军事上的复兴。为了推动他的策略,丘吉尔和戴高乐结盟。

由于法国1940年的溃败,斯大林认为法国没有权利加入对德国的占领。丘吉尔则认为,无论法国在战时表现如何,她仍是大国,不能视为二流国家。美国预备支持英国的立场,罗斯福提出美军将在两年内从欧洲撤军,因此需要法国参与占领。

最终斯大林同意在英美占领区内划出一块作为法国占领区。三方同意的占领区方案是英国提议的,比苏联原打算要求的还多。

苏联要求从德国得到一百亿美元赔偿。英国人则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前车之鉴,反对过度求偿。美国预备接受苏联的主张,美国本身并不要赔偿,但不反对其他国家以非金钱的方式获得赔偿。对金额未达成一致,交由外交部长会议去讨论。

斯大林的战术迄今不太成功,苏联历史学家日后必须煞费脑筋来掩饰。在1960年代,苏联首度发表会议记录时,把分割德国怪罪到两方身上,也不希望被看做是反对法国恢复强国地位的恶人。苏联保留巨细靡遗的记录,但是会"修正"它们以符合本身需求。

接下来讨论联合国问题,这是罗斯福认为最重要的议题。罗斯福说:"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有共同的愿望,想见到至少五十年能泯除战争。”并且他"的确相信五十年的和平是可行的、可能的"。三国基于各自的理由,有共识需要五十年和平。

在雅尔塔谈判的和平不是在讨论同盟国和 轴心国之间的和平,而是讨论战胜国本身之间的和平。丘吉尔预测下一场大战是意识形态的战争。斯大林认为苏联在美国倡导的联合国将会形单影只,美英可运用其扈从国对苏联发动外交攻击。丘吉尔则设法缓和斯大林的顾虑。

1940年11月,莫洛托夫曾赴柏林与希特勒谈判。与希特勒结盟,可让斯大林有机会实现历代沙皇帝国大业。斯大林继承了一个土崩瓦解的帝国,他现在试图收复它失去的领土。希特勒认为苏联不肯在亚洲反英,在欧洲又太贪婪,决定翻脸攻打苏联。

克里姆林宫及其主要战略顾问们也在以下两者之间摇摆:推动苏联的地缘战略目标,或是承担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责任。 乔治·凯南认为,苏联预备实现它1939年的外交策略目标,这个目标深受沙皇野心的影响。

英国是个老牌大国,好几个世代以来,它的领导人认为划分势力范围是组织世界、保护英国海外利益最自然的方式。但是由于对美关系的重要,丘吉尔必须改变英国在海外的说辞。

1944年10月,丘吉尔赴莫斯科,背着美国人与斯大林达成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协议。 在罗马尼亚,苏联可有九成的影响力,另一成影响力归英国;在希腊,反转过来;在南斯拉夫英、苏平分秋色。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英苏二八开。

会议在波兰问题上陷入僵局。对美国而言,波兰是测试苏联善意的试金石,也是联合国美梦的关键。对英国而言,波兰有极大象征意义,毕竟英国是因为德国入侵波兰而加入大战,波兰也是在东欧牵制苏联的最后希望。苏联人则不情愿在雅尔塔讨论波兰问题。

苏波国界问题要回溯到巴黎和会。当时英国外相寇松提出了所谓寇松线作为苏波边界,苏联与波兰均不承认。红军曾迫近华沙,但被击退,波兰反攻并在寇松线以东获得领土。当时斯大林是红军一部之政委,他分兵进攻利沃夫而不是攻打华沙,导致败局。

二战开头几个月,苏联攻打波兰,侵占其领土。成为德国侵略目标后,苏联加入反德同盟,与波兰成为盟友。先是有卡廷森林惨案(苏联推给德国人),红军攻入华沙前故意拖延,任德军镇压华沙起义者,因为起义者忠于伦敦流亡政府而非苏联扶持的卢布林政府。

波兰夹在德国与苏联之间,是苏德之间所谓“波兰走廊”。斯大林下定决心要控制波兰。苏联在波兰东边国界支持寇松线,在波兰西边国界,则支持波兰占据多一点德国领土。

美苏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讨价还价。开始苏联人放话说其16个加盟共和国都要加入联合国,罗斯福对他的顾问们说,那样他就提出美国的州也都加入。在雅尔塔,苏联人降价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罗斯福打算接受,他背弃了他的顾问群,但得到了最想要的:联合国即将诞生。

由于东西战线已近合拢,盟军希望三国的参谋本部能直接联络,甚或前线指挥官之间能直接联系,以便协同。曾发生过美军飞机轰炸苏军的情况。几次碰壁之后,盟军将领终于明白,不经过斯大林是没法做决定的,斯大林不会允许这种绕过他的联系。

苏联能不败于德国,实有赖于日本。1941年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能从远东调动兵力驰援西线;美国租借法案的援助物资从太平洋输入,也多亏了日本不对航线下手。

大战接近尾声,轴心国败局已定,但美军估计要打败日本,还要付出数十万伤亡的代价。军方给罗斯福很大压力,要让苏联加入对日作战。斯大林要求得到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在东北确立其势力范围,并保持外蒙独立。罗斯福照单全收,只是要瞒着中国盟友。

在联合国和对日作战两方面得到想要的结果之后,罗斯福决定投桃报李,在波兰问题上让步。实际上,英美也认识到无法与苏联对抗,毕竟苏联实际控制着波兰全境。波兰政府将在卢布林政府的基础上改组,协议中也未写进西方使节监督选举的条文。

关于德国,还有两个问题未解决:盟国管制委员会的组成与赔偿问题。苏联不希望法国作为委员会成员,并要求得到100亿美元赔偿。罗斯福对这两个问题并不看重,可以随时改变立场,只要能达成协议。

由于顾问们一致认为法国应该加入委员会,罗斯福决定在这个问题上站在丘吉尔一边。斯大林立即妥协,给足了罗斯福面子。会议专门给戴高乐拍电报告知此事,结果高卢雄鸡并不领情,戴高乐本想得到更多,并且对未被邀请与会感到恼火。

英国反对榨干德国的赔偿计划。英国经济复苏的希望在于增加对西欧及中欧的出口,它的地缘战略利益也和成立一个西欧联盟绑在一起。这两个目标都需要有个弱势但免于经济崩溃的德国。为此丘吉尔不惜采取强硬立场,即便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

雅尔塔会议最后三天有关德国前途的辩论,产生利弊互见的结果。三巨头原则同意纳粹重大战犯将受审判,但这个决定没出现在会议公报上。 他们同意法国应成为盟国管制委员会成员,但法国人并没因此就高兴。他们也同意要设置赔偿委员会,却搞不定应该给它什么样的指示。

黑海海峡的控制权、盟国在伊朗利益的调和,以及殖民属地的未来等问题,都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但只是浅尝辄止,部分原因 是三巨头都晓得问题十分棘手,不易解决。这些问题在战后每逢国际间一有争议时,立刻跃居中央位置。土耳其和伊朗成为冷战的第一个战场。

会议将要结束之时,罗斯福提出,鉴于英国在联合国中有六个席位(包括其自治领),苏联有三个席位,美国也要有多个席位。斯大林同意美国也可以有三个席位。

苏联人将被俘的同胞视同叛徒。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战争初期被俘,其妻被投入古拉格,直到雅科夫1943年在战俘营自杀,其妻才被释放。赫鲁晓夫的儿子里欧尼德是空军飞行员,他被击落,推定被俘,妻子也关进古拉格。后来证实里欧尼德是战死。

苏军解放了数以万计的盟军战俘,盟国控制的德国领土上有数十万名苏联公民,有些是被逼迁至德国的,有些是战俘,其中还有加入德军的。苏联以移交盟军战俘为条件,要求遣返这些苏联公民,无论其意愿如何。英美力求尽快让被俘的战士回家,即使已明知苏联俘虏的悲惨前景,仍将他们遣返。

关于署名顺序,罗斯福建议东道主斯大林先签。斯大林提议以俄文姓氏第一个字母为序:罗斯福为先,他居次,丘吉尔殿后。丘吉尔不愿叨居末座,显得大英帝国没落,要求以英文字母顺序排列,还说他最年长,也该排在第一位。另二巨头附议。

雅尔塔会议刚结束时,与会三方对结果都很满意。许多英美代表觉得斯大林是个好相处的人,体贴、和气、愿意妥协,还挺幽默。苏联与盟国的关系达到最高峰。而仅仅几周之后,麻烦就开始显现。

战俘问题、“伯恩事件”(美国人与西线德军接触,苏联人疑为单独媾和)、间谍行动、波兰问题很快使蜜月结束。三巨头在雅尔塔寻觅字眼来掩饰他们的分歧,现在要为不解决这些分歧付出代价。

五个月后,三国在波茨坦再次聚会时,罗斯福已去世,继任总统杜鲁门参会,而丘吉尔只参加了一半,因为选战失败而要换人。美国人提出一个形同瓜分德国和欧洲为两大区块的方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被三方接受。

雅尔塔会议毁誉参半。它被称赞有助于终止战争,为未来的和平凑合成功各种元素,又被批评为三年之后热切展开的冷战奠下基础。唯有把它放在当时的时间脉络中去考量,并且剥掉加诸其上的层层冷战神话之后,我们才能理解它真正的意义。

罗斯福创造出一个体系,美国在其中承担起调停者的角色,对世界事务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力。罗斯福死后,三边竞逐变成两极对抗,而且因为大战结束之后十年大英帝国的日趋式微,两极对立益发严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