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书法谈丛》读后感100字

《书法谈丛》读后感100字

《书法谈丛》是一本由刘涛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332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法谈丛》读后感(一):时代不同,切入点也有所不同

和以往的书法史不同,通过现在的考古发现,以实物来书写书法的流变历史。以每一朝代的书法家的作品来表现书法的潮流。以各书法家的作品来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与以往写书法一类的书不同。例如P230,P231对<<黄州寒食诗帖>>的分析更是入情入理,句句说到书者写此帖时的心情和书者此时所处环境所产生的此帖每一段的妙处。这才是文人书品的圣品。

《书法谈丛》读后感(二):一篇通俗的书学读本

刘涛先生之名,我最早是见于真人。大约两年之前,先生来校做一关于《平复帖》的讲座,当时便感觉他的讲法生动有趣,受益良多。后来便去国图坐在地板上读完了这本书的07年版;再后来读中国书法史中魏晋南北朝卷时,也发现是刘先生所著。

刘先生的行文给人的最大感觉,便是流利。正如后记中所说,“行文时尽量少用语义模糊的鉴赏语词,避免鉴赏式的介绍和评价”,这一点切中书法读物之时弊。书法及书法史类书籍,多好引前贤书论,但殊不知中国书论乃至其它古典理论多以妙悟见长,讲究的是存乎一心的体悟,而这种体悟却是非专业的人难以察觉的东西。这带来了这些书读过之后,只存些术语名词,自己能得到的东西极其有限的问题。而此书不同,尤其于书法方面,往往不厌其繁进行解释;加之作者文笔通畅,读来容易深入其中。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此书颇讨喜。硬皮精装,封面简洁古雅,而书中图录最值得称道。多数书法或书学书,图录做得非常不近人情——有些关键之处不加图,加了图又找不见,找见了又隔老远,就算是方便阅读了,又发现图文无关。而这本书则相当体贴,基本上每幅插图都在我们希望看到的地方出现,又能和文中所论相呼应,用心之处可见一斑。后记中作者专门提到了“以图随文”的方式,知此安排确是有意为之。

我读一些书法史类图书,如往往有唐一代便称欧虞褚颜柳,不分体例,不顾时代书风之变。盖此书多欲其博而全,殆不欲其精而深。此书体例有详有略,详者一篇洋洋洒洒专论一两人,略者不着笔墨(我可怜的柳少师),走的是专题路线。这为本书深入挖掘提供了篇幅上的基础。因此本书虽是通俗,但所选材料颇有新意,如东晋方笔隶书、刻经书法、唐隶等专题,都是在书法正史中较为简略的部分,而读此书能有更详尽的了解。

当然,书中有讹误之处在所难免,好在行文立断比较谨慎,问题不是太大,对于一本通俗读本来说已经尽了本分。

《书法谈丛》读后感(三):平心静气 详密切实

拿到书,第一感觉是封面漂亮,简约大方,书名由白谦慎先生题写,隶书典雅疏淡。多年来,很多谈艺术的书封面很不艺术,这种情况看来是有改观的。

刘涛先生这本书主要有关书法史,讲究用证据说话,“行文时尽量少用语义模糊的鉴赏语词,避免鉴赏式的介绍和评价”,娓娓道来,平心静气,这书是适合秋天读的。

书中有述有论,述得详密,论得切实。如《东晋方笔隶书》一文,从人们的崇古观念、文化情结解释了隶书作为“古体”而成为广受接受的铭石书,通过砖石墓志资料归纳其典型特征“笔画平直方厚,结字茂密”,并按照时代先后,勾勒流变轨迹,从而说明东晋隶书与当时楷书的关系,结论是:“楷法楷式出现在东晋的隶书体中,缘于楷书的流行,是不自觉地带入到隶书的书写中而留下的痕迹,还不能等同于汉魏之际那种由隶入楷的书体剧变时期的变态作品。”这实际是对文末所引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一句话的发挥,裘锡圭指出,东晋隶书的奇姿妙态,是因为书写者“想摹仿八分而又学不像,字体显得很不自然”。可通过刘涛先生提供的证据链,方能让这个论断得到落实。

读书有个感想,那就是书法的发展、书体的演变有其内在理路和逻辑,但象其他事物一样,总会被比它更强大的逻辑揉搓变形。王羲之的遭遇是个很好的例子。从“钟张”到“二王”,书风演变的大趋势是不断地追求新妍奇巧,所以在求“新”的老子王羲之和“更新”的儿子王献之的竞争中,儿子领先,导致南朝宋、齐两代,世人但知小王而不复知大王。可这个趋新的势头却在南朝梁陡然中止了,因为出了个“红太阳”梁武帝,他是个内行,主张的是反朴归真,以古质为“主旋律”。他告诉大家,小王不如大王古质,大王不如钟繇古肥。于是大书家萧子云马上转舵,“始变子敬,全法元常”。但当时的情况是,钟繇书迹难觅,大王书作尚多,这造成梁武帝的干预,初衷是提倡钟书,结果是普及了王书,“走上了一条不古不今的中间道路”。陈、隋之际,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以弘扬王书为己任,王羲之香火更旺。到了唐代,右军书又遇到了它的第二个“红太阳”——唐太宗李世民。太宗不但身体力行写王字,还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写《传论》,死了都要和王书在一起——用《兰亭》陪葬。唐代以来,“墨守成规的书家向他讨生活,自张一帜的书家认他为祖师,肆意表现的书家借他正名分”,虽然王羲之真迹早已荡然无存,他“书圣”的地位却固若金汤。这一点,恐怕是敬爱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先生都要眼红的。

此书论魏碑、摩崖、写经、唐隶、宋草、碑学,述初唐三杰、颜鲁公、杨风子、东坡、涪翁、米芾、蔡京、松雪、八大,均不乏具眼,令人击节。比如读到论“八大体”形成的这一段,我就拍了桌子,而且把手指头拍疼了,:“(欧、黄、董)三家的形态、笔意、风格经过八大的整合融通,构成了八大变法自新的支撑点:借欧法开拓方势,挹董韵活畅血脉,凭黄字造险逞怪。”

平心静气,不温不火,并非就是心满意足。文中也有不满,金刚虽不怒目,至少他撇了嘴。有一个是讲我们国内博物馆的“藏”而不“展”的问题:“今天,《平复帖》与万千古物一样深锁宝室众库之中,难露峥嵘,无补‘今用’。名迹的难见,公藏甚于专私,恐怕有违张伯驹先生捐献国家的美意吧。”有一个是讲到书法家和文字学家的关系:“我们在古代的文献中、今天的报刊上常常读到文字学家对书法家的批评,却不曾见到书法家与文字学家的讨论,好像书法家天生就具备了接受文字学家来训导的根性。实际上,文字的体态形象,是一代又一代有名或无名的书法家创造的。他们像厨师一样提供了丰富的‘美食’让文字学家坐享其成地研究,从而培养了文字学家的优越感。”前一个,我赞成,后一个,如果从厨师和美食家各司其职的角度去认识,就不必抱怨了。

此书1997年初版,中间又出过台版,几经修订,讹误已经极少,但还是有可以商量的地方。列举几个:

1、第97页,“他出身士族高门,一声做的事,说来也简单,读书、做官、旅游写字、画画。”“旅游写字”似乎可作“旅游、写字”。

2、第112页,提到“复制王书的主要办法,还是临摹响拓之类”,又提到“这些与底本相差无几的向拓本”,“响拓”虽也常用,但为“向拓”之讹,不如统一作“向拓”。

3、第307页,因《汉书·艺文志》:“复续扬雄作十三章,凡一百二十章,无复字。”“一百二十章”应作“一百二章”,是102章,而不是120章。

(刘涛:《书法谈丛》,中华书局2012年版。)

《书法谈丛》读后感(四):王羲之真跡不存一紙,盛名猶享千年,正所謂“名”存而“實”亡!

作為一部談樷,此書與一般的書法藝術概論著述有所區別,一不同於市面上氾濫的“鑒賞”流又不同於“列舉、說教流”。縱觀全書有兩條主要的切入點,首先第一就是以“字學”的角度去研究探討書法,可以說這是本書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去研究書法的立足之點。再其次才是從傳統的藝術欣賞角度去探討與闡述“書法”。如後記所自言:“以敘述書法知識、勾勒書法史輪廓為主旨,力求從歷史的角度接觸種種書法現象背後的本相,使個人的敘述與歷史的邏輯相符。行文時儘量少用語義模糊的鑒賞語詞,避免鑒賞式的介紹和評價。”即示書葉不俗。書中也不單單只是在談書法,歷史、政治往往都有牽帶。“自商周以來,文字就是‘王政’的內容,先秦時期,文字及其書法還是政治的晴雨表,能夠測出政治的氣候。”(p43)這一句便把書法與整個社會形態聯繫了起來。把文字的發展置於社會發展這個大背景下的想法雖然談不上創新,卻依是非常誘人的!。

文字學與書學穿插並舉是一大亮點。作者一開始便從漢字形態演變的角度去談書法的演進,清晰得當,容易理解。論述嚴謹,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作者自言“受過歷史學重‘證據’的訓練”。其第一頁就點睛到:“既然書法是由漢字的書寫派生出來的藝術,它的基本特徵,當然受制于漢字的形體構成,甚至可以說,漢字的構成與形體的演變直接決定著書法的發展前景。”其後又多次引用裘老的《文字學概論》,尾頁又依論到:“在古人眼裡,通曉自學,能寫古今文字的書法家,才稱的上是正經的、地道的書法家。”再一次肯定了文字學在書法研究領域的重要性。現在很大部份當代所謂的“書法家”又有多少真正懂得一些字學的呢?

在肯定”字學“重要性的同時,作者又站在第三方客觀的角度下評判了當下古文字學家與書法家之間,缺乏交流的現象。古文字學家立意高古,則往往更有發言之權。這導致了搞古文字研究的人似乎比書法家還要更懂”書法“,無論是從書體或者說字體等幾個涉及歷史研究的方面,大體上都是如此。這種局面往往是書法家缺乏對於文字的歷史發展瞭解而造成的,其中也包括書法家本身存在的一些偏見看法。要知道認知一件事情,特別是搞藝術的,那就必須要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它與研究它。若不是如此而只重視書寫的技巧和書藝的創造,把顯示個性和才藝至高至上奉為唯一,則往往是很難達到一定高度的。

問題也有不少,作者自己本人也說“關於元明清三朝的書法篇目過少,顯得前輕後重”,這也是我個人“挑骨頭”的地方。就如p254的蔡京與宋徽宗一篇,過多談史跡而鮮有涉書法成就及特點、師承源流等。就漢字演變發展,其探究手段還可以面再廣一些,比如說戰國晚期到西漢中晚期銅鏡上的字體字形就是個新的研究材料,諸如其他一類印章、封泥等。還有一點是讀者需要注意到的,金文、甲骨文其實不足以全然看出當時的書法特徵與發展,書中引用的原始書法遺跡重點在于甲骨文、金文,兼带陶文、陶片墨書,實際上商代诸如甲骨文一类都屬於特殊文字,日常還是有日常的書寫,現在只是尚未發現。《尚书 多士》就载“惟殷先人,有冊有典。”這裡的冊典必不全然都是甲骨文,這一點書中也有強調。

”字如其人“的說法我是完全不能同意的(我寫的字不好看啊~~~~)。“字如其人”其實就和星座、星象學一樣不能令人信服。書寫是一種後天習得的技能,涉及到手部肌肉的複雜精細運動,并受到神經系統的調控。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还原為神經系統的活動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者也許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但是這種關聯太過空泛,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到一个人的性格或書寫方式,所以筆跡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性格以及行為特徵。具體可參考果殼網謠言粉碎機 http://www.guokr.com/article/159801/

还有一點就是書畫同源這個問題。“書畫同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並且佔據書畫界的道統理論的地位,但是實際上在這本書里卻是絕少提及,由此可見作者是不完全同意這樣的看法。如文“...米芾還將書法中的點畫筆法施用于繪畫中(p250)....在筆墨形式方面,書與畫的關係最為密切,二者不僅在‘理’的層面上關通,在‘法’的層面上也可相得益彰(p288)。”筆法與畫法,作者是做了區分的,雖不同意書畫同源看法卻也強調了書法與繪畫的關通性,而不同與一些書畫理論家一團糊的做法。“按其結構作分類的話,可以視為兩個系統:一個是抽象的線條系統......一個是具象的圖形系統(p8)。”如是所言,書畫同源這個理論的基礎是站在漢字的圖畫形意上的,全然忽視了由抽象線條構成的那部份漢字。“過去以致現在,人們對於書法源頭的認識,往往與”圖畫“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把象形狀物的圖形系統當作書法的來源,這就是人們常說”書畫同源“的原因之一。從而忽視了先出世早下世的記事符號——抽象線條系統對漢字走向符號化所產生的重要作用,也無法解釋書法爲什麽會純粹到線條化從而具有抽象意味這一藝術特徵(p9)。”這種見識是當代一些迷信古典書畫的藝術家所不具備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字學對於書法的重要性。

最欣賞的部份當是”王羲之何以成為權威“这一篇。堪稱經典!我摘錄其中若干:“晉朝的書法家,承襲了漢魏士人高標自賞的作派,當道執政也罷,嘯咏山林也罷,都知道恃仗自家門第來自尊,積了厚厚的門戶意識和文人相輕的習氣。但是,自尊和相輕,不過是活著的書法名家之間擺架子的態勢。對於為草書樹立典範的漢末張芝,為楷書、行書立法定制的曹魏鍾繇,書家們都是眾口一辭地推崇。奉古人為權威,固然是讀書培養起來的意識,實際的功用,好像是為各自做新權威開一扇方便之門,至少也能拿古人的書法作標準來衡量新權威的合法性。.....唐朝以來,歷朝歷代都有大大小小的書法權威,卻很難看到與王羲之爭勝的書家。各路權威,都景從王書,甘願站到王羲之的偶像下唱諾。墨守成規的書家向他討生活,自張一幟的書家認他為祖師,肆意表現的書家借他正名分。王羲之在書法技巧、體態、風格上的窮變化、集眾美、兼妍質的博大精深,也容納得下後世書家的折騰。王羲之不斷被後人取資、利用,成為主流書風的源頭,他的權威地位也愈加不容置疑。即使是碑派書風盛行的今天,王羲之的真跡蕩然無存,而他的”書聖“地位,依然固若金湯。”

王羲之真跡不存一紙,盛名猶享千年,正所謂“名”存而“實”亡!

好書,閱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