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朱子读书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朱子读书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朱子读书法》是一本由[南宋]朱熹 撰 / [南宋]张洪 齐熙 编 / 李孝国 董立平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一):注解修正

第128页注解有误。

原注为:从(山上)看(山下)称之为“阻”。

更正为:从(山下)看(山上)称之为“阻”。

此处注解问题不影响整体上的阅读。整本书组织较为清楚,值得反复阅读,有益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每一条都值得细细品味。除读书方法外,里面还有一些理学派的思想,可供参考。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二):读书方法,我只服朱熹!

很早接触过许多西方讲读书方法、读书计划的,会讲一堆理论,列一堆书目,看上去非常高大上,读起来也津津有味,不过读完之后,却又心下茫然。或者不是人家讲的不好,而是不适合我。中国讲读书方法的,多是一鳞半爪,或者字字珠玑,但不能系统指导读书。朱熹是大学者,不管或有或无的狗血八卦,他的博学是公认的。《朱子读书法》中记载的朱子读书方法,多是他指导学生和友人读书的,非常有针对性,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正如余英时所讲,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就不能适应今天的阅读。朱子的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理论放在一起,也不遑多让。诚挚地向爱书之人推荐!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三):課程作業:《朱子讀書法》校勘前言

大三上,有校勘學課程,老師留的作業是《朱子讀書法》的校勘,以四庫本為底本,每人皆分數段,但需要在前面寫個像模樣的點校前言。想來這樣的文章也是沒什麼學術價值的,姑且粘貼到豆瓣上來,以博諸君一笑罷~

朱熹(一一三〇~一二〇〇),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他著作甚豐,有《四書章句集註》、《周易本義》等,都直接反映了他的哲學觀點與治學理念。朱熹關於讀書的各種議論皆散見於他的諸種著作或其他文獻之中,但這些指導讀書門徑的議論,朱熹本人卻從未系統的整理過。而後世則有很多關於收集整理朱熹讀書方法的著作,如本書《朱子讀書法》、黎靖德《朱子語類》卷十、卷十一《讀書法上、下》。這些都反映了朱熹關於入學門徑和治學理念,正如余英時先生所讚歎的,朱子的讀書法實際上是與西方現代詮釋學理論相通的、不謀而合的。

本書《朱子讀書法》,系朱熹的門人後學從朱熹的文集及語錄中輯出有關讀書方面的語錄。據《四庫提要》云:

宋張洪、齊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四):论读书---《朱子读书法》

读书是一门学问。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这样的论断其实仅仅只是强调于多读书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分享如何读透好书的方法。如何读,怎么读?这些问题无疑是每一个读书人琢磨的要点。

作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的朱熹就读书有着他的独到见解。而经历了漫漫时岁月积淀的朱子的读书经同样极具着很高的阅读价值。《朱子读书法》借由着古人的眼光,带领我们今时今日的人们共同领悟关于读书的门道。尽管这些观点内容提出已经时隔久远,但是我在通篇的阅读中同样受益匪浅。读书做学问是相通的,而读书的方法更是可以相互互融借用。

本书之中,它的内容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几个角度逐一细数着朱熹关于如何读书的经验分享。虽然“斯人虽已去”,但是“千古的读书之法”经由本书的讲述分外鲜明地向书外的读者传递着乃至于今时今日都相当有借鉴价值的读书方法论。如果所耳熟能详的孔子《论语》引领我们畅享儒家思想的精髓,那么《朱子读书法》则告诉着我们该如何来正确的读书。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本书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古文和今译巧妙结合下的精妙解说。关于读书的方法,我们从启蒙开始应该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不少的理论观念。但是我们也许并没有这样有“古色古香”角度下来畅享朱老夫子这般以古文的形式加以分享的读书见解。结合着翻译,这些见解不仅仅让我们饱览着古人对“读书之法”的讲述介绍。通过朱熹和他的几个弟子的讲话,我们可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读书方法的分享。阅读这样的一本书册,我们不仅仅收获到的是独到的前辈们的读书经,我们更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和领悟古文版本的读书见解分享。对于古文的学习,这本书同样发挥了不少的辅助引导启蒙作用。

对于这本书,我不仅是自己在读。我还其实分享给了家中的小女学习和翻看。也许在文言文方面,她还并不是非常地可以领悟。但是因为本书之中还穿插入了编者们的精辟翻译解说,所以我觉得孩子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非常吃力。相反的是,本书的学习更可以给她的文言文学习提供了助推力。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读书方法的形式。在学习了解读书方法的同时,孩子潜移默化中也接受着不一样的读书能力培养。

同样地,我更期待更多这类精辟的古籍类书籍可以古为今用地推出。相信这样的读物不仅具有可读性,还很是值得分享收藏。

《朱子读书法》读后感(五):春天我与朱子有个约会

—— 谨以此文时刻勉励自己虚心涵泳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节目现场请到了一位嘉宾,他是一位儒学大佬,品德兼优;能囑文,长教化,性温和。他的谆谆教诲总能使人获益匪浅,现如今早已桃李满天下,他的待人接物之法更是融入了中华人民的血液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便是朱熹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声音。 朱子: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诸位能够静下心来听我这个老头子的唠叨,我实在倍感荣幸。 主持人:朱先生您说笑了。观众们朋友们听说您要来,激动坏了,有观众告诉我为了见您一面他一周前就赶到了我们的节目现场,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够见您一面,诉说心中的困惑。这样的观众朋友还有很多,因此我们节目组收集了一些问题,不知可否代他们向您请教? 朱子:感谢各位的厚爱,朱某一定尽力解答。 主持人:那我们接下来就正式进入提问环节。 Q1:我现在是一名中学生,父母天天在我耳边唠叨“有玩游戏的时间不如去读书。”虽然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我内心依旧很排斥读书。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喜欢玩游戏,游戏能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为什么我们要放弃自己的快乐而选择读书这一枯燥又无趣的事情呢? 朱子:在我们那个时代求学的目的没有别的,只是彰明德行、教民向善,进而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罢了。之所以一定要强调读书,那是因为天地、阴阳、事物的道理、修身、侍奉双亲、治家及国,以至于平治天下的方法,以及圣贤的言行,古今的得失,礼乐的名位礼数,以至于经济源流,军事和刑法的制度,都在我们读的书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我们就是从学习圣人的书开始做学问的,最终也没办法完全撇开它修成圣贤之道。穷究事物之理,透彻了解了人类的天性,修身治家,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内外完全一致。从中体会出的道理无所不包,也不过是修行己身罢了。总而言之,读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圣人的话,理解了圣人的话,就能认清天下间的道理。明白了道理,就能密切联系自身下功夫,从而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如果不读书,你就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收获是什么。 Q2:古今学者虽有不同,但想探究学问的心却是相同的。因此我想向夫子请教,做学问有什么方法吗? 朱子:我从十六七岁的时候下工夫读书,那时举目四望,书海无涯,只是这样用心去读,现在看当时的努力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当时确实吃了很多苦,读了不少书。现在要求求学之人突然读到我的这个境界,确实很难。这需要一步步积累,不断用心读书才可以。求学之人应该收起自己的心,让它做到单纯专一不浮躁,日常生活不管动还是静心都在身体里,不放纵散乱,这样才能把书看得精密详尽,这样才是根本。如果有想学的念头,但心思散漫,做不到勇猛静进,恐怕会白白浪费时间。一定要像火烧屁股一样急,想法非常迫切,严格定下期限,工夫时刻不能放松,准备一段时间花大力气一口气攻下来,然后就可以在里面逐渐修身养性。读书人需要磨练精神去领会,天下间的事从来没有在安宁太平、悠闲逸乐的状态下取得成功的。 Q3:书籍浩如烟海,请问读书是否有方? 朱子:读书之法有六条,分别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我想跟大家具体介绍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以及虚心涵泳。首先,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读的书,比如《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看了这些书就会明白,人为什么不能不学习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顺序,然后再去读《诗经》《尚书》《礼记》《乐记》读书也有它的轻重缓急以及先后。其次学习的本原在于思考,不思索探求来打通,那就无法入门,读书要能够分辨精粗,得失,才能对自己本身有帮助。如果只是泛泛地读,就会白白浪费工夫和力气。最后,读书的方法,只有立定志向不自满,反复揣摩才能有作用。最近看到有求学之人经常轻率地穿凿附会,自己竟视此为定论,或者偏偏相信传闻的话,不去认真查考,导致每天背诵圣人的话却不明白圣贤的真实用意。他所读的书,所讲的话,只是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编撰而成。这样,怎么会有长进呢?看书与玩书有别,看,见到之后就有了结论;玩,则是反复思索,不舍得放下。如此一来,便是渐入佳境。 主持人:感谢您的分享,读书首先是为了修身养性,其次有方法的静心阅读,这样才会所有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会虚心涵泳,不负韶华。 朱子:借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作为送给大家的祝福语---翻滚吧,后浪! 备注:朱子的回答是由朱子给友人的不同的书信拼接而成,翻译参考李孝国,董立平的译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