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节!情节!经典读后感有感

情节!情节!经典读后感有感

《情节!情节!》是一本由诺亚·卢克曼(Noah Lukeman)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节!情节!》读后感(一):比较简单

算是一本入门级的图书。前三章让你认识人物,外在,内在,及个性。讲得比较简单,实用。后面是关于故事的情节、冲突 、上下文。

书面反复提到一本书,黑暗的心。

虽然是关于写作,但举了非常多的电影的例子。

书不长,很容易读完。如果有一个下午,完全可以读完。

《情节!情节!》读后感(二):还不错的一本书

说的东西比较系统和全面,别的不敢说,作为一个新写手的我来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就是前面部分列举的东西比较详细,可能会让人看的昏昏欲睡。但也是它的详尽能启发到你怎么去将一部小说给写好。继续坚持着读下去,能吸取到不少营养。我一直都有做笔记的习惯,这本教科书还是让我做了不少笔记,相比于国内的什么小说课,实在强太多了

《情节!情节!》读后感(三):加强!加强!

书的英文原名副标题是《8 Ways to Bring Fiction to Life》,那么是哪八个方法呢?就是书里面的八个章节:人物表面生活、人物内心生活、使用人物塑造、经历、悬念、冲突、上下文、超越。前面四个都是讲人物的,也就是人物要丰富要详细要有趣要有意义,后面四个就是设悬念、造冲突、写好上下文以及情感或者意义的升华。有那么简单吗?很复杂的,不写的人可能想不到有多复杂,看了本书就知道了,每个内容里面都有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出现。作者是怎么能写得那么详细想到那么多的?因为作者每年要读一千个稿子,不是文章啊,是稿子,每个稿子都差不多是一本小说了,还有什么剧情他没读过啊。

后面几个附录都是延伸阅读,有书有电影,看电影是为了不那么枯燥而且更形象,但实际上看电影是不如看书的。

封面那个是什么图啊?要不要弄个像素那么低的图吗?锯齿边、团块状模糊……没有好图了吗?好吧,我不懂欣赏。

《情节!情节!》读后感(四):三点感受

这是一本类似操作手册似的写作指导教材。有如下三点特色我认为是这本书非常好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有一种很好的启发方式,就是对你提问题。其实剧作无非就是把日常生活我们所感受到的情感,攒成戏的方式,让观众体味到平时不曾体味到的感情,从而获得享受和感动——古希腊叫做“净化”。那么为什么我们提起笔来却文思枯竭?因为我们大多没有一个敏感的心,对日常生活的情感的细微之处并不能敏锐的体验到。而这本书的第一个论述特点就是——铺天盖地的问题,来自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问题,巨细无遗的把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可能面对的种种情感体验,化作连珠炮般的问题,不断命令你去揣测、建构,从而唤起我们久已荒废的情感触觉。

其次,这本书的操作性很强。他把故事所可能蕴含的方方面面,讲得非常全面,且类别清晰,随手可查——对于这种操作手册类的书,我强烈建议阅读实体版而非电子版,因为电子版唯一不方便的就是特定内容的查阅。正如第一条所说,他不是教你怎么写,而是把故事所涉及的某一部分你要考虑的各种问题都给你提出来,让你从各个方面考虑周全,尽可能堵住故事的各种潜在bug,滴水不漏。构思一场戏时,随手翻到特定内容,挨个问题进行思考,绝对超有帮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把“人物”放在了第一位,“人物”是所有故事的核心,灵魂!故事结构可以学,观点和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到处都是,但如何走进一个人物的内心灵魂,对我而言才是最难的。像我这种这么多年一直浸淫在学校里的人,在与人打交道上面是非常懒惰的——而优秀的故事家必须要对行行色色的人进行观察,交流!故事归根结底是写人!具体的“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本书虽然共分人物,悬念,冲突三部分,但篇幅的一多半全部是教你如何写人物,这与我之前对这本书大概只是工具性的教你怎么铺排情节和悬念的预期完全不一样。所以,永远记住,不要把情绪或观点放在第一位,要让具体的人带着戏的情绪和观点走,要让角色活灵活现的立起来,这才是永远的第一位!这也是对我最大的挑战。

《情节!情节!》读后感(五):好作品的标准——Leo鉴书111

无论是否为专业作家,人人都希望自己写出好作品。

本书作者是个文学经纪人,当然应该知道好作品的标准。过去五年里读过5000部原稿,他在《情节!情节!》中把从这些作品中学到的东西全部系统展示出来,希望给想从事写作的朋友一些帮助,像他在前方中说的“这是一个投桃报李的时刻”。如此看来,本书很值得一读。

那么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值得一读,卖的好还是其它什么?以前我也拿这个做标准,读了本书之后发现其实都不太对。有些作品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世代流传,有些作品好评很多但是销售不佳,有些作品叫座不叫好卖的多但是质量并不被评价和读者看好。最后的答案是:他们全都是杰出 的作品。每一种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就,不应该素质为评判的标准。作者只要专注于创新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并且不断超越自我就好了。

杰出的作品是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写出的最好的作品。

本书讲到的是写作技巧,但是给我启发最大的其实是上面这点。因为出版过4本书,我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不是越发有信心而是越来越没有底——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虽然还能收到读者的邮件和肯定,但是“我应该写吗?已经有那么多书”的疑问时刻伴随着我。本书帮我解开了这个谜。已经出版的书就是我当时能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了。接下来,我会尽力写出更多的内容。

全书从人物、经历、悬念、冲突、上下文等几个方面列出了各种不同的可能和写法,每章后现还有练习若干。算是有理论,有实践和练习的写作手册,可以在写作小说或者其它作品时做案头书,随时拿来查阅。

众多技巧之中,给我启发很大的就是“清单练习”,比如:把人物可能的性格列成清楚,把他可能做的事情列个清单,把事情可能发生的地点列个清单,然后做有效结合。这种方法,我在要不要换工作时用过,从没想到动作到写作之中。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非常感谢!

最后,只有讲故事的欲望是不够的,想做到这点我们还需要有构建故事情节的能力和方法,而本书恰好是从这方面分享经验,动作得当将把我们的写作过程变得更加有意思,无论是写小说、纪实文学还是其他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