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垮掉的一代》的读后感大全

《垮掉的一代》的读后感大全

《垮掉的一代》是一本由(美)杰克·凯鲁亚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垮掉的一代》读后感(一):茫然的一代

看了第一篇书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确实,Beat Generation不应译做垮掉的一代,而应译为茫然的一代。这一代的人既平庸得活着,又想努力搞懂生命、宗教等宏伟的问题,这一代的人既厌恶懒鬼,又想自己充当那个懒鬼,这一代的人既要坚持第三选不放,又思前顾后乱押号。他们纠结着,他们茫然着。

书中最后一页的对话为点睛之笔。

欧文

……

巴克在星光下吹笛子

保罗

我弄不懂是为什么

欧文

一定是因为什么……他在努力弄懂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到底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你知道……这世界就是那形式,这事只能这样说,唔?

巴克贯穿了这部剧的每一幕,是头号的主人公,在经历了这内容丰富的一天——早上的胡言乱语、赛马的混乱、与主教的对话——后,他不知所措,“担心迷茫的堕落”,虽然一知半解的信仰佛教,却不知路在何方。凯鲁亚克曾经说过,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于是巴克吹起笛子,进行自我的忏悔与救赎。

此书评分不高,很大的一个原因归咎于其语言风格,本身散漫个人化的语言加上稍显蹩脚的翻译导致了语句的反常。

《垮掉的一代》读后感(二):纠结人生

如果不借以霍姆斯的序和“beat generation”的英文原词,恐怕会很难读懂这本书好在哪里。

“垮掉”这个词翻译得实在不好。并没有垮,只是内心各种矛盾乱撞的纠结。

我们这一代其实也是beat generation,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纠结”,但凯鲁克很好,他用不加装饰,没有评判,甚至心不在焉,散漫的文风向读者展示了小人物的几日生活。有他们俗气的一面,也有他们想摆脱俗气寻找意义的一面。但他们毕竟不是知识分子,对于人生的意义也只是几个好友喝酒、扯闲篇时点一点,然后又被淹没于世俗生活。现实的洪流随时准备吞噬一切。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飞速加快,各种资讯、光怪陆离的生活铺天盖地而来,如鼓点般催促(beat)着,让人越来越没有耐心。

“没有耐心是不可能得到上帝的恩宠的”,永恒是需要耐心的。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一个和耐心与永恒说再见的时代呢?这也许算是人生悲剧之一种吧?所以,凯鲁亚克说,他写作此剧本时“像一个天使回到了地面,用悲伤的眼睛观察实际的情形”。

《垮掉的一代》读后感(三):于是普茹阿玛达就要降临

阴天的房间,没有电灯,窗户打开一点,让冷空气刺激感觉,金色垂帘,彼此分离,吃完一个苹果,果肉夹在牙齿缝,角落的洗衣机,张开的口,我等待它吐露藏在肚子里被女主人忘怀的秘密。

听Rain and Tears,男人的声音有流沙的质地,松松软软的,却沉陷力十足,我一口气听了十几遍,乐队的名字美妙极了,阿弗洛迪特的孩子,那是希腊神话里的美神的后代。

读的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经典作品《垮掉的一代》。上海译文的这一版封面十分独特,上一次购它家这一套书,还是杜拉斯的《情人》,颜色是小麦金,而这一本,是芳草绿,搭配迷离三种浓淡深浅不一的红。像从一幅印象派绘画中生生截取一部分。像绵延起伏的丹霞地貌的一块区域。像风,像雨,像罂粟,像堕落的疯狂,像汹涌的执迷,像模糊的血迹,像腐朽的绿苔,像海浪,像伤痕。

我知道,文学修辞可以无穷无尽,像《红楼梦》里豪华盛宴,一道一道菜,一样一样的名目,各自又有怎样的食材,食材选自怎样的地方,需要经过怎样的工艺和手续,要加一些怎样的佐料和配菜,里头含着哪些典故和玄机……

生活却往往并非一板一眼,有备而来,反而时时如荒岛飘零,支离破碎,呈现出混乱,随意,无序,盲目的特征,亢奋与消沉齐飞,空洞的笑声共抑郁的眼泪一色。

《垮掉的一代》这部作家一夜之间挥笔写就的三幕剧就表现出这种生活的无序性,任意性,空虚盲目性的色彩——生命的奥义,人们的精神处境,是遵循“及时行乐”的原则,至于“行乐”最终所要抵达的去处,至于“行乐”背后深层的意义,人生在世的意义,始寻不到答疑的谜底——这就是生命,其纯粹的简单性,以及最深沉的复杂性。

在作品当中出现的人,都不重要。你不会觉得哪一个人是真正的主角,是作家着力渴望勾勒的形象。无论是汤米,米洛,斯利姆,还是维基,或者主教。他们存在的意义,是共同渲染出一种氛围,一种气质,一种色调——时代的氛围,时代的气质,时代的色调。

他们欢笑取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每个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构成时代震耳欲聋的一出交响曲。他们为了取乐而取乐,他们以为取乐就是生命的真谛,所以他们下棋,酗酒,赌马,吸食鸦片,追求漂亮姑娘,他们漫无边际地谈论诗歌,音乐,电影,甚至宗教,然而他们并不能从这些上层建筑里,寻觅灵魂的沉静。

像菲茨杰拉德“主宰”的二十年代的“爵士乐时代”,人们沉浸在经济繁华的云烟迷梦中,无法脱身,不能自拔,被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香草美人,狂欢歌舞所浸淫,仿佛这就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

他们当中自然有人与众不同,但时代的作用是强大的,因为有一种力量,叫泥沙俱下,当洪水奔腾狂泻下来,不会因为你是珍珠而岿然不动,得以幸免。

凯鲁亚克领衔的,则是以他的这部作品命名的“垮掉的一代”,像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里折射出的“迷惘的一代”,30年代是“红色年代”,后来的“梦魇时代”(又称“垃圾年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而生活在这种特殊时代风气里的人,当他有了创作的渴望,想要去表达内心的诉求,要么是讴歌,要么是揭露,要么是宣告,要么是讨伐,总之,必定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理所当然的,一个时代便有了一个时代的作家。

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时期正值美国的50年代,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平息,集中营和原子弹带来的伤痕和阴影还记忆犹新,随之而来的是美苏之间的“冷战”格局,为了增强本国实力,美国大力发展经济,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前所未有地改善,但是与汹涌发展的物质生活相伴随的精神生活却呈现出混乱颓靡,空虚堕落的状态。

在表面看似平静的“冷战”格局的掩盖之下,人们的内心其实躁动不安,进入彻底的反叛状态,而凯鲁亚克的这部作品即是对这一“时代风气”的揭露,所以在他的书里,充斥着酗酒,吸毒,游戏等“不健康状态”的生活方式。

书里的男男女女,往往表现出一种消极空虚的精神气质,盲目地聚会,从这个聚会到达另一个聚会,漫无边际,其实自说自话地谈笑风生,谁也不了解对方真实的心情,到赌马场碰运气,从一个人的家里去到另一个人的家里,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是从何时何地开始,又将抵达怎样的尽头。

戏剧的结束,夜幕降临,曲终人散,睡意弥漫着房间,巴克一个人,带着睡袋,去外面过夜,在星光下吹笛子,睡在房间里面的欧文和保罗一起讨论巴克吹笛子的动机。

欧文说:“一定是因为……他在努力弄懂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到底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你知道……这世界就是那形式,这是只能那样说……”

大多数时候,他们一哄而上地“狂欢”,但也会在偶尔的时候质问自己,也询问他人,这种生命状态的意义,能不能离开“此地”,到达“彼岸”,能不能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但是没有人会给他们答案,代表着基督教教义,代表着智慧的主教也不能够,他自己都像是一条摇摇摆摆,不能自已,不由自主的“蛇”。

这是时代的圈套,这是时代的藩篱,每个人在上帝的眼中,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蚁穴”。因此,巴克那从夜色里飘来的笛声,在这样的情境下浮现,便分外令人觉着一种落寞,冷清,绝望,与苍凉。

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代,我们不曾设身处地感受过那种堕落迷狂的年轻岁月——我们从小被教导着遵守纪律,学校纪律,家庭纪律,社会纪律。毒品,犯罪,赌博,甚至抽烟,酗酒都是被尽其所能地“屏蔽”在我们能够染指的范围之外的。

在我的青春岁月,染发和刺青已经是大人眼里的堕落,行为不端,更何况是别的“消遣”,那已经是能够使长辈闻之色变,暴跳如雷的“禁区”。

所以,我们被迫地生活在这种“纯净”的世界,我们不敢彻头彻尾地疯狂,所以我们无法品尝到那种令人头晕目眩的堕落之后的荒凉,也就是说,对于这本书里的年轻人,虽然他们的身份如我们一般普通,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却让我们无法心生共鸣,只能像看一部电影般走马观花,而且是那种年深月久,又穷极无聊的电影。

也许,这是这部作品在豆瓣上普遍评分不高的原因。

另外,人物之间时不时前言不搭后语的对白,赌马的专业术语,或者说行话,还有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充满宗教意味的话语,构成了另一堵阻碍文学共鸣的“高墙”。

这些,也都是为着揭示生活的某种漫无边际的空虚,支离破碎的混乱,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隔阂与疏离。

合上书页以后,我居然心生悔意,也许我应当读完那本更加为人称道的《在路上》以后,再来体验一回这本书里的绝望的“升起与坠落”。

在书的第110页,第三幕的部分,主教对巴克及欧文等说:“这样人就遭遇成为布拉斯塔(瑜伽舞者,而非专心修行瑜伽的人)的危险,也就是不再实行瑜伽修行法,于是普茹阿玛达就要降临,它的意思是心灵迷茫——”

普茹阿玛达,原文为Pramada,指“不专注,心不在焉。这种不专心又进一步分为三种:冷漠,惰性和分心。”

而普茹阿玛达,正是蔓延在这种时代空气里的,无边无际,如影随形的微型颗粒,伴随着人们的呼吸,此起彼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