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100字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100字

《科学的反革命》是一本由(英国)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一):有感

不如改叫“圣西门改变世界”,哈哈。对唯科学主义如何延伸出来历史主义分析得鞭辟入里,以前还以为有两种历史主义(宿命论与相对论),结果其实都是一种,都是把历史当作自然客体—整体的结果。经常与语言学对比挺有意思的,不过引用的都是萨丕尔,毕竟结构主义语言学当然不会对他胃口。

然而不认同小标题“理性滥用……”,对这个事儿的看法我以为有三种程度,第一种也是最低的是看出来所谓“世界不是理性的”,因而高调宣扬情感与意志的作用,传统的生命哲学与庸俗存在主义在这个程度,哈耶克也是,这个在思想史上可以说是对传统理性认识论至上主义的反动;第二个程度是看出那僭越了理性之名的东西其实本身是意志,理性终归是好的,没有什么“僭妄”,只有潜藏在其下的“意志”的“僭妄”,尼采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点了;最后是进一步看出理性与意志不是割裂的,不是要总是抬一个再打倒另一个,而是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张力,这就是理性与意志(情感)的辩证法。

此书可与罗斯巴德《科学的外衣》(文章)对读。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二):一把短剑挑巨龙

不要先看非主流的书,即使作者是诺奖获得者,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重要的一个经验。本书不是哈耶克思想的主干,篇幅也小,而它的敌人——唯科学主义——之强大,让它显得更加没有说服力。就像面对巨龙挥舞短剑的小孩,如果没有主角光环,没有第一人称视角,那么整个画面看起来难免荒诞和可笑。

《哈耶克传》的中文译本作者秋风说“读思想大师的原典固然必要,但这事也跟吃汤圆差不多,若是只吃汤圆不喝汤,是会失去很多味道的”。我想说的是,第一本哈耶克就是《科学的反革命》,等同于上来先喝汤,根本无法知道汤圆的滋味,一不小心还会产生“不过如此”的偏见。

其实,这本书的意义,必须抛开内容才可见。《科学的反革命》的精神内核,在于向当时和未来的主流的思潮发出警告。而直到哈耶克的晚年,他也始终坚持这一点,在1974年诺奖的颁奖晚宴上,他直言反对设置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出于一种担心,“这样一个奖项会使更多的人追逐科学的时髦”,他提醒经济学诺奖获得者要警惕“知识的僭妄”,不要在自己专业能力之外发表公共意见。可见,哈耶克唱反调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知识分子的守望。光凭这一点,就值得敬佩。

哈耶克最大的成就在经济学领域,40岁之后转向了政治和法律。对于将知识和自由作为毕生追求的人,涉足哲学领域几乎是必然。他在本书第二部分第十六节中梳理了孔德从政治学转向哲学的心路历程,“只有通过重新组织一切知识,打好精神基础之后,才能做到从政治上重新组织社会”。大胆揣测,这恐怕也是哈耶克写下这本《科学反革命》的动机,为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寻求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书中有些地方重复啰嗦,有些地方论证逻辑断裂,实难称得上佳作。但必须再次强调的是,这样的评论仅限于本书,不上升哈耶克本人。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三):理性为什么会被滥用

这是一本检讨人类理性滥用史的巨著,作者通过对过去的梳理,回答了20世纪种种苦难的根源。

现代世界最伟大的进步,在于人类极大地发展了工具理性,这使我们免于饥饿、贫穷,我们对宏观世界和自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让地球变成了一个“村”。

然而,理性真的是万能的吗?伴随着生活的极大改善,我们心中的虚妄也在与时俱进。我们将古代的知识斥为愚昧、落后,认为信仰是迷信,我们将一切问题的最终裁判权交给了科学,我们认为,越理性的世界就越完美,同时也就越良善。

然而,科学面对的是客观世界,一个实验,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是可重复的,一个理论,对于场中任何一点,都有100%效验。可这样的确定性,并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唐朝的人和今天的人想法完全不同,同样的实验,在两个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中,结果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每个参与的个体都带有主动性,当你告知一个人,说你成了实验对象时,他的反应是不可预料的,他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和他不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两者测量的结果完全不同!

由于受测主体本身会根据信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客观上,我们无法准确测量,甚至难以准确定义,那么,物理世界所存在的规律,真的也存在于人文世界中吗?

但,时代大潮风起云涌,将科学的方法用于人文领域成了一时的风尚,我们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是必然的,可既提供不了数据分析,也拿不出实验报告,于是,不经实证,只要能自圆其说,便被误会成了“科学”。我们基于合理性设计出美好的乌托邦,可现实却是怎么也实现不了。

人类的观念善于形成自圆其说、自我说服的结构,然而,没有实证与统计的支撑,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我们铸成大错时,我们却以为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让人类的20世纪如此血泪斑斑。

不否认,人文世界可能确实存在规律,但如果它不能被实证,不能在逻辑上被周延,那么,它就很可能将我们带入幻觉之中。既然人文世界的测量与实证还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困境,那么,面对任何理论、任何学说,都应兼听则明,决不能奉为静止的、僵死的经典。

本书思想深邃,能用通俗的语言展现人类思想的奥妙,实为不可多得之经典。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四):工业党打脸者的福音

一、问题:唯科学主义的霸道阻碍着理解社会方面的进步。(p12)

二、科学本质:

打破并取代我们的感觉性质所呈现的分类体系。(p14)

独立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或行为去研究事物。(p19)

三、社会研究的本质:

研究人的行为,目的世界是许多人的行为在无意间产生的或未经设计的结果。(p21)

研究人的思维与信念。(p25)

观念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方法。(p33)是建立个人之间可能的关系结构的要素。(p37)

自发的行为累积创造了制度。(p38)

四、错误的方法论: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和历史主义

(一)

驳:

客观主义——将精神现象简化为物理过程。(p47)

行为主义——不考虑质,只考虑量。(p48)

立:

解释精神现象可以,解释精神现象的产生则毫无意义。(p47)

(二)

驳:

集体主义——把社会或经济或特定产业、阶级、国家,视为一个有着严格规定的客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整体运行,从而发现规律。(p51)

“观念实在论”。(p52)

立:

社会科学并不研究“既定”整体,它的任务是通过用常见因素建构各种模式,来建立这种整体。(p54)

(三)

驳:

1)历史主义——历史是一种对社会的经验研究,从中将会产生出终极性的通则。(p64)

2)人类心智是可变的。(p75)

立:

1)历史事件复合体是多面的,有相对性。同一个历史事件能够成为无数个不同的思考对象。(p68)历史事件从来就不是既定的整体,而是人们利用其中那些能够直接感知的要素重建的,是一个关系结构。(p69)人类历史是不计其数的人类心智相互作用的结果。(p72)

2)我们能够合理的加以讨论的心智,本身就是跟我们自身的心智相似。谈论心智,就是解释我们根据各种范畴所观察到的东西,而这些范畴正是在我们心智中运行着。(p76)

(四)

驳:

集体主义者信奉社会高于个人,因此赞美个人理性,要求伟大头脑的控制。(p85)

立:

个人主义者认识到个人理性有限,所以提倡自由,认为是使人际互动过程的力量得到最充分发挥的手段。(p85)

五、结论:

人类的理性要理性地理解自身的局限性。(p91)

良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利用某种机制,把具体的决策留给拥有这种知识的人去做,并为此向他们提供有关一般环境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最好地利用只有他们自己了解的哪些具体条件。(p100)

自发高于自觉。

六:唯科学主义的发展脉络

巴黎综合工科学院(拉格朗日 孔多塞 居维叶 伏尔泰)

圣西门,黑格尔

梯叶里,孔德

马克思

《科学的反革命》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理论性较强的一本书。

第一部分 唯科学主义与社会研究 一、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1.所有科学的概念和观点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2.与此同时,要反对矫枉过正 二、自然科学的问题与方法 1.科学的大多数观念,是一些人同另一些人的关系(斗争)中,我们对其行为解释中形成的(一方打倒另一方?),但容易形成唯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阻碍着人们对社会理解等方面的进步。 2.科学进步的障碍: 学者们日益习惯于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分析别人的意见上(难以创新) 相信事物观念具有某种先验的实在性。(先验) 所有人都最初都是参照自己的形象去解释外部世界(先入为主) 3.科学所做的事:科学打破并取代我们的感觉性质所呈现的分类体系。 具体过程:认识到感知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不统一)→用新的认识代替感知(需证明/证伪) 4.科学所研究的世界,不是我们既有观念或感觉的世界。它致力于我们有关外部世界的全部经验重新加以组织,用另一种事物分类去代替它们。(打破原有感性观念,用理性客观以证伪的观点代替以往观点)。 人类形成的感知等不是科学的研究对象,科学是改变人与物的关系的一个连续性过程。 科学具有客观性,要克服主观性 5.在科学完成它工作之前(即对人类智力进行解释),人们的思维过程、感知想法等都是科学所需倚赖的素材。 三、社会科学素材的主观性 1.社会研究是研究人的行为,目的是解释许多人的行为在无意间产生的或未经设计的结果。 2.狭义的社会科学,即道德科学,研究人类自觉或经过反思的行为,即人们的选择性行为,这与自然科学有本质上的不同。 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认识世界,但不利用这种经验类比是不可能解释人类行为的。大多数人类行为不是客观事实,不能从自然角度定义它们。在涉及人类行为时,物只能是行为人所认为的物。(主观性) 4.相对意义上,自然科学方法是客观的,社会科学方法是主观的。 社会科学的事实仅仅是意见,是我们所研究其行为的那些人所持的意见。 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个人思维现象或精神现象,而不是直接研究物质现象(即研究主观的人而不是客观的物)。 不要把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共同知识当做外部世界的属性。(切莫把感性当做理性) 客观与主观意义区别不明显,可用“赋予的”代替客观的。 5.作者认为,经济是在主观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为对于经济的定义不能从客观的角度,而只能参造人类的意图。 对于经济学内的相关定义,它们是无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区分的,而只能基于对人类行为意图的了解之上。 经济学有关定律都是基于一定前提假期之上,不具有普适性。 6.我们所了解的现实社会,是由人们所持有的各种观念和想法形成的。我们能够认识对我们有意义的社会现象,仅仅因为它们反映在人们的心智当中。 7.人们的行为是基于他的观点、价值观,而观点价值观等有具有主观性,因此人类行为等(统称为社会科学素材)是不具备客观性的。 8.很显然,作者的大部分观点是基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 四、社会科学的个人主义和“综合”方法 1.观念在社会科学中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有关这种现象的观念。我们必须区分构成研究现象的观念和我们打算解释行为人所持有的有关这种现象的观念。 2.社会科学:观点、态度等构成了要素→组合要素来重建复杂现象(方法是综合的) 自然科学:从现象入手→反过来推导构成要素(方法是分析的) 3.个人信念态度等不是我们的解释对象,只是我们用来重建各种关系结构的要素。社会科学中分析个人思想,目的并不在于解释这种思想,而只是区分各种要素的类型,在重建社会关系的不同模式时必须要考虑这些要素。 4.“秩序”:社会现象中除了存在自觉涉及的秩序外还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秩序。 人们在一个地区的活动逐渐遵守某种明确的模式,虽然它是许多人仔细考虑的结果,却不是任何人设计的结果。(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能够理解过程和原因,但是我们却从未站在观察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对历史过程的任何解释中都包含着有关能够完成某种后果的某种环境的预设。 6.我们的知识不是全面的,不可能囊括一切,更不可能排除一切。它只能让我们排除某些结果,而不能使我们把范围缩小到只剩一种结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