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锦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锦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一本由张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一):唏嘘不已

#读书《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张洁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家。这篇十几万字的散文记录了张洁与母亲相处的最后两个多月的时光,从母亲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深深道出了自己的伤心、遗憾、悔恨与自责。情真意切。查了一下,张洁本人已于今年1月仙逝,唏嘘不已。

虽然读的时候有些动容,但看完之后我还是有点麻木了,没有能够很好的代入。我只是觉得,我愿意用所有的生命和力气换得两个多月的陪伴。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二):将分离作为我们人生的课题

在我的眼中,张洁还是幸福的,因为她有大量的自由时间,陪伴在母亲的病榻前,倾尽自己来照顾母亲,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而且她还有足够细腻的文字,让母亲的生命,在读者一遍遍的阅读中得以延长。 --- 久病床前无孝子,她做得已经很好了,这可能是记录文字回忆所带来的不断的反思,做儿女,陪伴父母老去,我们也是第一次。 ---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一是更加关注父母的变化,记录下来,防止我们忽略她们老去的速度。有时,我们会记录自己的甜蜜爱情,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却忘了记录下与父母短暂的相处的时间。二是 将分离作为我们人生的课题,花一点时间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陪伴他们老去,再花一点时间和他们沟通,他们所想象的老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 很容易被卷入张洁的负面情绪中,和很多读者一样 也会发现张洁和她的丈夫之间存在隔膜,读完这本书,很好奇她的爱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三):珍惜一世缘

有些亲密的感情因为太琐碎、伟大、细腻、无私而无从下笔,比如母爱。结果就像“无字碑”一样,似乎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众所周知。不过,张洁的这本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却剖开自己,通过记录母亲生命最后的时光,展现出血浓于水的不灭亲情,令人读之动容,不能不说是抒写母爱的佳作。

张洁是唯一两次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狠”。这种“狠”可以在《无字》里把男人写得体无完肤,展现出人之卑微、真实,而这种“狠”用在自己身上同样毫不留情,她的高度自省让其超然自我,在严厉地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中,把两代人的依赖与独立,理解与不理解,全然展示,让我们看到在表面上所谓“生活习惯”或“代沟”的背后,是深潜的个人史中的惯性与伤痛,无形中呼唤着更大的理解与爱。

这样的散文,从文学的角度上,重现着文学不可或缺的细致入微,感情真挚。而从思想的角度上,启示性更大,她在现身说法之下,字里行间仿佛都在告诉我们“珍惜一世缘”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四):《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老师上课推荐的书。

老实说,书名比内容更吸引我。

书的前半部分有些烦絮,读不太进去。后面写她母亲去世前做手术的事情,掏心掏肺,非常动人。作者的文笔很好,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点点滴滴都写尽了,心思特别细腻,百转千回,读来真叫人难过。我第一次像她这样“郑重其事”地面对死亡,大概是奶奶的作古吧,勾连起了我的很多回忆。

从她给母亲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托关系找人排队插号做治疗……这些事情来看,历历在目的都是“有关系真好”。所以说,人呢,那么努力地往上爬,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日后办事求人方便,真是尴尬。我想起了之前蒋学长对我说他考选调生的初衷是“为了谋求一份对自己和对家人的相对公平”,真的非常现实。这也反映了中国当前医疗环境的险恶,即便离张洁写作这个故事过去了那么多年,这些糟糕的现象不减反增。所以改革改革改革,到底在改革些什么呢?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是死在医生的误诊里?这些无能的医生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作为一个女人,张洁的一生真的惨,在婚姻的苦海里断断续续地沉浮。她和她先生的关系,在她看来或是尊重,我却感受到了男女关系的不平等。我不太能接受女性这么卑躬屈膝地为对方付出,即便是她心甘情愿。而且,她潜意识里或许也承认了自己对对方好,只是因为一直在麻烦人家,攀附男方的权势。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妈妈好一点吧。我不该在去年妈妈手术的那段时间,一直在心底埋怨她让我失去自由。做饭送饭刷碗洗衣拖地帮她洗澡,手上忙着这些事,我心里却都“呼哧呼哧”地带着怒火和怨气,这些难道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吗?我想,等到我六七十岁再来重读这本书,心境应该会很不一样。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五):亲情就是一场离别的目送

读这本书是因为书名:【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温暖而充满对旧日的回忆。

张洁用十几万字回忆母亲自身体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一个五十几岁的女儿用生命在回忆着母亲的最后时光,也深深地道出自己的悔恨,自责,伤心,遗憾。

初读这本书,不解于作者对母亲的言行,像个涉世未深叛逆的孩子:假装听不见母亲的话,和母亲暗暗较劲,处处都是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隔阂和代沟。

可是,生活中每一个子女不都曾复制过这一段历程呢?

这样的描写真实而不做作。曾几何时,习惯了看书中作者和书中的人物站在道德的高度讲述故事,完美的叙述,曲折的故事情节。但是放在生活中,却不接地气。

其实,人生,不是少时书中读到的那么光鲜亮丽,完美无瑕。

后来知道,我们要接受生命中的残缺和不完美,那样的人生才够真实。

书中这个让人心生疑惑的女儿,这个本来可以把自己塑造得形象高大的女儿在书写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

这是一本和逝去的母亲的对话,她不隐藏自己情感中的弱点,不隐藏对母亲深深地亏欠,就这么平实地娓娓道来。

她说:妈给了我一个了结我们这辈子缘分的机会,让我能够对她说一句:“妈,请您原谅我。”那是她最后对我的疼爱。也是上帝对我的恩惠,对我的了解,“他”知道我不过是要妈更好地活下去,只是我的办法过于拙劣,又急于求成。

有一日朋友谈起她的奶奶总是说自己有病,大惊小怪地惊动全家人,看病的过程劳心费力等等。她讲这些的时候语气里全是不满。

其实老年人越老越像小孩子,越发缺乏安全感。做后辈的真的要好好地体会一下老人情感的孤独和无奈,那些大惊小怪其实都是在寻找被关注不被遗忘的感觉,就像小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扯着嗓子唱歌的时候希望周围的人夸奖,希望大人们看着稚嫩的自己在台上唱歌表演,或是迈着正步走上领奖台的样子。人人都有被关注的渴望。

想到这一点就想到作者的母亲的伟大了。这个独自含辛茹苦抚养起女儿和外孙女的老人,一个人熬过了贫寒的岁月,忍耐了外孙女出国女儿再嫁后的孤独,即使是生病也处处顾及着女儿的感受,不愿意为女儿多添加烦扰。而最多的只是在临终前,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说:“我今天特别不舒服。”在女儿没有什么表示的时候就不再提起,一个人默默地吞噬着生命最后的孤独。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亲情,从来就是无法考量付出与回报的。父母的默默地付出,是一生都偿还不尽的啊。十月怀胎的辛苦,出生之时的阵痛,童年时期的悉心照料,少年时代事无巨细的体贴,青年时代孩子的叛逆和不理解,成人后代沟越发明显,两代人渐行渐远。

这一切,父母又曾控诉过吗,又曾不甘过吗?你以为是他们沉默,他们愚钝,其实你错了,他们用大爱包容了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