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读后感精选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读后感精选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一本由雪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读后感(一):值得一读的好书。

教育明明传承了几千年,但每一个新手父母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说到底,做父母的对孩子要走的路不够了解,一代相隔20年,孩子开始面对生活又是20年,父母到底能不能把孩子的未来看透彻,真是鲁迅那句话“百年树人”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读后感(二):母亲的力量会带给一个人一生的勇气

母亲才是人类基础训练的贯穿始终者,她所肩负的是一份高尚的责任,她的基本素质表现在她对社会、对人尽可能深刻的理解上。这是苏格拉底断言的,也是当代心理和教育科学一次又一次证实的。

我是母亲,我所能给予孩子的是一扇门— 一扇通向生活的最直接的大门。它要尽可能地宽敞,足以让我的孩子昂首阔步地走向属于他的那一种独特的生活。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读后感(三):好书和培训一样,不是指导,而是分享

老婆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先被我给读完了。

对教育类的书一直比较挑,没办法,现在流行的都是“实用指南”“几招教你XX”之类的书,这些我是不会去看的,一个理由:敢这么取书名的,内容都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普通需求,家长按图索骥,碰到问题随时解决,但是教出来的孩子也只能是大众眼里的“好孩子”,而一些棘手的问题,作者是不敢谈的,那我买书的意义何在呢?

好心推荐给朋友看,给我回复说“原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啊,我要能把孩子送美国留学,他自己不就就能成才了,哪还用我教育”,我没搭理她,多说话会生气的。

不去吐槽别人,就书论书,作者没有教我们怎么去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鸡毛蒜皮,她尽力的把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难题、思索、决策展示给读者,无法复制,无需复制,看得懂的人都会明白作者的用意,每个家庭现实情况都不一样,你必须全面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不少人喜欢看到一些符合自己情况的言论就当做信条一样,确认自己没问题后,孩子的成长出现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孩子,每一个决定都来源于跟风、想当然、拍脑门,亲眼见过一个家长硬生生在孩子初三上了三分之一的时候花大精力给孩子转学“名校”,理由是有人告诉他名校教学水平高,能提升孩子成绩。于是教学进度,教师风格差异之类的建议被他当做耳旁风。

摘一段书中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根据每一年龄段孩子的平均智力水平设计的,这就意味着一部分孩子‘就高’的同时,另一部分孩子‘就低’了。七岁前孩子的神经系统就像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父母的资源配置决定了这块土地的肥沃程度”

作者非常形象的描述了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平均”这一特点,孩子能力有余,条件充足,在幼儿园外为孩子配置更多资源并不是坏事;孩子学习能力有限或家庭资源有限,那上幼儿园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了,然而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幼儿园教育到底好还是不好,聪明的家长都该慎重考虑,根据自家的情况作出准确的选择。

书是好书,看得出作者是在用心分享的。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读后感(四):幼小衔接如何抢跑?看这位教师妈妈这样画起跑线

第一次拿到《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看到书名我就笑了,因为,不需要学习,不需要考证,几乎每一个女人都会成为母亲,这是女人天生的属性。但不同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不一样,作者雪松,曾任职幼师学校,做过孩子们的园长妈妈,却在全职妈妈的身份里践行了自己对教育的全部思考。

和所有妈妈一样,对孩子要不要提前识字,也是雪松需要面对的问题。在雪松还没有孩子时,曾在一所幼师学校教授“幼儿园语言教学法”,并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告诉自己的学生:不要在学龄前教孩子们识字。因为那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典型特征。有了孩子的雪松,却觉得:识字对一个学龄前孩子来说何其重要!

是什么事情,让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背弃自己原有的专业理论,转变了自己的想法?雪松的孩子正式识字是在两岁半,雪松的母亲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找来几个孩子一起学习,半年下来,雪松的儿子竟牢牢掌握了近三百个汉字,如此坚持,竟也和那些六七岁的孩子一样,几乎掌握了所学的全部汉字。如此看来,不分年龄,同一水平的孩子接受识字的能力是一样的。

后期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呢?3岁能准确无误地读出街边的店铺名称,5岁开始独立阅读大部头的书,关于恐龙的书籍他都能一本一本地读懂、读熟。

现在的幼儿园也愿意把孩子对识字的兴趣放在首位,通过故事的吸引让孩子对汉字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没有规定谁必须要会,只是一个引导,让孩子轻松的识字,而不是一刀切,也不是填鸭式的识字,我觉得这也与家长所选择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有关。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出处已经不可考了,据说是某名牌壮骨冲剂的广告词,一个卖药的广告误导了多少家长,又有多少孩子为了在起跑线上抢跑而过早担负沉重的课业?

雪松又是如何理解起跑线呢?她曾问先生:“你如何从一群年轻人中迅速判断哪一位值得重用?”他说:“给我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那个人,不管他的方法最终是否适用,但他一定是首先吸引我眼球的。他一定会引起我更多的关注。”这就是个性化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乃至整个初、高中教育,都在构建一代人知识结构的共性,而根据孩子的不同兴趣与优势智能,帮助孩子发现个性并建构独特性,这种个性化的补充教育归属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如果变成学校教育的简单延续,这是个性化教育的缺失。

所以,“起跑线”应该画在母亲的脚下,而非画给孩子。

构建个性化的幼儿园越来越多,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树叶贴画、剪纸画、折纸功课等,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进行创作,个性化得到发展,在这样的幼儿园学习的孩子是幸运的。

但仍有妈妈们抱怨:“老师教孩子就好了,还得让我们家长教,老师拿来干什么用的?”“明明上班回家很累了,因为孩子自己不会做,还得帮孩子完成功课。”作为妈妈,我们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做过什么努力呢?在起跑线的路上,妈妈们是否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任何国家的学校教育终极指向都是各级各类名校,即便上名校是唯一的出路,你也不必头破血流,仍有他途可行。

有一个妈妈的孩子在一所私立名校念小学,她跟我说她每天为几个孩子忙得晕头转向,我说不可能吧,又不是小婴儿需要人无时无刻的照顾,念小学的孩子不仅能自理,还能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她却说:“地上掉一支笔都不指望孩子能捡,因为作业写到晚上都写不完。”

原来这所私立名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给学生们布置大量的作业,孩子们除了完成作业,已经没有时间去看看周围的世界,也没有时间去学会思考了。这种小学阶段“用力”过猛的孩子,不知道升学后还会不会愿意投入的去学习呢?

雪松的这本《当我成为一个母亲》,更多的是她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其中很多刷新大众的观点,或许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或许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但她总能在这片焦虑的土壤中道出一些我们想过,却没有尝试过,我们不敢尝试过,我们钻牛角尖出不来的困惑。

你的孩子在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父亲?你的孩子对未来会有怎样的抱负?孩子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你的孩子如何会玩、会学、会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的教科书不教授的内容,也只有母亲,才能带着孩子去面对这些问题。雪松说:“我相信,今天的母亲能看多远,她们的孩子未来就可能走多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