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别让培训的钱打水漂读后感1000字

别让培训的钱打水漂读后感1000字

《别让培训的钱打水漂》是一本由景玉平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让培训的钱打水漂》读后感(一):一本有态度的书

这本书讲了很多的大道理,以及很多的“不可以”,“不能够”,但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实际的东西比较少。作者重点推出的“景式评估法”,图还是个错的,名字也怀疑是“景氏”而非“景式”,作为毕生心血,实在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编辑该挨板子。此外,实在不喜欢全文随处可见的咄咄逼人的反问句,培训人的经典态度!

不过,的确有一些创新、有用的点子,值得借鉴。

《别让培训的钱打水漂》读后感(二):十分独到的一本书

培训相关的书看过无数了。不是重新帮我梳理培训结构就是表格、空话的罗列重复,这样独特的书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文字很流畅,好似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头泡了杯茶,讲讲自己的经验,骂骂徒有虚名的“大师”,比较适合迷茫中和连迷茫都没踏入的培训专员来阅读。

喜欢这老头的“急功近利只能适得其反。凡事必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如果试图从这本分析当今培训误区、注意事项就想对培训管理、工作开展大彻大悟,估计会更易茫然不解。因为这本书只是醍醐灌顶的引子,告诉你HR也必须精通业务、真正大师的管理理论必须读读的真切之感。

空话有的,但是是比较靠谱的空话。比口号和千篇一律的培训架构管用的多。推荐下。

《别让培训的钱打水漂》读后感(三):一个讲师老头对培训的意见

一些笔记

推荐书籍:

1、心理学书籍

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三版)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美】蒂姆、彼得森著,钟谷兰译 《人的行为与组织管理》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美】飞利浦.津八多 迈克尔.利佩著 邓羽 肖莉 唐小艳译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美】卡萝尔.韦德 卡萝尔.塔佛瑞斯著 白学军译 《心理学的邀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社科类书籍:

【美】内格尔著 宝树译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

【英】罗素著 何兆武译 《哲学问题》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邬昆如主编 《哲学入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德】叔本华著 李成铭译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3

最常见的10个培训误区:

1、 把流程体系当成管理体系运行

2、 月亮走,我也走,培训跟着感觉走(领导、中介、自我)

3、 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4、 逻辑、层次不考虑,能够交差就有戏

只要合意,不讲逻辑

追求形式,不讲效果

文字雷人,不求质量

5、 有互动的课程就是好课程

6、 对培训效果一味追求立竿见影

7、 成也好,败也好,员工满意就是好

8、 你明白,他明白,其实谁都没明白

9、 培训虽纠结,但是它万能

10、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评估)

了解老师的信息:

1、 在你的成人教育的职业生涯中,最感得意的课是哪一次?内容是什么?人员组成有哪些?成就感的来源是什么?

2、 在你成人教育的职业生涯中,最感失败的课是哪一次?为什么?

3、 你有没有遇到过课堂危机?你是如何解决的?

4、 你有没有遇到过企业要求改动你课件的事情?你的态度如何?

5、 如果有学员队你课程中的某些论点提出疑义,你会如何处理?

6、 如果你因某种原因导致讲课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你会如何对待?

培训需求

1、 员工行为偏离企业规范的程度

2、 企业理想现状与实际情况的差距

3、 工作绩效考核差距

4、 员工个人工作及职业发展需求

5、 从企业现状中找需求

行为转变的措施:

1、 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将学员每次培训的表现、学习态度以及改变计划记录在案。对比历次的培训情况,找出学员的细微变化并分析原因;确定标杆学员,为发挥“榜样的力量”奠定基础;向学员的部门领导寻求支持,达到部门帮助与组织培训的有机结合。

2、 强化行为转化的控制力度,明确规定对学有所成的学员给予鼓励,对多次参加培训却毫无长进的学员,进行教育或调离工作岗位

3、 在企业内部设立展板,用温馨而关怀的语言提醒员工“言必信,行必果”,如“培训后,你已经有所收获,是否正在落实”等。

4、 第四,每次培训后,参训部门的领导要给学员创造实践与改变的机会,允许反复,并要经常检查学员学以致用的效果

5、 将部门晨会上的空洞的口号激励改变为与培训有关的内容,进行正鼓励

6、 各部门大力配合培训工作,绘制员工培训行为转化进度表,每周进行自检自查。

培训评估五个层面

1、 定位层面(培训需求分析阶段)

2、 反应层面(培训准备阶段)

3、 学习层面(培训现场阶段)

1、 请学习者在培训课程结束时填写评估表(无须涉及讲师的问题,主要是评估课程对学员有哪些触动和启发,要正面地加以引导)

2、 培训开始时,让学习者谈谈他们希望学到什么;培训时,让他们回顾自己最初设定的学习目标,并讨论究竟学到了什么

3、 不断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阐述他们是如何理解概念的,并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概念

4、 每讲完一个新技能或新概念就进行小测试,确保每个学习者都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5、 回顾学习结果,让学习者证明自己取得的学习成果

6、 培训结束后,让学习者花5-10分钟时间写一写他们如何运用学习成果,以及什么时候运用。

7、 观察已培训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新技能或新知识的使用情况。

8、 比较员工培训前后的表现。

9、 让学习者写下培训中哪些内容对他们的工作最有用,哪些内容最没用。

10、 交给学习者一项工作任务,要求他们使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去完成。完成任务后,与每位学习者交谈,指出不足,督促他们加强学习。

4、 行为层面(跟进管理阶段)

5、 结果层面(培训效果阶段

跟进管理中促进培训行为转化的方法

1、 抓两头,带中间

在批评反面典型时,必须采取单独约见的方式,指出其在学用结合上的差距,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对于正面典型,要及时通过各种宣传平台给予肯定。

2、 鞭打快牛

对在学以致用上表现比较好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正激励方法。比如:各类会议上的口头表扬、内刊赞美、重要领导接见、给予阶段性物质奖励等。

3、 以点带面

以跟进管理的学员作为落实培训效果的具体典型,带动其他学员,共同实现培训效果的转化。

4、 制造快感体会

在培训结束后,给学员提供能活得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创造体验的活动,使学员经常处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快感中。比如让参训人员和高层技术人员一起搞一些简单的革新活动,委派学员干一些与培训内容相关而平常又没有机会接触的工作,参与部门经营决策等。

5、 组织同期学员交流心得

在课程结束3-4周后,安排学员共同交流心得体会,汇报回任后将培训知识学以致用的收获(每人3-5分钟),邀请部门领导参加。

6、 组织技能比赛

在课程结束6个月后,组织技能比赛活动,由部门推荐学员参加。对不同的培训项目,采取不同的比赛形式。如评选销售冠军、沟通高手、合作能人、管理大师、操作冠军、增效先锋、创新奇人等。

培训评估全程控制

1、 培训结业时的评估方法

企业必须在培训结业时,向学员显示出对培训的决心与重视程度,为后期的跟进管理打好基础,更为培训效果的转化工作奠定心理基础。

培训结业时必须进行学员评定,可以以资证管理的形式评定,也可以采用评选优秀学员的形式。

2、 学员回任后的评估方法

1) 回任30天后,培训组织部门汇总跟进管理的各类信息,尤其是能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的实例。比如,是否因为培训而取得了成绩?未培训前的状况如何?所有参训员工的部门是否均有变化?变化在哪里?变化不明显的部门有多少?哪些工作没有明显的提高?原因何在?

2) 培训组织部门要走访参训员工的主管及直接上级,对比各种结论进行论证与核实。如员工在培训结束后有哪些具体应用?这些应用对他本人或部门的工作有多大程度的帮助?哪些成功的应用案例是可以推广的?

3) 教育委员会组织全体成员对回任评估进行审查和确定,看是否达到了预测目标?还存在哪些差距?差距在哪里?造成差距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方面证明培训和工作是最不相关的?培训前和培训后学员有哪些明显变化?

3、 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

1) 指标

骨干员工流失率、人均产值增长率、成本节约、客户满意度、员工能力的提高

2) 评估方法

学员自测评估、班组鉴定、直接领导鉴定、工作绩效比较、工作精神状态比较

4、 培训效果的评估时机

1、 培训结束后1周

根据各方面的反响和收集到的学员体会、行为改变计划,评估学员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吸收或者记住了多少课程内容,对自己行为改变是否强烈,等等。

2、 在行为转化促动期进行评估

针对学员对工作行为和在职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估,而且要注重巩固培训效果的转化。

3、 在行为转化巩固期进行评估

总结巩固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表现突出的学员进行表扬和适当奖励,让他们在一定的场合介绍自己的经验。通过对优秀学员的表彰,不断激励其他学员向先进看齐,保持旺盛的士气。对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要检查问题的根源所在,看是组织的问题还是学员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偏,以此加大巩固培训效果的力度。

4、 考验期的评估

召开座谈会、表彰会,将评估结果介绍给学员,一是鼓舞士气,二是培养未参加过培训的员工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次与培训内容有关的技能比赛,给优秀者冠以各类称号,以示鼓励,从而继续巩固成果,争取在习惯养成期使学员完全适应企业培训的需求

5、 稳定期的评估

相关部门最初对任何与目标行为相类似的行为都要给予奖赏,然后逐步提高标准,只对接近目标行为的给予奖赏,最后,只有在目标行为真正出现时才予以奖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