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搜神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搜神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搜神记》是一本由马银琴 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4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搜神记》读后感(一):就当是看故事会看神话故事吧

说实话 这本书我是当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 故事会等杂志类看完的

太熟悉的民间传说 神话故事氛围了

不能说不好 经典流传下来总归是有他的理由的

但是也真心没汲取到什么营养 纯消遣吧 就当是工于的娱乐 好过肥皂剧

《搜神记》读后感(二):笔记

(一)写作目的

干宝的写作目的在于证明神仙及幽冥世界确实存在着神鬼的威灵,如《阮瞻》写素不信鬼的阮瞻被鬼吓坏了,显然是在证明鬼神的存在――可知干宝不是有意创作小说,而是有“实录”之意。

1 揭露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

(1)《三王墓》(《干将莫邪》):结构完整,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如山中行客的侠义精神,赤的复仇者的形象。

(2)《韩凭妻》(《韩凭夫妇》):注意细节描写,通过“阴腐其衣”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何氏坚贞、机智的性格。

2 反映封建社会中,女子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紫玉》(《紫玉韩重》)

3 反映劳动人民机智、勇敢的精神:《李寄》(《李寄斩蛇》)注意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进行人物性格的描写。

《搜神记》读后感(三):母爱并非无私

《搜神记》中有好几则母亲变成乌龟(或其他水生动物)离开家庭,游进江河再不复返的故事。

隐藏在这些神话传说后的是人们的一些不足为道但确实存在、难以启齿却必须正视的欲望和诉求。

从古至今,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我们总在强调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但却很少对将目光投向母亲个人的欲求和痛苦。我们总是从孩子的视角凝视母亲,见到的永远是一个为家庭无条件牺牲的母亲,却忘记了母亲自己的声音——被一日日枯燥的家务锁在一地,缺乏自由,动必顾忌孩子的安排,静必思索一家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生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动辄十年起步,母亲是怎样想的?天然之爱过着能促使她毫无怨言地接受?

母亲是沉默的。人们总将父亲比做天,天会晴朗、会多云、会雨雪、会打雷,所以我们时时观察,事事在意。但却忘了大地和常被比作大地的母亲,她们一年四季似乎缺少变化,于是就被理所当然地忽视,理所当然地养育万物,直到地心传来积蓄已久的、深沉哀恸的震颤,我们才注意到她们的存在。

直到难以忍受,她们才抛夫弃子,离开家庭,去到自由的江河中,一直游,游到江水变绿。

鸡鸣将人从沉睡中唤醒,看到昏暗的天花板,听到丈夫在一旁的鼾声,意识到原来不过是一场梦境。是了,人怎么能变成乌龟呢?母亲怎么能抛弃家庭了?看了看时间,该起床做饭了,不然孩子上学要迟到了,丈夫要来不及上班了。

《搜神记》读后感(四):书人书兽志怪,世事人情小说

初中的时候学过《宋定伯捉鬼》。课本上还节选了《聊斋志异》等篇,如《促织》,选读本上的《黄英传》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定伯的大胆与狡黠,以及鬼最后变为羊的故事,与作者干宝的姓一样,让人念念不忘。为什么鬼化为了羊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什么天亮了鬼没有消失,为什么古人能看见鬼而今人看不见了,这些问题到现在都回答不上来。不过,《搜神记》不愧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与《山海经》里的短行不同,《搜神记》有纪实故事,比如“连体婴儿”、“双性人”等。也有轶闻传说,如《千日酒》。曹魏时曹操的《短歌行》曾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到东晋干宝的记述里,中山国人狄希酿造的千日酒,喝了能醉倒一千天。同乡人刘玄石嗜酒,喝了一杯酒就醉的像死去了一样,家里人哭着就把他埋葬了。三年后狄希掘墓,刘玄石大梦初醒,还以为一日之程未过。掘墓的人都笑他,不料一笑之际酒气冲鼻,也个个醉倒了三个月。这个故事可以说有趣极了。

据前言,原书三十卷在北宋末年的战乱中佚失,现行版是明朝的胡应麟从诸类书中辑录了二十卷本,未能恢复原书的本来面貌。尽管分卷条列以类相从,如卷十一的王祥、郭巨篇,后来在二十四孝中都有体现。有些地方与干宝自称的“会聚散逸,使同一贯”还是有差别的,比如卷十八的老狸等写猫篇,就与《宋大贤》等狐狸篇混在一起了,而卷二十的《义犬冢》并没有与卷十八的《狗》篇放在一起。当然,也许胡应麟是按照故事情节分类,而不是以“动物”为类吧。西晋时甲乙丙丁四部分类法初定,到东晋时虽无大的发展,但在此基础上的图书分类,干宝在初择时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可惜没办法看到它的原貌了。

蒲松龄的《聊斋自志》曾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可见深受《搜神记》的影响。至于戏曲小说,如由《董永》发展的《天仙配》,也经久不衰。《管辂》篇在《三国演义》中几乎“原文转载”,二十四孝图中也有取自本书的题材,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可见一斑。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小说可以看到当时人的风貌。尽管篇幅短小,但寥寥数字就使人物跃然纸上,有的不怕鬼神,有的为民除害,因果报应更是不爽。与后世添油加醋地描写相比,《搜神记》中的人好像更质朴,更接近“人”。

《搜神记》读后感(五):搜神很真实,荒诞一直在我们心中

中华书局这一系列的书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不用多说。

虽然注释很糟糕,但我就每晚床头看几则故事睡觉,没有太多专业的问题,所以基本上能满足我的要求。

一、真实

我们暂且不说干宝搜集编辑此书的目的,但就文化层面来说,这确实是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的真是反应,尽管荒诞不经,但在人们有限的知识水平内,能解释的就只有想象了,只有依附于事实才有说服力,只有依附于当时的朝政大事才能让人信服,只有应验了才能让人传颂,所以,帝王出生永远是霞光万丈,灵异事件永远是国朝紊乱的标志;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思想,我们不需要批判,我觉得我们怀敬畏之心就够了,何必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去批判一个两千年前万物有灵时代的讹传呢?

当然,作为宣传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有的,比如说张角起义/造反之前不也是说“苍天已死 黄天当之”吗。王莽覆灭以后忙不也是各种小道消息说他的坏话吗?董卓、曹操、司马懿之间不是也用过各种舆论战争吗?不一而足,以至于历代帝王将这些“启示”奉为圭臬,当做国之大事,以现在眼光来说颇为可笑,但又确实是一种需要啊。举个栗子吧~~

2007年或2008年的时候,湖南这边很多养猪养鸡的人亏本了,因为夏天比较热,都很容易得病,猪瘟,鸡瘟很常见,人们于是都说,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姓温的总理啊。

如果以现在的理念去批判当时思想的局限性,那就如同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时代的疯狂,我们歌颂毛主席万岁,在我父母辈眼中,那就是他们真真实实的青春,那就是那个年代的记忆。

我家住湖南,但小时候总是相信山中有老虎,有狼,夜里出来就会吃小孩,所以我总是很害怕,都不敢去院子里面撒尿。社会年轻的时候和社会成熟的时候就和一个人一样。

二、真实的荒诞

随便举第七卷的两个例子吧,第一个翟器翟食,说贵族用胡人的器具,仿胡人的饮食,预示说"胡人侵中国之前兆也"。现在又何尝不是呢,西餐厅一般是高档餐馆,小馆子也有日韩料理,银行门口趴着的是欧式的狮子,争相穿着的是外国的名牌;但是,却很少有人说这是西洋侵华之前兆了。这是时代的发展,但如果将这个放眼到十九世纪,那就又称为一场争论了。时代发展了吗,本质上并没有,单位同志每天说日本将如何如何侵略中国,但他自己用的却是日本车,我们政府一直在抵制欧美文化,却不自觉又在仿照别人。这比那个时代更荒诞了。

所以,不是我们变聪明了,只是在科学常识的掩盖下,我们的愚蠢表现的不明显了。

另外一则,晋世宁之舞,抑手以执杯盘,而反复之。歌曰:“晋世宁舞,杯盘反复。”至危也。

上次我们在搞一个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叫做心心相印五星红旗,就是请各位嘉宾将自己的手印摁在一个白板上,加之前的五颗星使之成为一面五星红旗。没想到这个活动被领导喝止了,因为这样犯了大忌,我问为何,他说,红旗怎么能是白色的呢?白色的是投降的旗帜,党政活动不能出现这种东西。尽管竭力说明红色由大家一一印上去,但也无效~~与朝政扯上关系,往往就荒诞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