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00字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00字

《我的精神家园》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一):几句话

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入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出发,什么都可以推论出来。

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二):短评写不下的书摘

这里是小说发生的地方,却不是写小说的地方。 《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来自村落,耻感文化使当事人痛苦不堪但还是要按着规矩来,村落文化是一种强制力量,个人意志不是它的对手。 不可避免、又不伤害他人的事,谈不上不道德。 真理能解决问题,真理不是别的而是人对真正的事实和力量的实事求是。而站在这种信念的对立面的,是学院式的装腔作势,是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科学便被出卖了。 我们不能保证每次研究都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但应保证他们都是处于善良的愿望。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文学的使命是制止社会变得无趣。 海明威《丧钟为谁鸣》:所有人都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科学、艺术不属于福利事业,不应以关怀弱势群体为主旨。 教室的门敞开,谁都可以听,但不该谁都提问。 科学和艺术的正途不仅不是去关怀弱势群体,而且应当去冒犯强势群体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三):初识王小波

实在找不到对应的那一本,所以只能找出同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本,大致相同,但是篇目上有一些出入。

一直没有看过王小波的书,略微有点知道他和李老师的故事,知道他是个追求有趣的人。

整本书还是看了比较久的时间,前面部分比较专业又或者说涉猎有限。于我而言,这些部分会比较难理解,一度想弃书。

我比较喜欢生活化的部分,虽然过去有些年了,但是,很多见解能感同身受,好几次看了竟然忍不住地笑。国外的生活,插队务农生活,描写得也相当有趣,越到后来,越有味道了,读完觉得此君确实如他所言,是个有趣之人。

全书的最后一篇《我的精神家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坦白地说,我也解释不大清楚,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这么一个真实不做作的人儿,老天却让他在四十多岁的年纪里早早地离开了我们,真正地觉得十分痛心,他没有能看到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也没有看到当下的影视圈,或许他会再写文吐槽。

下次,有机会,我定要读读他的小说!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四):只生欢喜不生愁

知道林曦要开线上书法课有2个月了,一直犹豫是否报名。

很喜欢她的微博“林糊糊”和公众号“林曦的小世界”,给我很多滋养和共鸣。但犹豫在于,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已经有线下老师了;三是同样线上课,贵十倍。

时间真紧。下班到家20:30,检查小朋友功课、送她入梦乡、自己洗漱好就超过22:00了,每天顶多半小时写毛笔吧,别的网购或浏览网页,真是一样都不能再干。

学费真贵。比线下老师贵3倍,比其他线上课程贵10倍。讲得再好,真有如此倍数之差,却是未必。

报,可能没有时间、可能效果不佳、可能半途而废、可能最终还是学艺不精,那么,损失一笔学费,我后悔值的上限是一笔钱。

不报,就会老想着那会是怎样一个乐园,我会错过怎样的同好和朋友,我错失了怎样的一种生活,我的后悔值将没有上限、无法估量。

也许每一个选择都会后悔,但说到底,一个是金钱的损失,一个是精神的损失。

王小波说:“我对权力没有兴趣,对钱有一些兴趣,但也不愿为它去受罪。”

我没有他那么洒脱,他说不要孩子,就不要孩子。我要养家,就不能不接受一些委屈和劳累,但如果赚的钱可以支付一些自己的喜好,也算是补偿。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一文中写到:

“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牵牛花丛中走过来了。”

在我的精神家园中,老朋友是阅读和写作,新朋友是书法和国画。我觉得它们都是美丽的牵牛花,我希望它们伴我度过美好的一生。

小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786142/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五):你的精神家园

书买了有半年,看了几个月。一开始看到李银河有点烦,看看又习惯了这个老太。这本谈了很多文艺,包括书、电影、文化、风情……无论写什么,在王小波笔下都是那么有趣。最后一篇我的精神家园里,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看到这里,之前笑过也觉得很难过。因为两年后的1997年,王小波就去世了。

他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个人尊严》)

讲到新建的灰砖城楼,他说: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提到《卖唱的人们》,在维也纳见过的最动人的街头表演,他说: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远大的前程。

回忆起住美国的往事,他的意大利邻居规整庄严的建造他的花坛,他说:屋主人虽然老了,但也不是苟活在世上。(《门前空地》)

讲到追星,他说:影迷(或称追星族)是有计划、有预谋地把自己置于一场癫狂之中。(《明星与癫狂》)

对于《承认的勇气》,他指的是承认自己【傻】的勇气。他说:有了前后两种参照,就能大体上知道什么是对的。这就是我的智慧:『有这种智慧也不配叫做智者,顶多叫个成年人。』

在《文明与反讽》中,他说:我总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得无趣。

讲到《关于幽闭型小说》,他说: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在《我看“老三届”》中,他说:人生在什么国度,赶上什么样的岁月,都不由自己来决定。还说:当语及他人时,首先该把他当个寻常人,然后再论他的善恶是非。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他说:年轻、健康,这本身就是最美丽的,用不着用化妆品来掩盖它。

说到女权,他说:真正的成就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分配来的东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