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100字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100字

《无计花间住》是一本由扬之水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一):一本有分量的书

扬之水女史笔下的著述每一本都沉甸甸的,近几年的名物考证系列更证实了其扎实的功力。这本小书是十几年前的旧作,拿来与朋友们凑趣,看似休闲,读起来并不休闲哦!年轻人慎买。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二):放眼大陆,比肩者几乎无人。

看完扬之水的《无计花间住》,对此君彻底拜服。窃以为当初读书趣文丛的《脂麻通鉴》还未如此服倒。杨先生不仅文字格调高洁,而且考据的根基扎实,更赞的是其人的通灵润泽。如今的大陆学人比肩者能有几何?意下,准备读杨先生的《梵澄先生》,再读《奢华之色》等等。

风靡一时的董桥,怕也不能与之媲美。扬之文多读全无腻烦之感,亦无端着装着之嫌。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三):难读

第一次读扬之水,感觉进了一个大坑,俞晓群先生对她赞赏有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这本《无计花间住》,从第一页开始,就是一种折磨。

太难读了,生僻字一堆接着一堆,读着读着就稀里糊涂,忙不迭的查字典,看意思,最后就跟不上了。不过,由此,确实认识了一批生僻字,这种自我折磨的过程也是淬火的过程,先把生僻字注释上,然后重新再读,或许,会轻松一些。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住。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四):累人,但是充实的过程。

这本书很美,悦目且美好的触感,小小一本,捧在手里,心情都不由得好了起来。然而读这本书得过程,确然是不轻松的。

先生语言精练,这本也是不给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似我这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读着读着,就觉得该去翻翻字典了,查查这个字那个字到底怎么读,什么意思。若是10年前,这书也就束之高阁了,那时总是懒的。而现在做完这些,回味回味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评的,竟像是回到了中学时光,想把自己填填满的充实感伴随了我的整个阅读过程。

因着这样的阅读过程,升起对扬之水先生沉心于学术的深深敬敬佩, 亦羡慕着先生埋首于群书于其中有所得——我以为那是常人通常不能抵达之地——之时刻的喜乐!

《无计花间住》读后感(五):很自我的文字

本以为这么薄薄的一本书很快就能读完,结果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里面有对词的考究与鉴赏,有对瓷器与古画的研究。后来查了一下作者,才知道原来是致力于考古及文学研究的才女……

总觉得这样一本书写的很是自我,并非是给想浅浅的了解一下便罢了的人读的。我看书总是喜欢看前言,这样就能够基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这本书翻开了竟发现没有前言,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往下翻。觉得里面更多的内容更似乎是作者看到某首词或是读过某本书后记下的一些感想,以及一些疑惑与分析,这些书也是我们通常读不到的。而集结成册似乎并非想带个人某些启发,仿佛是你看过之后倘若觉得与我所想契合便是知己,倘若不同,也作罢,因为词毕竟是一件自我的事情,无论是写还是读。

为了读这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文学史,宋词清词集都翻了出来,重新了解了一下词的兴衰过程,更是对其中提到的一些词家多番了解。由于作者在提到人的时候总是会略去大名,直接称其号,更是给无知的我又增添了一份苦恼……

我只能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是其本身的价值,而是为了读它我需要做的准备,这一本书涉猎范围太广,解析又并不精细,只是随手抛出一个东西便了结了,只好自己去找资料完善,因而其衍生价值便高了些,所获的东西都在这查找的过程中了,当真正能将这本书贯通后,想必已经为自己加码了不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