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花间词外经典读后感有感

花间词外经典读后感有感

《花间词外》是一本由刘琼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1-10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间词外》读后感(一):当花融入到文字 ---读《花间词外》

当花融入到文字 ---读《花间词外》 说到植物,这自然界的植物有许多种,唯独让多数人留连的便是花。但是当花遇到文字,当文字遇到花,总是有数不完的情愫和说不完的话题。 古人喜用花形容女色,不管是哪一种,比如用莲形容人的精神纯净,比如有“出水芙蓉”这样的形容女子的词。不管是哪一种,当花融入文字的那一刻,总是让人有说不完的话题。 喜花不分性别。大部分时候植物界的不同花种,被形容成不同形态的女子,但是,自从花语的问世,也让人间的花与文字产生了另外的连接。 当写评论时,读到好的散文集,就像这本《花间词外》总是觉得不知道用怎样的逻辑来形容书的美妙之处,却总是读起来如沐春风,这大概就是散文的妙处。 花,总是在时不时的,悄悄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植物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植物,自然的花在文字的流转中,让人总是从古到今,学会了更多的表述美妙事物的想法,也学会更多的表达意境的方式。 文字就像一个输出的导管,人的情绪在不知道如何表述时,花就像许多妙曼的人物,出现在不同的人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加的喜爱把文字与花融入到一起,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透过看花的世界,感受文字的美妙。 花,已经不单纯是光合作用下的一种植物。它代表的意义,已经被纳入情感,正因为有生命和有灵魂的植物,被我们所接纳,让我们在体味香气和美妙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精准的去感受美与陶醉。 《花间词外》带我们领略了一份关于花的世界的语言,似乎能听到不同的花的花语,让我们在情感世界的丰盈下,能够看到花这份美好,以及不同的花的背后所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精神享受。 当我们尚不谙古人用花来描绘情感与寄托相思时,当我们在买花不懂花语时,总是看着花是一样的花,除了颜色和形状,都是花,看花是花的感受。但是,当我们读懂那些文字背后关于花的注解,或许我们将看花不是花,看字不是字,看得到春天与夏雨,看得到秋风与冬雪。这大概就是花之上,词之外的魅力所在吧。 所有的生灵都是相通的,包括植物。让我们在花间领悟一切美好,让一切美好透过花的世界绽放人间。

《花间词外》读后感(二):读刘琼《花间词外》有感:一花一世界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花”的典籍和诗歌。关于“花”, 作为一个美好的意象,古人总是有很多种浪漫的表达方式,借此将个中情感发挥得淋漓。春暖花开,残春花败,一切皆为自然规律,而在诗人的妙笔之下,花可以是窈窕蹁跹的少女,也可以是一去不回的时光,可以是错过莫得的良机,也可以是月下独酌的孤寂。因为诗人们具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也将无情的花描绘出了多情的样貌,这是一种生命感受,一种情感的共享。如“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似玉如雪;又如“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的入骨相思;再如“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坠时”的凌波独立……每一种花都蕴含着不同的意义,而每一位古人又在花中找到属于自已的寄托。同一时期,不同的作者,也赋予“落花”不同的意象内涵。

近日有幸收到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刘琼老师的新作《花间词外》。

初见是被书里陈如东先生的插图所吸引,这些画作亲切淳朴,饱含着生命活动,充满着繁盛的、牲不息的气象,足以呼起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神往。苏轼言:“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绘画的意境同是,无论是清朗淡雅,还是浓烈艳丽,展现给观者的,均是赏心悦目的美丽。

刘琼老师将十二种花与古诗词相互融合交错,告诉我们十二种不同的花在古人眼里的世界。花之香气仿佛从书中蔓延,在屋中氤氲。

作者不仅在书中记叙了自己的经历,分析古人的诗词,并且教会读者关于诗词中意象的理解。我觉得这点很值得读者去学习研究。《周易。系辞》中有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 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古人体会到, 要把心中的意思说出来,就依靠象。诗人把心中的意念,寄托于具象与非具象的艺术形象之中,表达出人生感受,使意象成象,并以这个艺术形象去诉诸读者,感动读者,唤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的花又是何花呢……

《花间词外》读后感(三):作者讲知识是力量,审美知识也是力量。

作者应该是一位很多情的人,感觉她在带着她自己的情感来看诗宋,细细去体会作者的浪漫,天真,情致,突然就会觉得诗词都活跃了起来,不再是传统记忆里小学课上读诗释义的那样一般刻板了。

仔细回想,在这个中国文化渐渐不敌金钱房车的时代,读到一本通俗具体又感人的诗词书籍是多么难得,多次在清晨翻开,看到美的诗句,美的话语,每每被它迷得晕头转向,赞叹不已。

全书涉及的诗词的风格从田园到花间,各有千秋,精彩纷呈。荡漾在先辈们灵巧的词句里,着实是种享受,也谈不上喜欢谁,讨厌谁,因为每个人的文字都是某一刻的真实感受,只是表达得更为传神、动人。不娇柔,不造作,直抒心意,能将个体的生命经验同人类和宇宙的生命经验联系起来,胸膛就能变得极为宽广,也就能体会到王国维所说的三重境界。这么说来,我们是幸运的,在享受诗句里能学到如此之多。

全书最为感触的篇章莫过于“不作天仙作水仙”,作者讲到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嫁给了作者的一位前同事。称:“郎才女貌,是那个年代的传奇“。后来,价值标准变了,审美口味也变了。在当代文化语境里,风花雪月,连在一起,似乎具有特殊的指代,且含贬损之时。但是风还是风、花还是花、雪还是雪、月还是月。

作者讲知识是力量,审美知识也是力量,由此展开:上马挎刀杀敌、下马调琴吟诗都是在讲力量,而无有不同。更大的意义是说力量必须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值得付出的对象。只有有这样一个对象,生命怎么去受苦,都是快乐。在这种付出中,生命会饱满,获得意义,如果找不到这个对象,反而是悲哀的。

看到书的最后,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前觉得这句诗看起来在平常不过了,白话的不需要任何注解。可这精简的几个字简单直接的说出了作者的诗性思维。她能从平凡的细节体会到独特的感受,将之放大延伸,提炼出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产生共鸣。

文化的流传和保存,在于它存在于大众的生活中,而不是束之高阁的高深。

《花间词外》读后感(四):让古典诗词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雷蒙德·卡佛曾说:“ 当我碰触一朵花,我也碰触到无限永恒。”植物不仅能观赏性地意趣,更能带来正能量,摆弄植物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与植物互动的时光里,我们的心总能够沉静下来。

而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不仅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也像一股清流,浸润人的心灵。

我们看过无数描写植物或者描写诗词的散文,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却之少之又少。作家刘琼将古典诗词中的草木入题,探讨草木中的文学与艺术,及其与生活与人生的隐秘关联。看似旁逸斜出、旁搜远绍,却彰显了传统诗词的清婉逸趣。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让诗词歌赋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那么刘琼老师《花间词外》这本书更好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

比如写《采菊东篱下》这篇,介绍了作者陶渊明的背景身世,谈到王羲之的书法、桃林、菊花和桂花做的甜点、酒等等,就是以天合天,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入到她写的花花草草、记忆中的词。

诗词配上就好的音乐可以让诗词推广的更远。我记得几年前乡村教师梁俊为大山的孩子改编的《苔》走红。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朝诗人袁枚写的一首诗改编的音乐,一首挺不起眼的小诗,写了一种不起眼的植物,孤独了三百年。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了。

这首曲子告诉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希望的种子就这样深耕在孩子心中,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

我想,这就是植物和古诗词相结合的魅力。

植物除了提供生存必需的各种营养,还提供和生产人类的审美对象。因此,作者认为“探讨生物演化,如果换个角度,植物其实要比人高级得多,人对植物的依赖要远远大于植物对人的需求。”

去冬今春让大家谈之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能够开出的药方基本上都与植物有关,比如“莲花”。而植物因为不会言语,比动物更容易受伤害。“头顶三尺有神明”,人类伤害了大自然,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不是在眼前,就是在未来,比如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等。

书中的植物不仅是个人成长中的印记,也有生活气息的印记,增添上古典诗词,我们对那些美妙的句子有了新的感受。这可能是大家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我们特别需要像刘琼这样,她让我们能够重新去感受她所发现的光芒。

《花间词外》读后感(五):《花间词外》:在花间、词间探寻生命的本真

“花间"两字最早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因后蜀赵崇祚所选编的词集《花间集》得名。花间词是一种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中国词派,大都以婉约的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

今天读到的这本由作家、评论家刘琼出版的散文集《花间词外》,有别于单纯书写“花间词”的诗词欣赏。作者以散文的形式,围绕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十二种“花”意,每篇都以一句古诗词“花”为主题引入,探寻花中的日常感受与思考,探寻生命的本真。

《花间词外》共收录了《兰生幽谷无人识》、《落梅横笛已三更》等12篇作品,分别以兰草花、梅花、荠菜花、海棠、紫樱桃、石榴花、芙蓉、槐花、桂花、菊花、丁香、水仙为题,每篇都以古诗词命名,读起来淡雅闲适,字里行间都绽放着草木般的生命力。

因为爱,将山里兰草花栽进自家的花园,一日看三回,等待花儿绽放,然而兰草花却迟迟不开。从兰草花的“蒲苇韧如丝”到越王勾践大可安邦宁国,小可种花莳草;再到胡适的爱兰草如《希望》的小诗。作者从兰草花的不同栽培环境阐释了生命型态的差异。

海棠“从打苞到完全绽放,要经历血红、粉红、粉白三个时期,似霞似云,就像一个女人由风华正茂到容颜老去的一生。”从海棠花的绽放到婉约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正是像极了“昨夜雨疏风急,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作者也将如人的海棠,沾染上隐忍与艰辛的传奇。

“春入平原荠菜花”和“春在溪头荠菜花”是辛弃疾两首《鹧鸪天》中不同境遇下,生出的不同感受。“春入平原荠菜花”写的是荠菜花开时的繁茂状态;“春在溪头荠菜花”是知到荠菜花老了的忧伤状态。作者通过辛弃疾笔下的荠菜花折射“相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下,对同样的景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写作,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末写。写什么,有时候是视野,有时候是趣味。经历决定趣味。告诉我们写作需要下沉,需要生活。

本书正是通过十二种花的古诗词中的花意,向我们阐释关于生活、艺术、人生等交融在花草中的日常感受与思考,带给我们无限的回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