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情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情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情人》是一本由杨燕群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情人》读后感(一):“情人”难当

这个年代,在中国,“情人”二字背负了太多含义。有情无性?有性无情?有情有性?或许,只有真正的当事人才能分得清楚这些差别。

文中的香兰是个不折不扣的情人,她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类人的代表。出身卑微,身处都市,如何在金钱和感情匮乏双重匮乏的情境中求得生存?她尝试过完全依靠自己去奋斗,最终还是未能免俗地沦为情人。三个男人各有特点,也是这个社会男性群体的三类典型代表,有时让人讨厌,有时让人无奈,却真实地仿佛就在你眼前站着。

读过小说,你会由衷地感叹:情人难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容易的呢?书中纷繁复杂的人情世相只是当前中国国情的一个小小影射,相信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并不会少于这里。

《中国情人》读后感(二):那段青涩岁月

QQ发来消息:“我出书了,你看看吧,也算是纪念我们那段青涩岁月,《中国情人》。”看着这个熟悉的书名,以及青涩二字,眼泪涌出来,是岁月太匆匆,还是那段时间我们太过刻骨铭心?

我来北京那年,她也刚毕业,在我们彼此都刚走入社会、最艰难的时候相识。她真的很苦,那种苦到现在我都不敢再替她回首,但在那种情况下她还拿100块钱借给我。患难的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减退。而我,也知道这本迟到的书,在当时承载了她的多少梦想与希望。走入社会的迷茫、名牌大学生光环下的落寂、生活的拮据与残酷……让她把所有的力量与灵感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脱与释放……

那段岁月,她闭门写书,与世隔绝,朋友的疏远、同学的嘲弄、自己未来的迷茫,以及这本唯一给她精神支柱的书的命运的杳无音讯……当然,对于我,一个意气风发要闯荡北京的穷酸小子,在当时却不曾感觉到自己的苦,当然也不会感受到别人的苦,所以也不曾为她来分担任何东西,哪怕是安慰。

后来,我们彼此要搬家,那天我上班,快下班时,她打来电话,说要搬走,想见我一面,我赶回去时,她已经走了。

再后来,她读研了。我去学校看过她一次,她精神状态更加差了,开始有点忧郁并把精神转向我不可思议的迷信和佛。

我依旧没有安慰,也没有劝阻,只是静静的听她说,陪她走在夜里的校园。她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走在校园里,尤其是经过人群时,身影显的异常孤单——那是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气场。身上的大包,我觉得她与其是背包,更像是在把包当作一个可以踏实的抱着或彼此相贴的伴侣,来缓解她的无助和恐慌。

此时的我生活已经要比刚认识她的时候有所好转,所以也是在这时,我才能真正感受到她的孤独、她的无助、她的苦难,以及她满腹才华却挣扎的活着的状态。也是在这时心里生出些许怜悯与感伤。我拉着她,去她学校的一家餐馆吃饭,她们学校的外国学生非常多,恰恰那时,很多外国学生在那里聚会、吹弹,甚至吸着水烟,她在那里坐着心神不定,说想走,于是我们离开餐馆又在校园里走着……临走时,我给了她一个月饼,其实那个月饼不是为她买的,而是没有吃完的一个放在身上,并给了她一个坚实的拥抱……她在几年之后,还发来消息说谢谢我的月饼……

今天,那本烙印着我们青春足迹的《中国情人》终于得以出版,尽管来得比较迟,但算是对她青春的回应,我从心里为她高兴。

那段青涩的岁月,让我回忆起来感伤却无比温暖,时间与梦想不曾走远,它生长在我们心里的某个地方。

《中国情人》读后感(三):做情人,图什么?

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情人》,是同事让我帮他到天涯上去跟帖,当时,真的不是很上心,对“情人”这个名词我是很抗拒的,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无论到哪种景况,都不能让自己去做第三者。浏览是草草的,留言也是草草的,当时我只把他当成一本普通的小说。而当我今天再次静下心来去看着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算的上是一本文学读物,他让我想起张爱玲的《沉香屑》,让我想起了葛薇龙。

每一个女人,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她们渴望被人关爱,甚至于可以为爱情付出很多,经历过爱情的甜蜜,悲伤,背叛之后,有些人会醒悟,有些人会继续去追寻,但往往醒悟的人会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因为即便他们没有找到爱情,最起码有了物质的保证,就比如说像《中国情人》里的王梓,她的现实给了她一个三口之家,给了她事业,给了她坚固的物质保证。而像香兰这样的女子,她一直在找人爱他,到最后换来的又是什么:年近三十没有婚姻,没有钱,没有事业,还背负了满身的骂名。什么都不图,所以把什么都赔进去了,或许也可以说香兰收获了朱卫国这个足以做他父亲的情人的爱,可惜这份爱在现实生活中,香兰享受的时间太短,短到朱卫国去世了,她才发现这份爱。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香兰这个女人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的悲剧在于她追求的是她应该去追求的爱,因为自幼她得到的爱特别的少,但是她对错了人,她就像溺水的孩子抓住了一跟稻草就以为可以让自己脱离苦海,结果是让自己更加的万劫不复。香兰的幸运又在于,在她即将香消玉殒的时候,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出现了,她的父亲,一个对她没有尽过父亲责任的男人出现了,香兰的生命又仿佛获得了新生。一个女人,在他的生命有几个男人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父亲,刻骨铭心的恋人,丈夫。这三个角色,往往由不同的人去充当,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没有充当好自己的角色,那么女人就会从另一个角色中寻求更多的爱。父亲这个角色至关重要。有一个好的父亲,一个女人就有半生幸福。

《中国情人》还赤淋淋的反映了一个问题, 我们站在小我的角度可以去探讨一个男人花不花心,但事实上一个男人是否会出轨,包含这很多因素,而最重要的是他的物质基础。一个人的道德只能约束他要到什么年龄才会出轨,诱惑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出轨。

胡乱写了几句,思路断了,人们都说,要多读书,书中能告诉你很多道理,其实我觉得人应该少读书,因为大多人读书都读的半懂非懂,换来满脑浆糊,反而让自己的日子过混沌了,我就是典型的浑沌人。

《中国情人》读后感(四):这个年代的爱情(张强)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经提出一个很有趣的“前台后台”理论。他说,很多社会生活都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指个人扮演正式角色的社会场合——他们在进行“台上表演”。同一党派的两个有名的政客哪怕私下里彼此憎恨,但在电视摄像机前也可能会精心表演出一场团结友好的戏剧来。一对夫妇会小心翼翼地在孩子面前掩饰彼此的争吵,维持和谐的前台,只有在孩子熟睡时才会大吵特吵。后台则是人们组装道具并为更正式场合的互动做准备的地方,类似于剧院的幕后或者拍电影时的镜外活动。当人们安全地避往幕后,就能放松下来,把在前台小心克制的感情和行为风格发泄出来。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很多社会角色,演出不同的剧目。如果说燕群的小说是她的“前台”,向读者展示她作为作家的一面,我更愿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大家燕群在“后台”的“真面目”。

认识燕群已有七八年。和她那一拨我认识的人,好多都已是过眼云烟,而她仍然让我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师生的缘分,更因为与她谈话令人愉悦。她的悟性、她的睿智以及她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常常令我惊讶,每一次她口中的“请教”都会成为我们之间一次愉快的讨论。

四年前,我曾听她提起过她正在创作中的小说。她向我叙述了自己对小说人物的认识,对人物命运的把握。那时,我隐隐担心,在这样一个欲望的旗帜张扬,道德底线崩溃,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纠缠的时代,她的小说人物、她的故事、她所表达的观点会不会过时,会不会湮灭在雨后蛙鸣般的鼓噪中。如今看完她的小说,这担心不让杞人。

这些年来,女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关于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从早一点的张欣、张抗抗、徐小斌,到近一点的王海鸰、万芳,她们的作品展示了在纷纭变换的时代中女性群体的多重命运和选择。她们笔下的女性,有人坚持古典的爱情,有人坚守女性的尊严,有人张扬欲望、高举性解放的旗帜……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出版,以及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热播,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热论与思考。

珠玉在前,燕群的作品能否后来居上,超越那些早已成名的女性作家,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最大的本事在于凭空创造出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能否不朽,还有待时日检验。但说其鲜活,说其成功,绝非溢美之词。读者诸君,或许不会认同燕群小说所表达的观点,不会认同她笔下主人公香兰的选择,但一定会同意香兰是个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

我以为,燕群的这部小说一个最大的成功在于超越了以往的女性作家所惯用的,从两性、婚姻、情感、道德等视角展示女性命运的模式,其实质涉及到了康奈尔所说的“社会性别等级秩序”问题。对于一个统治了千百年的社会秩序,一两个女性个体的突破对群体无甚意义,一两个人的悲壮也仅是悲壮而已。所以,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注定了的,是宿命。她们的情感是这样,她们的生活是这样,她们的命运依然是这样。

当年,我曾经问过曹禺先生,为什么你的周繁漪、陈白露让人又爱又恨,结局又都那么悲惨。老爷子回答说:“因为我爱她们。”但他又说:“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罪人。”对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我愿作如是观。

李珣有一首《浣溪沙》:

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小钗横戴一枝芳。

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

一个美丽的仕女,独立残阳,别样的风情,独有的韵味,正契和我读燕群小说的感受。

《中国情人》读后感(五):爱是孤独的猎手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的思索,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孤独和爱。恰逢我日夜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杨燕群师姐的书出版了,于是幸运的,我开始和她的文字有了一次交流和对话。

扉页的话值得玩味:“难道中国式情人就永远不能赋予‘情人’的美好含义;或者中国式情人就注定生在地下,活在夜晚?”作者的倾向性不言而喻,令人迫不及待的不仅是主人公“情人”的命运期待被揭晓,同时我们心中的爱情和道德标准也时刻准备着被挑战。

小说中的主人公香兰从大山走进都市,先后成为“老总”、“教授”、“高官”的情人,在经历沉浮与救赎中品尝着孤独,追求着爱情。恰到好处的比喻无疑是作者的特长,让读者在阅读中同时经历着深有感触的苍茫。其中,“孤独”这个被反复强调的意向被比喻成沙漠中的太阳,炙烤着香兰的内心,这焦躁与慌乱让女孩在城市中干涸,正像她周围芸芸众生一样,每个人都孤独着。但是,作者刚开始认为香兰并不是完全的“孤独”,纵然一个人在都市中打拼,饱受生活艰辛的摧残,但是亲人给了他坚强的力量,直到外婆和舅舅的接连离去,无依无靠的孤独让他开始疯狂地渴望亲人。如果说“爱”是香兰决定当情人与否的界限,那么“亲人”就一直是诱惑香兰跨越这一界限成为情人的重要因素。小说中三个男人不约而同地都向香兰表达过要做她的“亲人”的真诚,而结果香兰却只能成为他们的“情人”,这个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中处于批判性的概念,在作者这里被赋予了同情的色彩。

此处,作者的书写是值得赞赏的。她赋予了主人公多向非单一化的人物形象,童年的记忆在她清澈的眸子里留下青翠的美好,都市的纷乱在她骄傲的身姿后唯有遍体鳞伤,她在纯洁的诗歌中追求爱情,在报复的欲海中舔舐伤口,善良、单纯、冷漠、绝情,这些相悖的因素同时展现在香兰身上,让我们对她产生了复杂的感情,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陈忠实笔下的田小娥,批判者说她是自甘堕落的荡妇,但也无不露出对其悲惨命运的无奈;同情者将其喻为祥林嫂,但也会在哀其不幸之后,心中萦绕起一种怒其不争的愤慨;赞扬者称她为争取自由的女神,但这却也不能消除传统文化认知带来第一印象的反感。相比茅奖力作中的田小娥,这部处女作中对香兰的描写在彻底性上虽然还有待改善,但却同样把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用侠骨柔情来形容金庸书中,舞着玉女剑法来保护自己的小龙女,但是我们能够同样欣然接受田小娥、香兰用性武器这种方式进行反抗报复的行为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然而什么才能真正救赎生命?

正如存在主义所说: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人的由来,注定了人生是一场“赎罪游戏”。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原罪开始,人就开始具有了这种孤独的属性,每个人不得不遮挡起肉体乃至灵魂的羞处,这样隔膜自然而然地横亘你我之间,孤独也便成为了这苍茫大地中的一种永恒存在。香兰是孤独的,不管是内心还是现实,她都只有一个人,无论亲人离开与否,她都是孤独的,绝对的孤独。而拯救这孤独的唯有爱,在孤独的荒野中寻找回归乐园的途径,而那乐园,就是最初的爱。而这爱,是对别人的付出,更是对自己的尊重,而非香兰那种失去自我、对三个情人的依赖。

爱情不应该成为一种背叛的借口,孤独不应该成为一种脆弱的缘由。对于孤独的理解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认为不应从外界以是否有所依靠来做评判,而是一种沉淀在内心中与生俱来的独立属性,孤独是无罪的,相反它的充盈饱满让人在通往彼岸的路上不断呼唤爱的降临;爱也不尽然是美好的,它与性的游戏作为生命中重要密码解答出的也许是一种复杂的痛苦。然而,人生的原罪注定孤独不可以被摆脱,爱需要不断去追求的,在呼唤与理解中,磨砺与锤炼才是通往救赎和自由的道路,《中国情人》在此给了我们一种生动的解释:爱是孤独的猎手,自由是生命的追求,正如峒口小镇的流水清澈见底又连绵不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