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摘记句子

摘记句子

编者按:摘记句子,精心整理而来,如有错误或者句子推荐,欢迎留言评论。

●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金钱本身不过是货币的等价物,是一种实现利益的工具。然而,金钱一旦成为不择手段追逐的目标,成为崇拜的对象,作为目的的人也就不见了。物与物的关系代替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就将自身异化了。 ----郝其宏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但事实上,真正的自我价值必需建立在自己生命品质不断的改善上,如果只是一味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外缘的成就或他人的肯定上,当有一天外缘改变了或社会上的价值观变更时,你的自我价值感也就跟着破灭,到那时你又会觉得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许宜铭《重塑心灵》

●病人没说的话,远比他说出口的重要……当病人大谈现在和未来,而丝毫不谈过去时,你可以百分百地肯定,他们的问题在于过去,一定有什么东西把他们与过去隔离开了。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3》

●卢梭的主要论点基于对财富的阐释。他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在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物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只有平等之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势利”这一带有贬抑和歧视色彩的用语才可能出现。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财富内涵极为丰富,可以指从蝴蝶到书本再到微笑的所有的东西。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我们每天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史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海明威《老人与海》

●外界有各种声音在不停地告诉我们,应该获取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得到满足,我们的思维极易受到这些声音的左右,我们灵魂深处发出的一点点微弱的声音将会淹没在这些外界声音之中,而我们也会很容易地受到误导,从而使我们偏离了对我们生命中何者真正重要的谨慎而艰苦的求索。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遍布的海滩的。”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反之,现代社会鼓励人们追求一切,尽管我们已经非常富有,我们却终日焦虑多愁。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我们可以把某些厄运看成伪装的恩赐,而不把好运视为理所当然。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3》

●人成人之后,常常为生计奔忙,生命中的例行程序越来越多,岁月也就跟着变得空空如也,早年认识世界时的劲头不复存在。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