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公司治理的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公司治理的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公司治理的历史》是一本由[加] 兰德尔•K. 莫克 (Randall K. Morck)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司治理的历史》读后感(一):《经济史评论》推荐

本书是所有经济史研究者及其所在的大学的图书馆书架上必须收藏的一本书。本书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深度都是一流的。每一章都代表了该领域最高的研究水准……本书可称为该领域内的典范之作。

——《经济史评论》

《公司治理的历史》读后感(二):艰难的公司革命之路

在现代社会中,公司已成最重要的组织形态之一,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公司,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

表面看来,公司都是差不多的,但仔细梳理各国公司的发展史,却能发现这样的一个趋势,即:从家族企业逐步向职业经理人制度漂移。

以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为例,80%以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它的优势在于核心团队凝聚力强,决策流程短,有执行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但劣势也很明显:缺乏足够的资金,成长缓慢,此外,企业内部缺乏制约力量,一旦决策失误,往往导致灭顶之灾。

将社会资本更有效地组合起来,在充分监督、科学决策的前提下,交给专业人员去运营,早在19世纪末期,人们对此便已形成共识,考虑到公司发展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各国都试图用政策干预,来加速这个过程。

然而,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因为对经理人的监管始终面临困境:他们更具有经验与专业知识,当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刻意去欺骗股东时,由于现代企业股东越来越分散,等大家发现问题,并达成共识时,可能已为时已晚。

那么,如何才能既充分利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优势,又充分避免它的弊端呢?面对这一瓶颈,人类历史出现了大分流,从相对开放的英国式道路,到高度福利化的法国式道路,乃至重视产业政策的德国式道路,以及与权力高度结合的日本式道路……

毫无疑问,美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全球体系最完善、绩效最明显、操作最成熟,然而,金融风暴后,雷曼兄弟等巨头纷纷倒下,失业员工几乎拿不到什么补偿,可职业经理人们却能分得几千万元的“红利”,这意味着: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善治,依然只是梦想。

本书由多篇论文组成,具体探讨了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发展的历史,虽然大趋势相似,但历史过程却迥异,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历史是依照有机体自身环境而内生的,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出一个标准的模式来,一个民族必须更深入地去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约束条件,才能正适拓展出真合自己的明天。

目标可以互相参照,但路径绝不可以移植。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公司治理历史的多样性,这有助于我们从意识深处涤荡决定论的误会,从而用更多元的视角去认识发展,把握发展。

《公司治理的历史》读后感(三):有关公司治理历史的好书

阅读指数:8.5

时间消耗:22小时

这是一本很好很厚的论文集。这本书的好,正如序言中说言,一是这些论文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并且在研究每一国别之公司治理时都必须追溯到足够解释这个国家的公司治理如何发展到现有的阶段。另外,书中对不同国家的意外事件的分析,大多都很精彩,进而分析公司治理的复杂性也水到渠成。这一点,与米尔霍普及皮斯托写的《法律与资本主义》有诸多相似之处。这种深挖细掘的文风真是完全符合我的口味,有机会一定要读读原版。

我对其中有关中日美三国的部分尤其感兴趣。中国部分其实写得还是很好的,只不过我一直都在关注中国企业制度史,所以对此并不感到惊艳。在这里着重聊聊美国的部分:在股权分散程度方面,美国与其他国家为何如此不同。作者提到一个也曾困扰我的问题,那就是20世纪初美国公司开始出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时候,美国商人就没有为此采取什么挽救措施,以维持自己的控制权?Roe和Chandler等人的研究都基本回避或无视了这个问题,把控制权落入经营者之手从而使得经营权与控制权合体看似理所当然的事。而理所当然的事其实也往往是值得反思的关键点。作者认为,当时公司的创始人或家族掌控者并不是没有努力过,但在反托拉斯、民粹主义以及作者强调的上流社会的公益性趋向、继承税、投资银行的复杂性以及股票所有者群体的规模等影响下,这种努力只是徒劳,凡是集中,终被打散。

作者更有趣的发现是这种美国的特殊性不是20世纪30年代才有的,而是在19世纪就已经逐步生成,并在1900年前后凸显。这样的结论与伯利与米恩斯的研究不太一样。其实不难理解,事物发展大多是渐进式的,得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被人们察觉。

该书是会议论文集,还把每一篇论文涉及到的评论都附在文后,这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别的公司治理历史,还有争论以及平息争论的方法也值得研究者借鉴。

另外,这本书的原文有网络开源资料,详情可参见http://papers.nber.org/books/morc05-1。

《公司治理的历史》读后感(四):一本可以翻翻的书

本书不是一本专著,有点类似论坛论文集的样子,只是选取的标准是讲述各国公司治理历史的。视角还可以,细节不能太追,不是很学术、很严谨、很系统的书。

时间有限,只翻了中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的。

关于中国的,大部分内容真是在讲历史。但也有一点启发:自上而下推行的公司制,在有限责任方面、公司治理方面,是否能和公司发源的土壤为民间自发需要的相同呢?

参照的是日本,对照的是美国。

日本经济发展到现在,商业不可谓不发达,但日本公司的公司治理做得很好吗?或者说,所谓的这个“好”,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是一股独大现象的消失?还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还是对管理层的保护及牵制?

所以就要提对照。书中选取的美国公司的角度很有意思,它是在讨论:为什么美国公司的股权很分散?几乎没有持股巨大的大股东?

作者的观点是,美国的股东更多的是通过董事会来影响公司的管理。隐约也提到美国人不喜欢控制,喜欢通过竞争,因为可以获得自由这样文化。

所以就引出好玩儿的话题:美国讨论委托-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等方面的文章比较多,是否与此原因有关?而对于亚洲等公司人身依附性较强的国家,是否需要同样关注此方面?中国商人运用公司此种组织形式时,是股东弱,还是债权人弱,还是管理层弱?有限责任是否被滥用?从而引出更大的问题:如果债权人弱,那么对小公司的贷款自然就成问题;如果管理层弱,那么,职业经理人只能是空谈。

一国的经济体制、历史、环境、文化等,都会影响到商业组织,从而影响到影响到商业个体的行为与关系,进而影响到商业的发展。例如意大利曾经的腐败问题(现在好像也蛮腐败的)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从起源上看,公司初始即是“股东”弱而“管理”层强。所以强调管理人对出资人的信托义务、出资人的有限责任等。公司这种商业组织形式来到中国,是自上而下移植推广的。我们不清楚当初引进是图名词时髦,还是真的认识到公司这种形式的必要性,抑或仅仅是不想借国债的“集资办厂”?就像我们不讨论为什么钱庄像是一夜之间消亡了全都变成了银行一样。仅就事论事的说:该种移植是否成功?是否是仅形式移植就可以了?本国文化与环境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改良才更好?

似乎日本的答案是并不成功。或者也可以说,各种文化下有自己的难题待解。

我自己的看法是,宁可管理层欺负股东,也不能让股东欺负外部人。股东还可以通过行使社员权维护自己的利益,外部人的保障就太弱了。小股东也不容易,中国人对竞争好像没有像美国那么热爱,以脚投票的多,较真儿权利的少。

05年公司法颁布后,有公司法学者预言,公司法类案件——股东诉讼类案件将猛增,法院可能会抵挡不住。不知是不是曝光的比较少,中国人好像天生不好讼,与公司治理有关的诉讼好像就是国美案动静大一些。一点儿也不像美国,动辄发起个股东代表诉讼,或真或假的行使权利——当然,也有不少的是诉讼讹诈。

书中关于中国公司治理文章的观点是中国因为没有资本市场的土壤,牵制有限,离真正的公司制还有一段距离。最后给出的建议是加强信息披露。这可真是包治百病的良方,无论什么病都用得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