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锦集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锦集

《难忘的书与插图》是一本由汪家明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一):以书话书,漫插图!

以书话书,漫插图!

汪先生的书,“读图时代”的首倡者,《老照片》系列的策划者,致敬!

读书人的册子啊!问题是,“读图时代”之后呢?

以书话书,漫插图!

汪先生的书,“读图时代”的首倡者,《老照片》系列的策划者,致敬!

读书人的册子啊!问题是,“读图时代”之后呢?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二):插图是回忆

插图是回忆。

好像现在出版社不喜欢给小说添加精美的新插图了~

郭德纲一个段子里说过:现在大家都偷懒,简化,简化简化好东西就没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这本书里面的插图确实很精美,有的插图我曾亲眼见过,比方《苔丝》、《傲慢与偏见》。

汪先生的写法很像《毛姆读书笔记》,比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那一章。当然,那些汪先生亲身经历的,每一个读书爱书的人都会有同感。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三):读图亦读书

汪稼明先生所著的《难忘的书和插图》,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它是作者对十几部外国文学名著的读书心得。除了对小说内容和作者梗概的介绍,还对译者和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这种分享会让喜欢读外国小说的人少走弯路的,不至于译文艰涩而伤了胃口。不过,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把小说中所配的“插图”,放在了几乎与欣赏小说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对“插图”懵懵懂懂,记得在旧书网上买过一册“走向未来丛书”的插图集,只是把“走向未来丛书”收集全了,似乎觉得插图集也该买一册存着而已。倒是这位汪先生,把插图作者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不由得让我有些稍稍入迷的感觉。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四):难忘的书与被遗忘的插图

优点不说了,只说不满意的地方。

多数读者就是冲着精美的插画来的,汪老师您别复述那么多文学史内容好么?又不是让您作什么“名著书录解题”。

就本书的定位而言,应该立足于对插画作者的介绍,歌德、雨果、茨威格、托陀二翁这些位的生平啊创作啊您就别介绍了不成么?兄弟我也是读杨周翰、赵萝蕤的书长大的啊。本书收录海涅、梭罗、爱米粒勃朗特作品的插画何其精美,画家却都成了无名氏,不觉得可惜么?

写马约尔和肯特那两部分倒还不错,给我补了补课。至于多雷、勃洛克这样的插画名家应该少介绍些,毕竟这两人的材料相对容易查到;麦绥莱勒因为当年鲁迅他们力推过,大伙也不陌生。倒是“库克雷尼克塞”那三位,刚解放那阵子很火,现在却没人提了,您多倒腾点儿境外材料,把他们分别详细介绍一下不好么?斐拉克曼和比亚兹莱这两位一句不提是不是不像回事儿?比爷的东西有点儿邪性,您不喜欢那也正常,但斐老呢,整个古希腊悲剧都是人家作的插图啊!

一看版权页,图片编辑是张立宪,立时恍然大悟,哦~难怪呢,合着是把“读库Notebook”的边角余料都搬来了。与其这样,您还不如把重复建设的文字都省了,给这些画家一人出本个人专辑,比方说麦绥莱勒给《约翰·克利斯朵夫》画了六百张图,俺们一直也看没看过全的,您要是圆了大伙这个梦那就功德无量。唯有一点,别像多雷版拉封丹寓言诗插图似的,画还没九十张呢就要八十六块,高抬贵手便宜点吧。

《难忘的书与插图》读后感(五):【悦读】汪家明《难忘的书与插图》(转载《太原晚报》)

【悦读】汪家明《难忘的书与插图》

作者:薛保平

在青少年时代,谁都有几本难忘的书以及能勾起梦幻与遐思的精美插图。我也有这样美好的记忆,但不多,因为那个年代的读书环境犹如寒冬的田野,满目萧瑟,遍地荒芜,能读、可读的书太少,好多书仅书名留存在记忆中,从未欣赏过它优美的文字、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是一种梦想中的美餐。十来岁时,偷偷借回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上册,当时看得懵懂,看不懂它的艺术手法和文学成就,只觉得故事有趣、人物好玩、插图好看。尤其是插图,其风格是中国图书的插图所没有的,一种别样的感觉流进心田,兴奋地多次翻看插图。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再次完整阅读了《匹克威克外传》之后,才较全面地领悟了插图的艺术真谛。

汪家明在少年时代是有许多“书梦”的:“在我的‘书梦’中,是无法把书与插图分开的。”他的“书梦”是凭借书的文字和插图的两翼飞翔,飞翔得持久,飞翔得美丽,终于在写出了《难忘的书与插图》后,也降落了儿时的“书梦”。《难忘的书与插图》讲述的都是外国的文学名著,在行文中,不时流露出他更喜欢插图的情感,或许是对他已逝去的“读图”年龄的一份执着与难舍吧。

我是巧遇《难忘的书与插图》的。说巧遇,是以前不知道有这本书。巧的是,与朋友卢女士约好送去十九卷本的《狄更斯文集》,她还要再买几本书,于是顺路去了好久未进的万象书城。本想买了要买的书就走,可偏见冯经理当值,他早知我买书的“弱点”:一是喜欢书话类作品;二是既经推荐,碍于情面,不能不买。他便不失时机地推荐《难忘的书与插图》。随意一翻,是《永远的》 一章,到位的评述和精美的插图,正契合了当日的心境。两天后,看《参考消息》得知,那天是狄更斯200周年诞辰日,英伦三岛正热潮般纪念这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我,买这本书也算是对狄更斯的一种纪念。

这是一本可以勾起不同记忆、激起阅读兴趣的好书。文字不多,8万字;插图不少,216幅,除中国画家何多苓为契诃夫小说《带阁楼的房子》画的3幅油画插图外,都是外国名家所作外国名著的插图,有的是难得见到的佳作。法国画家托尼·若阿诺《少年维特的烦恼》插图;英国画家弗洛特《鲁滨逊漂流记》插图;古斯塔夫·多雷《唐·吉诃德》、《失乐园》插图;施马里诺夫《当代英雄》、《驿站长》插图;彼得罗夫《高加索的俘虏》插图;肯特《白鲸》插图;汤姆森《傲慢与偏见》插图……我大都是第一次欣赏。那优美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勾起了我往日读书的记忆,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当时读书的心情”,追忆起“那充满憧憬和梦幻的年代”。

《难忘的书与插图》也有让人遗憾的地方,不是所收作家或插图的少,而是书中的微瑕。这样的状况在当下的书林里并不罕见。如第1页“海涅生于1897年”,应为1797年;第162页“译者陈敬荣”,而《巴黎圣母院》译者是陈敬容。作者在书中有武断之处:“《爱玛》直到2005年才有译本。”其实《爱玛》早有译本了,我手头的北岳文艺版《爱玛》在1996年8月已出版,译者贾文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