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的读后感大全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的读后感大全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是一本由吉良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读后感(一):长度非常好

看完R部分,会想到:你们作为希望在平行世界的另一端跌宕起伏而明亮地活着吧 我在这里 微笑着 淡淡观望 我爱着你们的明亮 借由你们带来的希望 努力不辜负自己的气场 请美好 谢谢。

看到Z的回信又会明白:每个人都在发光 借助别人的光忙 也在被别人借用

R很温柔 Z很理智 看了两本《时差信徒》心情变得很柔软 在如果没有Z偏理性的回信 感觉不会这么好 还好有了Ⅱ

是会让人稍稍思考一下 又不会很累的书 最主要的是 每一篇的长度 刚好适合那种 排队 等车 等朋友 等上下班的时间间隙 长度非常好 ~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读后感(二):温暖的信件——读《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

到底有多久没有写信了呢,这个问题在看到《时差信徒——给Z先生的一封情书》时问过自己好几遍可回想起来最后一段写信的日子也是在大二的上半学期,之后随着网络的越来越普及,通信设施的越来越发展,写信便成了一种鸡肋,沉迷于网络和电话、短信的便捷,而忽略了最原始的写信方式。

其实,从现在来看,写信,是一种温暖的问候方式,在大多数人已鲜少用笔亲自写一篇充满温馨字语的书信时,如果能给友人或是远方的亲人使用原始的笔和纸写上那么一封充满亲切问候的信件,相信收到信件的那个人心中会充满了温暖的感觉。书信,也算是心灵治愈的一种呢。

看过《时差信徒——给Z先生的一封情书》,很喜欢这本书的温暖笔调,精装版的书籍,设计成一封书信的感觉,让收到这本书的人以为自己收到了一封充满问候的暖暖的书信。书中的内容是与Z先生的一封封通信,虽然没有Z先生的回信,但是写信人的那温馨的话语却让读者感受到了不同的温暖。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这算是信件书籍的第二本,依旧是与那个Z先生的通信,读来依旧充满温馨的舒适。与Z先生的随意交流,感情,生活,各种各样的问题,像是知心朋友,又像是信任的长辈。读着读着会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想象着自己把满腔的各种情绪融入其中,通过一封封温暖的书信传递给另一端的Z先生,然后在时间的流逝中小小地期待着Z先生的回复,当看到回复时,那种惊喜和欢乐的心情,就好像自己就是那个写信人一样。

这本书的装帧依旧延续第一本的风格,精装的版面,像是一封信件的封面,而让读者感到小小惊喜的是,在书的后半部分摘录了部分Z先生的回信,针对各个主题的回信。原以为Z先生也许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算是精神寄托的一种,然而,从这本书的介绍上看,其实Z先生是确有其人,只是不方便公开对方的身份而已。其实读者可以把这位Z先生当作一种心灵的寄托,也可以把他当作一种精神的安慰,不需要明确知道他是谁,只需要知道,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真的有这么一个Z先生,在静静地倾听你的心事,并且为你给出他的想法。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读后感(三):在时差中穿梭

之前读过吉良所著《时差信徒1》,最初着实被R先生和Z先生的称呼搞得混乱了,后来读着读着才渐入佳境。每一次读到R先生给Z先生的情书时都会觉得被一束温暖的光所笼罩,可以让人沉浸在回忆中,可以让人沉浸在R先生的小幽默小智慧里。R先生给Z先生的信读得多了,心中难免会猜测Z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魅力可以得到如此温婉细腻的感情。现在《时差信徒2》的出版,正好填补了《时差信徒1》留下的空白。《时差信徒2》不但收录了《时差信徒1》中没有收录进去的80多封R先生给Z先生的来信,更是把Z先生给R先生的回信了选择了一部分收入其中。如果有空闲时间,把R先生和Z先生的来往信件一一对照来看,你会发现信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与小温暖小感动正在加倍的到来。

《时差信徒1》的封面作得比较怀旧,黄黄的信封上加盖了很多国家的邮戳,显示出了R先生与Z先生穿越时差的情感。而《时差信徒2》却没有沿用第一部的风格,整本书的封面简洁又现代,用的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Email,体现出了穿越时差的时效与永恒。

从信中可以看出,R先生是一个偏感性的人,他总是为生活中的小事物所打动,进而不厌其烦的记录下来,与远在另一时差的Z先生分享。而Z先生,则是一个偏理性的人。他的文字在亲切温暖中又不失郑重,把一件小小的事,可以上升到一个高度,从而在平淡中让人体会出他的智慧。

因为种种原因,《时差信徒2》并没有把Z先生给R先生的信收录完全,就单单是一封信也是只截取了片段,如果能够再多收录些就好了。哪怕是只和R先生的180多封信一一对应的也好哈。我经常会把《时差信徒1》和《时差信徒2》中R先生与Z先生的通信结合来看,同一个事物,两个人却各有鲜明的观点,最后这种观点又能达到高度的统一,真是有爱有学问。

《时差信徒2》中书信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吃有住有玩具有星系的探索,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思想无所不有。没事的时候拿一点儿小吃,在阳光下一小篇一小篇的读《时差信徒1》和《时差信徒2》,也不失为一种休闲的享受。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读后感(四):微笑累积爱意

当下人常说世态炎凉,人心冷暖,于是总偏好于大声激呼人间至爱,人世至情。这就有点小时候父母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糖罐子里而不自知一样。吉良的《时差信徒》便是根根本本源于生活的美好点滴和温暖情谊。情字遍之于身侧,我不信你生长在一个无情无义寡情独恨的环境里。情之存在,只需多再这么一点发现,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精心,多一点用心。我相信你也有情。

像天天吃快餐,接快递,快马加鞭赶项目,快言快语说三道四,包括互联网的渗透,上网写字写写博客都流行140字的微博。那些手写书信,怀着美好浪漫心情书写情书的闲适心情大多也早在一整天的忙碌之后统统丢到脑袋瓜后,在生存的磨砾下,生活粗糙,又何而来一般品花赏月观揽胜的好心情,于是从他人的情书里读到许多生活的况味,以及那些已被我们埋没于倏忽的一念之差里。

吉良的这本《时差信徒2》其实是《时差信徒1》的续本,1和2共生共存,彼此一体。据说吉良当时一共写了184封信,《时差信徒1》因为书本厚度以及国人喜欢100大团圆的心态,所以只收录了其中的100封,《时差信徒2》便是将其余的84封外加Z先生的回信一并结集出版,以圆满这份情谊。《时差信徒2》里依然延续里《时差信徒1》的情调,常常于生活中的小点滴里引出更多的感悟小故事,俱是情真真意切切,让人读着会心一笑。我读《时差信徒1》时正是假期,半倚在床上,心情悠闲而恣意,读着吉良的文字甚是悠然而欢喜,于是当时写评,取其名曰“假借情书的名义书写美好”。意在虽然书写着情感、感悟、态度、人生美好、种种希冀,却是美好人生的一出出可爱又温情的小品。虽是情书,胜过情书。尤其是每每看到别出心裁的落款都会忍俊不禁,真是太可爱了。

神秘的Z先生的文字,是这本《时差信徒2》里的亮点。见惯了“R先生”的婉约温存细腻敏感,再读Z先生的文字,偏顿时失笑,简短,简明扼要,犀利冷俏却又不失幽默,完全是R先生另一种互补的存在。相比R先生的碎碎念,或絮絮叨叨或歪腻撒娇或纠缠某情致某小物的感性,Z先生的文字则理性而直接,但又不失包容和柔情。看得出R先生和Z先生感情真的很好。虽然Z先生的回信,终因私情呵护截取片断看不到全篇,不过,于这些字里行间,于这些琐事里,仍然微笑着,累积起满满爱意。若是你读过《时差信徒1》,却不读读《时差信徒2》,真的不圆满呢!

《时差信徒Ⅱ――给Z先生的又一封情书》读后感(五):抒写思念,挖掘智慧

古有鱼传尺素,雁寄归思,青鸟送音,书信是我们过去最传统的异地交流方式,彼此在天各一方,曾几何时,我们只能这样一笔一笔将自己心中点点滴滴的思念写在纸上,然后轻轻地折叠,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里,最后满怀期待地将它投进邮筒中。偶尔会看到投信的人脸上露出了微笑,想来他们应该是正在想象着对方收到信件的情景,期待着信封被开启的那一刻,诉说不尽的思念就在薄薄的这几页纸上涌出来,萦绕于怀。

在爱情懵懂的季节里,情窦初开的男孩女孩总会偷偷将自己写的情书放在对方的课桌里,当想到对方即将知道自己埋藏在心里已久的秘密时,心中不禁会紧张不安,还有隐隐的期待,他(她)会不会也喜欢上自己。如今徘徊在耳边的那些甜言蜜语华而不实,或许只是戴上面具后的逢场作戏。想起曾经看过的那些年少情书,有些是从情书大全直接复制过来的华丽词藻,有些则是用苍白简单的语言记载自己的心路历程,尽管它们的文笔很笨拙,但字里行间的那份感情却是最纯真的,彼时的喜欢就是喜欢,没有掺杂一丝功利。

邮寄的情书就是跨越遥远距离的浪漫。在今天通信发达的现代社会里,电话、短信、网络聊天都可以让我们随时畅所欲谈,心中的千言万语变成了一个个简单的电子信号,快速传递到对方的身边,没有了时间的距离,也少了那份在等待中隐隐期待的朦胧美。R先生一直用情书记录着平时的所见所思,寄给生活在大洋彼岸里的Z先生。在房里播放着柔和的音乐,阅读着书里的一封封情书,仿佛有一双细腻的手渐渐拂去萦绕于心的万千思绪,此时轻松舒适的文字让自己不由忽略了起初那份读着两个男人之间互通情书的别扭尴尬,置身于情人思念的呢喃之间,一如彼时年少在逐笔写下后又藏着掖着的那些情书同样情真意切。

不得不说这两本书的装帧很精致,第一部的封面是泛黄的怀旧信封,富有历史沧桑感,在时光的流逝中,它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而第二部则是简约的电子邮件界面,在瞬息万变的今天里,它搭建起了许多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开拓新的未来。

在朴实清新的文笔下流淌着的是见解独到的生活智慧。从这一封封情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心思细腻而且善于思考的人。与其说这些来往的这些情书是在维持两人的感情,不如说是他们在交流爱情哲学。每一封情书的篇幅都挺短小的,而里面的故事都是作者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来的,或许是一个普通的东西,或许是一段曾经的经历,或许只是一时的感慨思绪,反思我们的生活现状和为人处事,最后再延伸到爱情上。作者并非将简单直白地将思念情怀倾泻而出,而是将爱情的美好融入到点滴的生活感悟中,从中读到的不只是纯真的感情,还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