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锦集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锦集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是一本由[南非] 贝弗利·奈杜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一):平等这项权利来之不易

如果不是纳尔逊·曼德拉出狱,出任南非第一届黑人总统,这部小说也许不会流行那么广,但这只是时间问题。种族隔离早已远去,但种族歧视仍在,美国为著,中国也有。想说的是,平等这项权利来之不易,看黑人的历史就知道,看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小说里,姐弟俩在约翰内斯堡差点搭公交,遭白人骂的情节,很有批判力。几句话,几个表情,把不合理的制度表现给读者。

这本书,不长,但很有代表性。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二):了解南非的过去

在大润发超市蹲着看完的这本书。我从前在英语课上学过关于Nelson Mandela的一单元,对背景有一定的表面了解。但阿庞不会用背课文的宝贵时间给我们讲讲课文背景。这本书很短,也大概属于儿童读物,但内容并不简单。小说以小孩子的口吻叙述,算是间接地减轻内容的残酷吧。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有好几次都被触动过。希望有一天,歧视不再存在,巴别塔能够建成,Martin Luther King的梦想能够真正实现!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三):那时,约翰内斯堡还是哀伤

这本书很短,在匆匆看过图书介绍,此书就从图书馆的架子落到了自己的家里。因时间问题,所以这本年前借的书在年后才开始看,而真正看的时间也很短,毕竟这书没有多少页。

故事很简单,黑人弟弟和姐姐为了通知妈妈,妹妹现在高烧难褪,恐有生命危险,两人不得不跑到离家很远的约翰内斯堡去寻找妈妈,并寻求帮助。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的黑人,也听过诸多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不公等对于他们幼小心灵无法理解,无法想象和承受的事情。故事的最后,妹妹得救,一家人得以安心。故事的小主人公也开始思考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小小年纪就开始思考问题,这是多么好的能力)

作者系白人,但是多年一直为争取黑人权利而努力。这位异见人士在自己的国度必然难以生存,所以流亡是她的不二选择。而人就是这样,以类聚,这女人和一位异见人士结婚。对于婚姻来讲,这样的共同目标必然是二人婚姻的动力源泉。扯的远了。

她在文尾写道,这书原本是定位于儿童读物的,所以故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达到流畅阅读能力的儿童也花不了多久就可以读完。我不知道儿童读过之后会有如何的想法?就当一则故事,还是自己深深思考。好的是,有些学校并不是让学生自己读,而是读给学生听,老师们则最后给点评。没有经历过这种肤色歧视的儿童,甚至是成年人,怎能体会歧视之中的苦味?师者,解惑也。

身在中国,长在中国。除了相貌美丑之分之外,似乎没有肤色歧视的存在。偶尔会出现的也不过是,这个女子皮肤有点黑,但总不至于含有歧视之意。但国内的歧视还是有很多种的,比如地域歧视,城乡歧视,同性恋歧视等等,但远远不过于肤色歧视。在约翰内斯堡,白人对黑人没有敬语, 白人可以任意大骂黑人,白人可以不出理由拘禁黑人,白人与黑人分开学校,白人接受上等教育而黑人接受下等教育,比如黑色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全是如何做好劳动,洗衣,做饭等等。也就是说,黑人学校传授的是如何当一个好奴隶!

马德拉解放了南非。但我却对南非了解甚少,我身不在南非,文字上也从未主动去涉猎南非,以至于写道这里就仅仅了解到这位民族解放英雄曾经也有苦难的人生。

一切都会变好的,只是这需要时间。而这时间并不是你我可以预见的。就如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四):爱自己的“孩子”吧

TO N:

你说这是本出力不讨好的书,可你仍然喜欢它,并且问我想不想看。想啊,我当然想,因为它的宣传语在戏谑中透露着悲伤:“获法兰克文学奖、卡内基奖章……被译成多国文字……可是,当时世界上有一个地方的读者却读不到它,那就是南非。”这与我读过的许多书的境遇何其相似,在它们的母语国却无法公开出版,读罢却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好书。

书是精装小开本,篇幅也极短,加上图版和自述,也只用了上班路途的单程。这的确是本适合带着上路的书,只是名字太过矫情,不如直接译作“奔向约翰内斯堡”。

在去年世界杯之前,南非于我还是一个遥远蛮荒甚至凶残的所在,从小时候的黑奴加黄金,至后来的监狱加曼德拉,直觉告诉我这是世界尽头一个与我无关的危险角落,以至于中学毕业时听说一个温柔的女同学因为家庭缘故要去南非继续学业时大惊失色,认为可能是永别。不过那时还未进入新世纪,那种担心也并非完全不着边际。

奈杜的这本小书第一次让我从两个孩子的故事中进入南非。我被这个简单的故事感动了,因为它虽然写到了种族隔离、贫穷、疾病、饥饿、死亡、屠杀、反抗与觉醒(居然有这么多东西!),却全无说教痕迹,就像奶奶讲的一个故事。为了救妹妹他们不得不跋涉数百公里,因为法律不允许全家团聚,为了找妈妈他们不得不适应城市的规则,因为白色皮肤在那里属于另一个烙着勋章的物种,为了一餐一觉他们不得不面临死亡的威胁,因为那个时代的南非空气中本来就漂满了子弹。

说实话对种族隔离题材的故事总有种出疏离感,可这册小书有了一个搭救妹妹的前提就变得真切起来,并且文字如流水,全无滞涩或说教之处,这在同类小说中相当罕见。当读到诊室外经过漫长等待的母亲嚎哭着带出自己婴儿的尸体那一节,我的心碎了,我首先想到将来要给自己的宝宝讲述这个故事,她一定会在忧伤中感受到眼前生活的幸福。

反正我信了这个故事,也信了奈杜全无功利心的写作。尽管一本小说能够得奖总是出于种种目的,但对于一个生长于南非的白人,一个因自己的肤色带来的特权而羞愧的女人,一个嫁给了黑人的妻子,一个坚持在凌晨孩子起床前写作的母亲,我有着充分的信任。

忽然想起前一阵读到奈保尔的《非洲的假面剧》,他以实地探访者的身份用文字揭出了一个至今仍不幸福的南非,对于曼德拉一些妥协的作法亦颇有微词。当然他的个性使人对他的文字也难以全盘接受。对照这本小书,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在某些时候他被塑造成黑色的神,但曼德拉终究是一个凡人,他能够在黑狱中挺立不死,也会为了后辈的惨死而悲痛欲绝。他的出现和存在并没有让南非一跃成为完全民主、现代的国家,但他的确带给这个国家变化和重组的希望。他作为一个符号的意义要大于个人,并且这种意义在成书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显得尤为巨大。时至今日,他仍是一个偶像,起码是一个不同于那种过时就倒的牌坊的偶像。我们该记得他的“光辉岁月”:“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 在他生命里 彷佛带点唏嘘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是一生奉献……”

最后有句话想对你说。一个南非黑人也不会因自己的处境而痛恨生养自己的土地,所以永远爱自己的“孩子”吧,即使因为她的喧闹、瘦弱和顽皮而令你饱受非议,你也要永远爱她。

小米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读后感(五):期待

《约翰内斯堡不再哀伤》是南非女作家贝弗利•奈杜的处女作,出版于1985年,这部仅只五万字的小说严格意义上算是一部儿童读物,因为题材敏感而成为南非白人政权统治期间的禁书,直至1991年才解禁;值得庆幸的是,小说却又因为情真意切的描写与发人深省的内涵而成为广受欢迎的世界性读物,获得包括“法兰克文学奖”与“美国儿童读物委员会奖”在内的诸多荣誉。

小说叙述的是一对南非乡村的姐弟为救治病危的妹妹,不得不冒险从乡村出发远赴300公里之外的约翰内斯堡,寻找在城市中打工的母亲。这里所说的冒险绝非虚言,小说将背景设置在南非白人政权推行实施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最疯狂的时期,白人当局通过正式立法与行政实施等多种手段强迫黑人与白人保持距离,更在政治经济教育民生等诸多方面采取歧别待遇,严苛到黑人出门不带身份证都有可能被抓去劳改场的境地。

在这样不幸的背景之下,黑人儿童去大城市寻找亲人的正常举动往往就带有冒险的性质,往往成为新闻的焦点。以1981年9月26日的《海角日报》的一则报道为例,一个11岁的男孩居然徒步1289公里,从特兰凯斯的乌姆塔塔走到开普敦去寻找妈妈。当记者问孩子为什么要徒步走来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妈妈在开普敦,我想和她在一起。”而另一则刊登在《每日新闻》的报道更是让人备觉辛酸,一个前往文森特寻找妈妈的小女孩由于不知道确切地址,不得不挨家挨户的敲门,寻找自己的希望。由此可见,作者贝弗利•奈杜的创作并非完全出自虚构,带有艺术渲染力的故事源起于现实,真实才最为深入人心。

作者贝弗利•奈杜通过娜勒迪姐弟寻母的经历引导读者回到那个种族隔离制度盛行的时代,通过小说告诉读者,南非的黑人不但生存于肮脏窘迫的社会边缘,更是从小在学校就被灌输顺从与服务白人的教育理念。更为恶劣的是,尽管黑人可以进城打工,但是由白人制定的法律却不允许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入城市。留守乡村的孩子一方面要承受亲人离散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面临缺衣少食的窘境,更谈不上得到适当的医疗救治,以至当时南非农村儿童的死亡率奇高,衍生出诸多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

小说正是借娜勒迪姐弟挽救垂危的妹妹而展开数百公里的寻母冒险来展开叙述。犹如一副种族隔离制度下的恐怖画卷,黑人遭受的侮辱与苦难在不同的场景得以印证,娜迪姆姐弟留守乡村无依无靠,而他们的母亲却不得不去为白人的家庭服务;在白人种植园里偷吃橘子的黑人可能面临射杀,而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设施不允许混搭,哪怕司机同样身为黑人,哪怕白人专用车还有空位;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的黑人随时面临检查,不但遭受毒打甚至可能被关进劳改场;学校里教授的课程除了让黑人学会写信还教导黑人学会如何去当一个仆人……擅长做饭、清洁、洗衣、园艺……落款总是“顺从您的”;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去的黑人儿童。所有的场景都是掷地有声的谴责、亦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联合国关于谴责与制裁南非白人当局的决议中曾经说过“种族隔离是一种对人类的犯罪”。确实,小说中叙述的这些隔离制度下的场景都可称之为罪行,然而展示罪行并非作者试图表达的全部。通过孩子观察世界所得到的直观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娜勒迪姐弟寻母的过程是找寻希望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逐渐觉醒的过程,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可期待的美好明天,哪怕这些极尽真实的画面将永远留存于人类的记忆之中。

刊11月7日南方都市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