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锦集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锦集

《到英国的理由》是一本由保罗·索鲁著作,北京花生文库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一):好想我的留英岁月

在英国留学期间,每个假期都把时间花在旅行上,大城小镇,高地沼泽,甚至偏远的拉斯角,我都去。读这本书,很多地方既熟悉又陌生,更多的是感慨——日子过得真快。但有一点我与保罗意见相左,我从来不认为坐火车是出行的最佳选择,背包客反而最符合英国的地形。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二):《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召开新书发布会

《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召开新书发布会

近日,黄山书社、英国旅游局、北京花生文库图书公司共同在花生咖啡馆召开了《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新书发布会。

该书作者美国人保罗·索鲁(Paul Theroux,1941—),曾获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是蜚声世界文坛的旅行文学作家。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行遍亚非欧美诸大洲的旅行足迹,令一般人难望其项背。而他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相识、反目和言归于好,以及和英国传奇作家简·莫里斯的交游,亦为人所津津乐道。英国每一处距离大海都很近,海岸本身就是英国。在伦敦居住10多年的保罗·索鲁,想一探不列颠究竟,于是顺时针沿着海岸线漫游了一圈,同时写成了这本《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

——精品购物指南 2011年9月15日 总1698期> 乐活志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三):《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一书日前出版

该书作者美国人保罗·索鲁,曾获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是蜚声世界文坛的旅行文学作家。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行遍亚非欧美诸大洲的旅行足迹,令一般人难望其项背。

——《羊城地铁报》

2011-9-6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四):到英国只有一个理由:我有钱了

读了大约二十多页,完全读不进去,我去留了个短评:什么样的人能从这本书里读出滋味来?

然后我继续花了半个小时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过程中突然懂了,

2023年的我从英国回来已有三年,在英国期间也曾背包走过许多地方,包括沿海的许多城镇。

正当我充满怀念之时,遇到了同样作为游客旅行英国的保罗·索鲁的这本《到英国的理由》。不同之处在于,他是1980年代早期——扉页说作者1970年代早期移居伦敦住了17年,作者在本书中写到自己已经在英国住了11年,所以推测大约在82~84年左右旅行。而我则是2020年代。

所以阅读的点便在于,

寻找穿越了近40年,和文豪作者到过同一个地方旅行的乐趣,

体会一个美国人对当时英国风土人情、文化、潮流的见解,

感受中、美、英三国旅行文化的不同,

丰富了许许多多对英国的了解,

最后才是文学上的,品味获得过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的保罗·索鲁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然鹅,我没有去过英国。陌生的地名,陌生的文化,陌生的表达方式对我来说都是门槛。它在我的书橱毫无意义,再卖回二手平台。

结局。

还有一点有趣之处,作者每篇的命名真是有意思,

11点33分到马盖特——意味着要吃午饭和有一整个下午的游荡时间,但作者可能吃了,可能没吃上,

下午4点28分到滕北则意味着也许能看到晚霞和日落,还得考虑住在哪,也许有一段交谈的奇遇,

坐火车或是坐快船则有截然不同的旅途体验......

作者是老旅行人了。标题看似平淡,却一看过去就充满预知,且可能实际旅程中有很多冲突,很多意外。

《到英国的理由》读后感(五):游记,是异乡人的思考

作者:彭砺青 南方都市报 2011-05-22

一直以来,旅行都被当做一种迷思,马可波罗的游记,激发了哥伦布的幻想,引发西方人发现新大陆的疯狂,不过也开始了殖民主义的悲惨历史。对于旅行,保罗·索鲁可说是最沉醉于斯,又最清楚个中荒谬的人。在他参与了一阵子学生运动以致受到美国政府关注后,他选择了在殖民统治与独立之交的尼亚萨兰(马拉威)当和平团的志愿教师,但又因为帮助马拉威元首班达的政敌而被驱逐,但尼亚萨兰的经历令他迷上了非洲大裂谷边缘的这片土地,也注定他以旅行为毕生事业。他在《暗星萨伐旅》中表露出对非洲的复杂感情。在非洲的阅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黑暗大陆上的悲惨现实,一方面他反对像海明威等西方人对非洲的浪漫享乐态度,另一方面又对西方志愿团体的援助理念冷嘲热讽。在他眼中,前者和后者都不了解非洲的现实,而旅行者最好进入当地的生活境况,要不然就只不过沉醉于自己建构的世界。

自我享受的旅行态度不被索鲁接受,也不会在他的作品中出现。《旅行上瘾者》是一本夹杂各类旅行见闻的文集,写于(除了《扬子江》外)索鲁在1985年出版《日出与海怪》以后,这些文章并没有展示那些热闹的景观,一如作者其他著作,它们是索鲁在旅行途中的思考,有对各地生活和制度的,有对个人探险的,也有关于旅行文学的。前言《异乡人》首先点出了旅行者与当地人之间的文化藩篱,对作者来说,“异乡人”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疏离”也是,不是这两者,他就不会过着“旅行者”的生活,也不会写出旅行文学,因为只有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才能激发思考。索鲁也慨叹全球化,尤其是电子革命表面上加强了人与人的联系,事实上让传统社群的生存消失殆尽,全球化下的观光式旅行就是其中一种恶果了。

但世界各地的生活现实,不会因为观光客的在场而变得美好,作者记下菲律宾巴拉望岛的贫困、英国在圣诞岛进行的核爆,还有非洲各地的屠杀和暴力。但读者也可以将这些文章视为索鲁几部旅行经典的补充,或者是旅行者的生命信念阐释,它表明索鲁有其敞开、外向的一面,也有其内敛的一面。

真正的旅人,为伟大的旅行计划而活着

这种思考尤其表现于作者在鳕鱼角和南塔基划独木舟的经历史上。这是一种真正的孤独考验,划独木舟的人必须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他的身体还得不断配合外间环境的变化,否则便会遭受灭顶之灾,但孤独的旅途也为思考提供了广袤的空间。有时候,作者会遇上人们的嘲笑和劝告,他们的理由不外是太冷、风太大、独自一人太危险等,作者把这些理由视为他们无法想像有人做他们打死也不做的事情,也许在这背后还表现出作者对旅行或独自冒险的信念:要是所有行程都符合预计般,没有偶发的事件,这种旅行也算不上旅行了,旅行应该是探索未知、神秘的世界。冒险活动不一定要在远方进行,像鳕鱼角(作者最近就住在那附近)冬季的严酷也可以是一种挑战。

真正的旅人是怎样的?作者在书中各处闪现了自己的看法,书名“Fresh Air Friend”便是指那些“户外发烧友”,说明旅行就像户外活动般不可困在商场的世界里。在第三篇《地方观》的《擅闯佛罗里达》,他提及了尼亚萨兰发现者李文斯顿、极地探险家司各特、南森等人孤僻、郁郁寡欢甚至歇斯底里的性格,但当他们成竹在胸时,便显得“好奇心强、知足、有耐性”,而且能够自给自足。也许他们这种极端个性源于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像普通人般为糊口而奔波,他们为了一个伟大的旅行计划而活着。活在今天,作者不可能再充当发现者,因为那些伟大旅人已经在世上每个角落留下过足迹,旅行只能变成心智有益,不过还可以挑选对的行程、最佳路线及正确的旅游方式。作者在书中交代了自己部分作品的创作过程,他喜欢乘搭老列车(如穿梭于巴尔干的老东方列车,及阿根廷的老巴塔哥尼亚列车),而不是喜欢奢华的自私者乘搭的簇新华丽列车。虽然他声称旅行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偶发事件,但每一次旅行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写作计划和心灵的震撼,也许这一点就值得许多自以为在写旅行文学的作者借鉴。

索鲁对中国的观察

索鲁的作品素以辛辣的讽刺见称,《到英国的理由》记述作者在福克兰战役爆发时在英国乡间的见闻,他把英国人的虚伪自利、英国乡镇的荒废刻划得入木三分。索鲁的讽刺在更多时候是一种旁观者的清醒,他以客观笔触描绘在旅途中见到的当地人及旅客,《暗星萨伐旅》的读者不会忘记作者在苏丹、肯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地遇到的士兵、妓女、关卡官员、教授朋友、国际组织义工的形象,不管作者以怎样有褒有贬的角度观察他们。书中最详实的游记是关于现代中国的,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曾写过一本名为《骑乘铁公鸡》的中国游记,而这本书中谈论中国的篇幅可视作其补充,里面记述作者在改革开放伊始时游历深圳和厦门,以及在回归前夕在香港与政商人士的对谈,还有作者乘船自长江三峡顺流而下的见闻。索鲁除着力描写改革巨变下的经济特区面貌,还有从工人待遇到零售行业的发展,比起《孤独星球》式的游记,索鲁更深刻反映出当地生活的真实情景。

还必须一提的是,因为实践真正旅行的缘故,作者抛弃了早年广泛涉猎的现代文学,如艾略特的诗歌和亨利·詹姆斯的小说风格,希望以平实无华的笔触写出真实,但文学仍是他的根,就像书中讨论了不少旅行文学作家,包括查特文(B ruceChatw in)、格雷厄姆·格林、威廉·辛普森和拉扎特·尼欧吉(Rajat N eogy)。辛普森是比吉卜林早几十年的艺术旅行家,他像后者一样深深为印度着迷,而尼欧吉则是寓居于非洲殖民地的印度作家,这些作家都在英国殖民地见证日不落国殖民事业背后的阴影,而索鲁也在尼亚萨兰、香港、新加坡这些前殖民地甚至英国本土见证大不列颠留下的断垣残壁,这些文人的旅行之路,与作者对于旅行生命的执着如出一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