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蜀山剑侠传》读后感锦集

《蜀山剑侠传》读后感锦集

《蜀山剑侠传》是一本由还珠楼主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4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蜀山剑侠传》读后感(一):连载风味

再一次想尝试金庸之外的武侠,还是放弃了。先不说这部“巨著”很长,就是这乱七八糟的结构我也看不下去。人物性格不突出,情节也雷同。当年是在报纸上连载的,所以不管从哪一章看起都能看得下去,但是最大的毛病就是扯得太远了,每件事每个人都事无巨细,也不知道主角是谁,看不出来故事主线是什么。可能作为现代武侠小说的前辈,还珠楼主也算是值得敬仰的吧。

《蜀山剑侠传》读后感(二):文笔好,想象力惊人,构建了很大的框架,可惜没能完稿

还珠楼主李善民是除了金庸之外,我最爱的武侠作家。这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蜀山剑侠传》也是我买的第一部大部头的武侠书,当然是在看完盗版之后方始花钱买的。在大学里用了闲时就拿来看,虽然部头很大,因为喜欢,来回看了几遍,虽然作者不时旁逸斜出,偏出主题很远,但亏着作者文笔很好,想象力惊人,还是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最为可惜的建国后,碍于各种原因,作者不再续作武侠,使得前面构建的一个大框架在进入高潮,主角方始准备开宗立派、承继长眉真人道统前便已结束,令人憾恨不已。另,当初买正版,便是为了有个好的阅读体验,也是为了不白嫖,没想到买来读后还是发现书中遗留有不少错别字,编辑还是功夫不到啊。

《蜀山剑侠传》读后感(三):将爱情留给金庸

《红楼梦》残缺不全,让百多年后的张爱玲引为生平恨事。对一些人来说,足以引为恨事的还有另外一本书,《蜀山剑侠传》。

《蜀山剑侠传》开始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仍没有完成。现在看到的这本小说,是四百余万字的鸿篇巨构,近六本《红楼梦》的厚度,亦可抵得上金庸的五部长篇武侠。

同样的未完成的命运,《红楼梦》要比《蜀山剑侠传》风光了很多。《红楼梦》八面玲珑,能让形形色色的人各有所需,能让人们看到的比鲁迅认为的还要多。它身边总围绕着一批所谓的红学家,关于它的话题,一直持续不断,还有不少人孜孜不倦地为其狗尾续貂。相较之下,《蜀山剑侠传》留下的第一印象则单纯多了,它提供给人们的,不过是“刀光剑影”。如果要贴标签的话,不由分说,一下就打上“武侠小说”的烙印,说得直白点,就是通俗,甚至不入流。

《蜀山剑侠传》并非一般的武侠作品,它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百科全书,现在所见的武侠小说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人掀起的港台新武侠,莫不受其影响。武侠小说常见的夺宝、复仇及争霸情节,早被还珠楼主打磨得纯熟;角色掉进山洞偶获至宝以至功力大增的金牌武侠情节亦是屡见不鲜,并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另外,那些武侠小说中的闪光的专有名词、奇珍异宝、功夫招式以及行走江湖必备的暗器毒药,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蔚为大观,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独家特制。看到化骨丹,不由会想起韦小宝随身携带用以灭人形迹的化尸粉;看到生肌灵玉膏,则会想起《倚天屠龙记》中的黑玉断续膏;看到降龙八掌,洪七公等人的降龙十八掌则不免呼啸而至;看到主角李英琼身边的两雕一猿,郭靖及袁承志的故事又不期浮到眼前。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金庸多半对还珠楼主的丹药和功夫进行了演化,最明显的要数“乾坤大挪移”,一字未改,被金庸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自己的小说中。但好在金大侠功力不凡,擅用化功大法,以上出现的几件事物,除了两雕一猿外,其他的在《蜀山剑侠传》中多是跑龙套的,到了金庸手中却多次露脸,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不过,书中花大心思营造的“峨眉斗剑”,在现今的知名度和曝光率显然赶不上它的嫡传“华山论剑”。

峨眉斗剑是全书的最高潮,以峨眉派为首的正义之士对阵诸多外魔邪道,好坏人物悉数登场。在此之前,亦有“大破慈云寺”、“斗法戴家场”这样的情节的小高潮,使得整个故事充满起伏。这其中出现的人物之多,线索之杂,平常人根本无法驾驭,还珠楼主手腕雄健,安排一个个角色跳入前台又来回穿插。对稍显重要的角色,还珠楼主都生怕将其冷落,赶紧补续一段的他的履历,往往一补就是几万字,但有的并没有必要,不需享受如此的待遇。这般下去,繁多的线索和角色难免不给人以纷乱之感。

情节的精彩需要场面和道具的支撑。《蜀山剑侠传》中最耀眼的道具就是那些剑仙们潜心炼制的法宝,真是形制各异,穷极变化,台湾的叶洪生甚至还作了大量的关于法宝的考据文章,以显示还珠楼主并非凭空捏造,而是背后有强力的文化给其输送内力。那些被剑仙们视若珍宝的东西一旦动作起来,则是上天入地,开山断水,它们连同剑侠发出的功夫招式,都远比《封神榜》来得用功和细致。《封神榜》的打斗过程太过粗略,往往只交代一两句就完事。一个照面间,一股黑烟放过,敌手已然倒地,连最终决战的十大阵也不过用几首重复严重的诗浮光掠影般地交代过去。纵使是《西游记》,兵器法宝和敌我斗法的描写跟《蜀山剑侠传》一过招,也只能甘拜下风,不得不承认后者的手法更深入,层次更丰富。

有了道具的支撑,场面自然好看起来。还珠楼主想象力好似爱因斯坦,他笔下的剑仙世界雄奇浩瀚,人物翻江倒海,无所不能,在这点上,只会拿着一个木制的魔法杖的《哈利·波特》怕是难以匹敌。场面营造上,还珠楼主的大脑堪称一头先进的电脑,能描画出你意想不到的诸多奇观,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当你看到李英琼骑着神雕遨游天际,看到红花姥姥升天时地动山摇、火山喷发,看到绿袍老祖凌空大战红发老祖门下,让人觉得六七十年前的作者简直像是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罗兰·艾默里奇和徐克的合体。而当时的中国,还是黑白片的世界。

就想象力来讲,还珠楼主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界中的李白,《蜀山剑侠传》则是武侠史上的盛唐诗,梁羽生、古龙、倪匡甚至南怀瑾都没少给予其溢美之词,以为无人能及,以至比《红楼梦》还难找到出力不讨好的续写者。《蜀山剑侠传》构筑的剑仙体系,确实空前绝后,现今的玄幻、奇幻类型,纵使极力变改名号,终逃脱不了其十指山。但对现在的人来说,《蜀山剑侠传》没有写完固然大为遗憾,同时,它还有修为不到的地方,那就是情感,特别是可以化金刚为绕指柔的男女爱情。

民国时期的武侠作家,以王度庐用情最深,最擅长在“发乎情,止乎礼”上大做文章,代表作就是不够痛快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则以奇绝的想象见长,《蜀山剑侠传》虽不乏俗世男女的恋情,但最终都要让位于成道升天。据说成仙后就像天天打着鸡血,时时刻刻都在飘飘然,远胜男欢女爱,而男女之爱反倒是修炼升仙过程中绝大的障碍,本来像小龙女一样的秦氏二小姐就毁在了这上面。不像现在的奇幻武侠,可以一边功夫升级,一边将恋爱打得火热,对照《蜀山剑侠传》这种心无旁骛、克己复礼的修仙正途,简直可以说欺师灭祖。但《蜀山剑侠传》如此禁止人欲,虽然有类似靖哥哥和蓉妹妹的角色,到底还是没有释放出像模像样的爱情来,这就给后来者金庸等人留下了大片的情感天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