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沙岸之谜》读后感1000字

《沙岸之谜》读后感1000字

《沙岸之谜》是一本由【英】厄斯金·柴德斯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281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岸之谜》读后感(一):沙岸之谜,谜之沙岸,值你一读!

此书,悬疑重重,可谓间谍小说的泰山北斗之作……好话不多说,你看了就知道了。

本来不想说了,可是我要发的时候,系统提示太短了。没办法,我只好再补上几句了。这么说吧,这本书,你不看,遗憾,看了,不后悔。

《沙岸之谜》读后感(二):想看

很多年前,我看过英文版的,写得非常不错,情节吸引人,故事里有很多悬疑推理的情节。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这类的书,间谍小说也不过是一些参吃不齐的网络小说。刚学会用豆瓣,忽然发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了。真是可喜,说明我们的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全面了。间谍、推理小说,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主流。

《沙岸之谜》读后感(三):全书分析

这部书,我觉得它前半部分推理的感觉比较少,尤其是前两章,就感觉情节有点拖沓。然后,其中的逻辑关系也比较乱。

但是在后面一小部分中,逻辑关系变强,悬疑的感觉也出来了。在最后的The last voyage里,包袱也抖得很好,给人一种推理的气氛以及悬疑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还是比较可以的。又作为间谍小说的开山鼻祖,以及它还对中国和英国的战争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测,所以我觉着部小说还是蛮好的。

《沙岸之谜》读后感(四):关于此书

这本书在一战前非常受欢迎,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作为柴德斯的传记作者,安德鲁•波义耳说:“在接下来的10年里,柴德斯的书仍将是最强大的英语作品。他的贡献在,他引起了英国关于军事间谍小说的争议。”这是一个显著影响约翰•巴肯(《三十九级台阶》作者)和肯•福莱特(《圣殿春秋》作者)的作家。他形容道:“这是一个野外冒险的惊悚片,两个年轻的英国人阻止了德国舰队入侵英国。”

1998年,航海作家山姆•卢埃林写了一本续书,名为《沙岸之影》,副标题是:“续写厄斯金•柴德斯著作,重现1903年格罗里亚号游艇在弗里西亚群岛的巡航历程。”

这是一个入侵类型的小说,作者自己说:他是从一个爱国者本能的责任感出发开始写这个故事的,在故事中他预测与德国的战争,并呼吁英国进行防备。

他这个入小说让大众意识到德国的潜在威胁。最终导致英国政府在北海海岸建立了几个皇家海军基地(斯卡帕湾,因弗戈登和罗塞斯),以应付与德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后来,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认为这本书是促使英国建立那个海军基地的主要原因。当(对德国)宣战后,丘吉尔命令海军情报总监找到这本书的作者柴德斯,作者当时正代表海军竞选在议会中的席位,丘吉尔会见了他并聘请了他。那时,柴德斯正在写《谜》。他还参与了另一本被美国《纽约时报》出版的书。在书中,他警告说,如果将来(于德国)发生冲动,英军的战术策略早已经过时。他发展了这一主题,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出版与 1911年:《战争和陪布兰奇》《英国骑兵里的德国影响》。

小说中有很多真实的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取材于作者在弗里西亚东海岸航行的亲身经历以及他从1897年在波罗的海巡航时开始记录的大部分尚未公开发表过的航海日志。

1910年8月,受柴德斯的影响,两个业余的英国帆船爱好者、皇家海军陆战队的队长伯纳德和英国海军中尉维维安•布兰顿进行了一次航海度假。在弗里西亚群岛海岸,他们沿着(跟柴德斯)相同的路线前进,此期间,他们收集了有关德国海军设施的信息。之后,这两个人加入了“40室”,在战争爆发时,负责英国海军情报收集和解码工作。

1979年,《沙岸之谜》同名电影上映,麦克尔•约克扮演卡拉瑟, 西蒙MacCorkindale扮演戴维斯。

在德国,这部小说被电视电影推广。1984年,由公共电视和广播电台Radio Bremen电台出品,不莱梅扮演戴维斯,彼得Sattmann扮演卡拉瑟斯

《沙岸之谜》读后感(五):间谍小说的源流

严格意义上讲,厄斯金·柴德斯(Erskine Childers)的小说《沙岸之谜》(The Riddle of the Sands)并不是最早在小说中描写间谍形象和元素的作品,至少在英语文学范畴内,美国文学早期代表人物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早在1821年就写出了《间谍》(The Spy)一作,刻画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两位美军间谍形象;而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聚焦驻印英军情报人员基姆成长之路的代表作《基姆》(Kim),其出版也恰恰早于《沙岸之谜》两年。不过间谍小说(Spy Fiction)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定义出现,却是始自1903年问世的《沙岸之谜》,这恐怕也是此作通常被视为间谍小说开山之作的原因。

1870年,柴德斯出生于伦敦一个英国与爱尔兰混血家庭,幼年父母相继离世后,自小成长于爱尔兰的柴德斯在身份认同上与爱尔兰更为亲近,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德斯此后的人生之路。在黑利伯瑞和剑桥三一学院完成教育后,1895年25岁的柴德斯成为了英国众议院一名普通职员,任职长达15年。在此期间,从小对航海有着浓厚兴趣的柴德斯利用公职假期,在自己的小快艇上完成了很多次对北海以及德国、荷兰、丹麦等国海岸的游历,这也便是后来创作《沙岸之谜》的灵感之源;而家国情怀始终浓厚的柴德斯也在1898年英布战争(也叫南非战争)爆发时志愿加入了英军的炮兵连,在南非大地上开启了自己的战争之旅。而能将航海与军事这两个柴德斯都很热衷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终其一生恐怕也只有随后完成的小说《沙岸之谜》了。

不过《沙岸之谜》作为柴德斯唯一的小说作品,人物设定和故事走向都很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某日,英国外交部的职员卡拉瑟斯突然接到好友戴维斯的来信,邀请他前往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域的沙滨海岸驾着游艇航海和度假。然而等卡拉瑟斯到了目的地后才发现所谓游艇不过是一艘小帆船,而航海也并非度假这么简单。原来已在这篇海域游历许久的戴维斯,自己感觉在航行过程中不小心深入了德军海防线,遭遇了德军间谍并险遭谋杀,因此约卡拉瑟斯而来是为了协同调查事件真相。小说便围绕着两人明察暗访的经历展开,在对几位德国可疑人物翻来覆去的推理之外,穿插着大量对航海生活事无巨细地讲述和对海域风景如痴如醉地描写,颇为真实(抛开小说对间谍小说这一类型的开拓之外,我甚至认为这些是小说最大的亮点);当然,如此设定也让小说在悬念上要平淡很多,对读者而言,发现和揭穿真相便只剩下了迟早问题。

小说出版以后,柴德斯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不论是作者生前还是身后,在英国小说史上都有着一席之地,甚至在其问世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从未绝版过,源源不断的版本和加印成为最好的佐证。此外,关于本书一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佳话,那就是丘吉尔曾经声称《沙岸之谜》在小说中着力渲染的德军对英国的战争威胁是英国海军创建北海基地的主要依据;不过事实却是,小说的出版是在英国议会宣布在罗塞斯购买土地建立海军基地两个月之后。当然,丘吉尔的言之凿凿并不代表他在说谎,毕竟幽默从来也都是他的天赋;英军北海基地的建立在小说发表之前也无法改变《沙岸之谜》一战之前在英国巨大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一战爆发后,丘吉尔的确下令海军情报主任找到已经辞去众议院职务的柴德斯,并召入军中担任对德作战的参谋,这恐怕才是《沙岸之谜》打动丘吉尔的结果。

战后的柴德斯,越来越对自己参加过的英布战争和一战产生质疑,并开始反思英国的殖民政策;与此同时,祖国爱尔兰的身份认同也逐渐开始一边倒地滋生,以至于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写作和生活都献给爱尔兰独立运动。然而柴德斯先后卷入的英爱战争(也叫爱尔兰独立战争)和爱尔兰内战却给柴德斯乃至整个爱尔兰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痕,尤其是对爱尔兰的影响到今日也不曾抹去。1922年,已经走向分裂的自由邦竟然处决了共和军前领导人之一柴德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了柴德斯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身份。临刑前夜,柴德斯在给妻子的信中写下了这样的信念:“我至死热爱英国!(I die loving England)”而枪决当日,已经蒙上双眼的柴德斯还不忘安慰曾经的共和军战友、如今的行刑队员们:“往前走两步吧,小伙子们!那样会容易些。”可谓视死如归。后来,接过柴德斯间谍小说衣钵并写出《三十九级台阶》(The Thirty-nine Steps)等系列小说的约翰·巴肯(John Buchan)提到柴德斯时曾说过这样的话:“革命没法创造更高贵或纯粹的灵魂。(No revolution ever produced a nobler or purer spirit)”,很是唏嘘。

说来也怪,《沙岸之谜》很长时间都没有中文译本,最早的一版应该是台湾皇冠在上世纪末出版的“世界十大间谍小说经典”丛书,内地则迟至2011年才首次推出简体版,然而译本却不太靠谱,用不着一一对照,单就译本里层出不穷的中式歇后语和俗语,都能看出与原作风格颇不协调;更何况封底勒口上的作者介绍还有着明显的错漏(说柴德斯16岁进入英国众议院工作,后面紧接着又写23岁才从剑桥毕业,真不知道出版社编辑的逻辑在哪里)。此外中文版的封面设计也总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似乎因为书名有“沙岸”二字,便想当然设计出沙漠的底色和背景;又因为宣传语上有成功预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云云,便做了一个士兵持枪的剪影……殊不知,此沙不是沙漠而是沙滩,小说中从头到尾也没有出现过一兵一卒,真正写的是战争的威胁,是暗涌。

所以我很早就买了英文原版。先是企鹅二十世纪经典丛书中的一册,后来则是在企鹅的一个男孩历险套装(Boys Own Adventure Box Set)中再次拥有了一册,惜乎都是平装。相较于中文版,原版的封面设计就好很多,其中企鹅经典版与一百多年前的初版本一脉相承,用一叶小船突出了小说最重要的航海元素;历险套装版则因为受众有青少年,所以封面尽可能真实再现了乌云密布、二人同舟等小说的基本情节,一目了然。所以,抛开译文本身来说,单单是封面这一简单直观的元素,国内如今的出版业跟原版之间,差的还真不是一道浅浅的海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