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飞往温哥华》的读后感大全

《飞往温哥华》的读后感大全

《飞往温哥华》是一本由蒋在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往温哥华》读后感(一):关于生命和情感的一切

当我们仔细观察当代青年作家的写作面貌时,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避开,那就是在青年文学写作的浪潮中,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究竟是什么?是某个全新的题材,某种新潮的叙事语调,某种别出心裁的结构,还是某种异质的精神内核?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多位杀出重围、留下姓名的青年作家们(具体姓名在此不做列举),在这些方面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一些见地和创新,这固然是件可喜的事情,但当他们的写作进一步浮出水面,以更“多面”的形式(如短篇小说集)出现在读者面前,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对所谓“多面”的质疑。文本数量与作品质量当然不能划上等号,当青年作家们奋笔疾书时,问题也在不断凸显。问题主要有二,一是在处理现实生活问题时的贫乏和无力(高开低走,后劲不足,结尾突兀),二是对现实生活的避重就轻(对科幻文学、幻想文学、“轻小说”的创作偏爱)。两个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经验的缺失,以及无法突破个人经验的桎梏。在这类问题频繁显现的情形下,《飞往温哥华》的写作显得异常难能可贵。

说《飞往温哥华》是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强攻”,用词似乎有点不妥,因为蒋在的书写笔触是相对柔和而冷静的。但它绝对不是软弱,不是不知所措的妥协,而是拥有坚定的内核,是一种更为真实的直面:即便不能为困境提供出路,即便无法描绘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我必须如实地记录那些时刻,记录最为幽微的情感和细节。这种记录无关历史视野和宏观叙事,是在伸手打捞真正的日常生活,但它同时又区别于对个人化的狭窄经验的无限耽溺,其秘诀在于她并不是写自己(尽管是以自己的经验作为养料),而是写人与人的关系,写人向他人的生命和情感延伸,从而突破了青年写作常见的窠臼。

是的,不需要点题拔高,不需要故弄玄虚,只需要记述,记述关于生命和情感的一切。这种写法属于蒋在,属于门罗和乔伊斯,它远比一切避重就轻的创作和虚假轻飘的结尾更为有力。

《飞往温哥华》读后感(二):苦海

看到《飞往温哥华》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我会读到又一个中产阶级太太成为温哥华陪读妈妈的故事,类似张翎的《如此曙蓝》围绕漂浮在多伦多的华人移民展开有点亦舒范儿的中产阶级叙事。所以当时我犹豫了一下,不确定到底要不要看这本短篇小说集,因为我挺烦亦舒的,也不耐烦看有钱太太们叽叽歪歪的那点伤春悲秋。所以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多少有点不情愿——但出乎意料地、这几个故事都给了我惊喜。

《飞往温哥华》讲的确实是陪读妈妈,陪的却不是小留学生,而是罹患重度抑郁、在贫困里挣扎着一个人读着博后的大留学生。妈妈也不是有钱太太,更像是个体制内饿不死却也吃不饱的女职工。甚至连这个太太的身份都已经过期作废了——这位大留学生的爹妈早就离了婚、各自有了重组家庭。这个早就飞鸟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破碎家庭,因为大留学生的抑郁症而重新聚集起来、飞往温哥华,去重新体验国内中产华人在西方世界彻底失能的经典困境,同时还得带着一个离异再婚母亲的愧疚去承受儿子抑郁症的攻击。

破碎的人在失序的小生态里作为外来者无措地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而这山雨是自己早就做下的因果,没得抵赖、无从摊牌,只能耸耸肩说“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并选择短暂的精神上的逃离和漫长的精神肉体双重的忍耐。

这种窒息感让我非常喜欢——它成功地超越了中产阶级叙事的平庸、触及了生命里更沉痛的内核、事关生存或死亡的部分。这种窒息感让我想起卡佛。

《等风来》其实也有这种窒息感,但掐脖子掐得轻了一点——主角是孩子,还能长大,还有打破这种窒息的希望。

这个故事回应了我自己对于童年最的关键的体验——失能失控。小孩真的是全世界最倒霉的存在之一,对于生活无从选择,没人当回事也无人倾听——即使有人倾听也没用,因为小孩那还在发育中的大脑和语言系统无法批判性地思考他们被抛入的复杂的人生的漩涡、无法理清思绪、也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命运对于小孩——特别早慧的那些天才不算——就像河流任意冲刷一块石头,石头是永远不会哭喊的,也没人知道它疼不疼,它只会蒙昧地做一块石头、水流把它冲到哪里、它就呆在那里。

《遗产》里也有这种孩子对父母辈失能失控的窒息感,无法宣之于口的复杂情感夹杂着尚未弹尽粮绝的天真的期待和小孩对父母很难死心的爱的渴求,好像一只巨大的棉花拳头软绵绵地砸一堵墙,反复地砸,砸开了,那边却什么都没有——能有什么呢?难道还能有个小魔仙、挥一挥仙女棒实现你的所有心愿?

失语和惊慌,这些故事捉住了人很内核很私密的部分、不宣之于口却日日挣扎的苦海。

《飞往温哥华》读后感(三):可以读到心里的文字,蒋在新作呈现

蒋在,是不是人们热议中的那种天才女孩呢?

11岁开始写诗,18岁开始创作小说,仅凭3个短篇,从诗人到小说家华丽转身,首部小说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首部诗集入选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

我却并不想将她所有的斐然成绩简单归结于一个“天意”。这其中有多少是旁观者所不知道的呢?就如作家宁肯评价蒋在所说的那样:蒋在的语言气质一看就是读精装硬书读出来的,一种如此年轻又古老的气质,恐怕也只有到了世界的今天或当下才有这样的气质。

作为九零后的作家,蒋在的作品已经褪掉了这个年纪的青稚和傲慢,取而代之的是沉淀了的冷静和不卑不亢,这不是上天赐予的灵性,更像是自我磨砺与渐进的成果。《飞往温哥华》是蒋在的一篇短篇小说集,讲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际遇,形形色色的人在各自面对的问题中仓皇的反应和选择着,每个人在生命的弧度中孱弱的坠落、流浪,所有的危难、挣扎、孤独、期盼都已一种绝决的形式表现着。

我不知道小说家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在纷繁的生活中提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并掺以虚构糅杂幻想,把一个个完整充实的故事活灵活现砸向读者,让那些听故事的人久久缓不过神来,就好像此时的我一样,心情复杂的只想敲字,脑子里面大概是放空的,只有情绪一汩汩的冒出来。

我读小说的习惯向来是按图索骥,找书名同款章节,但这本我却并没有,因为不喜欢“温哥华”。最想第一时间读一读的是“等风来”,名字就透着意境的一篇,但是没想到翻开就看到了“红豆”和“绿豆”的人物名字,一下子想起很多年前看过韩剧中同父异母姐妹俩的名字,最后一幕中妹妹被做成肉羹的镜头令人不寒而栗。

于是,“小茉莉”是本书的最后一篇,却是我最先读到的故事。和名字反差极大的青春期女孩,经历着母亲的撒手人寰和另一个母亲挤在父女之间的尴尬境地中。

放下这本书,脑海中慢慢浮现故事中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固执成魔,那些压抑成疾,还有书中的那些金句。

“女人总会把自身的失败归罪于另一个女人身上,只有这样才会减轻失败带给自己的羞耻感。一切错在别人,自己才会理直气壮甚至变本加厉。”

又有些忍俊不禁,感叹作者的犀利透彻,感叹小说家到底是怎么修炼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