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艺欣赏七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艺欣赏七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艺欣赏七论》是一本由[美]王鼎钧 / 王鼎均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欣赏七论》读后感(一):《文艺欣赏七论》读后印象

王鼎钧的文字是清雅、恬淡的,有着传统、质朴的美感,同时又充满自信,讲到兴起时,又滔滔不绝,长短句交杂,逸兴遄飞,文学艺术、乃至生活处处,无不信手拈来,皆含义理,皆成文章。

手头这本《文艺欣赏七论》,读来也是令人陶醉的。文章中提到过新冠疫情,可见部分文章是老先生的新作。七论中每论开头主谈一艺术一种,其后的文章看得出来是应邀应时之作,另有一些文章乃忆旧人之作,但都与该艺术有较大的关系。这些文章既写文艺也写人,从人看文艺,从文艺看人,人与其艺是不可分开看待的。

“如果艺术是一个家族,音乐应该是大姐,中间一排哥哥姐姐,我们文学排在最后,是个小弟。”王鼎钧的这本《文艺欣赏七论》恰恰是以艺术家族中的小弟谈起的,至于前面的哥哥姐姐们,他略过了。而作为小弟们的文学,又被他分为诗歌、小说、散文,以及部分的戏剧。

在文学中,王鼎钧是以诗歌为最高的,小说次之,散文是小弟中的小弟了;戏剧是两栖的,暂且不论座次。且无论诗歌还是小说,甚至是部分散文,又都追求戏剧性,因而戏剧又似乎是一个小弟们的中间人了。

在文学之外,王鼎钧又谈了绘画、书法与篆刻三种艺术。在书法一论中,作者先以王羲之的作品为例,指出书法的字形比字义更重要,甚至,字形已脱离字义构成了形式美。但在后面的文章中,作者又指出,不同的作品内容应以不同的书体书写为上;又回忆起自己学书启蒙时,老师告诫不善之字不应多练。即字的形式应与其义相符。

初读下来,觉得似乎有些矛盾,再三思量,想到作者曾举一例,皇帝命人以王羲之《兰亭集序》集字成为《圣教序》,这是不适合的,但皇帝偏爱,无法可想。可见,书法中字形与字义的分离属于实然层面,而形与义的统一则为书法应然。

再回来说说文学吧。王鼎钧谈到京剧时讲到京剧的剧本是供演出用的,并不是用来阅读的。这不禁令人想到希腊的戏剧来了,我们如今读到的古希腊悲剧喜剧,实则在那个时代也不是用于大众阅读的,而只是为了演出用的。可见,中外在这方面是有类似传统的。

当然,中外在文学上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谈到散文时,作者说西方更讲究结构,这使得人“服服帖帖地做它的俘虏,没有别的心思意念。”而中国的散文则更“不受组织的严格约束”,“这可信马由缰。”

其实读这本《文艺欣赏七论》也正如此,全书并无多少谋篇布局,不是理论式的,而是闲庭漫步漫谈而神游,诗歌、小说中有散文、戏剧,绘画与书法皆有线的艺术,篆刻可为琴棋书画外的第五艺。而艺术也不全是艺术,更有美,更有自然。

《文艺欣赏七论》读后感(二):浅谈“文艺欣赏”

文艺欣赏七论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写得很平易近人,让人读起来没有晦涩之气,读起来那种感觉就非常爽,不懂你们能不能体会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作者王鼎钧老先生已接近期颐之年,我反正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但不知是在哪里听到或看到了。王鼎均先生的散文风格沉郁顿挫,关注民族审美心理、文体体式之变异和散文容量空间的拓展上,对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起着奠基的作用。 本书的七论即是王鼎钧先生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书法、篆刻欣赏这七类的看法。既分门别类地概括其特质,又融会贯通地讲述其精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先生不愧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人。老先生对各种文学艺术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是值得我们晚辈好好学习的。 在谈诗歌时,他讲到语言文字有三种功能,分别是使人“知道”、“同意”和“感受”,不同的文字表达有着不一样的功能。诗歌比散文的作用更大,它能做散文所不能做的,写诗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这是它最大的作用。唐诗 小说就是讲一些通俗的事情,合乎大众的趣味,真真假假,有虚构的成分,既不是玄妙的哲理,也不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很多人都喜欢看小说,因为有些小说的故事性很强,一环扣一环,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当然,会欣赏小说的人不仅要看它所描写的事件,更要看它的结构,欣赏它是如何把事件串联组织起来的,这不是我所要达到的高度,我看得开心就行哈哈哈哈哈。 散文是不受什么拘束的,几乎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信马由缰。我对看散文没多大兴趣,因为我体会不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散文对我来说有点高大上了。 戏剧、绘画、书法和篆刻这四类感觉更加高大上,几乎跟我不搭嘎,对它们丝毫没有兴趣,敬而远之。 诗如点,散文如线,小说如网,戏剧如球。 诗如舞,散文如行,短篇小说如百米,长篇小说如高尔夫,戏剧如篮球。 诗如酒,散文如茶,小说如粥,戏剧如快餐。 我还是偏好小说吧,你们都喜欢什么呢?

《文艺欣赏七论》读后感(三):还不懂欣赏诗歌吗?来王鼎钧的《文艺欣赏七论》学习并接受正确理念

诗歌的阅读和理解,是我们现代社会一大难题,相对于其他的文体,现代诗给我们的感觉往往并不好,很多人对于现代诗最真实的感受就是读不懂,完全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诗人、诗作本身的问题吗?还是我们读者对于诗的理解错了呢?

当我读完王鼎钧的这本书《文艺欣赏七论》之中关于诗歌欣赏的部分,才恍然大悟,看来是我们读者对于诗歌的理解太过偏颇。我们以一种现代人的视角,一种功利性的心态来读诗,当然无法感受到诗所带来的美好,当然也无法真正的理解诗。

王鼎钧,当代著名的文学大师,出版了大量的作品,而作为一个文学家,当然也有责任给更多的人解文艺欣赏中相应的问题,让我们能够对于文艺各题材更为亲近,让我们更好的进入文艺的世界。 他在这本书中就有着专门的一章论述着诗歌的欣赏,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所应有的表达内涵,让我们更好的走进诗词阅读和欣赏的世界。

王鼎钧开宗明义的告诉我们,诗歌并不属于事实见闻,也不属于批判评论,诗歌更在乎的是一种感受。而感受具有着明显的主观性,他并不以我们日常的理解为主要原则,当然也就很难让我们用贯穿的思维来欣赏诗。

所以王鼎钧写到“诗不在传达知识和意见,只是述诸感受,写诗不是增加读者判断的能力,而是启发悟性,这样的诗非实用, 非理性,非逻辑,甚至不可言诠”。所以以后不要再以理解的诗的方式去解读现代诗,用自己的内心感受诗的美好即可。

怎样去感受呢?诗的美好又存在于哪些方面呢?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也有着相应的论述。而且关于诗不可解读性也不仅仅是现代诗的表现,这是这一文体所存在的功能。其实我们最为熟悉的唐诗,如果我们去认真解读,那也脱离了诗所本应存在的价值,而且很多诗往往就是无解的。

当然,诗的含义无解,但是的格律、节奏、字音的高低、快慢、长短、轻重都能够生成,都是诗歌有效表达的一部分,都会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这些都是我们感悟诗歌重要的方面。 还怕看不懂诗歌吗?那就从王鼎钧这一本《文学欣赏七论》,从作者欣赏诗歌的相关论述中,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完成诗歌欣赏所应具备的常识。

这本书的其他部分呢?散文、小说、戏剧、绘画、书法、篆刻,也一样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王鼎钧也给我们提供着相应的欣赏阐述和解读,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样一本书的阅读,更好的走进文艺欣赏之中,感受精神世界的愉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