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曾国藩大传》的读后感大全

《曾国藩大传》的读后感大全

《曾国藩大传》是一本由林乾 / 迟云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559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201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国藩大传》读后感(一):修身平天下

这本书相比是我看过的最客观/精彩的曾国藩的书籍。

原因:

1:书中历史背景描写的很清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把重点的事情勾勒到了。只是有的部分讲的相对比较少:如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太平天国内乱、上海洋枪队等等,虽说着墨不多,但是把这些事情穿插在曾国藩的人生经历中,才能体会当时的状态和他的观点和想法。

2:引用很多曾国藩的奏折、书信等内容。文章中有很多曾的奏折、书信、写给家人、友人的文章诗词,刚开始阅读会有艰涩的感觉,不是一本平日里的通俗读物。正是通过这些本人亲自的内心独白,才能切实感觉的当时曾的内心状态:失望、绝望、果断、坚持、老练,甚至有时候的可爱等等。

3:结构宏大,人物众多,细节丰富。书紧紧扣着曾国藩的人生阶段和轨迹,心里状态等,但是一些关键人物的背景描述和穿插恰到好处,能够对文中的很多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塔齐步、左宗棠、鲍超、官文、郭嵩焘、江忠源、胡林翼等等,纵横交错,却条理清晰。

4:文笔老练。读一段就知道作者文笔老练,虽言简意赅,但是力透纸背。

5:最重要的是仔细读完,自己的心里也会有所沉淀。

总之,力荐。

《曾国藩大传》读后感(二):“千古完人”并非完人

“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这味药肯定能保证你们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这是查理芒格的如何获得失败的建议。我对此会心一笑:靠自我经验总结就能过上二流生活,那想必也是极其厉害了。对于我来说,借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便利,从前人留下的书籍里薅取点经验教训,争取过上二流的生活就已经知足了。索性近期临近毕业,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的压力迎面扑来,我抱着特定的问题向曾国藩取经——你如何处理的焦虑和恐惧?是什么支撑你在挫折面前屡仆屡起?有什么技巧么?读后收获如下:

1.一个人的发展,不仅要靠自己的奋斗,还要考虑前人的积累。曾国藩的祖父经营家业,定下“以耕养读”的路线,让子孙能安心考取功名;曾国藩的父亲积苦力学,赴考17次,成为曾氏家族入湘后第一个秀才,积累了考试经验和人脉。所以,到曾国藩这一代,能继续心无旁骛地屡次赴考,能在父亲的指引下求学于更好的书院。曾国藩最后考上进士,离不开家族为他铺开的路。不禁感慨,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必然的,但也绝不是偶然的,要看他本人付出了多少,也要看他背后有多少人为他付出了多少。

2.物以类聚。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很多历史人物串起来,就能发现:很多中兴名臣,在还未发迹时就彼此认识。胡林翼和曾国藩都拜贺长龄为师,是同门师兄弟;左宗棠和曾国藩都就读过岳麓书院,是校友;李鸿章是李瀚章的弟弟,而李瀚章本人常年追随曾国藩,帮其管理后勤粮饷。让我不禁感慨,这就是所谓的古代的朋友圈吧。这是因为在同一圈子而互相成就了对方,还是因为志同道合才在同一圈子呢?这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3.哪有什么天生的坚忍不拔、淡定自若,只不过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而不得不自我勉强罢了。曾国藩首次出师不利时,在铜官投水,投水不成,又写遗嘱,备棺材;兵败湖口时,想效仿春秋时晋国大将先轸,策马赴敌而死,惊得众幕僚寸步敢不离;身困祁门时,再写遗书。很难想象,从这样一个败军之将、自弃之辈到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经历了多少内心的折磨和痛苦。或许只能从他的名言“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中窥见片鳞半爪。

以上就是我现在仍记忆犹新的感悟。本来早就读完了,但想写的感想太多,无从下手。如今,距离我毕业答辩已经过去了2个月左右,记得当时自己看见早已身经百战的曾国藩,在大局已定情况下攻打金陵时,仍然感到诚惶诚恐,“寸心忧灼,未尝少安”。便感到些许慰藉——与生死存亡的兵事相比,我这些惶恐简直不足为挂;人人都会焦虑,丰功伟业的名人也不例外,事情成败之前,先要把自己的心态熬过去。于是,我慢慢接纳了自己的焦虑和忧愁,容许它们的存在,并尽量地将其当作一种磨练自己心态的手段,腾出更多精力放在准备工作上。

此外,对于所谓的“前人的积累”和“朋友圈”的感悟,我并非想一味强调有这些条件和平台是多么的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给自己创造这些条件。受益于祖国的强盛和互联网的发达,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人,能专心于学业而不需要担心温饱,能从网上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不用跋山涉水或者他人引荐。可能家境好的人,拥有更好的资源和指导,但我们的选择和机会,显然比过去多得多。不要纠结于没法改变的事,而将精力放在自己的能够改变的地方,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如何向优秀的人学习,然后磕磕盼盼地向着理想的自己不断靠近,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本书作者写得很严谨,不论是对曾国藩各个阶段经历的描述,还是作者表达自身的观点,大都能给出对应的文献引证,而非主观臆断。难能可贵。这种较为客观的态度贯穿了全文,几乎不虚美,不饰恶,从而让读者了解的是历史上的曾国藩,而非作者想象中的曾国藩。唯一能吹毛求疵的是,要小心历史文献本身带来的虚饰,最好有对曾国藩持否认态度的文献,用来作为对比考究。

《曾国藩大传》读后感(三):阅读札记

读这本传记是因为在读曾国藩家书的时候遇到些困难,主要是因为对书信中很多人名地名和事件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信中谈论的事件的上下文是什么,因此找来这本书,用几天的时间翻看了一遍。作者整体写的很流畅,事件介绍得也算详细,不太好的地方在于评论曾国藩的视角比较单一,没有和其他一些人或事串联起来分析。相比之下另一本《战天京》就讲的更加深入,细节更丰富。 笔记一 中兴名臣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曾国藩,以及晚清那一批大臣的经历更感兴趣了,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什么功业,主要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才能让我很佩服。那一批大臣能在当时清政府统治力衰弱,社会分崩离析大背景下,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出来,真的是很不容易。他们或训练军队,或办洋务,或推动派遣留学生出国,无论哪一项所面临的争议和要处理的冲突都有很多很多。拿曾国藩来说,奉旨在家办团练的的大臣那么多,能真正做到了在现有军制外建立一支全新队伍的只有他一个,其他各地的团练不是战斗力低下,不堪一击,就是在太平军来之前就纪律涣散,为害乡里。办团练这件事具体来说涉及招募将领,训练军队,筹饷,处理和原本行政系统的冲突等等工作,一个半官半绅的在籍侍郎本身就缺乏做这件事的政治资本,他所依恃的只是皇帝的一纸模糊的喻令(而且曾国藩和咸丰帝关系并不好)。 曾国藩一开始想办的,就不是原来意义上仅仅用来保护乡里的团练,而是直接奔着办新军这个目的去的,因此他一开始就刻意避免接受湖南官方的拨款,而是千辛万苦的自己筹饷。这样能保证按照自己想法来练军,但这也让练军这件事变得异常艰难。书里有一段讲到曾国藩在长沙练军时,因为和当地政府和绿营(官方军队)摩擦不断,不得不搬到衡阳练军。那时因为他之前在路边设卡筹饷甚至绑架大户子弟,勒索捐饷,惹得湖南乡绅都骂他。同时湖南巡抚骆秉章还有意拉拢他手下想自立山头的王錱,给王錱充足的军饷,让其在长沙练军,实质就是在分化瓦解曾国藩的势力。 可以说整个湖南都不配合曾国藩的练兵计划,而他自己也没有实权,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帝的旨意,可是作为朝廷大员因为一点小事三天两头告御状,确实也不是很体面地做法。这时候的湘军还远未成规模,无法与太平军一战,客观的说这个时候的湘军处境其实很危险了,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的情况下,想要维持一支军队是很困难的。这时候正好前线报来太平军水师在长江横行无阻,局势危急,曾国藩便趁势上一道奏折,力陈在衡阳办湘军水师之必要。咸丰看了大喜,也不再猜忌曾国藩,当即下旨立刻筹措水师,并命令湖南督抚当支持。有了皇上明确的支持和旨意,当地政府也不敢说什么,湘军就又有了充足的军饷和物资来源。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禁不住为曾国藩的“机智”点赞,后来仔细想想,他也不是全凭自己就洞察到了办水军的时机,这件事首先是湘军“军师”的郭嵩焘的提议,他很早就发现清军几乎没有水师力量,因此在他一再提醒之下,曾国藩才上了折子。此外奏折写的也很讲究,不是直接要求拨钱办水师,而是宕开一笔,渲染太平军在长江所向披靡,接着论证保全湖南乃至东南之计的症结就在于水师,因此“总以办船为第一先务“。最后曾国藩自己没有资金技术也没有办水军的经验,他就延请懂行之人协办水师,自己只负责筹备工作。就这样,一支足以与太平军抗衡的水师才能在一年之内办起来。

曾国藩相对于全国各地其他的十几位团练大臣无疑是极有才干的。他首先能通过办水师引起中央重视,来压住不支持自己的当地官场,又能遴选合适人选负责具体工作,自己做好统筹规划,最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从零开始,办出水路兼备的湘军,并快速投入战场,这种办实事的才干真是可敬可叹。 当然一个人佩服什么往往是因为他缺少什么,或者说渴望自己做到什么。曾国藩这些经世致用派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如果细化的说那就是一个人的洞察,筹划,表达,决断,说服的等等能力,而这些都是一直埋头读书的我所缺乏的。自己之前最崇拜的就是几位科学家:)在物理系的时候也总觉得做学术是在推进人类认知的边界,很是向往。后来读了计算机,每天听着各位“技术大牛”的传说,也总想自己能埋头搞技术,因此或多或少有些轻视技术以外的能力。自己一直缺乏实际做事的能力,也没有有意锻炼,因此自己现在很不擅长沟通,说服,决断,甚至领导这些能力,以后还是应当有意去锻炼自己这些做事的能力。 笔记二 讲究有恒的学习方法 曾国藩是曾家第一个进士,因此不免要在家书里给各位还在功名路上奔波的弟弟们提供建议。家书里最频繁出现的一条是读书有恒。他先拿自己举例子,先说自己早点极无恒,后来才好点,但也做的不够好。(这也是曾氏家书的特点,每次批评后辈都把自己放到和后辈同样的地位批评)他现身说法,说自己“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也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也要求弟弟们“切勿以家中有事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曾氏家书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仅讲道理,还要结合实际的例子把道理讲的清清楚楚) 家书原文讲的很清楚生动,不需要多余的解释。我自己这两周也学着把这种“每天计划不必很多,但一定坚持每天都在做,养成习惯”的思路用到自己身上。感觉坚持做一件小事是戒除浮躁的好方法,每天都做才能有持续不断地感觉,而且日积月累下来收获确实也不小。每天坚持写一点点,慢慢发现很多想法写一遍之后已经和原本的认识完全不同,每天无论如何都要动笔,才能慢慢消除对“开始写”这件事的抵触感。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不间断,自己两周实践下来虽然一直在坚持,但也没完全做到一日不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时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