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国勋章读后感精选

德国勋章读后感精选

《德国勋章》是一本由冯晓春著作,32.00元出版的2011-5图书,本书定价:29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勋章》读后感(一):让人思考的书

紧张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凭借惯性过着每一天,这本书是你我生活的写照,也让我们停下来想一想,尽管很多问题暂时依然没有答案,但是思考依然很重要。

读好书是给自己一份空间和时间,让自己能够喘息、放松,以一种更健康的态度迎接新的一天。

《德国勋章》读后感(二):老相册

杂感几条:

1,作者文字驾驭能力很强。铺陈细腻,画面感强,强化了那种贯穿全书的痛苦和焦虑,这是很难伪造的,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的价值所在——让人感觉真的情感。

2,很多片断实际上是个这个时代的黑白照片。比如老太太被媳妇赶出来守着一堆破烂的情景,还有有人跳楼把空调砸歪的情景。这些黑白照片构成了一本老相册,也是这个喧嚣纷乱的年代的另一种记录,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3,每个短篇的主人公的名字都不同,我反正记不住,起这么多名字不知道是不是也要花不少心思。把这些名字改成一个再补充些内容是不是就算个长篇了?

4,每个故事配一副钢笔画的插图就更好了。

5,情节不说了,六七十年代的人即使不是自己经历所有,听过看过的也不少了。伤不起的看看此书唏嘘一把,心态或许会有所改观,这个跟围观是一个道理。

《德国勋章》读后感(三):父辈们的生活,八零后的我

书已读了大半。

对于八零后的我而言,这部短篇小说集,描述的是父辈们的生活,熟悉又陌生。

书中的内容大都我还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驻立在大人不远处,冷冷迷惑的看着,不知不觉,我也成为了少年眼中的大人,而我们这代人却全然不知道如何自处——《德国勋章》描述的生活,是爱情退却后的婚姻,每天的日子像复印机一样复制,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挣扎、顾虑、纠结。我时常在想,在这样一个相亲节目满天飞的时代,婚姻的旋转门转到了我的面前——有的人迫不及待的进入,并不知大厦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未知;有的人永远害怕那个未知而裹步不前。《德国勋章》的一幕幕故事打破了我们乌托邦的浪漫,也打破了我们可笑无知的恐惧——婚姻就是那个样子,既没有我们想得那样好,却也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

日子一天天过,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不取决于你选择了怎样的人,而取决于如何运用智慧去平衡我者与他者的距离。书中描述的生活可能残酷得让人害怕,也有可能让你泛起一阵窒息感。但是——这就是现在中年人的婚姻,这就是将来的我们。

作者的笔调平实而又冷峻。在我看来,真正优秀的作家总是能比普通人多一双眼,看到我们看不见的维度,写出来的文字落在纸上,却恰到好处地点透每个人从未察觉的自我,作者冯晓春即是这样一位作家。

真正优秀的作品永远不害怕时间流逝,恰相反,优秀的作品最享受时光流逝。相信几十年后,这本书还会躺在书店里等待未来的人翻阅:原来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维度里,有这样一群人,有过这样的婚姻生活。一切可能从未改变,一切却又早已改变。

《德国勋章》读后感(四):作者序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和焦虑,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此有一些真实的哪怕是还比较肤浅的反映。

书中收录了18篇短篇小说,讲述的都是“60后”、“70后”那些普通城市人的生活故事。作为他们之中的一员,我也和他们一样,正经历着人生逐渐步入中年后,来自精神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的双重危机。生活变得越来越琐碎,无所不在的压力和忧虑与日俱增,而这样无奈的处境,相信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要去面对和体验。

多数故事中一个共同的主题是“选择”,就像故事《星期二》中的主人公那样,无论主动或被动,人们总会在某个时候发现自己正面对情感、事业、乃至自身归属的选择。选择的过程很痛苦,选择的结果无法预料,而这种痛苦、前景莫测的选择往往又不容拖延。

生活中的重大变化一般来说是积渐而成的,但有些时候会以突如其来的剧烈转折的方式强加到人们头上。处在那样的关键节点,能否保持住内心的平衡去尽量理智地加以应对,就成为对人们一种最严苛的考验。《鸵鸟》中的主人公就面对着类似的考验,而这样的经历,也许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感到压抑和莫名的不安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心理常态,而人们对这种惯性压抑状态的反抗,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造成对自身心理上一些临界点的强烈冲击,并进一步导致以某种方式对原有生活状态或积极或消极的重大突破。《山那边》《失控》等故事尝试描绘的就是这样的冲击和突破。

也许我们还不能武断地说自己正处于一个平庸的时代,或是处于一个缺乏英雄、缺乏激情的时代,只不过确实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已经或正在离我们远去。昔日的理想不可避免地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湮灭,那些习惯于“活在理想、活在过去中的人们”,也不得不挣扎着试图触摸和把握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仍会竭尽全力以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理想和个人尊严,尽管很多时候这种努力最终归于徒劳。故事《德国勋章》里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挣扎中的例子。

总的来说,这18篇故事中没有“大事件”,没有过多的戏剧性与传奇色彩。故事中的情境更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

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阅读体验。那么,我写的这些故事又能为读者们带去一些什么呢?这是一个时常会跳出来困扰我、让我多少有些惴惴不安的问题。因为它们和玄幻、恐怖、纯情、言情、武侠等主流题材都毫不沾边,甚至连短篇小说这种作品形式也已经有些老套而不合时宜。

我给不出答案,作者们的答案永远在读者们那里。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对这些平凡的故事有些兴趣的读者,能不吝于花费15~20分钟的时间,去慢慢阅读单独的每一篇故事。这应该是我对读者们最低也是最高的要求。

另外,所有故事中的人物均属虚构,没有巧合。

冯晓春

E-mail:fengxiaochun68@126.com

新浪微薄:weibo.com/202957020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