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是一本由[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一):鲁莽得猜测一下,为什么哈夫纳后来没有接着写完这本回忆录

写下历史变迁中的个人史,是哈夫纳年轻时决定的愿望,而这时的他,尽管对于整体国民性格的洞察力已经很出色,但是观察的眼界还只局限于自己家庭决定了的那种,德国上层中产阶级的视角,这种视角的局限在行文中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他笔下的纳粹分子都有些脸谱化,再比如他后来的《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中的那种纵览全局的宏大气魄并未出现,取而代之出现在这本早年著作中的更多是个人感受的抒情式描述。他在流亡中慢慢找到稳定生活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阅历大大丰富、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加冷静成熟的过程,结果便是,当他终于有了闲暇,重新回顾自己早年的那本回忆录,却发现难以重拾当年的心境了。情感难以续接当年,文字便也难以续接当年。其实要真正寻回当初那种心境然后续写回忆,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寻回的那种心境多半又会对自己形成折磨吧。这种感受,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极有可能遇到的,正如哈夫纳这本书中的某一节,两个年轻人整理旧物品,结果落入了往日时光的怀旧伤感之中。于是在犹豫之中,续写的打算就会被慢慢搁置下去,一直到彻底放弃。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二):选择导图

书写到1933年的德国,大概写了为社么一个理性自由正常的国家和人民会允许出现纳粹这种东西并到最后任其发展成一个怪物。作为当代人,1933年之后发生的事情我已经明了,过程惨烈,结局喜人。 同时,作为一个当代人,为社么会对书中描写的众生相丝毫不陌生呢? 真是令人纳闷呢!(并不,欢迎各位自行阅读....)

哈夫纳描绘了一个现实纪录片的阅读感,当时的德国人在尚有选择的时候如何在每一个关键事件里稀里糊涂的过去了,最终错失了对纳粹的围剿,让纳粹一步步在正常文明的空气下从一个惹人发笑的角色到把所有人弄得面目全非,尊严尽失。 也许每一个决战时刻在日复一日的自我的日常生活里不是那么容易辨认,有时会面目全非,丝毫不被人注意。 又也许,意志坚定的神经病的破坏力让理性思维的正常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在不那么严苛行事的人的眼里,普通百姓在纳粹发展中的钝感或许对纳粹的发展并不起到社么责任, 然而教训也是可以有的,就是人就要保持警惕以及明辨善恶并且珍惜每一次选择的机会。

作为一本有关历史书,当然众生相的选择和结局也已经被很好的描写和知晓了,如今我们在网络上遇到的牛鬼神蛇在彼时是作者生活里的相识,我们会选择的路作者已经替我们走过,明白独善其身是虚幻的妄想,保佑珍惜自由与独立思想人格的,尚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年轻人们能够发现自己尚能够选择的空间并且有好的运气吧。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三):一个政论散文作品带来的思考

如果历史是一条松软的面包,我们—后来者或继承者,可以用双眼从头到尾扫描一遍它的周身,就像我们读过的大部分历史题材书籍一样,飞过那些历史节点的头顶,俯瞰一些闪光的事件与人物。我们还可以切开面包,慢慢欣赏和研究一个断面的纹理,就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感受某个特定时间点有如发酵过程般的深远意义。当然,我们还可以化身一只小蚂蚁钻进面包中,就像本书一样,去体验如同迷宫一般的大历史事件施加在小人物身上的魔力与影响,它或许像浮云一般掠过真实生活的头顶,没有惊起水波,只留下匆匆一瞥的倒影,或许似狂风骤雨在生活湖面上兴风作浪,却一时难辨方向与后果,或许,它很快抽干了一池碧水。

我们能体验真实的生命,因为我们在真实地活着,但我们未必能看到真实历史的全貌,因为它已没入冷冰冰、黑黢黢的时间长河,随它而去的还有那些亲历者。书写历史是为了记录,阅读历史是为了探寻,书写什么,探寻什么,见证着创作者的“良心”和阅读者的好奇心。每个人都会从历史中获得属于他自己的“历史经验”,就像生活经验一样,有主动获取的,也有被动添加的,有逐渐意识形成的,也有潜意识埋藏的,这些经验蛰伏、运用、创造新的思想氛围,这过程如同一个人,一个家庭经历风雨,动用一切智慧与能力,再度平衡生活秩序与氛围。因此,历史总会有惊人的相似之时,却又一直向前涌动,因为人性有传承,它虽如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每一季,每一天,每一时却又是新的开始……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四):读后感

原本了解德国历史,只是从历史书籍或者全球通史的角度去阅读,将视角更多的放在了政治、战争与思想,甚少从亲历者的角度去阅读历史。 若说德国给予世界的贡献,那便是哲学界的康德、美学界的黑格尔、设计学界的包豪斯以及法学界的民法典……这一切表现出了德国人善于思辨和批判的特性,正如哈夫纳书中所言“几乎每一个德国人都有哲学家的特点”。当然,也别忘了德国所给予的另一个贡献——战争与种族灭绝。

一直以来认为只有美洲存在过“垮掉一代”和“迷惘一代”,却发现其实德国也曾出现并且早于美洲。这样的迷惘与疯狂在希特勒政权组建之前只在施特雷泽曼时代稍稍出现平和,却也无济于事。 当然,我也曾一度以为德国纳粹所残害的主要是战犯、犹太人等,不过书中其实告诉了我们历史书中所缺少的一部分——德国纳粹残害的还有意见不同的政党与民众。从思想禁锢、行为用语禁忌、随意查抄到干扰司法甚至任意颠覆司法体系使得其成为希特勒政权的工具,让法治的政府、制度和社会治理为统治者个人的思想做了虚伪的外衣。有甚者,如同哈夫纳所经历的德国国家文官考试前的培训——“同志化”的思想与心态转变,至少说在训练的日子里,辩证性的批判性的思想被潜移默化的抹去了。

作者通过自身在1914——1933年的描述直观的体现了那个事实德国普通人所思所想,尤为让我惊讶与颠覆的是对于纳粹政权的恐惧与软弱,使得希特勒趁机而入。但不可就此否认德国普通民众不爱和平或贪生怕死,只是思维习惯与生活绝境使其不得不低头或者成为纳粹的一分子,也如哈夫纳父亲在最后让他考文官考试、读博并以度假的方式去巴黎避难,这个过程必定需要接触纳粹政党的。

知晓黑暗,才知光明可贵。今日的你我不再会因言语受惩罚而窃窃私语,也不会担心司法制度会突然颠覆,甚至不会担心突如其来的无搜查证的进屋搜查。大概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理念上升至人权保障所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书籍语言不难,但其思想和历史背景较为深厚,对于不怎么了解德国历史的读者来说,最好是结合德国的历史一起看。还有,提醒一句:阅读此书时候请做好心理准备和摘掉有色眼镜,用一种朋友式的心态去阅读。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五):2020年3月读书分享

◆ 39 被“同志化”的德国人

>> “同志般的团体生活”为了凌驾一切之上,于是彻底移除了个人的自我责任心。这不单单在社会生活方面如此,更糟糕的是在宗教规范的领域内亦然。而一个人只要过着“同志般的团体生活”,就不必再担忧自己的生存,也免除了生活中的艰苦奋斗。他在营房里面拥有卧榻,他有饭可吃、有制服可穿。他从早到晚每小时该做的事情都被规定得一清二楚,所以不必再为任何小事烦心。他不再受到“自力更生”这个严厉法则的羁绊,反而可以乐享“人人为我”的优厚待遇。天下最大的谎言之一就是,集体生活较个人化的平民生活来得严苛。其实,前者的法则反而松垮垮、软绵绵,只适用于实际参战的士兵(也就是那些随时性命不保的人)。也唯有面对死亡时的哀痛逾恒,才可能使人以此种极端的方式放弃对人生应尽的责任。我们晓得,纵使是最勇猛的战士,也会因为长期沉浸在“同志情谊”之中,日后往往无法重新适应艰苦的平民生活。

◆ 后记

>> 本书也让德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所处的心灵状态变得一目了然,使旁人理解纳粹之所以能够蹿升的原因,同时又不给人可供脱罪的借口。其中包括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并不愿接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败绩、受到压抑的革命、恶性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冒险行为、不受人喜爱的魏玛共和国,再加上民主党派政治人物的怯懦。这一切都以既直接又令人信服的方式详加着墨,使人无法不看出一个结论:发展到了最后只可能导出那种恶果。

我本人对一战和二战的历史一直不是很感兴趣,觉得那一段时光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深重的灾难,人们生活的艰难,战争的艰苦都让我觉得很难过,所以我一直有意识的规避那一段时间,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我都很少去阅读相关作品,可是这本书却是我在书店第一次看到它就很想看,买了两三年了,也终于看了这本书,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这本书的风格我很喜欢,它是从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青年的角度去讲述一战对德国的影响,希特勒上台的缘由以及纳粹是怎么一步步控制原本不支持甚至是讨厌他们的民众的。

这本书的作者哈夫纳,在一战开始时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战争的爆发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场游戏,哪怕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的食物和衣服都慢慢缩减,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战争的游戏是最重要的,看着每天战争伤亡人数,战线推进公里数都影响了民族自尊心。战争的结束使得人们从那种紧张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于是人们都处于空虚之中,这个是二战爆发的最初原因。后面作者在描述为什么纳粹的出现后人们从最初的反对到顺从,从一个普通德国人的角度去描写德国一战到二战前的社会变革。我个人认为这种描写会更加易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