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100字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100字

《茫茫黑夜漫游》是一本由路易·费迪南·塞利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431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一):流浪就是疲惫

花了差不多十天才看完这本,这是一本没有情节的书,因为流浪是没有终点和目的地的。

作为小说,故事是第一位的,这本小说讲的故事没什么吸引力。然而我没有中途放弃,因为流浪就是疲惫,阅读这样一本书注定是疲惫的。

我倒是更喜欢平平淡淡的结尾,这样更符合小说的基调,茫茫黑夜,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主人公继续流浪。那个罗班松的死对于这本死气沉沉的书来说太突兀,破坏了整体的氛围,实在是一个败笔。

据说有人把作者比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作为一个作家,被别人比来比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巨大的失败。因为他没哟自己的风格。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二):我为什么不喜欢这种风格

不管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还是塞利纳的这篇茫茫黑夜漫游,三观不正的气息真是扑面而来。

我讨厌歇斯底里,讨厌双重标准,讨厌过分厌世。

只找社会的问题,只找别人的问题,不找自己的问题,这种态度我不喜欢。

社会的阴暗面从来不是自己颓废堕落的借口。

懂得批判社会,却不会反思自我,等于零。

我反对战争,反对战争的各个方面。我不替战争悲叹,我不对战争逆来顺受,我不为战争哭哭啼啼,我压根儿反对战争,包括所有卷进战争的人,我与他们毫不相干,我与战争毫无关系,即使他们是九亿九千五百万,而我是只身一人。……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不想死。

他们的滔天大罪受到法律的认可,而有史以来——你知道我为熟悉历史付出了代价——不管追溯到多么远古,我们都能发现轻微的小偷小摸,尤其偷吃极平常的食物,如面包、火腿或干酪之类,必然蒙受耻辱,遭到团体的唾弃,受到严厉的惩罚,立刻名誉扫地,一辈子也洗不干净。这有两个原因,其一,因为搞小偷小摸的人一般是穷苦人,而穷苦本身就意味着极大的丢脸;其二,因为小偷小摸的行为包含着对团体某种默然的指责。……请注意,镇压小偷小摸在任何环境下都是十分严厉的,这不仅是保护社会的手段,而且主要是严肃地告诫所有的苦命人应当安分守己,听天由命,悠然自得地、高高兴兴地忍受死亡,世世代代地、无尽无休地忍饥挨饿,遭受贫困。

前一年她因输卵管炎被切除了卵巢。生殖腺切除给了她自由,使她发迹。女性的这种淋病旺旺使女人因祸得福。一个女人成天担心怀孕是一种变相的残废,绝不会有多大出息。

把最后一个美元花在这类冒险之前,我依然百无聊赖,以致不肯考虑搞钱的办法,尽管这是最急需考虑的问题。我们生来就那样的没有出息。唯有娱乐才能限制我们自杀。我以一种绝望的狂热攀附电影以求解脱。

“好吧,”她说,“先陪我回家吧,我给你一点零钱,然后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她执意尽早把我推进茫茫黑夜,这是明摆着的。我思忖,老是这样被推进茫茫黑夜,总有一点能到达黑夜的尽头。这是自我安慰,为了给自己鼓劲,一再对自己说:“振作起来,费迪南,别看你到处被人推出门,你最终一定能找到使这帮混蛋心惊胆颤的手段,这种手段大概就在黑夜的尽头。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去黑夜的尽头啊!”

“别再去福特厂啦!”莫莉劝我说,“不如找个小职员的差使。譬如当翻译,这才是像你这样的人干的。”我敢说,这是第一次有人从理解我内心的角度关心我,站在我的立场上评判我。倘若我早一点遇见莫莉那该多好啊!在我选择一条道路而不走另一条道路的时候认识她那该多好啊!在我丧失对缪济娜这个婊子和劳拉这个臭货的热情以前碰上她那该多好啊!太晚了!青春消逝,难以追回。

当今之荣誉只对有钱人微笑,不管他们有没有学问。搞科研的平民只能使有钱人屏息等待,而自己则成日提心吊胆,生怕失去在这恶浊的地方的位置。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三):法国的“郭德纲”

法国传记作家安德烈•莫罗亚曾经断言:“对于1900到1950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这不仅仅是因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洋洋洒洒,浩如烟海,更在于这位哮喘病人和失眠症患者将观察的目光投向了人的精神和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就像发现一座新的矿藏那样进行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

但是到了1951年,两起文学事件改变了这一切。首先是让•吉奥诺发表了他最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被我列为10大经典之一);其次是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戴罪归来和退隐。作为19世纪90年代诞生的最为独特怪异的天才,塞利纳存在的价值几乎等同于整个超现实主义文人团体。吉奥诺的人生遭遇和塞利纳似乎同病相怜,经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折磨。《屋顶轻骑兵》虽然在场面规模上不如《茫茫黑夜漫游》那么波澜壮阔,但是同样充满恐怖色彩,有关霍乱肆虐的情景描述和塞利纳笔下鲜血淋漓的死亡以及非法堕胎一样触目惊心。

这部小说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它可以说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也可以说是20年后法国流行的存在主义小说的先驱。一战当中无情的炮弹造成了在骑兵部队服役的塞利纳右臂残废,随后他更经过了一段四处漂泊而放浪形骸的生活,在伦敦出没于歌舞声色场所,在喀麦隆种植园工作,在巴黎成为医学博士,漫游欧美和非洲多个国家,这些行踪阅历为193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茫茫黑夜漫游》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素材。

但是不得说,这本书的风格不适合我读。塞利纳宣称小说艺术在于激动感情,而不在叙述故事情节。可是我觉得,一本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什么看头呢?同时,你在这样的一本书中基本上看不到生的希望和人性向善的一面。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有着形形色色的丑与恶,形形色色的变态与异化:将军在战场上贪图享受、刚死了亲人的农民见利眼开、市长开门迎敌、打仗没有交房租重要、士兵的妻子在后方“屁股火烧火燎”、美国姑娘劳拉害怕发胖甚于战争、一个下士惯偷成性、埃罗特太太靠性自由发迹、“音乐小天使”缪济娜用色情为爱国主义服务、医院里女护士“一心想成千上万次做爱”、布朗多中士从爱国主义的装蒜中捞实惠、海轮上的旅客陷入迫害狂、殖民地统治者残暴成性、小职员卑怯而又狠毒、非洲黑人在蒙昧与痴呆中度日、美国人疯狂地享乐、纽约女人惯于卖弄风骚、流产的女人死于全家病态的虚荣心理、战争中的士兵有的噤若寒蝉,有的冒充好汉……

一些评论家认为,塞利纳的天才在于他成功地把民间语言引入了文学,“他是有机地把民间语言引进文学,真正地把民间语言变成了文学语言,变成了真正的文学语言。”如何把粗俗的语言变成文学的语言,这是一门很高超的技艺,这本中大量的粗话、下流话,在我看来,却没啥意思。塞利纳一生致力于在小说创作中建立一种独特的风格,他做到了这一点。但是这样有激情没情节的小说,魅力是绝对有限的。因为一本小说一旦少了情节的推动力,那就不是小说,是演讲,是相声。就此而言,塞利纳有点像法国的“郭德纲”,我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塞利纳的小说则很压抑,很沉重、很悲观,他对人的看法太黑色、太悲观了,到处都是一片黑,没有光明。不过,与其说塞利纳是悲观,不如说是夸张。悲观主义是法国文学的传统,很多作家都大大夸张世界的黑暗面,人性的黑暗面,从16世纪开始,帕斯卡对人性、对人的存在状态的看法就是很悲观主义的。但是帕斯卡思想中有上帝,而塞利纳不仅对世界对人持悲观主义,而且思想中没有上帝,加之在小说里对人生的态度很严厉,用词与语气都很激烈,对阴暗面极尽夸张之能事,因此,他格外显得悲观。

而塞利纳真正的贡献,是在20世纪小说进入危机,虚构故事已经使人厌倦的情况下,创造了自传与虚构结合的小说。实际上,塞利纳写的不是简单的自我,他的小说主人公反映了欧洲人的形象,表现了欧洲的心理状态与社会舆论特点。一方面他在内心里是软弱的,感到外界对自己有很大的压力、害怕战争、人身伤害与经济危机。另一面,他在外表态度上,又表现出一种攻击性,咄咄逼人,这两个方面构成了20世纪欧洲人的形象。现代欧洲人既有这种内心的压抑感,他作为读者就需要发泄,要寻找发泄的愉快,而读塞利纳的小说,就可以得到这种发泄的愉快。因此,这也是一本愤青必备读物。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四):只是等待光明,显然是不够的

《茫茫黑夜漫游》这本书的主人公可以称的上是一个一无所长的流浪汉了,他上过大学,上过战场,后来因为做逃兵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流浪到非洲又辗转被骗到美国,生活经历坎坷,足迹踏遍大半个地球,最后好容易当上了医生还是没能安分,卷进一些不体面的阴谋又跑了龙套,最后的最后也还是一片黑夜茫茫,丝毫没有现实层面的以及精神层面的出路。作家也是通过主人公几十年阴暗的人生旅程,来揭露出整个世界、整个当时人文社会的一种残缺,这里头也蕴含了很多作者的人生轨迹与经历,只是作者个人更加偏向一种犬儒主义的愤怒,他一方面嘲笑投机者的奸诈、贪婪和自私自利,但是另一方面也嘲笑失败者的懦弱、愚蠢和自暴自弃,恐怕多少也有点自嘲的意味在里头,前期保持着愤怒,后期更多有一点妥协的无奈。当然在这本书里,还是有不少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作者实际上通过主人公的言行投射到了我们普通小人物的身上,主人公的悲哀在当今的社会中依然有普遍性,探讨这些或许才是我们读书的意义所在。

主人公第一次开始真正思考自我的意义是在战场上,当时受举国热血舆论的力量影响,他义无反顾去做“正确”而“意义深远”的事情,放下学业和对未来的期许,就这样热血沸腾不计后果地投身进去了。而事实上在战争中,它可以麻痹一个懦夫也可以麻痹一个伟人,人人都处在一种丧失感的狂热中,从众式的正义抹杀了一切自由和思考,那么它还是不是正义与真相?主人公开始发现不对,于是他反思、反抗、反对这种愚蠢的行径,做了逃兵,这是他与社会“正轨”第一次偏离,也基本奠定了他一生都游离在社会边缘的基调,他被抓之后理所当然地被世人所不齿,都以为他疯了,否则何至于做出与国家悖行之事,在疯人院消化不掉这块硬骨头的情况下,他被发配到了非洲。主人公在非洲又遇到了道德上的悖论,罗班松给他介绍了一套社会运行的法则,告诉他怎么去应对他的工作(主要落点在于消极怠工和中饱私囊),应对上司(拖延迂回地软性抵抗)应对“低等”民族(同事兼不同文化背景折射出的冲突),主人公显然不愿意学习但自己因为脱离社会太久又不太明白怎么去找一个和谐的方式,最终他选择了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就是逃避,他既不肯想罗班松那样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员工,但是也不想去花费时间精力了解非洲人和业务本身,他只想躲在自己弱不禁风的小茅屋里面按照自己思考的不成熟结论来消耗自己的生命。在这点上也是有普遍意义的,多像在社会工作中的我们,进退两难索性不动,等所有的一切自然而然给出一个结论,然后我就按照这个捷径去施行,不思考也不想去冒险,这或许也说明了一点,无论社会本身发展的是好是坏,在体制里的那些人似乎都不怎么长进过。

在自我体验了鲁滨逊式的原始生活后,主人公被非洲人卖到去美国的船上,在纽约港偷渡进了美国,在曼哈顿流落街头,把剩余无几的钱耗费殆尽,通过前女友眼睛里的美国人情冷暖、不光彩的交易等等情节,描写了一个和嘉莉妹妹、摩登时代类似的世界,人群在巨大机器面前变成了机械的无生物,在看似发展的社会经济背后,荒诞的噩梦和生活的真实像黑夜一样可怕,笼罩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遮盖着他们形形色色的丑恶。在美国这部分的情节下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一些社会观,塞利纳笔下出镜最多的是底层人士,即那些不得不劳碌终生拼命谋生才能解决生存问题的人。其生活,塞利纳称之为一种“体面的贫穷”,你不能逃掉,只能艰苦谋生,常常处于毁灭的边缘。一方面这种摆脱不了的命运是悲惨而值得同情的,一方面作者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社会的不公,他也只有冷笑。“现实下,我们都试图在寻找一种高尚的洁净的生活,同时我们又不可避免的作出龌龊的事情,滋生污秽的思想。因为了解到自己的污秽所以对他人也产生同样的想法,所以会冷漠的对待旁人,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所以我们成为一座一座的孤岛,自我封闭起来的孤独。” 作者的批判意味不是很强,在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特征不算太明显,更像是群众演员,带着一层模糊朦胧的面罩,身上有着的都是普通大众的影子。他们阅尽了世间的坎坷和丑恶,足已看透一切世情,而他们的身份又使他们保持了普通人接近自然的朴实与良知,却又无能为力,在行为上,变得随波逐流。用主人公自己的话来说“在这之前,我只在生活的外面徘徊,把自己看作放荡不羁的人,但实际上只不过翻了几个空心跟头,一位空想,纸上谈兵,围着字眼打圈子,什么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其实都是空洞的愿望表面的文章。”实际上涵盖了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愤世嫉俗,一种玩世不恭。

文章最后的部分开头,主人公完成了学业开设了诊所,让我们一度以为他的人生步上了正轨,可是结果还是落空了,在底层社会圈里赚不到钱,又糟糕地摊上了罗班松这个连接旧时光的黑暗,最后竟然卷进了一场争夺财产的家庭谋杀未遂案中,罗班松失去了双眼保住了一条命,但在钱财的诱惑下仍然不安分,谋划着自己的婚姻以及老人的财产,用书里的话来说就是“我已经到了懂得珍惜时间的年龄,但还不具备急流勇退的克制力。”欲望永远和人类的黑暗面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认为的那些无法穿透的黑夜,到底是其本身茫茫无尽,还是自己的内心迷失无边界,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主人公不出所料的又走向了堕落,又开始变成了一个江湖神棍,跑龙套行骗,把自己置身于危局之中。

这本书看完心情是略压抑的,可能是里面涵盖了一种恐惧,正如作品本身被定义成“反经典”,这种背离本身带来的代价或许就是我们无法与之共存的东西,作品里面混了很多脏话,但这些话显然有力量,是一种唤醒,就像我们引以为豪的社会和世界里面存在着很多不安分的、不和谐的音符一样,我们都知道自己内心的黑暗、社会上层建筑上笼罩的黑夜在哪里,我们恐惧的便是一种触发的因子,我们很可能就变成里面的某个人,但这片黑夜的出路在哪里,我们不知道,或者说没有勇气的人没有这样的运气去知道,去探索到一条通往光明的路。我们更多都是在等待,等待有光明的那一天的到来,而仅仅这样,显然是不够的。

《茫茫黑夜漫游》读后感(五):丑恶和虚无的“百科全书”

《茫茫黑夜漫游》是塞利纳的第一本小说,却也是他最重要和最受欢迎的小说。该书在1932年出版就立即震惊法国文坛,受到众多评论家的批判指责,然后几乎得到了法国文坛几乎所有权威人士的称叹赞赏,如马尔罗,瓦莱里,西蒙,莫洛亚,萨特。龚古尔文学院院长德斯卡夫直接在报刊上称塞利纳为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法国的读者而言,这部引起文艺界如此两极化评论的杰作自然被抢购一空,很快人手一本,争相讨论。检验一本小说的最好看法就是看它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现如今看来,《茫茫黑夜漫游》是无可置疑的经典,它在出版几十年后,依然引起广泛的阅读兴趣。去年出版的《理想藏书》中由法国《读书》杂志里的列出来的法国小说榜单中本书列于第三位,仅次于《人间喜剧》和《局外人》。

进入20世纪以来,古老的流浪汉题材小说在各国重新焕发了新的光彩。不同于美国反映一代人迷惘与反叛的《在路上》和《麦田守望者》,德国的带有魔幻色彩反映战争的《铁皮鼓》,法国的这本《漫游》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和结构,但这个老套框架里惊世骇俗的内容在现在看来依然让人惊叹不已。

在分析本书的内容之前,必须注意书名中的“黑夜”(la nuit)和“旅游”(Voyage)。因为在塞利纳的笔下,全书的创造即围绕着这两个词:茫茫望不到头带有死亡气息的黑暗和没有尽头,从生到死的旅程。它们如同幽灵一般纠缠着主人公费迪南和作者自己,从而构成本书悲观绝望,阴暗冷峻的风格。

本书描绘了流浪汉费迪南从青年时代到中年的人生见闻。费迪南以现在的目光看来无疑带有某种“先知”的色彩。书中,费迪南的旅程遍及欧洲,非洲,美洲等大半个地球。他上过战场,干过各种工作,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他对自己所看到各式各样的社会现象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揭露和批判,暴露出整个世界处处是沉沉的黑夜。

本书的前四分之一主要是描述费迪南的战争经历。这是本书最精彩,最为好看的部分。战争对人的改变是难以想象的。我们看到费迪南由一个带点天真散漫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费迪南对整个战争的目的感到困惑,对人这种生物感到恐怖绝望。费迪南在书中有一段自白,表面自己以后整个人生的目的之所在,而塞利纳也借费迪南之口,道出了写作本书的目的:

“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忘却,尤其忘却使你归天的事情,死的不明不白,死而不知人是多么的卑鄙。当我们身处绝境的时候,不必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该忘却,而要如实说出全部真相,揭露人们堕落的全部真相。然后闭上嘴巴,跳入深渊。能做到这点,一生就算有个交代”。

而之后,塞利纳那悲观弃绝的揭露态度向费迪南从战场归来后遇到的每一个人物,经历,细节延伸。作者所描写的费迪南生活无目的的漫游都向读者表明这本小说不同于以往所有的流浪汉小说,它的目的在于把血淋淋的生活真相解剖给人看。费迪南的冒险生涯从他自白的那一刻起就变得无足轻重,这之后的一切不是一个逐渐失望的体验(虽然费迪南的人生态度越来越悲观)。费迪南早就知道等待他前面的是漫长的黑夜,就像塞利纳在扉页上写的“旅行时有益的,能丰富想象力。其余的一切只令人失望和厌倦”,这是一种先验的,固定的虚空和不安的倦怠。所以,在赛迪南熟悉一个环境后,在对身边的人物逐一揭露批判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逃离这一切,只是换个新地方而已。

这种不安的倦怠在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里得到很好的体现。戈达尔的皮埃罗是一个费迪南式的流浪汉,他要求他的女朋友叫他“费迪南”,而电影开头里皮埃罗在浴室里读的书应该就是这本《茫茫黑夜漫游》。皮埃罗和费迪南有着同样的悲观态度,不过费迪南缺乏着皮埃罗的勇气(皮埃罗最后将脸部全部涂蓝,忧郁的自杀了),他看透一切,却无力改变什么。对人生完全悲观绝望,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本书有两条主线贯穿全书。另一条隐藏在费迪南人生中的是罗班松的故事。罗班松和费迪南有着相似的旅程,相同的性格,只不过更残酷,更恶毒。本书的后半部分就是以罗班松为中心,着力描绘人性的丑恶和黑暗。特别是罗班松和昂鲁伊老太太这一段,老太太那狂欢般的叫喊以及从这里透露出的黑暗,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伟大的虚无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真是一本“丑恶”的百科全书,作者对人性一针见血的描述和论断往往让人惊叹。本书看到后面,才愈觉其厚重深沉。

这些丑恶掩藏在各式各样的表象下面,唯有真正的勇者才能将其一一揭开。叔本华号称“悲观哲学家”却能发现痛苦的积极面,而塞利纳的黑暗只能让人更加绝望。塞利纳和鲁迅的笔下有着同样的深刻批判,都是那种叔本华式的人生悲观者,看透了人生的本质和真相,但是塞利纳的费迪南却愈来愈堕落无作为,最后只“任凭茫茫的黑夜把自己带走,把一切带走”;鲁迅却在发现自娱的阿Q精神和麻木的“看客”后,还强调着一种尼采式“过客”的那种勇者精神,不由让人为之一叹。或者,塞利纳本就只想渲染着更深的绝望和悲观,只想着“揭露真相”而已。在扉页的卷首语中,塞利纳写道:这是从生到死的旅行。人,畜,城和物,一切都是虚构的。这是一部小说,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

是的,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可是,我们怎么能只把它当做故事呢?

另附:关于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的好处在于它解决了生命的一个“自由证明”。可是我们的“幸福”何在呢?缺乏“勇者"精神的我们难道只能像费迪南一样随波逐流吗?我相信,这是每个悲观主义者都尝试用一生去解决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