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爱的鲁迅先生》读后感1000字

《亲爱的鲁迅先生》读后感1000字

《亲爱的鲁迅先生》是一本由张思哲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鲁迅先生》读后感(一):适合青年人阅读的鲁迅传记

说起来,对于鲁迅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诞生的关于鲁迅的各类著作更是琳琅满目,曾经,鲁迅可能一度被捧上神坛,如今这个时代,却似乎有些过于淡化,但对于鲁迅作品的分析、对鲁迅精神的理解、对鲁迅生平的讲述是应当被传递下去的。 《亲爱的鲁迅先生》的作者张思哲是个90后,这本叙述鲁迅一生的传记也许不是最权威、最深刻、最全面的,但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对于学习鲁迅的积极态度。张思哲阅读研究鲁迅十年,作品在五年间经过三次修改,涵盖了鲁迅生涯中所有的重要事件,试图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张思哲没有满足于前人的研究资料和著名著作,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视角去抒发研究鲁迅的感触,这一点还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亲爱的鲁迅先生》从内容上来看,笔触细腻,流畅生动,通俗易懂,正如不少推荐者说的那样,适合青年去阅读,适合新人去入门。不管从鲁迅先生留存下来的照片,还是从小学习其文章时老师的解读来看,鲁迅都被后世塑造成了一个看似严肃无趣、愤怒不满的形象,其实鲁迅平日里也就是普通人的模样,他喜欢收藏文物,爱好糕点甜食,也是个十足的资深吃货,烟不离手,笔耕不缀,他可以默默抵抗被母亲强行安排的无爱婚姻,也可以为真正的心中所爱奋不顾身,意外得子后更是化身超级奶爸,他的文字不仅有痛斥人民麻木、揭露社会黑暗、反击敌人诋毁的力量,也有柔情似水的爱意,也有家长里短的无奈。这样的鲁迅,也许更能让人接受和亲近。 鲁迅始终对青年寄予了未来的希望,他辗转多个学校当老师,每次都是在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得知自己的学生被抓捕被杀害,他更是气愤不已,但也只能以笔作为武器。哪怕到了晚年,鲁迅曾一次次遭到过激青年作家的抨击,陷入了与各路人马的论战,但当遇到萧红这样的未来之星时,还是给予用心的帮助。书中提到,“中国的希望确实在于青年之崛起”,这不止于鲁迅那个时代的青年,而是每代青年所应当去承担的使命,而鲁迅对于青年的嘱托和希冀落在了他200万字的各类著作里,让每代青年去阅读、去思考、去融会贯通、去薪火相传。

《亲爱的鲁迅先生》读后感(二):《亲爱的鲁迅先生》:是否解读了鲁迅从平凡到伟大的心路历程?

不知道这是我看的第几本鲁迅传记,但这本应该是好读的,但好读不代表评分高。好读是因为它够通俗易懂,评分不高也是因为它通俗易懂。张思哲的这本“鲁迅传”,是按照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串联起来的,对于本来就了解鲁迅的人,说起来,其实并没有太大帮助,或者说,起到一点再次巩固鲁迅生平或者一点查漏补缺的帮助。

但是,无论如何,这本书不失为一本闲暇时可阅读的好书,至于受众,则是对鲁迅整个的人生经历想要更加充分了解的人,比如学生。从目录上看,作者是有设计的,从“求学”、“苦闷”,到“呐喊”、“彷徨”,再到“风潮”、“论战”,最后再到“横站”、“晚年”,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是鲁迅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人生的简要概况。而更为用心的是,作者每章之下的小节,大都是七言的,如第一章的六节,其中五节都是七言的,“一生难忘是童年”,“少年辛酸困顿时”,“寻求别样的人生”等等。

作者的笔很浅白,可能他并不想把鲁迅写得多么深奥,就好像我们觉得他的文章很深奥一般。在《后记》中,作者也自言:“而我的《亲爱的鲁迅先生》,是解读鲁迅从平凡到伟大的心路历程。”这样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因为这样的鲁迅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接近的,是可以阅读的。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怎么解读呢?鲁迅又是如何“平凡”,如何“伟大”,又是如何从“平凡”到“伟大”的呢?

思考上述问题,就会发现,作者可能没有“解读”,也可能“解读”了,比如,就是用他的笔触,做了他自己的解读:“我确定了书写的框架和写作风格,融入以往三万多字的读书札记,侧重分析鲁迅的生平著作、文章、论点,结合生平事迹,梳理他一生的精神历程,聚焦他的感情与心灵,以呈现一个真实的鲁迅。”当然,对于鲁迅的“感情与心灵”,除了鲁迅自己,外人是很难准确说清楚的。因此,作者呈现的“真实的鲁迅”,只会是作者眼中、笔下的。

当然,另一方面,作者没有作出“解读”,对于更为专业,更想学习的读者,看到这本书,一定会嗤之以鼻的,因为书中似乎并没有新鲜的东西,没有让人拍案叫绝的考证与分析,有的是平铺直叙,以及一点看得出学识的作品解读和带着个人的抒情的议论。

总之,这本书在鲁迅的研究和传记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有的只是,对当下青年人的友好,哦,书这么好读,很快就能看完了。

《亲爱的鲁迅先生》读后感(三):一本对于普通读者极为友好的鲁迅传记,了解一个真实而全面的鲁迅

鲁迅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文学的先行者,是我们思想的启蒙者,是民族革命的拥护者。无论任何时代,我们对于鲁迅都有着无限的憧憬之情,而对于大量现代国人的走访调查,鲁迅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现代第一人。

那么关于鲁迅,我们就应该对他有更多的了解,阅读他的作品当然是了解他的第一步。鲁迅大量的作品都成了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了解它的重要契机。但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的同时,也需要对于他的生平,对于现实中那个真实的鲁迅有着更多的了解?还原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存在于文字中的那个思想者。

那么现实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呢?是否也和他的文字一样充满了无限魅力呢?又是否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另一面。

张思哲,青年作家,他在大量阅读鲁迅作品的同时,深入研究了鲁迅的生平,寄希望于把真实的鲁迅展示给我们读者们,让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他的生平,了解一个更全面的鲁迅。

张思哲出版的这一本《亲爱的鲁迅先生》就是他梳理鲁迅生平故事的全解析,让读者们跟随着鲁迅的人生步伐走进他的过往之中,走进他人生的点点滴滴,走进他思想改变重要关键时刻,更清晰而详细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大先生”鲁迅。

当然,关于鲁迅生平的著作也非常多,各个学者们也研究得极为细致,张思哲的这本书又能给我们一种怎样另类的感悟呢?

首先,这本书阅读起来极为轻松,虽然这是一本严肃的鲁迅传记,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这并没有以传统的传记书写模式,更是以一种可以轻松阅读的形式来完成,很符合现在新媒体阅读的模式。

在这本传记之中,作者分列了大量的小标题,而每个小标题下面都详细的讲述着鲁迅生平的一个细节。这样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了解其中的一个部分,让阅读可以更轻松的进行。而当我们完整的读完这本书之后,一个立体的鲁迅也就立在了我们面前,完成了鲁迅整体人生的刻画。

所以这本书对于了解鲁迅生平的初学者极为友好,是了解鲁迅人生最佳的入门书。那我们就通过这本书中一个细节,了解这本书的写作特点,也看到我们并不太了解鲁迅的另外一个方面,更是了解这本传记重要的信息来源。

“家里的饭菜是不能吃的,我们合雇了一个厨子,每月工钱十元,每人饭菜钱十元,但仍然淡而无味。” 能够想到这是鲁迅的文字吗?这就是他写给徐广平信件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读到的《两地书》内容之一,更是鲁迅在厦门大学时留下的思想片段,是鲁迅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最明显的例证。当然,作者把这些内容写进了鲁迅传记,也符合鲁迅人生的态度。

所以,张思哲这一本《亲爱的鲁迅先生》大量内容就是从鲁迅作品之中梳理而出,当然作者也参考了其他的鲁迅传记,以及鲁迅身边人的大量资料,这些内容必然是真实的,是经得起推敲的。 那我们就通过这样一本对于普通读者极为友好的著作《亲爱的鲁迅先生》,走进鲁迅的生平故事,发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鲁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