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独社会》读后感1000字

《孤独社会》读后感1000字

《孤独社会》是一本由[日]三浦展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社会》读后感(一):《孤独社会》从消费模式的变迁看社会发展新趋势

从消费模式看社会的发展趋势,三浦展上一部著作《第四消费时代》在国内出版已过去将近十年,过去十年,国内消费市场经历了与日本社会发展轨迹相似的演变,即走向创造联系的社会。

随着AI、元宇宙等科技不断快速且规模化覆盖的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更小规模、本地化、区域化的商业模式会逐渐被大众接受和重视,但近些年,作者研究认为日本社会正在往孤独与分裂的方向发展。

新一轮的消费时代会发生什么变化,是走向更密切联系?还是走向孤独与分裂?

作者在新作《孤独社会》中对近年来的日本社会日趋“孤独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预测在年轻人低社交、人口下降、超老龄、超少子等趋势下,“再人格化、再生活化”与“去人格化、去生活化”都会是可能的发展方向。

同时应该探索现代意义上的“必要的链接”。因此提出诸如“单身化”“共享护理”“共享住宅”等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这些研究不仅针对日本,对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我们也期待第五消费时代能够给予未来中国商业和生活一些全新的预见和洞察。

《孤独社会》读后感(二):未来社会,我们还有必要卷吗?

未来会怎么样?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想象和预测,隔壁日本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参考学习,当然有的地方引以为戒,比如房地产的崩溃、消失的三十年。

但,有些地方,是随着社会发展都面临的情况,比如,老龄化,少子化、单身化……

这几年,佛系、卷、精神内耗、躺平等名词层出不穷也说明,中国社会正面从高速发展到趋于稳定,这个经济阶段人们的纠结。

从2003年加入WTO开始,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我们时不时就能发现身边有读书逆袭、职场奋斗逆袭的故事,好像身边充斥了,那种当上CEO,迎娶白富美……那时候逆袭的是百里挑一,但也算高概率了。

而近几年,人们发现,逆袭得越来越少,已经是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当我们身边成功的故事越来越少时,卷、内耗这种名称开始流行。

人们终于发现,除了加入创业公司、当上CEO、上市敲钟、迎娶白富美,这种攀越人生阶层的道路以外,人生必须寻找新的体验。

前阵子,天门山跳崖的四个年轻人,就是发现人生阶层难以跨越,于是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不是说只有传奇的人生才叫人生,或者说才值得鼓掌,不是。

我们应该学学隔壁的日本人,寻找一些生活中的小确幸,或者说学会鼓励身边的人,比如你米饭烧得好,你简直就是米饭仙人,你快递送得这么快,你简直是这条街的车神……

面对人口老龄化,照料市场,情感经济,越来越小众,越精细的服务也很有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降低欲望,每天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免费的WIFI可以蹭,人生怎么会没有希望呢?

欲望大于能力,我们会非常痛苦,能力大于欲望,我们会非常快乐。

来说下,这本书带给我的关于未来社会消费模式的两点启发。

第一,虚拟现实

早就听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星辰大海,要么是脑后插管。

现在来看脑后插管的概率越来越大。

出于人们对于不同的人生体验的追求,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逆袭,在虚拟世界能够满足,类似于现在的网络游戏,只不过更加真实,可能更加个性化。

逆袭强者等各种意淫的追求。这叫白日梦的追求。

《全面回忆》中的男主角每天打工上班,休息娱乐的时候就去体验一把虚拟现实,里面叫思绪旅行,在虚拟世界自己可以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也可以是卧底敌方,拯救人类的救世主。

像《白日梦想家》中,男主经常做白日梦,在自己大脑中幻想自己的英勇,但在虚拟现实中,可以实实在在地体验另一种人生。

现实中,阶层固化,生活平淡,体验太少,刺激不够,在虚拟现实中你就可以拥有那种今天入职,明天主管、后天就CEO,迎娶白富美的逆袭体验。

现在的网络小说,电子游戏,其实也是这种功能,但虚拟现实可能让人的感受更加真实和持久。

第二,共享社区

在书中,虽然作者在预测第五消费时代,但其实第四消费时代的案例集中大量提到了,共享社区,共享小屋,咖啡洗衣房,共享街区等,人类就是这样,当大家庭制衰落时,小家庭崛起,当社会结婚率低,离婚率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组建三口之家的小家庭时,新形势的“大家庭”,就又会重回人们的视野。

共享社区或共享小屋首先是要打破现有的建筑格局,不是说一家一户3室2厅1厨1卫,邻里互不影响,也很少交往,

而是类似于一个四合院,几家人一块儿组成,有孩子的也可以一起带孩子,让孩子一起玩耍,互相照顾,邻里之间没有那种高门大宅,隔离。共享社区可能对一些人来说需要让渡一部分私密空间,好的社区建筑就是能够在集体活动和个人私密活动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平衡。

既不像我们以前的大家族、大家庭,类似红楼梦的贾家,也不像我们现在的一家一户关起门来过日子,邻里互不干扰。

这在未来可能也是一种趋势,老年人社区,单身社区,单亲妈妈社区……

不同的社区,代表不同的组织和家庭,不合适也可以随时离开,寻找新的家庭融入。

社会在变,环境在变,我们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就需要及时了解社会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日本的社会模式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参考的。

《孤独社会》读后感(三):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消费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经过了四十几年,而我国的人民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巨大的发展变革时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审视我们的消费状况,就会发现在不同的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 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前或者初期,人们的消费都极为谨慎,都只是购买一些必要的物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大量的生产促成了产品的大爆发,相应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就出现了大规模消费,而这时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各种娱乐消费产品都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再之后呢?又经历了这些产品相对饱和的时代,消费产品的差异化、高端化随之出现,一家有几台电视、几台车、几套房,都成了一种社会的必然,产品消费也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可是这几年,我们又看到了消费的一种新趋势,那就是简约倾向、现实倾向、低价倾向、低消费欲望,最明显的例子来自于共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共享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减少更多的浪费。

而这四个阶段其实和日本学者三浦展的观念极为接近,正是他把日本的消费类型根据时间划分成了四个阶段,而他认为现在日本正处于第四个阶段的持续发展之中,正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五个消费时代。

那么这些消费阶段具体有着哪些特点呢?好像和我们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我们对于这样的消费理念已经发展变化过程也就需要特别关注,三浦展的著作也就成为我们的必读书。 同时,三浦展也在反思着自己的理论,他在提出这一理念的畅销书《第四消费时代》出版11年之后,又写了这样一本《孤独社会:即将到来的第五消费时代》,对于前作进行扩展和反思,给出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

在这本书中,作者着重考虑着时代发展对于社会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日本经济的停滞和现在疫情时代造就得日本经济特点,而这些发现状态都恰恰符合着作者的《第四消费时代》理念,那就是现代的个人越来越孤独,而整个社会也构成了一个“孤独社会”。

而面对着这样的一种情形”,社会必然也在试图寻找着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融入一体,让脱离了大家庭,必须要独自面对的生存的个人和更多的人建立共享经济,打造一个具有着易于共享的消费时代。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的相关理念以及所举的例子,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同样有意义,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接近于作者书中所展示的情况,当然作者的建议也就必然对于我们有意义。甚至书中作者所举的九个现实案例,其实就可以直接转换为我们未来生存的策略。

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样一本《孤独社会》的阅读,从日本的经验里反思自身,引导我们面临着未来社会,也寻找着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