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在高原经典读后感有感

你在高原经典读后感有感

《你在高原》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0元,页数:4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在高原》读后感(一):可是觉得读下来浪费生命的书,怎么最后还留下个几个评论干嘛啊,这就不浪费生命了吗?

我就纳闷了,作者花20年写的书,然后大大部分人读都没读或者就读几章就批评开了,这样不太公平也不太道德吧。

那个叫方东流的竟然还说张炜的小说太注重结构,太注重方法是模仿者,读都不读怎么得出这结论的?

竟还有某人说这书太长觉得读下来浪费宝贵而短暂的生命,觉得书长可以选择不读啊这很正常,没人强迫和逼着吧。可是觉得读下来浪费生命的书,怎么最后还整出几个评论干嘛啊,这就不浪费生命了吗?

《你在高原》读后感(二):礼貌问:

为什么在这部作品中,所有的女性被积极描绘的一面都在婚前的少女时期?婚后的女性形象,要么是忍辱负重而不值一提,要么就是“不守妇道”,习惯用身体换取资源?

可能总结的不太精准,但确实有一些无法理解的东西,比如曲予和淑嫂,比如宁周义和他的蜂腰女秘书,再比如宁伽婚后与经过他生命中那么多女性的暧昧关系…

有一点点不适…

《你在高原》读后感(三):我读《你在高原》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读完了它。看的第一本是它的第十部《无边的游荡》,只因它的名字很有意思,然后怀着一颗游荡的心情去读,一开始很文艺,后来写的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深刻。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某些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都在这里有了充分的体现,在物欲横流,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一些人陷入了重重矛盾中,一些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一些人开始了无边的游荡,一些人丢掉了自己的良心,最终一些人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看完这一本后才知道它是一个系列总共十本书,接下来就按照顺序去读了。看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讲故事的水平,有一段时间自己也被这种在不同时空中来回穿插的故事情节所困惑,有一种让人费解的感觉。随着后来深入的阅读才感觉到这种穿越时空的对照是那么的神奇,又是那么的必要,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也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

不管哪个时代哪一代人,人总是绕不开感情(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绕不开家族观念,绕不开历史轨迹,于是男人、女人、神人甚至是山怪精灵总是围绕它们走来走去,生生死死。世事变幻,有的人生的伟大,有的人死的光荣,活下来的却不都是好人,死去的也不尽是坏人。

《你在高原》读后感(四):如果真的有高原

大概高二的时候,在省中图书馆里看过一套书,大概十本左右,是张炜的《你在高原》。虽然写得冗长拖沓(号称是“回环往复”)并且充满我国五六十年代男作家的种种幻想,但是我觉得书里的各处虚构之地都非常迷人。和题目一样,在主人公整个沉重悲伤的命运和生活环境之外,他的朋友会时不时和他说,不要再坚持了,不要再找答案了,来高原吧,和我们一起。我想象那里的高原离天空很近,到傍晚,会有满天金色的阳光从西方充满整片土地,主人公在那里种的葡萄正快乐地等待成熟。高原遥不可及,距离主人公居住的海边平原大约是北京到月球的距离,当然也不可能坐飞机火车到达,因为也许它本来就不可到达。人最终到高原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完整的、完成的人,比神更懂得什么是快乐,什么是衰老,怀着失而复得的感激心情。

这本书在豆瓣的评价不高,但是高中时我总是怀着“书总是很好的”心情去读每一本在省中图书馆的书,看到张炜的令人无语的设想也会想:哦,也来本来就是这样。所以我看这本书的时候非常投入,我想象每一处他描绘的地域,山东的大海和炫目的白色沙滩,大山、荆棘、采石场,失落的古国,石堡和橡树下的别墅,还有高原。主人公的漂泊也许代表了中国这一代人(或许不止一代人)的遭遇和期望的归宿,虽然整个叙事有种种缺点,但这些是作者真实的思绪,绕不出来理不清楚,但是所有都能理解、共鸣,并为此伤怀。

我确定有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梦中的终点就是高原。但现在问题是:本来就出生在高原的人,他们是否会感到由衷的幸福?他们的高原和我们的高原是同一个吗?他们能不能理解我们最终抵达高原的心情?

人的出身各有不同,对待历史的态度也自然不同。如果我有一个高原,那在我的高原上,所有进入的人都不会有骄傲的心情。此处的骄傲详见北岛《城门开》和高尔泰《寻找家园》,我不能理解人竟然可以冷漠到这种程度,不管这种冷漠是不是环境塑造的。

《你在高原》读后感(五):《你在高原》:双脚与心灵的行走之书

“萌生一个大念并实现它,需要耗费整整二十年最好的光阴,抚摸与镌刻的二十年,不舍昼夜的二十年……用二十年完成这部巨作,也是盛年的举意,是‘茂长的相思、浩繁的记录、生猛的身心’状态下产物。”这是作者张炜作在本书上的序言! 我用了一年零一个月,逐字逐句读完这套书。这段时间,像在看另一个暂时不幸却又有点追求的自己,也像明明白白知道恋人结束这段感情的原因,深深理解了形形色色的人不同追求的各自理由。 初衷,真是应该被善待,才有茂茂长长的所见所感。 人都被复杂的社会环境所牵扯,成为责任或义务的固定角色,做着大家认为你该做或不该做的事,被期待,被需要,被安排;别人极难通过入心的方式了解你,而自己,在多样的牵扯中,无法问询或满足自己真正的所欲所求。 主人公宁伽,就是在复杂环境的牵扯下,依然问询或满足自己所欲所求的人,他无法逆转时代,却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和行动,向时代精神的荒芜宣战。 宁伽的父亲宁珂,为革命出生入死,却受尽冤屈折磨,最后痛苦又默默无闻地死在茅草屋里。他是无法昭雪的英雄,是那个时代的另类和悲剧,在内心,宁珂用沉默甚至不屑,藐视这个世界。 在听从内心号召上,宁伽继承了父亲孤胆英雄般的秉性。即便在城里组建家庭后,他也一一次背起行囊,无可挽留地走向大山,走向他所爱的东部平原,去开垦种植,去与贫苦的人民共同劳作。他成为城市化中的另类,得不到身边大多数人(尤其是家人)的理解。 人不被理解,跟他的追逐和信念有很大关系,如果他还执着的践行他的追逐与信念,这种不理解会更甚。 不被理解与自我追求,是本书延展铺罗的内在动力。通过这一动力,主人公,或者说作者带着我们,探索了一片土地上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山川河谷、城乡变迁、人情悲欢,成为人与自然、与社会交流碰撞的大合唱。 这部长长的行走之书,被作者称作地质工作者手记,既是双脚的行走之书,更是心灵的行走之书。 双脚的行走 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宁伽的经历非常独特:因父亲含冤,他被家人连夜送出家庭,长年游荡躲避在山中,以草木为食,以岩洞为居,最终却因高考的恢复进入地质学院,成为那时的“天之骄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在他的生命中展开,而他,也承担并一直延续着两种人生的荣耀与沉重。 他的自我剖析,恰到好处地凝练出了两种人生带来的矛盾人格:我一方面是谦谦君子,心中盛满了纯洁的渴望;一方面又有无尽的欲望,想获取,想冒险,有时还想堕落,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性的问题。 他对身世家族的复杂感情,让他有亲近自然的力量,有不断探索先祖先辈血脉的热情,有对大山之中贫苦人民的深切悲悯。 他探访山野夹缝中艰难贫苦生活的老人,奔向工业厂房谋生的青年,疼惜如信仰般等待的未成年少女。 他对生态破坏自然家园被毁痛心疾首,对城市中让人窒息的空气和飞尘避之不及。 而在自然中,他双脚走过的每寸土地,都有着曾努力生长的草木鲜花,努力生活的男男女女,或者是历史,或者是传说,都有蓬蓬的生命力。 占领山河,何如推敲山河。如有远方召唤,不断行走,去看渺人类于鸿毛的宇宙星河,去看浩浩荡荡的历史传说。 心灵的行走 相对于在书中多次展开的山川平原,宁伽心灵的迁徙或改变,才是这套书的精深所在,是作者称其为“心灵的记录”的根源。 宁伽在离开母亲苦作、父亲去世的小茅屋后,内心再没有安稳平静过,一树雪白的李子花与外祖母的满头华发,扰乱又安定着他流浪的心。 他年复一年地走在同样的地方,却因时境的不同,蔓延出他少年时的孤独逃避,青年时的苦闷反思,中年时的怅惘追忆,他思考的内容,远远大于他行走的内容。 与人格一样,他的思想也极为矛盾,对美好的东西,渴望又逃避,追求又拒绝。在地质学院背弃爱情,在工作中放弃稳定,在婚姻中一次次离家出走,在城市中一次次窒息,在不断被现代工业侵蚀的土地上灰心丧气,在朋友的不幸中等待聊胜于无的结局……他通过逃离现实寻找内心安宁,却在人至中年,皱纹爬上额头之时,更加矛盾,甚至惶恐。 他关于每次经历的记录,表面上是他在执拗地犯错(违背大多数人期待的犯错);而读他的所想所思,又能在感情上原谅他所做的决定。 行走吧,流浪吧,五十年代及之后出生的人,都随着跌宕的时代浪潮狂奔,双脚所踏的大地变换迅猛,而心灵栖居的地方,却寸草不生。 四百五十万字的记叙,让写作与阅读的时间浩浩长长,而对人内心的探寻,却不能如故事般走向一个最终的结局。 恰如宁伽所说,几十年的痛与恨,链接家族血脉的思与恨,更有我的目击与疾呼、嘶哑喉咙的呐喊和反抗,足踏大地三十年的苦寻和游荡,都没有最终的归处和解释。 开卷,行走,去找不能理解世事的缘由。 高原!你在高原!而我,却在奔波中,寻找自己内心的所欲所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